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芳华》之感悟

独来读网

<h3>推上平台</h3> <h3>  在生活中,作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亲历者,冯小刚发现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对越自卫反击战,所以他想把这场战争拍给年轻人看。“<b>有些年轻人很爱国,每天嚷嚷着打这个打那个,但是他们的爱国都投射在键盘上。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是真的献出了一个胳膊一条腿,他们更知道和平的珍贵。</b>”《芳华》一上映,票房立刻爆满,引起大家强烈的反应,褒贬不一。有人感动于活雷锋刘峰的善良,有人对自己那段血雨腥风的军旅生涯深深回忆和不悔,也有的人觉得故事乏味。有人看到的是真善美,有人看到的是青春与命运,众说纷纭。</h3> <h3>  在整整30年后,冯小刚勇敢地闯入了禁区,在《芳华》中将镜头对准了这场战争,虽然时间不长,戏份很少,但拍得相当投入。据介绍,影片用了6分钟的长镜头,紧紧跟着主人公的举动,将这场战争的残酷炸裂般呈现出来,会让观众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留下深刻的视觉效应。</h3> <h3>  观众心里都有不一样的芳华。其实,最让我感动的不是人物也不是故事,而是这场战争、这段尘封了许久的历史终于又被人想起了……</h3> <h3>  影片中,中越战争爆发,刘峰上了战场,战场上的他似乎早已忘记生命,一个人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只为寻找急救拯救受伤的战友,当他终于找到药品带回来时,战友却早已牺牲……看到战友身陷泥潭,向他呼救,“老好人”、“活雷锋”刘峰怎会坐视不管。不顾头顶上穿梭的子弹,刘峰拼了命的想要将战友拉出泥潭,可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右臂,顷刻间血流不止。但即使只有一只手,刘峰也不愿放弃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那个子弹不偏不倚正好打中了刘峰右手臂的大动脉,当副指导员提出让他和重伤的战友一起后撤接受救治时,他说“我要留在这里,守住兄弟们的遗体,我要把他们带回去”。这些牺牲的战士们,大部分都还只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却因为战争,要远离家乡,甚至失去生命。刘峰怎么忍心将他们孤单的留在前线,他要将他们带回去,好好安葬。最终,刘峰守住了战士们的遗体,却因为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永远的失去了右臂。他没能“如愿”地当上烈士,成了一名残疾军人。</h3> <h3>  然而,刘峰转业回到地方,没有得到相应的呵护和尊重,却被城管讹诈挨打欺负,一个保家卫国的战士、复员英雄受到如此礼遇,观看至此,我流泪了,眼泪似卸闸的洪水奔涌不止……,保家卫国的英雄是为了谁变成缺胳膊少腿的人啊,难道他们不想安逸地享受生活吗?在此,提醒多愁善感的人,观看这样的影片带上纸巾。</h3> <h3>  《每日银幕》的文章评论道,“<b>片中战争场景的描绘宏大有力,盛宴般血色的战争,将主人公如泡沫一样虚幻美好的理想使命直接戳破在观众面前……</b>”。冯小刚首次敢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题材,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这是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拍摄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和电视剧《凯旋在子夜》后的又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我为冯小刚导演的举动点赞。</h3> <h3>  我曾有机会到位于云南文山的麻栗坡烈士陵园瞻仰。那里,集中安葬着900多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遗骨。踏入陵园,那密密分布的陵墓和一个个墓碑上铭刻的年轻生命的名字,让人看得痛心疾首、悲伤万分。那一个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那些曾经活蹦乱跳的战士,为了保卫祖国的边疆而洒尽热血,长眠于南国边疆。</h3> <h3>  平心而论,我们对牺牲者欠的太多。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关于这场战争,我们在公开的文字、影像等宣传中讳莫如深。更有甚者,一些地区和单位对牺牲的烈士,包括因战致残的老兵,未能给予应有的待遇,让烈士家人和伤残老兵寒心。</h3> <h3>  2004年,赵占英烈士牺牲20年后,他的母亲才凑足路费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看他。而正是因为宣传的缺失,教育的缺失,包括对烈士家属和参战老兵在情感关怀方面的漠视,30年后的今天,关于南国的那场战事,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渐行渐远,这与当年全体国人同唱一首《十五的月亮》真是形成天壤之别的反差。也正因如此,很多年轻人在给冯小刚的微博中留言时,才会问他影片中这场战争打的是什么仗?</h3> <h3>  在北大举行的观影见面会上,冯小刚不无动情地对北大学生说:“我们为这场战争牺牲了那么多军人,那么多年轻的生命,更不要说还有很多负伤的军人,还有很多在作战当中内心受到震动的军人。这些年轻的士兵也可以说是我的同代人,广义上说我觉得他们也是我和歌苓的战友,他们的付出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br></h3> <h3>  看来,一直对文工团生活有着浓厚情结的冯导,内心其实是有大情怀的!《芳华》的剧情从文工团演绎美好的青春而开始。但是,这部影片应该致敬的,绝不是文工团里的青春躁动,而是炮火硝烟中的热血飞扬!炮火硝烟中绽放的青春年华,最担得起“芳华”二字的涵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