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搬到新居后,没有同事和朋友了,每天和老婆一起散步,我只要看到有小朋友在玩耍,一个个天真无邪、童稚十足的样子,就会停下来看他们一会儿,真想和他们一起玩。这时,老婆总是说:”快走吧,老看,老看,又不是你孙子,人家会以为你要偷孩子”。看到他们,不由得想起我女儿小时候的情景。女儿十五岁到异地上高中,十七岁出国求学,现在已博士毕业了,不和我们一起生活时间太长了,真想她呀,但经常浮现在我脑海里的都是她小时候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情景。</h3><div><br></div><div>我二十九岁上才有了女儿,我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叫文雯,“文”是她的名,其意思是希望她将来是个有文化的人。“雯”是她的字,是雨后云彩的意思,是对“文”的说明,那就是说她是个什么样的文化人呢?要对文化科学事业做出什么贡献呢?一个女孩子不需要太大贡献,出点彩就行了。</div> <h3>文字形成于2013年12月,美篇制作于2017年12月。</h3> <h3> 第一次去北京动物园参观</h3><div>女儿是六月出生的,六个月大就送学院的托儿所了,肯定受了不少罪。每年“六一”儿童节前,托儿所都会和学院要车带孩子们玩,当然要家长带着。那年女儿快一周岁了,托儿所组织到北京动物园游玩,她妈妈有事去不了,女儿又小,去了也看不懂什么。像她这么大的孩子都没去,我觉得应该去,我带她去,女儿很听话,我带她参观动物园一天,一声都没哭过,也不知道她懂不懂,反正是我们看到什么动物,我就给她讲什么,她好像是听懂了。就是吃和拉的事解决费点事,要拉屎不能随地拉吧,我又不能把她带到男卫生间去解决,只有求同行的女家长帮忙带女儿去女卫生间解决。吃也是个问题,她不到一周,每天要喝奶的,我带着奶瓶和奶粉,可是没有开水呀,中午时,到了动物园的一个商店,我抱着她进去找开水,开始人家说没有开水,我和一个大妈级售货员说了我要开水是给孩子冲奶,她听了后说:“你这爸爸真行,我们这儿没开水,我去后面给你拿我们自己喝的开水去,你等着。”一会儿从后面拿出一个热水瓶,给我们冲好奶。你需要帮助时,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你也要随时准备帮助别人。</div> <h3>警察叔叔是…….</h3><h3>女儿刚学会说话不久,我有几个同学到我家来看我,其中有个是警察,穿着制服,很精神的,我女儿老看他。我就告诉他:“穿这样衣服的就是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是干什么的呢?警察叔叔是抓坏蛋的人。记住了吗?”她说:“记住了”。我又问:“你说警察叔叔是干什么的?”她马上回答:“警察叔叔是。。。。。。”想了一会说:“是抓人的坏蛋”。我的另外几个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啊,对”。</h3> <h3> 找不到爸爸了</h3><h3>她三岁时,她妈妈到唐海油田参加一个项目,出去了一年多,我一个人带着她,每天早晨八点以前送托儿所,下午四点接回来。早晨是真忙呀,要把她叫起来,她很听话,不管睡醒没有,我只要说:“八点了”,她就看看墙上的石英钟,也不知看懂了没有,就起床了,给她穿好衣服,洗洗、吃点东西,就去托儿所了,我再去上课。下午四点接回来,我就带她到操场去,她和她的小伙伴们玩,我就和几个教工打篮球。有一天,和她一起玩的小伙伴回家了,她就和人家一起回去了,她们家还住单身楼,我们以前也住单身楼,刚搬家到公寓楼。到哪儿找不到我了,就哭了,谁哄都不行,也不到人家去,就是要找爸爸,一个同事就带着她,到我的新家去。我当时,一看孩子没了,我就赶紧回家找,我刚到一楼就听见她哭了,那个同事正领着她往下走呢。我把她领回家,她哭得好伤心呀,哄了半天才不哭了。