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系列: 《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作者:张波

张波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nbsp;</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h3><h3><br /></h3><h3>&nbsp;</h3><h3>文/张波</h3><h3>&nbsp;</h3><h3>导语:</h3><h3>&nbsp;</h3><h3>&nbsp;&nbsp;许是电影《芳华》看的吧?影片里一组组的画面,勾起我太多曾经在我们那个"芳华"年代,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那人那事。</h3><h3>&nbsp;&nbsp;如果一一拉杂写来,还真是一部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个活脱脱的人物,至今还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我权当是在画一幅速写,不是用线条,就是用点面,用笔触在勾勒人形,最起码做到"形似",如果能有那么一点"神似",那我就会宽心许多。</h3><h3>&nbsp;&nbsp;想到谁写谁,写到谁是谁,也不知谁会"中枪",挨一通我的"枪子儿"。</h3><h3>&nbsp;&nbsp;过去在团里,我还是个"闷子",三拳打不出个闷屁那种。如今,到了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还字儿多的岁数。</h3><h3>&nbsp;&nbsp;虽说早过了"芳华"的年岁,但总还没有衰老的那份颓废。甚至一想到过去的"芳华",想到文工团大院舞蹈队,歌队,乐队,舞美队那些"芳华"过的人们,还会有那么一阵"慌乱"而"诡异"的心动,这说明"荷尔蒙"还没有退化,没有干涩。</h3><h3>&nbsp;&nbsp;写到谁,文中如有几笔"抹黑",几笔"错乱",多请诸位仁兄见谅。多年以来,文风已成"恶习",自嘲➕调侃➕揶揄➕煽情,难以自拔了。</h3><h3>&nbsp;</h3><h3>&nbsp;&nbsp;一旦写顺了,这会是个长篇。没跟谁聊过谁,全凭自己的印象和记忆在写。也不知道下一个会写到谁。只要一坐在电脑跟前,眼前会冒出这个那个的一堆人,慢慢写吧,如果还受人待见的话。。。。。。</h3><h3>&nbsp;</h3><h3>(一)</h3><h3>&nbsp;</h3><h3>&nbsp;&nbsp;他;算得上是当年小城文工团乐队里,一把最"憨厚",最"本分"的小提琴了,琴弦里出来的声音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一板一眼的的殷实,跟他的为人一模一样。</h3><h3>&nbsp;&nbsp;是故意持重,还是天性比别人慢上半拍,与人交往和谈吐时,他总是在"后半拍"上。</h3><h3>&nbsp;&nbsp;别人扎堆谈得热火朝天时,他会躲在一边"嗡嗡"的笑,笑的声音很像乐队里的低音贝司。他嘴里从没出溜出过半句脏话,但他从不拒绝藏在人群里,"偷听"乐队那帮人忘乎所以,旁若无人的满嘴"跑"带"脏"字的笑话,当然,他对笑的反应也是后半拍才出声儿的。</h3><h3>&nbsp;&nbsp;演出时,他一般坐在管弦乐队,小提琴方阵的后排位置上,观众一眼很难看到他。如果从乐池上方往下探看,在乐队里他会是最显眼的那位。那是因为他在他的"芳华"年龄段上,头顶上的"花儿"已"谢了"一半儿。</h3><h3>&nbsp;&nbsp;这位仁兄走道儿都很谨慎,东郭先生一般,生怕一脚下去踩死只蚂蚁那样的小心。脚尖儿踮着,上身提着气,像小提琴里运用的"快弓",短促而轻盈。他笑的时候比愁的时候要多,不过,心思重重,心不在焉的时候又比眼珠一转一个鬼点子的人要多。</h3><h3>&nbsp;&nbsp;他好像从没走出乐队出来独奏过一次,倒是总是见他躲在文工团大院里的某一处犄角旮旯闷闷的练琴,听过他在那儿练习那首《沉思》,眯缝着眼儿,歪着头,夹着琴,一脸沉思不醒的神情,那恐怕是他最享受的独奏时光。</h3><h3>&nbsp;&nbsp;除了那次在外地演出乐队的宿舍里,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发过任何一次脾气。但那次,是他在文工团唯一的一次,竟敢顶撞团长,冒犯领导"大动肝火"的一次。什么原因与团长争执起来的记不得了,团长很光火,气得在宿舍里团团转。是不是他引起的也记不得了,还是他在为别人打抱不平。他也在一边气得浑身发颤,嘴角还在那儿一劲儿左右蠕动。</h3><h3>&nbsp;&nbsp;团长大吼一声,"你们,你们太不像话,简直是无法无天了"!所有人都被团长这句话给震住了,惟有从他嘴里,不,应该是从嗓子眼儿或是牙缝里挤出一句:"哪块天上没得天啊"?</h3><h3>&nbsp;</h3><h3>&nbsp;&nbsp;团长显然被这句回话惊诧了,回头在找这个声音的出处,乐队那群才二十啷当岁的小杆子们,谁都在跟团长来不及的摇头,证明那声儿绝不是从自己嘴里发出来的。团长的目光最终逗留在他的脸上。他却一脸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肽气":"就是嘛,哪块天上没得天啊"?他还故意补充了一句,就像在重庆"渣泽洞"被严刑拷打的共产党员,斩钉截铁的回答:"我就是共产党员"!</h3><h3>&nbsp;</h3><h3>&nbsp;&nbsp;从那以后,人们对他立马刮目相看起来,说他关键的时候还真够"爷儿们"的。你说你的,他一点没被忽悠,也一点不想成为那拨"叛徒"里的英雄。他还是他,除了躲在角落里练琴,他还有一大嗜好就是读书。他手上的书从来没见"薄"过,都是厚厚,重重的一本,而且多半还是文言文那类。他是真读,一点不掺假,不想别人是在做给人看的。他的家就是一个典型的文豪之家。父亲在师专当教授,长得比他还文文文绉绉的,学究一般沉稳,满腹经纶。我也在师专读过初中,在校园里见过他的父亲"老王教授",那风度,气韵,风度,鸭舌帽下,呵护着一只充满智慧和文章的大脑,走过你身边,那就是一阵古朴的"文风","大家"的飓风。</h3><h3>&nbsp;&nbsp;我与他家住得很近,出了巷子口,走过一条巷子就能到他家。他家住在一溜红砖平房里。去过他家,只在他父亲那间神秘而深不可测的书房外张望了一眼,连他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好像也向他借过几本书。从他手上借来的几本书精贵极了,一层不染不算书里还留着主人许多红笔批注。他会目不转睛的送你到门口,眼睛直勾勾的不是在你身上,而是在他家的那本书上。我也知道,我要不是团长的公子,那本书是万万出不了他的家门,也是万万到不了我的手的。</h3><h3>&nbsp;</h3><h3>&nbsp;&nbsp;去年回小城书店签名售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好像眼前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是他哥哥,也是一位有学识渊博的读书人。