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画

浅夏诗韵

<h3>  小的时候,看古代的电视剧里,总是会有吟诗的片段。那些片段总是很长,说的那些话我也搞不懂。只见他们摇头晃脑,有模有范。我看着很感兴趣,也会学着他们的样子摇头晃脑背着自己喜欢的古诗。故事的背景也很吸引人,有的是绿油油的草五颜六色的花,有的是小桥流水,柳絮拂面,让人舒坦。有的是荒凉无际的沙漠,有的是荒无人烟的村落,使人伤感。不同的诗赋予不同的背景,那时候的我可能爱那美景更胜过诗。有些很简短的诗,翻译出来却很长。但是听起来确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以我爱诗是因为每一个故事。妈妈见我对古诗很好奇而且感兴趣,便开始教我唐诗。从那时,我的唐诗小船就开始启航了。</h3><h3> 我第一首学会的诗,是《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之前,鹅,我只在图片上见到过,而事实上,真的鹅根本没见过。妈妈为了让我更深的了解咏鹅这首诗,亲自带我去了公园附近的一个天鹅湖区,让我亲眼目睹了鹅的高贵与华丽。“取向是什么意思?”妈妈指着一个鹅对我说,“你看,这只鹅的脖子是不是很长,而且弯弯的?曲就是弯的意思,项就是脖子的意思,所以曲项就是弯弯的脖子。”通过妈妈一个一个的解释,我很快对这首诗有了一些理解。没想到学诗就会见到这么可爱的动物。如果多学一些诗,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动物,是多么快乐的事啊!我嚷嚷着让妈妈多教我一些古诗。妈妈看我对古诗感兴趣,很高兴。于是,第二天带我去了书城,买了很多唐诗书。我从幼儿园回来时,在路上就不停的背唐诗,吃饭的时候背,睡觉前也背。一首诗,只要读个四五遍遍,不过一两分钟就可以背的滚瓜烂熟,因为我喜欢。</h3> <h3>  等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张老师要求我们每天早上都要背唐诗,这让我又重新拾起了对唐诗的热情。,诗读得多,不仅知识渊博,还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张老师给我们制定了学期计划,安排了学期计划表。此时再让我读起咏鹅这首诗,虽然脑海中还是美丽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唱着优美的歌曲的画面,可是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鹅!鹅!鹅!”写出鹅的声音美,“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歌”、“浮”、“拨”写出了鹅的动态美。意境却不一样,能从股市挣能读懂当时的情景,慢慢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声音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象展现得活灵活现。 </h3><h3> 品一首诗,赏一词,给予我们的往往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乐趣,一种意味深长的哲理,那些喜欢读诗的人,总是显得那么沉着冷静气度不凡,这也正是熟读古诗词长期以来在他们身上所形成的一种气质。也正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