是呀,妈妈不在家,爸爸再找不到了,是伤心呀,从那以后,我一年没打球,她妈妈回来后,我才恢复每天打球。</h3> <h3>你男产呀?</h3><div>我每天领着女儿玩,也没有教她什么,就是我们见到什么就讲什么吧,校园里就是树多,就讲树的事,这颗是柳树,那颗是杨树,如何区别松树和柏树等。我们俩很好,不知是因为什么,我说她是我亲生的,她马上对我说:“你男产呀!”。噢,原来她把“难产”理解为“男产’了.</div><h3> </h3> <h3> 头被创破了</h3><h3>大概在她五六岁时,我带她到宣化看爷爷奶奶。带她到公园玩,那个公园也没啥玩的,我们玩秋千,我把她荡起来后,她就自己玩了,原来她很喜欢玩的,自己能荡得很高的。这天不知道她怎么了,荡半截没停时,她就自己跳下来了,结果被秋千把头打了个大口子,血就流出来,她也哭了。可把我下坏了,赶紧领她找医院,我就说她为什么在没停下来时往下跳,她却关心能不能好,我告诉她到医院上了药就好了,她马上就不哭了。女儿从小就这样,是非常理性的孩子。给她讲清道理她从来不闹,病了吃药没费过劲,告诉她,不吃药病好不了,吃了就好了,再苦的药她也会全吃了。有时感冒了,还没给她吃药,她自己要:“把我的解药拿来”(看武侠电视剧的影响)。到了医院医生给她缝了两针针。我当时抱着女儿的头,第一次看到医生就这么缝针,他们的动作比我做木工还粗野,我实在是受不了,这是我女儿的头呀!给她缝完了,她没事了,我快晕倒了,在走廊里缓了好一阵儿神,才带她回家。</h3> <h3>断不了奶</h3><div><br></div><h3>女儿四五岁时,我们带她到广西看姥爷姥姥,她姥爷姥姥就这么一个外孙女,非常喜欢她,每天都想办法给她做好吃的。她从小一直是每天都给她喝一杯牛奶。到姥姥家有四五天了,我们也没给她喝牛奶,在家早餐就是牛奶和面包,也没别的,在这里早餐比家里丰富多了,我觉得很好。有一天她和她姥姥说:“姥姥,我就是断不了奶”,她姥姥听了后笑坏了,赶紧让她舅舅给她买了一大桶进口奶粉,她还是第一次喝进口奶粉。我记得当时给她买的奶粉是“金星牌”和“完达山”的。至今她姥姥还记得这件事,说起来还笑得不行呢。</h3> <h3> 被老师罚了</h3><h3>女儿刚过六岁就上学了,班主任老师给她封了个小组长,小组长就要领着小组成员值日打扫卫生。放学时,打扫完卫生后,要锁门,要关窗户,她个子小,又没干过活,可她锁不门,关不上窗户,她妈妈还去教她怎么锁门怎么关窗。有一天放学后,同学都跑了,就剩她一个人了,她一个人打扫了半天,也打扫不干净。可第二天,老师说他们组的卫生打扫得不干净,小组长领导不好,罚小组长一个星期。孩子可委屈坏了,一个人干了半天,还被罚了,哭了一整天,谁劝也不行,我那天去打球,正好碰上她和她的几个同学,就她一个哭得哪个伤心呢,见了我哭得更伤心了,至今我还记得哪个情景。我赶紧把她领回家,劝了好久才不哭了。</h3> <h3>后进变先进的典型</h3><h3>女儿小时候没有参加过一个培训班,上学后是个中等生,成绩总上不去,一个班25名学生他就排名在十五六名,她妈妈有些着急,有时就说她。有一天,她问我:“爸爸,我是不是笨呀?”。我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我和她说:“你不笨,你随爸爸,开窍晚,爸爸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就是学习一般,还忘了做作业,早晨就不敢上学去,还是你五爷送到学校去的。大一点就好了,好像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我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了,你叔叔 、你姑姑都是学习第一,你奶奶上学学习更好,上高小、初中、高中都是保送的,咱们家没有笨的,你只要努力,这学期就一定超过你前面的两个同学”。她听了很开心。学习很努力,学期考试,她排名前进了三名。我就鼓励她说:“我说你聪明,你就是聪明,努力,再前进三名”。两年后她就名列前茅了。小升初和中考多考得很好。后来她成了她们学校其他老师教育学习不好的学生的素材了,好像我们小时候是笨蛋似的。