当时心里不免一怔;完了,当那么多读书人的面,我还在这儿显摆自己的小书,真不知天高地厚啊!</h3><h3>&nbsp;</h3><h3>&nbsp;&nbsp;我的文章经常被谭虎,杨桦转发到老文工团的微群里,也常常见到好些老同事的点评。那天,他也冒出来点评了几行字:"影评写得好,时光,时代,青春芳华,蹉跎岁月,都恰如其分点睛妙笔。严歌苓,冯小刚用景,用情,用歌,展现所走过的崎岖荒蛮之路,从张波的评介,驱使我看的欲望与激情"。这几行字,像极了过去在学校,语文老师留在学生作文本上的评语。难怪那会儿团里人都管他称之为"老典",平时叫着叫着,差点还忘了他的真名儿:</h3><h3>&nbsp;</h3><h3>"王重迁"</h3><h3>&nbsp;</h3><h3>&nbsp;&nbsp;"老典"身上的那点特征和"典故",曾经被我写进了小说。当然,好些桥段我是胡编乱造强加给他的。说他是"老典",是因为他称得上是一部活字典,团里人每每遇上什么不懂得词儿,搞不清楚的历史和深奥的问题,都会直奔"老典"而去。他也总会有问必答,有结必解,有忧必除。。。。。。</h3><h3>&nbsp;</h3><h3>&nbsp;&nbsp;二十来年没见"老典"了,还这么玩世不恭的在你身上乱涂乱画,您不会用一串文绉绉的词句回敬我吧?我这可真是"无法无天"了啊!</h3><h3><br /></h3> <h3><br /></h3><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nbsp;</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二)</h3><h3>&nbsp;</h3><h3>文/张波</h3><h3>&nbsp;</h3><h3>&nbsp;&nbsp;&nbsp;</h3><h3>&nbsp;&nbsp;舞剧《白毛女》里,她演那个"白毛",是喜儿被黄世仁逼到深山老林的一个山洞里,"黑毛"逼成了"白毛"。她说这也是她是在舞台上演过的,为数不多的一个有名有姓的角色。</h3><h3>&nbsp;&nbsp;天生一副娇媚的高挑身材,走道看上去就有种高冷的"芭蕾范儿",可就是这么一副好身材,被那个年代扼杀了她身上所有的线条和凹凸曲线,妩媚性感,用一件"革命"的不能再"革命","正统"的不能再"正统"的工农兵学商没有一点职业区别的军大衣,无情,粗暴的包裹起来。抵御风寒的同时,也抵御了所有男人们饥渴,贪婪的目光。</h3><h3>&nbsp;&nbsp;七,八十年代,从小城文工团大院出出进进,最惹人垂涎的,要数这拨个头"一刷水"齐整,身段"一色头"热辣,面庞"一门清"的楚楚可人,她的姿色外加她的"花哨"在人群中当属"中上等"。</h3><h3>&nbsp;&nbsp;说她"花哨"其实也是她时常挂在嘴边,比别的女生要胆大妄为,敢想敢做,敢爱敢恨的那点"张扬"。除了在练功房穿着暴露一些,平日没有一个女孩敢穿花裙子,穿裸露胳膊腿的任何一件衣裳。</h3><h3>&nbsp;&nbsp;她试过一回,穿起一件斑斑点点,红白相间的花式连衣裙,从宿舍走到操场,走到操场上那棵老槐树下,让正在树下唠嗑的男人女人们足足愣神了有好几分钟,眼睛跟被钉子钉在她身上一样,她也只是刚刚当众旋转了半圈儿,就被一头撞见的"老团长",人称"老爷子"给厉声呵斥跑回了宿舍。换回了那件直筒筒"的确良"衬衣。长裤。至今说起来,她都觉着那是场噩梦。</h3><h3>&nbsp;</h3><h3>&nbsp;&nbsp;除了《白毛女》里的"黄世仁",就是这位"老爷子"是她的噩梦了。她身上唯一的那点儿"风情"也被正统的"老爷子"逼到了"墙跟儿",后来剧团也越发不景气了,她索性一脚踏出文工团大院,直奔工商局熬了几年,当起了一个在小城"一句顶一万句",说一句话,小城半边都会抖动三下的科长。</h3><h3>&nbsp;</h3><h3>&nbsp;&nbsp;拨开乌云见太阳,走出山洞,她放声大唱:"太阳出来了"!"黄世仁"加上"老爷子"的霸道,无形中都悄悄附体在她的身上,走近她那间办公室的人,不是弯着腰,就是"嚯"着背,不是点着头,就是踮着脚。"杨科长"把舞台上的"灰毛"剪成齐耳短发,一身干练,利索,修长。那身工商制服,也比军大衣强太多了。顺着"杨科长"的身型溜边勾勒着,凹凸有致,有型有款的。</h3><h3>&nbsp;</h3><h3>&nbsp;&nbsp;为了文艺台的一件什么事,我去她办公室找过她。也就几秒钟的寒暄客套之后,跟着就换了一张六亲不认的脸,处理着来来往往到她办公室办事的那些个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又不得不毕恭毕敬的主儿。</h3><h3>&nbsp;</h3><h3>&nbsp;&nbsp;&nbsp;晾了我好半天,我才插上一句约她中午吃顿饭的恳求。她答应了,给足了我面子,那顿是她请的我,还是我请的她,记不清了。反正我都赚到了。</h3><h3>&nbsp;</h3><h3>&nbsp;&nbsp;"杨科长"走出山洞的那段最风光的时候,也嫁给了小城当年最风光的一位成功男人。这段也只能一笔带过。但是我还是想代表我们文艺台全体员工感谢那位男人的是,他给我们赞助和配发了一件橙色牛仔背心。背上印着"文艺台"三个大红字,我们也跟着"杨科长"红了好些年。</h3><h3>&nbsp;&nbsp;一脚跨出"文工团",好像再没见她涉足过文艺,舞蹈什么的。她属于那类说转型就转型的,感觉不愿再回头看一眼舞台,不愿再伸一下胳膊腿,证明自己与舞蹈有什么干系了,完全失忆一般。</h3><h3>&nbsp;</h3><h3>&nbsp;&nbsp;直到快退休的那阵,她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给"蜇"了一下,一个激灵,又找回了所有的记忆。四处奔波,吆喝着,把将近40年无声无息的一个文工团从"植物人"状态下唤醒。天南海北,呼风唤雨的把全团上下一个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们聚齐,把一段尘封多年,沉睡未醒的历史打捞出海底,集资化缘,求神拜佛,恩威并重的筹集到一些"银两",自任主编,出了一本精美的纪念册,拍了一部镜头摇摆得像张艺谋大导演出手拍的那部《有话好好说》纪实片,聚齐大家吃了一顿大餐,自己亲自主持,上演了一场舞剧《白毛女》,到歌剧《江姐》,到话剧《雷雨》,到大杂烩"合家欢"歌舞升平,气冲霄汉的庆典盛会。</h3><h3>&nbsp;</h3><h3>&nbsp;&nbsp;之后,听说她重新拉起了早就散了架的舞蹈队一班人,组建了一支"红舞鞋"舞蹈团,很快风靡了整座小城。重新撩动起那些曾经跟着文工团历史一起走过来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对文艺的那点儿经久不衰的痴迷情怀。</h3><h3>&nbsp;</h3><h3>&nbsp;&nbsp;据说小城里的这双"红舞鞋"无处不在,这位曾经的"白毛",后来的"杨科长",再后来的"杨团长"像每天打过一针鸡血那样蓬蓬勃勃,意气风发,"芳华"不减当年。</h3><h3>&nbsp;&nbsp;</h3><h3>&nbsp;&nbsp;不过那次在谭虎回家的音乐会上,再次遇见她,她竟然大大咧咧的说出一句令我大吃一惊的话:"我不干红舞鞋团长了,卸任了"!说完,拉着我,背对着音乐会舞台合了张影。