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唐县山区之风俗篇!

风过无痕

<h3>总觉得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快到不容我们有片刻质疑和犹豫!</h3> <h3>随着城市化加快进程,老家里原来边远山区的人越来越少,被迫进城买房,置业!</h3> <h3>“我们就是最后的等死队了!”话说出来虽说是调侃,却无不透露出深深的忧伤!</h3> <h3>祖祖辈辈在贫瘠的大山里开山种地,娶妻荫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遍山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h3> <h3>“现在的孩子们只要出了这座大山,在城里那怕是要饭吃也不愿意再回来了,穷,穷怕了!”</h3> <h3>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格局,辛苦一年打的那点粮食还不够吃饭呢,还得饿肚子,“你说守着这地方干嘛啊?”</h3> <h3>没有个成片肥沃的地可以种,没有成片的树可以栽,没有可以发展的产业,只能凭自己的双手苦熬苦做的种几亩薄田。</h3> <h3>原来村里最多的时候有个300多人,现在除了老的小的,病的,年轻人都不在了!</h3> <h3>飞速发展的城市与日益凋零的农村发生了碰撞,处于边缘的贫困山区首先发生了巨大的坍塌。</h3> <h3>年轻人迈出了第一步就不会再回来,女孩子在城里打工,一旦遇到了经济条件或素质比老家强的小伙子,便会外嫁,不会再返回穷山沟。</h3> <h3>而男孩子如果城里没车没房,就会意味着被淘汰,山沟里的房子不算,谁回来住啊。</h3> <h3>于是就形成了自愿或被自愿的城里买房热,不愿自己的儿子孙子单身,就把几代人的心血投资一套房子的首付,栽下梧桐树,盼望着凤凰来。</h3> <h3>其实,老家里这些房屋、庙宇、砖雕、木雕、石雕、一墙一瓦,就像一页页史书,无不浸润着岁月的陈香。</h3> <h3>俱往矣!</h3> <h3>走了的留不住,走了就走了,留下的,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h3> <h3>一溜儿三月的庙,是难得的休闲串亲戚的机会,去庙上看几场大戏,喝几顿痛快淋漓的酒,看看烧大驾的!</h3> <h3>烧“銮驾”是信徒为了答谢最高神祇的恩惠,举行的一种还愿活动,其场面十分宏大壮观,参与人数有上百人之多,烧“銮驾”整个过程历时几个小时。</h3> <h3>銮驾的制作:銮驾长12尺,宽6尺,高9尺。有4人抬、8人抬。銮驾就是一种用木棍、高粱秸、纸人、面塑人、纸灯等裱糊的金銮殿。</h3> <h3>銮驾分三层,第一层为所许愿神灵为主体,面塑人头、服装,端座殿中。左右有金童玉女,前门外有狮子一对,后门有仙鹤一对,四角灯笼纸花。第二层为八仙,二层四面外立八仙纸人,一般为中八仙(玉皇殿立上八仙)人。四角灯笼纸花重吊。第三层为四角庭阁,一般没有人物,四门开放(有的为最高教主),再上为楼顶,金壁辉煌。</h3> <h3>王爷轿:打道王爷,长9尺,宽3尺,单间一层,中塑打道开路王爷神像,手拿钢鞭。二人抬,轿杆细长,有弹性,便于跳轿子盘驾。</h3><div>仪仗用品:鞭炮、大鼓、锣、2号笙等乐器,旌旗三面,红黄蓝(牙旗)领四面令旗,后蓝旗官领王爷轿,两边有长刀1对,再后为杏黄令旗官,后为銮驾护卫队,黄令旗若干(4、6、12)前有灯笼一对、长枪一对、斧一对、长戟一对、金锺(金瓜)一对、伞旌1个,团扇一对,架两旁黄令字旗4对,后卫2人执双剑,有的第二銮驾相连,不设后卫。</div> <h3>烧驾程序:制驾---开光---列队(鼓乐队、仪仗队)---令旗官发令---奏乐---蓝旗官领轿---盘驾---起驾---中途歇驾---盘驾---再起驾---王爷轿(在王爷庙前拜庙)---再回头领銮驾到烧驾地---盘驾---落驾---并驾---摆供品---念完帖---烧驾---烧余头---拜神。</h3><div>开光:先生用脸盆、毛巾、木梳为神像洗梳、清脸,然后用鸡蛋清为神像点眉眼,点后放下门帘。</div> <h3>盘驾:蓝旗官在乐曲中领王爷轿翩翩起舞,跳跃行走,绕銮驾正转三圈,逆转三圈。</h3> <h3>奏乐:乐曲从&lt;&lt;朝天子&gt;&gt;起,等三曲,起架,大驾起动。</h3> <h3><br></h3><div>歇驾:大驾中途休息,蓝旗官领轿盘驾。</div> <h3>拜庙:王爷轿行到王爷庙前,先去庙前拜庙。</h3><div><br></div> <h3>落驾:銮驾到烧驾地落地放好,前门对山顶所对神庙。</h3><div><br></div> <h3>拜神:参与烧驾三人,绕烧驾后的余火正转三圈,逆转三圈。</h3> <h3>平时有点冷清的山庙到了庙会期间变得熙熙攘攘!</h3> <h3>上一次庙,了一次自己的心愿!</h3> <h3>或大或小,或土或洋,无论大小,拜的是自己的那份虔诚!</h3> <h3>这是年轻人口中的封建迷信,愚昧落后吗?</h3><h3>不知道!</h3><h3>这是祖辈留下的风俗!</h3> <h3>庙上完了,神仙也敬了!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h3> <h3>山里老人不会讲大道理“人不跟天争!”生在这大山旮旯里了,自己老了,走不动了,也认命!过一天算一天!安贫乐道!</h3> <h3>之所以用镜头和文字要留下这些东西,是因为她是我们的曾经,我们的过往!</h3> <h3>有时候展示真实我们心里也许会有丝丝的痛,也许觉得是把我们的伤疤给人看,但这是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无法回避!这是一个时代,也许会很快的消失!</h3> <h3>也许用不了十年,二十年,这些山村都将人去房空,成为一个个被遗弃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的泯灭!</h3> <h3>让我们用微弱的灯光温暖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留守住自己心目中的老家。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h3> <h3>感谢网友圣名若瑟的图片提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1329374678微信QQ同号删除!谢谢!</h3>

銮驾

王爷

一对

蓝旗

三圈

拜庙

令旗

八仙

我们

官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