我听了很不舒服。我们只不过是没有参加各种学前班,好多孩子参加了好多学前班,学习了很多东西,二年级学前班的东西用完了,该是什么成绩就是什么成绩。</h3> <h3>发表作文</h3><h3>女儿上一二年级时,我鼓励她多问问题,我告诉她:“爸爸就是百科全书,我什么都懂,你有什么想不通的问题就问我”。到三年级时,她还问我,我就不告诉她,我说我不知道,我给你查。可她着急,说我:“你不是百科全书吗?”。我就是不告诉她,我把辞海、词源和各种百科全书从书柜里拿出了,我们一起查。有这么两次,她再也没问我了。有一次,她妈妈发现她在写作文,叫我去看,我们悄悄地在阳台上看她,小小的个子,趴在桌子上正写作文呢,桌上放了大部头工具书两大落。这个镜头可惜没有记录下来。我们赶紧离开,别让她发现,我告诉她妈妈,千万别笑,一笑孩子的行为就不能坚持了。后来她不知为什么就开始写小说了,每天做完作业就写一部分,她的小说是受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影响,写的就是她们班的那点事,好热闹的,写了有十多页。她妈妈看了,笑得恨不得打滚。后来,孩子不写了,就这样,也许未来的一个伟大作家在家长的笑声中扼杀了。她四年级时,我发现她写的一篇作文《大自然交响曲》很好,我和她说:“你改改,把它寄出去发表”。她没信心问我:“行吗?”,我说:“行,我们不投稿,怎么就知道不行呢?投!”。后来,就投到了《小学生作文》上。我们也就忘了,暑假到奶奶家去,他堂弟订了这本杂志,发现了他姐姐的文章,告诉了她。我们回到学校,好久也没给我们寄来。我告诉她给杂志社写信,要杂志和稿费。她写了,人家给寄来了一本杂志和5元钱。这件事更加激发了她学习兴趣。她们是五年级小学毕业,和六年级一起毕业,毕业考试是华北石油管理局统考,她们学校两个年级,她语文考了第一。</h3> <h3>猪真脏呀</h3><h3>女儿小时候,我经常带她旅游,北京市内和周边的旅游景观几乎都去过,在玩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景物的历史文化。去过的地方太多了,比较有意义有这些: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石花洞、周口店猿人遗址、科技馆、天文馆、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北戴河海滨、北海银滩等地,这些地方要不有故事,要不有知识。我们在旅游时不仅要学习这些历史和知识,还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比如,我们在北戴河海滨游泳就得中午去,下午四点以后就下不了水了。到了北海我们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也是中午到了银滩,结果是我们一家三口全被阳光灼伤了,伤了以后,我们就探讨为什么了?我们什么都研究,什么都探讨,不仅探讨国家大事,也探讨生活琐事。比如,我们看见了马车,就探讨马、骡子、驴的辨认。我自以为女儿见多识广,可有一天,女儿回家后和我说:“我今天看到猪了,猪真脏呀!”我吃惊地问:“你以前没见过猪?”她肯定地回答:“没有”。是的,她确实没有见过活的猪,真是天天吃猪肉就是没见过猪跑。我们学院食堂后面有个猪圈,太味了,没领她去过,她和同学玩跑到哪儿了,才看到活猪。看来我们认为孩子是应该知道和见到的,可她们不一定能知道和见到。我们和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作为家长应该觉察到。</h3> <h3>我辅导过她两道数学题</h3><h3>女儿上初中了,实际上是小学六年级,她们是五年小学,四年初中。她三年级后就没有问过我题,需要什么她自己查阅工具书。开始学代数了,代数的思维和小学的运算思维是不一样的,她做第一道代数题时,不会做,她就让我给她做。我就要和她一起分析题,她的作业多,她就想让我马上给她做出来,还很急,我就是不给她做出来,就是要一点一点分析,把题读了两边,找出等式了,题也就做出来了。