</h3><h3>&nbsp;</h3><h3>&nbsp;&nbsp;她没说任何缘由不干那个团长,我也没问。我不相信她就这么耐得住寂寞,我倒是听说她痴迷起"孙氏太极"来,常常混迹于一帮整天像在"摸鱼摸虾"的大叔,大爷们堆里,喜不自禁的陶醉。</h3><h3>&nbsp;&nbsp;她常常会在我的眼前出现幻觉,她还是那样风风火火,大呼小叫,指点着江山。</h3><h3>&nbsp;&nbsp;像一根柔软而又挺直的柳枝,穿着那双"红舞鞋",踮着足尖,在一片"白桦林"里,"疯"一般的旋转,旋转,旋转。。。。。。</h3><h3>&nbsp;</h3><h3>&nbsp;&nbsp;因为她的名字写在那儿了杨桦&nbsp;</h3><h3><br /></h3>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nbsp;</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三)</h3><h3>&nbsp;</h3><h3>文/张波</h3><h3>&nbsp;</h3><h3>(三)</h3><h3>&nbsp;&nbsp;说他是我老师,师傅,至今,老文工团的人也许没几个会记得,会相信。</h3><h3>&nbsp;&nbsp;的确是,不折不扣的是。只是我在跟他学的半道上"溜号"了,只学了个"半吊子",说不准,连他自己都记不住,曾经有我这么一个不长进的徒弟了。</h3><h3>&nbsp;&nbsp;话又说回来,要不是他在舞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在一次演出中不小心把腿部大筋给跳断了,他后来也学不成画,也就成不了我师父了。</h3><h3>&nbsp;&nbsp;我师傅那些年长得很俊,不光我说,好些人都这么说过,都为他没演成"黄世仁"惋惜。说要不是因为断了"大筋",后来舞剧《沂蒙颂》,《红色娘子军》中的方排长,洪常青就不会有别人什么事儿了。</h3><h3>&nbsp;&nbsp;从没见过我师傅为断了"大筋"有过一丝懊恼,也许懊恼过了,表现在众人面前的他,从来就是一位玩世不恭,邋邋遢遢,不修边幅,长的周正,确一脸坏笑的大男人。舞再也跳不了了,可舞台上"黄世仁"的那副坏相抹不掉了,长在了他身上。从此走起道来,都是那副坏相,甩胳膊撂腿的,老远迈着外八字步,坏笑着向你走来,你搞不清他有什么企图。男孩见他都躲着,别说团里的女孩们了。</h3><h3>&nbsp;&nbsp;"黄世仁"的恶名在外,"大筋"断了,恶名没断。他很冤枉,很委屈,很纳闷,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畏惧他,对自己敬而远之。</h3><h3>&nbsp;&nbsp;幸亏他学得了一技之长,改学了舞美设计,还画得一首好油画,也不知我师傅是从哪儿学来的手艺。我和他学画时,他还在画布景。常常见他穿一身长的像风衣一样的粗布工作服,满身被各色颜料遮盖的已经失去了原色,脸上也常常挂着彩。</h3><h3>&nbsp;&nbsp;师傅见天儿大大咧咧,油腔滑调,脏布拉吉的。一边甩着那根画布景用的长柄刷子,一边嘴里骂骂咧咧的没句正型话,还满嘴跑火车。不过,说他嘴里跑火车不是很准确。因为他不知何时染上了那倒霉的"口吃",那火车跑得"急急邹邹",听得让人"麻黄急躁",有一句没一句的揪心。从他嘴里"跑"出来的那趟"火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还一路喘着大气,你急他也急,急得他"跑"不出下一个字时还直跺脚。</h3><h3>&nbsp;&nbsp;据说这个毛病多半是被传染上的,"病原体"就在他们舞美队,刚开始究竟是在谁身上,谁也不会承认。"划子",陈苏他们都有这个毛病,就连他师傅老薛也有。只不过谁也不敢去责怪,再往上追究了,只好自己吞噬自己的苦果,自己的病自己医了。</h3><h3>&nbsp;&nbsp;跟师傅学画讨巧的是,所有工具,纸张都用他的,省的花钱了,又不交学费。师傅教的还是很认真的,比他干自己的事还要还要认真。只是师傅不太坐得住,屁股沾不得一会那把椅子,出溜一下就溜出了画室,扔我一个在那儿。</h3><h3>&nbsp;&nbsp;师傅小幅油画风景画的尤其漂亮,简练的几笔,色彩用的也很另类,奇特,常常挂在他嘴边的审美评价就那么两个字:"漂。。。。。。亮"!</h3><h3>&nbsp;&nbsp;团里人都在背地说我师傅"花心",说他那双眼睛总是直勾勾的盯着团里漂亮女孩看。我心说,人们还是喜欢用老眼光看人,总把我师傅与他演过的"黄世仁"连在一起。舞剧中,"黄世仁"对"喜儿"是这么色迷迷的样儿,总是有一种"饿狼扑食"的架势,让人不寒而栗。我觉着我师父不是那种人,他们完全是在冤枉他,对他太不公平了,我想为师傅打抱不平,可是那会儿在团里不仅生的个儿小,瘦弱不堪,连句顺溜的话都不会说,闷得厉害。</h3><h3>&nbsp;&nbsp;再有就是,后来连我都发现,师傅还真像人们议论他的那样,喜欢和女孩拉呱,喜欢讨女孩的欢心。他不光带了我这么一个男学生,还带了一位女学生。还是当时团里舞蹈队舞跳的最好,人长的最漂亮的那位。跳的好好的,她怎么也跟师傅来学画画了,又没断"大筋"什么的。</h3><h3>&nbsp;</h3><h3>&nbsp;&nbsp;舞蹈女孩从一开始学,就学得很勤奋,很执着,每天扎在舞美队我师父那间画室里,一画就是好几个钟头。师傅显然对她要比对我上心许多,手把手在教她用笔,用色,明暗对比和线条运用。他是不是觉着她的悟性和潜力比我高,比我深,我开始陷入深深的落寞。</h3><h3>&nbsp;</h3><h3>&nbsp;&nbsp;师傅常去外边写生,走哪儿会带她到哪儿,没我什么事了。她还会把自己埋在那间小黑屋子里拼命的画,师傅布置她很多作业和练习,画石膏静物,画水果静物,画模特,连我都不敢画的骷髅她都敢画。</h3><h3>&nbsp;</h3><h3>&nbsp;&nbsp;&nbsp;去外地演出,我也跟着师傅和她跑了一些地方去写生,各画各的,也没见师傅对她有特别的亲热。后来,有一天,团里都在传她闪婚了,然后离开了文工团,去了外地。再往后,她考进了艺校美术系,毕业后留校当起了教师,这一页,很快就翻过去了。</h3><h3>&nbsp;</h3><h3>&nbsp;&nbsp;&nbsp;我带着师傅教我的派不上用场的"半吊子"手艺,转了行去了电台。一晃,很多年再没见着师傅。打听过师傅,知道师傅还留在团里,后来的舞台演出,不再需要画布景了,直接用电脑设计舞美了,也不知师傅电脑学过没有。</h3><h3>&nbsp;&nbsp;&nbsp;一回在南门大街走着,迎面一辆自行车飞速驶来,定神看那是我师傅,我喊了一嗓子,师傅也突然发现了我,想刹车停下。我见他像急着要赶去什么地方,向他摆摆手,让他别停下来。估计他那辆车的"手刹"也失灵了,停不下来,腿倒是叉在地上在减缓速度,嘴里半天突噜出处一个字:"小。。。。。。",车子还是向前疾驶而去,那声"小"字拖了很长,很响,一直拖到南门大街头上,然后转弯上了正东路,才远远听到后一个字"啊。。。。。。波"!那个"波"字出来太像当年我们过节放的炮仗"天地响"了,一声在地上,另一声,过一会爆响在天上。(那些年,在团里所有人都管我叫我"小波")。</h3><h3>&nbsp;&nbsp;&nbsp;那是我听到过的,史上两个字之间拖成最长音的"口吃",笑死我了。