<h3>49年前的12月24日,我们一百多名从初一到高三的"老三届"学生,怀揣着红宝书,从这小街出发,到山西雁北朔县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h3> <h3>我们的母校: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学。地处喧闹西单的寂静一隅。这是新的西单牌楼,地标。</h3> <h3>西单路口西南角的这座《中国光大银行》楼座的东南下方,一座古建风格为大脊筒瓦顶房的院落,就是我的母校33中北院的一部分。</h3> <h3>从西单路口往南步行半根香烟的功夫,就看到了这块路牌。往西就是本片《小街,我们从这里出发》的原来叫二龙路地区的"教育部街"而现在改称金融街地区的"教育街",是我们心仪的一条小街。</h3> <h3>教育街短小,全长长不过六百米,承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淳厚,现在是西城区旅游资源的文化基地源头。</h3> <p class="ql-block">这座挂着<清学部>金匾的大宅院,在路北,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广略贝勒褚英第三子敬谨亲王王府。光绪帝(1905年)废除科举后所建立的主持全国学政的机构。辛亥革命后与其西侧主体院落改为教育部。</p> <h3>"清学部遗存",1930年改为中学,原为新华男子中学,它的对面有所协化女子中学,解放后合并编制为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学。北院为高中部。文革后,政府收回。2011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后为北京外事服务职高实习饭店。从1963年秋到1968年冬,我在这里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度过了文革前期的非常时期。</h3> <h3>它的对面是原协化女中,后为33中初中部(南院),是一个狭长的长院子,六十年代初期的学生食堂在院子的最西端南侧。文革后,拆建为全国供销总社宿舍高楼。我在1961年秋到1963年秋在这里读初中。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在食堂吃饭,最多吃的是黄豆炒咸菜。</h3> <h3>它的西侧,原是清敬谨王府的主体院落,有王府府门、游廊、寝殿、绣楼、亭子等。1912年袁世凯政府在此设立教育部,缘此此街叫教育(部)街。鲁迅先生曾在该部社教司任科长工作,其文《一件小事》,就是此时所写。解放后由卫戍区使用,现为武警部队招待所。您瞧,在这条小街上不仅停泊着多部轿车,还有共享单车一排排,也算是与时俱进了吧!</h3> <h3>这条街过去仅这两户,无散居民宅,过去公家轿车不在街上仃,私车没有,连自行车都少见。因此这条短马路,成了我们学校上体育课练短跑、操练、打雪仗等活动的场地。</h3> <h3>要去农村了,不是去郊区拔麦子,是把北京的户口撕下来,去山西落户了。离开北京这一天的早上,在这条街上,我看到一拨拨三、两人提着手提包、网兜,依依惜别的父女、母子、兄弟姐妹相拥而泣。我们最终从这条小街出发……</h3> <h3>教育街的西头到了。它虽然短小,但见证的历史确很长、很庞大。它曾经留下过前清官吏、辛亥革命先驱、新文化运动文人志士的脚步,同样也留下过我们这些四零、五零后的歌声和脚印,至今它以更崭新的面貌面对过往它的军人、市民。</h3> <h3>从教育街西头往南拐,是因住过北洋政府的参议院院长王揖唐而得名的参政胡同,它也很短小,仅200米长,它北墙里是我们上学时的近邻"女八中"。从教育街西头往北拐一点,就是北京著名的"第二实验小学"。</h3> <h3>穿过参政胡同,拐到新文化街,抬头望,原女八中改为鲁迅中学的牌匾上写的是: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清光绪年间一位御史的奏请设立京师女子师范的建议不仅实现,而且在过了110年以后的今天被恢复正名。令我瞳目!</h3> <h3>这个学校曾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时,鲁迅先生曾执教过三、四年,《纪念刘和珍君》就是鲁迅先生为祭该校学生所写。所以文革后至今,这所中学叫"鲁迅中学",不过门楣上的《鲁迅中学》的四个字现在改塑在围墙上了。我的二姐就在改名为"笃志女中"时在此校就读过。女八中学生文革中到我校和男生们合作演唱《长征》曾轰动一时。</h3> <h3>我重走回母校旧址前,大门仍叫不开。佇立街边,遥想从这小街出发:我们曾沿参政胡同、新文化街、佟麟阁路、国会街,经宣武门内大街返回校门口进行长跑锻炼; 或从佟麟阁路南端往西到达象来街的33中操场上体育大课,困难时期,我们在操场翻地、换土,种大白菜、红萝卜,填补了我们的饥饿。恍惚中,我又仿佛看到一队学生举着红旗,背着背包,从这里出发,徒步去延安串联……</h3> <h3>时逢有旅游团队欲进参观,门卫也拒不让进。我只好在半扇门中摁了两次快门。门卫告诉我,实习饭店撤了,现在这里空了。以后干什么,不知道。</h3><h3>望着门里空荡的校园,仿佛是学校放寒假时的静悄悄;往前方看,正房中三间曾是我们班的教室,毕业45周年的2013年,我们曾在此欢聚会餐。</h3><h3>回转身,一辆绿色快递小车飞驶而过,暮然间,似乎我看到绿皮火车在奔驰,从这里出发直达朔县,出了站台穿着老羊皮袄的男人和穿着花棉祆的女人、娃们熙攘的夹道欢迎,让我们莫名的狂喜。第二天,12月26日,三套马车跨过桑干河,踏碎那干硬的盐碱地面,把我们带到雁北的南西河底村,我们开始了第一天当农民的生活……</h3> <h3>从这里出发,我们手执<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西城区招生分配就业领导小组 安置就业办公室>颁发的《乘车证》,从此履历表中我们有了共同的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 1968年12月24日。</h3><h3>从这里出发、乘坐革命的列车,在神州大地,我们为祖国奉献着我们的青春和全部力量!</h3> <h3>本美篇《小街,从这里出发》,是为纪念我们插队五十年而作的系列片之一。</h3><h3>谢谢王东庄插友徐贺璋提供的《乘车证》!</h3><h3> 摄影 制作 史建华 (网名 茅屋小黑)</h3><h3> 使用镜头为15一30超广。 20171225 于北京</h3><h3>补写: 2019年7月25日,微信美篇显示有人打赏,一查是《小街 从这里出发》,此美篇出版快两年了,还有如此抬爱的知音友人,万分感谢了!同时发现背景歌曲《一支难忘的歌》被改了,经查是被"取消"。无奈,以歌曲《童年香满坡》补之。特告。即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