我就给她总结了一下,代数就是等出来的,再做题就找等式就行了。后来,学几何了,同样,第一道题还不会做,她又让我给她做,我还是不给她做,还要一起分析,她又和我急,急也不行,就是坐下来一起读题,一边读一边画图,图画完了,关系也就找出来了,题做出来了。我又总结了:几何是画出来的。以后她再也没有问过我数学题,当然后来她学初中奥数时,她的题大部分,我都看不懂,真应了哪句话“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嘴”。</h3> <h3>我数钱怎么不行?
女儿从小在在我们学院的院子里长大,我们在这里也没有亲戚,在校园里也没有串门的,她的成长环境很简单,她也就十分单纯,对钱也没有什么概念,就更不懂得家长里短的是非了。脾气还挺直。她初一时有一个好朋友说她:“文雯,你就傻吧,人家把你卖了,那你还帮人家数钱呢!”。她不加思考地回答:“我数钱怎么就不行了?”。人家都笑她。到保定上高中,住校了,她要花钱了,为她花钱方便和卫生,我到财务科给她对换了好多5元、10元、20元的新票,有一天她在宿舍坐在床上数她的钱时,突然想起初中同学哪句话,才明白了是卖我的钱呀。我女儿就是在一个没有是是非非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她太纯洁天真了。但她的知识面很广,宿舍里同学们说什么事,她都能和她们探讨,她的同学很惊讶地问她:“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呀?”。她上高中时,语文老师说她的周记写得非常好,我看过,有一篇写的是对“蓝田股份事件”的看法,分析的很透彻,语言很犀利。<br></h3> <h3>再后来,我就没有给女儿什么帮助了,不管是知识上,还是经济上我都没有给她什么帮助。她上大学是由新加波政府提供的全额奖学金,上博士是学校提供的奖学金。现在她已经成家了,我不希望她给我什么回报,希望她们能夫妻恩爱、婆媳和睦,对社会有点小贡献就行了。人们一般会把爱女形容为掌上明珠,我认为这种形容是不够的,女儿不仅是掌上明珠,更是我的希望,是我的生命的延续。</h3><h3>三哄是我仿古人给自己起的号,我快退休了,我今后人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哄老妈高兴、哄老婆高兴、哄女儿高兴。所以叫“三哄”。</h3> <h3>女儿第一次见到雪!</h3> <h3>在广西姥姥家的楼顶上!</h3> <h3>我们一起旅游。</h3> <h3>小朋友来家祝贺她生日。</h3> <h3>北海银滩冲浪!</h3> <h3>12岁到广西南宁</h3> <h3>她和爸爸妈妈合影,她很骄傲的样子!</h3> <h3>我们去旅游,在新加坡机场和她们合影。</h3> <h3>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预科学习。</h3> <h3>回国探亲赶上下大雪!</h3> <h3>读博士时的工作场景。</h3> <h3>她也当妈妈了。</h3> <h3>女儿的女儿叫豆豆。</h3> <h3>有点小文雯的范吧!</h3> <h3>在新加坡的下饭馆吃饭,她有多理直气壮呀。</h3> <h3>豆豆一周回国探亲,在外面吃饭,她主持了:大家好,我是豆豆!</h3> <h3>请把酒倒上!</h3> <h3>做餐后总结。</h3> <h3>像小文雯吗,好像她可比文雯小时候厉害👍!</h3> <p class="ql-block">2024年春季在新加坡的家。</p> <p class="ql-block">2024年在北京野生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2024年女儿到美国芝加哥微软总部开会,看到有比尔盖茨等大佬的像模型就照了一张照片。</p> <h3>三哄本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