</h3><h3>&nbsp;&nbsp;&nbsp;</h3><h3>&nbsp;&nbsp;&nbsp;一次回小城,我想师傅了,转弯抹角找到师傅,请他吃了顿饭。师傅还是老样子,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也不知他忙些什么,也听不下去他有一句,没一句,有上句,没下句的叙述,他说的累,我听的也累。见到师傅精神状态还行我也就宽心了许多。桌上,拿上次他那声余音绕梁"小。。。。。。波"的招呼声开涮,他一点都没介意,反而跟着全桌人在笑翻。后来,再见到我,不等我说,干脆自己先开口"小。。。。。。波"。</h3><h3>&nbsp;&nbsp;&nbsp;不管我怎么一边敬酒,一边感谢他曾经教过我画画,他好像对那段"失忆"了,茫然一片,眼神像在我脸上疑问:我教过你吗?我当时会觉着一阵悲哀,说明我学得不咋地,够不上他的学生,也不值得他有任何骄傲的。</h3><h3>&nbsp;&nbsp;&nbsp;他是怎么拿下了乐队里最漂亮的那位吹长笛,拉手风琴的陈女生,没人说起过。我也不觉着有什么奇怪。我师傅还是很有女人缘的,加上他那双坏坏的"狼眼",也会很招女孩子们着迷。尤其像陈女生那样平时很内敛,很文静的女生,要么不上套,要上套,会死心塌地,要死要活的。那句话用在师傅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叫"男人不坏,女人不爱"。</h3><h3>&nbsp;</h3><h3>&nbsp;&nbsp;&nbsp;陈女生的文静和典雅,多少传染了一些给了我师父,狂妄自大,放任不羁,吊儿郎当的他也变得收敛多了,也谦恭多了。留起板寸头的师傅,加上他那张线条分明,棱角突出,孤傲清高的脸庞,至今还留着年轻时的风流倜傥,率性天真。</h3><h3>&nbsp;</h3><h3>&nbsp;&nbsp;想象着日常生活里的师傅,和他在他那间画室作画时的情形;陈女生飘逸的长笛是他作画时的背景音乐,光芒四射的"鱼尾纹"在他眼角,四处蔓延绽放,一幅幅小框的油画挂满四壁。那画面上,或许还有陈女孩的倩影肖像,有他俩音诗画的组合,细细品味,那里或许还有一段鲜为人知有关《白毛女后传》黄世仁和平儿"的爱情故事。</h3><h3>&nbsp;&nbsp;写到这个时候,文工团老人们都会说出他和她的名字,这不是</h3><h3>&nbsp;</h3><h3>王晓明和陈爱平吗?</h3><h3>&nbsp;</h3> <h3><br /></h3><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br /></h3><h3><br /></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四)</h3><h3>&nbsp;</h3><h3>文/张波</h3><h3>&nbsp;</h3><h3>(四)</h3><h3>&nbsp;</h3><h3>&nbsp;&nbsp;她在团里被多少男孩暗恋过,没人数得过来。怪都怪她一进团就惹眼,雪白的肤色,匀称的身材,要哪儿有哪儿。关键她本来就很标致的脸上,还比别的女孩儿多出一对深深的,媚媚的,甜甜的小酒窝,这对酒窝长得还尤其偏上,偏高一点,平时,即使她没在笑,看上去却始终是一副笑脸,而且是那种"迷死人不偿命"的笑。于是,那些数不过来的男孩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就是被她那一对,对谁都像是有好感,都像是在招惹谁的小酒窝,弄的五迷三道,灵魂出窍的。</h3><h3>&nbsp;</h3><h3>&nbsp;&nbsp;那对小"酒窝"的酒精含量极高,谁喝谁醉,谁犯迷糊。她天生恐怕就有像小酒窝那样的性格,缠缠绵绵,卿卿我我,半推半就,来者不拒。她的本意也许绝没有半点诱惑人家的意思,可她在那个年代里的优柔寡断,风情万种怎么可能不对周围很多情窦初开的男孩们造成难以抵御的"色诱"呢。</h3><h3>&nbsp;</h3><h3>&nbsp;&nbsp;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八个样板戏,后来多出几部国产电影,电影里少有的那么几个女演员,也都被厚厚,长长的咔叽布,灯芯绒,的确凉女装,捂的严严实实,看不出一根阿娜的线条。后来,外国电影入侵了,《宁死不屈》,《巴黎圣母院》,《叶塞尼亚》,《冷酷的心》里,女演员终于穿着暴露了。每回在剧场演出,白天没事,剧场只要有外国电影在放映,团里的男孩女孩,都会躲在各个角落,甚至在银幕的背面,如饥似渴,一场又一场,一遍又一遍的看,看得眼睛都绿了。</h3><h3>&nbsp;</h3><h3>&nbsp;&nbsp;回到团里,那些个眼睛发绿的男孩们,更是盯着她看了,因为她那对迷死人的小酒窝,因为她浑身上下的风情味儿,因为她还有一种,让所有男孩都会觉着,她是在对自己放电,在向自己抛媚眼,扔绣球。</h3><h3>&nbsp;&nbsp;这样一来,她也成了团里不少女孩们一致妒忌的对象,议论的焦点,茶余饭后的谈资。</h3><h3>&nbsp;&nbsp;她甚至会让女孩们突然失去安全感和违和感,生怕自己好不容易看上的男孩,突然有一天会被她那对小酒窝把魂勾走。</h3><h3>&nbsp;&nbsp;一段日子,她几乎成了文工团大院里一只成天围着那棵老槐树盘旋,打转,放电的"花蝴蝶",又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在大院里引爆和被引爆的可能。</h3><h3>&nbsp;&nbsp;其实,后来大家都渐渐知道,她很无辜,很无奈。很多事情,很多情史,艳情并不都是她的错,她的风情也是与生俱来的,并非她刻意卖弄出来的。如此封闭和肃杀的年代,拿当年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些事跟现在比,那简直真是小巫见大巫了。</h3><h3>&nbsp;</h3><h3>&nbsp;&nbsp;像电影《芳华》里,暗恋林丁丁的刘峰,也只是和林丁丁拉了拉手,再没有多余的亲昵举动,就会是一次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流氓事件。在我们文工团里,像类似的事件多了去了。而她无疑就成了当年事件的"女主角",至于"男配角"那就数不胜数了。</h3><h3>&nbsp;</h3><h3>&nbsp;&nbsp;那个时候,她究竟是在歌队还是在舞队,反正团里演员那会儿都是几个行当来回反串。她能歌善舞,还会演话剧。像是跟哪个老师学过一阵子声乐,学的还是花腔女高音。声音出来有一种破天荒的奇特,不像是学院派老师教出来,倒像是那尊"自由女神雕像"突然间复活,一鸣惊人的开起声来。</h3><h3>&nbsp;</h3><h3>&nbsp;&nbsp;人们最终找到答案,揭开了谜底。她身后的那位神秘的声乐指导,居然是乐队里一位拉首席的小提琴手,大院里的人群立刻哗然。好些个在角落里不敢轻易露脸的男孩们,愤愤不平的冒出头来,先是背地里严厉斥责小提琴手误人子弟,沾花惹草,抢占民女。后来,干脆挺身而出,指着鼻尖对峙小提琴手,让他住嘴,别再糟贱他们心目中共享的那株"芳华",别再玷污他们心中藏得很久,恋得很深的"酒窝"女神了。</h3><h3>&nbsp;</h3><h3>&nbsp;&nbsp;爱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方面被激怒,一方面被束手就擒的。