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十培训十示范

MF

<h1><font color="#ed2308"> 感悟十培训十示范</font></h1> <h3>  2017年初冬,是安定区西关小学教研氛围最浓、教研热情最高的季节。因为在这一季节里,从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培训回来的29名骨干教师都要展示自己的培训成果,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传金送宝”。</h3><div> 根据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按照惯例,第二批赴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培训回来的老师同样要集体座谈谈感悟,延伸培训作辐射,示范引领带全体。<br></div> <h3> 第二批培训学员</h3> <h3>  一、感悟认识</h3><h3> 2017年12月18日16时许,第二批赴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参加培训学习回来的15名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学校党员活动室参加了座谈会,会议时长约一个半小时。会上培训学员以娓娓道来的形式述说这次在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点对点影子式”跟岗培训学习的收获与感悟。朴实、真切的语言时不时还原当时参加培训学习的情形;智慧、渴望的眼神中流露出自己对课改的憧憬。最后校长刘建国以漫谈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在陕西省有关名校考察学习的经历与感受。座谈会在充满认识与感悟、思想与启迪、共识与创新的氛围中结束。</h3> <p class="ql-block"> 座谈会精辟段子收录</p> <h3>  安定区“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汇集各种模式之特点,是探究者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把金钥匙,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水准的一把标尺。</h3><h3> ——培训教师 马飞</h3> <h3> </h3><div> 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是事关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炼。首先,要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让自己不再浅薄;其次,要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让自己不再闭塞;最后,要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让自己不再粗俗!</div><div> ——培训教师 郑淑琴 </div> <h3>  </h3><div>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div><div> ――培训教师 梁世艳</div> <h3>  “变教为学”的课堂是为了把“育人为本”的课堂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组织教学要使每个学生都有活动,每个学生都受到关注,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h3><div> 一一培训教师 薛碧娴</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样的教,是教会学生去学;这样的教,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这样的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成绩、知识,更是成长、成才。这样的教,学生将终身受益。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培训教师 杨雪</h3> <h3>  在这一周里,我感受到了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的内涵与力量;在这一周里,我观察、记录、拍照、座谈、听课、评课、反思,使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了颠覆性的认识。</h3><h3> ——培训教师 杨淑雯</h3> <h3>  用培养奴才的手段来培养人才注定是要失败的。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发展。</h3><h3> ——培训教师 沈彩兰</h3> <h3>  “变教为学”需要改变一点点,才能一点点改变。一件事情只要坚持五年,五年之后别人就会坚持你。</h3><div> ——培训教师 马玉珍</div> <h3>  变要打破常规,改变“一言堂”,课堂在变,教师也应变,要做到“勤懒换位”,懒在体力,勤在脑力,懒在讲授与干预,勤在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反思自己。</h3><div> ――培训教师 边琴英</div> <h3>  如沐春风——原来课堂竟然可以让人这样舒服。</h3><h3> ——培训教师 李占鹏</h3> <h3>  “变教为学”的教学理念会成就一种“双赢”的课堂模式,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角色中解放出来,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精彩得到绽放!</h3><div> ——培训教师 王晓燕</div> <h3>  二、培训辐射</h3><h3> 2017年12月22日,学校安排赴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培训教师张晓磊老师代表第二批培训学员向全校教师做了一场以《寒风凛冽却不抵心中热情》为主题的精彩报告会。就本次赴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他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跟大家做了交流分享。张老师重点谈到了在课改方面,我们要做目标明确,勇于前行的“白龙马”,不能做付出努力却原地转圈的“小毛驴”,比喻形象,切合实际。另外还谈到了不能仅凭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更要承认教育不是万能的。最后还谈到了在英语教学中的福尼斯自然拼读法,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简单而又实用。</h3> <h3>  会议结束时,教学副校长马飞讲述了三个观点: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二要人人参与、不分老少;三要坚守模式,善于创新。</h3><div>  会后老师们普遍认为,此次培训是极富有意义的一次专题校本延伸培训,是鼓励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的会议。</div> <h3>  三、示范引领</h3><h3> 体现于行动,落实于课堂,是此次培训的根本所在。为了让培训取得实质性进展,学校教导处安排第二批赴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培训学习回来的部分老师分时段进行了课堂教学示范课教学活动。在学校没有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同学科教师为能听上一节节示范课,提前调了课;其他教师也广泛参与,积极跨学科听课。</h3> <h3> 王罡老师的示范课堂</h3> <h3> 王晓燕老师的英语课堂</h3> <h3> 李占鹏老师的数学课堂剪影</h3> <h3>  杨芳老师在授一年级语文《项链》一课 </h3> <h3> 语文课堂中梁世艳老师进行角色转换</h3> <h3> 杨雪老师执教的语文课</h3> <h3>  此次培训实现了“双赢”。一方面培训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有了提升;另一方面让培训做到了全辐射。相信通过培训理念的灌输,培训价值的体现,一切的一切都将会在每位老师的心间持续发酵、发力……学校教改教研工作会迈上方向正确的新征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