被激怒的是那些单纯而幼稚的男孩们,束手就擒的正好是她和那位小提琴手。人们越是万般指责和阻挠,这对可怜的"鸳鸯"越是会觉着同病相怜,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走到一块。不能不说那位小提琴手那个时候就算是情场高手,智商和情商绝对在众人之上。之前,也就私下里,在她跟前虚晃了几个所谓声乐技巧,花腔门道,先让她觉着对自己"首席提琴"的交椅产生敬仰过后,还会觉着自己多才多艺,艺高人胆大。她脸上那对"盛"酒用的"酒窝",先把自己灌醉。这个时候,正遇上四面楚歌,电闪雷鸣的龙卷风,一位准"花腔女高音"和一把"首席小提琴"干脆就这样顺势堕入情网,畅游爱河去了。</h3><h3>&nbsp;</h3><h3>&nbsp;&nbsp;想起来还真有点惭愧,在那么一个"芳华"年代,在那么一段应该享受"芳华"的小鲜肉时期,我竟然是那样迟钝和木纳,几乎像是不食人间烟火。从没遇上像他和她那样轰轰烈烈,暴风骤雨般的"芳华"烈焰。我还跟她演过话剧《泪血樱花》,我俩还演过一对恋人。导演再三还让我们去私下寻找热恋中,那对日本男女青年投入的感觉。也许因为当着局长和团长,我那位老爷子还在团里,每天像尊威严的铜像在那儿墩着,孩儿绝不敢有任何一丁点花花草草行为,也许当年自己根本就没开窍。在排练场,在舞台上,她倒是很大方,很主动的向我挤弄着那对"迷人不浅"的小酒窝,我却小心脏扑通扑通一个劲在跳,亲不敢亲,抱不敢抱的,也就这么把这个角色混下来了。</h3><h3>&nbsp;&nbsp;我想,要是换上别的男一号,戏里戏外,又会是一段扑簌迷离的情爱故事,我也后悔过,自己怎么就那么傻乎乎的,错过了该有的"体验"呢。哈哈,写到这儿,纯属说笑而已,读者请别介意,那个她,也别在私下笑话我啊!</h3><h3>&nbsp;</h3><h3>&nbsp;&nbsp;我见过几次她在当众流泪,她的泪腺比别的女孩要丰富许多,收放也自如许多。也就是说;出得快,也收得快。是那种悲伤也哭,笑翻也哭的类型。人群中,谁只要抛出一个笑料,她一准是那个笑点最低的,很快能笑出大把眼泪来。于是,她的那对生的靠上,靠眼皮底下的小酒窝,这个时候的用途,是用来接眼泪,盛眼泪的。</h3><h3>&nbsp;</h3><h3>&nbsp;&nbsp;那次见她躲在一边暗暗的哭泣,据说是那位首席突然没了踪影,再也没有音讯了。那个阶段,只要见到她,她那双眼睛总是红红的,肿肿的,泡泡的。不过她破涕为笑的时候也很多,很快。后来人们才真正了解了她,喜欢上了她,她也没什么错,没什么不好。长得漂亮,风情容易招蜂引蝶,她其实真的很单纯,很简单,肚子里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花花肠子。女孩爱美,爱打扮是女孩的天性,从本质上说,女孩都想能多一些男孩关注自己,喜欢自己,迷恋自己,甚至为自己争风吃醋,这本身就是女孩子们共有的虚荣和成就感。</h3><h3>&nbsp;</h3><h3>&nbsp;&nbsp;再次见到她,是在文工团四十周年大聚会上,她只要不哭的时候,脸上始终洋溢着满满的,甜甜的笑,如果她那张脸可以做一张晴雨表,那一定多半是晴,最多也是晴转多云。</h3><h3>&nbsp;&nbsp;那晚在谭虎回家音乐会散场时,又在门厅见到她了,热烈的给了我一个紧紧的拥抱。那对"酒窝"还在,还是那样"芳华"依旧。听说她正"黄昏"恋着,我动情对她说了声祝福,她的眼圈儿很快又开始湿润。我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像当年那样误解,弄的我们"晚节"不保,说不清青红皂白,跳进黄河洗不清,赶紧催她快点回家,有机会再聚。</h3><h3>&nbsp;&nbsp;如果那位正和她"恋"着的"大叔"看到这篇,千万别有任何不快,您应该骄傲才是。越是被人们喜欢着,暗恋着,追捧着的,越是被您追到了,这是一件何等幸福的事啊!</h3><h3>&nbsp;</h3><h3>&nbsp;&nbsp;谁让她长得那么甜,名字里一共三个字,都还带着甜呢?"红苹果"本身就甜,还带着"糖"。。。。。。</h3><h3>&nbsp;&nbsp;她叫"唐红萍"。</h3><h3><br /></h3>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br /></h3><h3><br /></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五)</h3><h3>文/张波</h3><h3>(五)</h3><h3> 像他俩这样在台上跳着跳着,跳成台下一对一双的,在文工团里不是没有。不过,像这对总是跳舞剧中的男女主角,从大春,喜儿,跳到方排长和英嫂的仅此一对。正所谓;台上搭档舞蹈,台下搭伴过日子。</h3><h3> "大春"靠着那一小袋面粉就轻而易举"搞掂"了"喜儿",后来又假扮方排长","佯装"负伤,倒在"英嫂"怀里。"英嫂"不光用自己的体温,也不光只有"鸡汤",一不作二不休,揭开衣襟,用自己的"乳汁",敲定了两个人的终身。。。。。。</h3><h3> 在团里舞蹈队中,"大春"一直沾着形象光,就是那年那几部样板舞剧中"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舞台上一般跳舞的,需要你一张小脸,一副细溜溜又健壮挺拔的好身板,又有超人的舞蹈技巧。这些优势,"大春"全都占了,也没人去跟他去争,去抢了。"喜儿"生的娇小,匀称,灵敏,舞姿柔美,舒展,细腻。脸蛋也生的恬静,端庄,秀丽。平日生活中,"喜儿"身上的欢畅,乐观,"英嫂"身上的温顺,贤淑,善良她都具备了,当然,相比之下,她不及生活中的"大春"那么鬼机灵,那么足智多谋。</h3><h3> 他俩是团里外出演出时最早被发现"搭伴"过家家其中的一对,而且不遮不掩,随心所欲的,令人好生羡慕嫉妒恨啊!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人家都吃跟着团走的"食堂"餐,他俩倒好,小煤油炉小火一点,附近菜市场买来的小菜一捆,当着人面一阵清蒸小煮,香的四周垂涎三尺,欲罢不能的。"大春"还好上一口小酒,也不呼朋唤友,找个空地,摆下一张灯光箱,二郎腿一翘,独自小酌,小酒咪得那叫有滋有味,有头有脸的"洋乎"。</h3><h3> 文工团里就这么一对,跟着红色革命样板戏,红色舞剧,"红遍"了整个小城上下。自己的小日子当然也过得红红火火,顺顺当当的。大多数人人前人后都夸"喜儿"刘松林好,这是真好,没有半点参假。女性的所有美德好像都集于她的一身了,也都说这叫"一物降一物",要不是刘振兴当年先下手为强,找了刘松林过家家,后来过日子,"大春"刘振兴还不知会怎样。。。。。。。</h3><h3> "二刘"小夫妻俩几十年来,风吹不摇,雷打不动,棒打不散。在家里家外,"大春"再能说会道,强词夺理,也还是架不住"喜儿"那一脸的温顺,谦和和真诚。</h3><h3> 歌舞不景气的那些年,文工团不再演舞剧,演起了一部歌舞剧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春"还是"男一号":孙猴子。再往后,歌舞越来越不景气,不得已改成了话剧团。能在台上张口的成了舞台上的主角,像"大春"这样在舞剧中跳主角的,也只能在话剧中串个小角色,跑个龙套。那算是"大春"和"喜儿"在文工团的一段"黑暗期"。</h3><h3> "喜儿"松林不光会过日子,还会旺夫。她一向不事张扬,默默缩在夫君的身后,绝不去争强好胜。这样一来,好生成全了"大春"一路"小跳","大跳","虎跳","变身跳",直跳到"团长","院长","馆长","主任","主席"。</h3><h3> 很少再跳舞,又当上头头脑脑的的 "大春",体形发福过,不过那张小脸始终没走样,还是他做舞蹈演员时的那个俊朗,帅气的形象。从"大春"到"方排长"这几个角色,刘振兴走的是正道,演的是正面人物。又让他具备了一名业务领导,艺术教头的良好素养。艺术剧院改革,群艺馆升级,民间资料艺术馆传承,创研中心的创新,舞蹈家协会的持续发展,这位当年的"小刘"熬成了"老刘头","刘爷爷","喜儿"也升级为"刘妈妈","刘奶奶"。</h3><h3> 也许他俩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将自己身上的舞蹈基因传给儿女这代,传给自家那位小时候就玲珑可爱的"淳淳",但他俩传递的是浸透着"大爱"的舞蹈基因,舞蹈基功。</h3><h3> 恐怕小城所有会跳舞的男女老少,没人不认识"刘老师"的,"刘老师"的舞姿和足迹,遍及每一间舞蹈房,多功能厅,老年大学和剧院舞台。从刘松林英姿勃发的形体和始终绽放笑靥的和蔼可亲的脸庞上,很多人爱上了舞蹈,迷上了舞蹈,这对曾经文工团舞蹈队的唯美伉俪,后来成了小城上下刮起舞蹈旋风,形成舞蹈绿色环保气候净化名副其实的功臣。</h3><h3> 这一对舞蹈伉俪不经意间,在那个"芳华"年代,引领了小城文工团一个舞蹈的"芳华"时代,而且还在保持着他们曾经的青春"芳华",延续着小城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h3><h3> "大春","方排长","刘振兴"这一串名字都很响亮,很阳光,很正能,很励志。</h3><h3> "喜儿","英嫂","松林"这一串名字都很喜庆,很秀美,很温雅,很恬适。</h3><h3> 文工团四十年聚会上,他俩又跳起了"大春"和"喜儿"那一段,舞姿显然没有那份灵活和轻盈了,但神韵和光彩丝毫没有减弱。艺术家的每一个年龄段都属于他们各自的"芳华",他俩那段"老年版"的《白毛女》跳的更有沧桑的韵味,黄昏的情调,成熟的内涵,振兴的寓意!</h3><h3> </h3>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br /></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六)</h3><h3>文/张波</h3><h3> 据说洪林他们那批是从镇中宣传队招进团里来的,我没进团时,洪林已经在小城红透了。</h3><h3> 他是我见过浑身上下精力最充沛,一天到晚,精神最抖擞的一位。从没见过,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有片刻懈怠和惆怅的时候。</h3><h3> 那些年,他像文工团大院里的一团热气腾腾的火焰,又像那棵老槐树上的一根主杆,大有一种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冷观云卷云舒的气度。</h3><h3> 洪林有海拔,有气质,有涵养,少见他跟谁过不去,合不来的,属于自带那种"一团和气","你好他也好"亲合力的人种。走道一阵风来,一阵风去,反应速度极快。跟他见面打招呼,你会有种热乎乎的亲近感,即便初次相见,没有半点隔膜,很快会让你获得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初体验。</h3><h3> 熟悉洪林的人们可曾注视过,长在洪林面部的每一块肌肉都有"多动症",他在叙述或在阐述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几乎面部所有的"肌肉群"都被他调动起来,积极响应,连锁反应,欢蹦乱跳。这些"肌肉群"又分块状结构,分别表达他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这应该是一位做演员的人难得具备的天赋和魔力。这张脸,无论是在舞台和生活中,都带给洪林带了无穷的成就感和男人独有的魅力。</h3><h3> 有人给他掐算过;自从演过舞蹈《洗衣歌》里的老班长,洪林开始有往仕途方向拓展的苗头,起码也是某个领域的一位领军人物。后来,果真被验证了,洪林昂首挺胸,大踏步向前,始终走在队伍的头里。台上是话剧主角,台下是文工团的主角,即便在文工团的那些年,市场极不景气,抬不起头来的时候,也没见他耷拉过脑袋,有过一丝疲软。</h3><h3> 洪林舞台角色塑造能力有目共睹,用不着我在此一一赘述了。我眼里的洪林更多的是他在台下的运筹帷幄,呼风唤雨,激情四射,八面玲珑。最多的时候,他可以同时面对一群人在口舌如簧,,滔滔不绝,信誓旦旦的对答如流。"文革"练就出来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出口成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一当十。</h3><h3> 洪林的嗓子,也许正是那个年代的红色口号喊多了,喊伤了,原本应该可以更加结实饱满,金属感,穿透力更强些。大会小会,人多人少,舞台主持,都会见他口若悬河的在那儿大声演讲,话剧舞台上,为了那个角色,尽管声带充血,他也会不遗余力的把每个字的"字头"去猛烈的撞击声带,将声音用到极致。他像是一列老式蒸汽燃煤列车,用大火燃烧着自己,一路鸣叫着,轰隆隆的飞奔向前,像是没有片刻停歇的时候。</h3><h3> 文工团一路走来的起起落落,沟沟坎坎,曲里拐弯,洪林见证和经历了过半。我进团后,就多次亲眼目睹过,每次去外地巡回演出,演着演着,线路中断,下一站去哪儿都没有下文的窘境下,全团人士气大减,迷茫一片。每到这个时候,洪林会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会选择一个制高点,或是直接站上舞台。像我们都看过的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的"列宁",挥舞着坚毅的手臂,铿锵有力的大声鼓舞全员的斗志。他会将每天打在自己身上的"鸡血",毫不吝啬的分别再打到每一位团员的身上。</h3><h3> 与众不同的是,洪林周身的血液随时会像"洪水"一般汹涌澎湃的涌动起来,穿过茂密的丛林,呼啸而来,势不可挡。</h3><h3> 他是文工团"芳华"年代不可或缺的一位领跑者。文工团的历史上也需要一位这样的战斗员。他会让人们从混沌,迷乱中找回自信,他会带领人们从一片沼泽地中挣扎脱身,走出绝境。他会激励周围人去摆脱困扰和自卑,摸索到一线光明。他自身有这个能量,而且会释放这样的能量去救赎别人。</h3><h3> 在文工团,洪林除了话剧,还演过歌剧。在歌剧《江姐》里,他饰演过反派国民党军官"沈养斋"。从没开口唱过歌的他,唱的还很有"沈养斋"的韵味,就是那个沙哑无力,阴森森,伪君子,暴君的腔调。当真要让歌剧演员去演,绝对演不出洪林版的"沈养斋"。</h3><h3> 洪林和他同时期的团员一样,将他最青春的那段"芳华"丢在了文工团的大院里。文工团风风雨雨,挨到他主政的那段最艰苦,最无助的日子,眼看整个团快休克了,已经传闻上面正动意解散文工团。据说,洪林硬是带上留守在团里的"狼牙山五壮士",一头闯进时任大领导的家里,用他火一样的热情和泪一样的煽情,加上他拍着胸脯立下的豪情万丈,近于悲壮的誓言,打动了对方。这才将"濒临绝境"的文工团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然,也不会有后面的"芳华",不会有今天"芳华"一代的传承。</h3><h3> 洪林涉足影视演过"伟人",也形似"伟人"的中年时代。那部影视剧播出后,记得洪林让我留意看下。我一次出差在外偶然看到了这部片子,一直等到片尾,才等到一边上字幕,一边上"伟人"的画面。整幅画面被片尾字幕遮盖满了,只能隐隐约约看到洪林饰演的"伟人"镜头,确实很像,很逼真。没弄懂导演缘何将"伟人"洪林掩藏在这样密集的"弹幕"里。也许,从那之后,洪林再也不去留恋舞台,留恋影视,毅然决然选择了幕后教书育人的定位。</h3><h3> 洪林也只是那个年代的一名工农兵学员,当初并没有骄人的学历和文凭。谁也没想到,离开文工团大院之后的洪林,有朝一日,会大步迈进大上海,掷地有声的踏入中国数的过来的几所高等艺术院校之一上海戏剧学院。若干年后,在电视节目主持人领域,培养出像"董卿"这样的一系列主持界的明星大腕。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持艺术硕士生导师。中国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上海专家。主导开设了《主持艺术概论》、《节目比较评析》、《演播言语组织》、《演播空间处理》、《主持节目创作.综艺》诸多专业课程,创立了一整套培养节目主持人的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应用技巧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h3><h3> 吴洪林成为文工团走出的一位,不仅上了百度词条,而且词条上的履历最清晰,最厚实,也是最据成就的一位。</h3><h3> 忙碌的洪林很少再回小城,我们在省城相聚过,他还是那样的精力旺盛,热情似火。与行业内的很多朋友聊起过他,人们对他的赞美和崇敬溢于言表。</h3><h3> 洪林在沪上的名声斐然,业绩显赫。偶尔回到小城,也尽可能的低调寡言。去年镇江文广新局为我主办的《美声父子》独唱,重唱音乐会,我邀请洪林兄作为嘉宾出席,洪林如约而来,上台又激情演讲了一番。次日的那个午餐,我们相聚在金山湖畔,围坐在长江边,畅聊起文工团过去的那段"芳华"岁月,聊起了我们失去,但不曾忘却的"芳华"故事。</h3><h3> 江风拂面,江景怡人,江水醉人,那个午后,我们彼此是半醉着分手的,他去了沪上,我去了省城,与小城作别,与金山作揖。</h3><h3> 我们约定,还会回小城再聚,还会坐在江边,观云舒云卷,聊上一整天,重拾那些散落和丢失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碎片,重温那些燃烧过的"芳华"旧梦,重唱那几首温暖过我们这代人的红色之歌。</h3>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br /></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七)</h3><h3>文/张波</h3><h3> 南南的"芳华"前一半丢在了工厂,后一半才丢给了文工团。</h3><h3> 南南说他进团不容易,当年和他一同考文工团的,都是小城业余界"文艺积极分子"中的"三巨头",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考场上是又翻"跟头",又打"连沙"(小城方言"跟头"的一各种类),还又"劈叉"的,最终,那两位败在南南手下,转身又回了各自的厂子。剩下的南南做着鬼脸儿,"神气罗锅"的进了文工团。</h3><h3> 自此,属猴的南南,猴精猴精的,从来没有安稳过,"神经兮兮"一直到现在。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想必南南还窝在床上。前些日子不小心把老腰给弄伤了,不然他不会那么安稳的呆在家里,成天会在外面"溜斯"。</h3><h3> 南南究竟在文工团的哪个队,哪个组,已经无从考证,原因是他会的太多,太杂,哪儿哪儿都有他。能歌善舞,还能说会道。他说自己像一块"狗皮膏药",往哪儿都能贴,贴上都能管用。</h3><h3> 我跟南南前后脚进的团,都姓张,住的还算是远邻,两人就相差一岁。在团里那会儿还不觉着,出了文工团,却玩得跟亲兄弟一般。</h3><h3> 在文工团上下,南南整个儿就是一个"活宝",他都说自己是"人来疯",哪儿人多,他就会在哪儿"耍宝"。每天早上一上班,好些人就会在那棵老槐树下等着南南,等他来耍上一通宝,才各回各家。"歹快"南南还从来没有个准时准点的时候,害得团里人好一阵苦等,南南才蹬着一辆"飞鸽"自行车呼啸而来。</h3><h3> 老槐树下,不知道留下过多少个,出自南南那张贫嘴"神头鬼脸"讲出来的故事,也不知留下过多少分贝的笑声。南南在文工团大院那会儿,成了人们用他来解闷儿,用来打杈儿的精神娱乐,笑过,乐过,爽过,拍拍屁股一哄而散。南南也落得个畅快,满足。</h3><h3> 出发在外巡演,每到一个新码头,卸车,搬箱子,装台累疲掉了。首先"老爷子"会想到南南。拿着水烟袋冲着南南会嚷嚷一句:南南,来一个吧。</h3><h3> 南南好像就等着老爷子这句话,老爷子这句话好比南南身上那根"人来疯筋"的开关,一点就开。你看好了,只要开关一打开,南南那个疯啊!想停都停不住。台上台下,狠劲转悠,说学逗唱,满地打滚,呲牙咧嘴的,把全团刚还在疲惫不堪的人们,逗得前仰后合,笑的鼻涕哈拉。这声"停",只有"老爷子"能叫住,其实这也是"老爷子"惯用一手高招,专门用来减缓全团上下一路巡回演出的劳顿,从装台,拆台那种繁重的体力劳作下解脱一阵子,南南的"耍宝"是他手上的一张好牌。</h3><h3> 当然,"兴得一头核子"的南南,也为此付出过伤痛的代价,不是鼻子被蹭歪了,就是小腰给扭折了。(也不知如今犯的老腰病,是不是那会落下的病根啊)。南南就是南南,南南常说;这叫花钱难买我乐意。</h3><h3> 没正形的南南也有他有正形的时候,那就是拿到了角色,上了舞台。那个时候的南南那是相当的认真。那叫人模鬼样的当回事啊!所说在团里也没演过什么男一号,只要有个角色给了他,他都会当个宝贝去呵护它,拿捏它。那股认真劲儿,别人还真看不习惯,都想在他上场前逗他一下,或者让他再耍一个。那个时候的南南会跟你急,跟你翻脸。别以为他不知道好歹,他知道什么才是他最看重的。</h3><h3> 南南不光耍宝,南南身上那股子仗义和侠义,重情和厚道是鲜有人与他相提并论的。当然,除了对人,对朋友仗义,侠义,重情,厚道,对"玩儿",他也一样,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发生在南南身上的笑话多了去了,这里仅举两例:</h3><h3> 其一,那时,除了演戏,南南就好玩街边的"康乐球",一玩就上瘾。南南住在庄泉山那会儿,一天中饭时分,胖妻尤军差他去山下打瓶酱油回来,等着烧菜用。南南拎起油瓶出门,尤军左等右等,南南就是没回来。只等后半夜,急得尤军冲下山去寻找南南,南南在山下那家街边"康乐球"桌旁,正起劲儿的打着球,球桌角上,那只空荡荡的酱油瓶还杵在那儿,一动不动。</h3><h3> 其二:南南除了小时候趴在地上玩过的"石球",大了以后玩的桌球,乒乓球,篮球,保龄球,麻将牌恐怕就成了他的最爱。爱的那个深,那个切,那个痴啊!也是无人可比。这边,朋友们聚在一起打牌,三缺一,又想起了南南。南南正在老远的地方拍戏,一个电话打给南南,说:南南,在哪儿呢?南南一本正经的在电话那头回话:我在云南拍戏呢。</h3><h3> 远水救不了近渴,人家朋友也没多说什么,放下电话另找了一位"牌搭子"玩上了。可没曾想,这一声召唤把南南的"牌瘾"钩上来了,躲过剧组导演,打了一辆"飞的"到一个城市后,又打了一辆"的士"就飞奔过来了,一进屋,坐下就打了几圈,朋友们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的,说不出是感动还是懵懂。输光了身上从剧组拍戏挣回来的所有的"盘缠",只得向桌上的牌友借了几文钱,转身又飞回了云南剧组。</h3><h3> 信不信由你,这就是那个没正形的南南。</h3><h3> 南南口口声声,人前人后都说我是他生命中的"贵人",我跟南南说,首先是你有这个能耐,我有那个机会和权利,这叫一拍即合。我在省台综艺栏目《非常周末》做总导演的时候,策划会上,我们编导组的同仁们一拍脑袋,想到了一档新栏目叫"天生我才",那是想调动更多的普通电视观众和"素人",来参与到节目中来,提高节目的收视兴趣和收视率。让具有民间才艺和绝活的人上电视"打擂台"。看谁能在节目上站的久,站得稳。</h3><h3> 这个环节的第一期,我就想到了南南。南南有一箩筐的才艺,他身边的人不下看了上百遍,可对电视观众来说,也许是个很大的兴趣点和看点。节目组把南南请来了,头一期是场上请来的嘉宾,明星大腕跟着南南学"芭蕾舞"《天鹅之死》,穿着"天鹅湖"白裙子的南南,那只巨型"雄天鹅",扭动着硕大的身躯,摇摆着,抽搐着,跳着跳着,脚一蹬,倒地抖动了几下,昏死过去。主持人陈怡和张涛让几位嘉宾非学不可,这样,"笑果"就来了,台上台下,一阵阵爆笑,一夜间,南南从小城红遍了江苏,成了电视荧屏上的一个大活宝。</h3><h3> 这个擂主非同小可,别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草根",一位"素人",却不知他是来自小城文工团的一位专业演员。第二场,擂主南南拿出了他的另一个绝活哑剧"举重"。带着他那副搞笑的道具"奶瓶子"。。。。。。</h3><h3> 南南在《非常周末》一共做了三期的"擂主"出尽风头,再做下去,人家会说总导演开后门了。其实真没有一点徇私舞弊,全靠着南南自身的才高八斗。</h3><h3> 除了《非常周末》,我还推荐南南参与了省卫视的一档《夺标800》和《开心马萨基》综艺栏目。南南回到小城,开起了自家的"南南婚庆公司",兼做起小城大小婚庆司仪,礼仪来,开张那天我去了,有了电视上的那番风光,加上在小城地头上早就家喻户晓的名头,南南活得如鱼得水,顺风顺水的滋润。</h3><h3> 几年前,小城电视台要上一个方言脱口秀新闻类栏目,我的老领导乌白来省城出差专门约了我,征求我的意见,看谁最合适做这个脱口秀栏目的主持人,文广集团张总也问过我。最终,张总拍板,在众多候选人中定夺了南南。于是,小城电视脱颖而出一个名曰《南南嚼趣》栏目。栏目一经推出,小城一片哗然,跟着是火爆,再跟着是老百姓们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一个栏目,一个话题。</h3><h3> 南南又火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火。走哪儿哪就会是一片"火海"。过去是在文工团只是一个"谐星","笑星"而已,前些年,南南已经俨然成为小城的一位明星主持,小城大咖。</h3><h3> 跟着南南在小城出出进进我都觉着沾光,有面儿,所到之处前呼后拥,好生受万人拥戴的场面。</h3><h3> 常常被南南约会小城小聚,几杯小酒下肚,就见他不无得意的说:现在好了,走哪儿"刷下脸"就得了,常常吃饭免单,打车免费,公园免票,一时间,小城好像没有什么他不可以"免"的了。</h3><h3> 千不该万不该,该"免"没能"免"的一样东西,最终害苦,害惨了他,就是那顿该"免"的酒和不该酒后开的车。那回,南南那张脸还是没"刷"的过去,真不怪人家交警,不光你南南,谁也"刷"不过去。</h3><h3> 就是那顿酒,毁了南南的栏目和他的半世英名,害得酒后"恩正"的南南,在局子里蹲了好几个月。</h3><h3> 好在朋友们帮不了他,也从未嫌弃过,冷落过他。南南还是人们心目中那个可爱的南南,可交的朋友,可近的亲人。</h3><h3> 也许一路走得太顺,老天总会跟你开个玩笑,又捉弄你一把。南南不是"罪人",充其量也只是个"醉人"。</h3><h3> 南南照常可以喝他的酒,可以当他的司仪,可以继续耍他的宝,可以神经兮兮,快快乐乐的过他的后半辈子。</h3><h3> 南南样样聪明过人,唯有这几样,玩的比较迟钝,那就是手机,电脑和微信。</h3><h3> 不仅文工团大院里的那些个"芳华"岁月,我人生的每个转折期,都有南南在我身边陪伴和助阵,亲如兄弟一般。周围不少朋友都表示出不小的纳闷儿:波波这样各色的人,怎么就会跟南南这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呢?我说,这就叫缘分,说不出,道不明的缘分。</h3><h3> 再说下去,那个常常挂在南南和连沪嘴边的故事,就会安在我身上了:"话说,那是一个月黑风高,风雨交加的夜晚。。。。。。"</h3>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br /></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八)</h3><h3>文/张波</h3><h3>(八)</h3><h3> 我进团的时候,他是声乐队队长,男高音,都叫他马队长。也有叫他老马的,叫着叫着,还有人叫起了"马大哈","马大瞎","马瞎子"。</h3><h3> 不夸张的说,我最初是带着对马队长的无限崇拜才向往文工团的,我看过马队长在舞台上的光彩,杨白劳,男高音独唱,尤其是那首《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的领唱,唱得那么飘逸,穿透,明亮和华丽。那时,我高中毕业,也只有十七八岁,毕业后,在一家小工厂学徒。我那时候就想,哪天我能学成像老马那样的男高音,我就知足了。</h3><h3> 带着"半吊子"的高音,沾着老爷子的光,熬不过那家小厂的艰苦和落寞,我也就这么混进了文工团,一脚进了歌队,混在合唱队里唱合唱。</h3><h3> 老马至今还不知道,我从进团一第一天起,就拿他当我的偶像,当我成长的路标,当我成功的方向。</h3><h3> 当年,老马在歌队还是很有气场,有威严的。说一不二,指挥若定。叫谁唱哪个个声部就唱那个声部,没人敢多一句嘴。</h3><h3> 老马长得也很蹊跷,一张方方正正的回字形脸,不算大的一双眼睛外,架着一副深度近视镜,那对短促,浓密的眉毛,像画家无意间滴落下来的两滴墨团,又匀称的搭配在那对近视眼的上方。即便透过镜片的那双近视眼,都显得炯炯有神,能洞察一切,看穿点滴。</h3><h3> 老马那个标志性动作,常常被人学起。一般会在团里的大小会议上,没轮着他发言的时候,在倾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他会做出思考状,或许也是他在准备发言前,在心里打腹稿的习惯性动作。他会用左右手交替着,去撸头顶靠前的那缕头发,用分开的五指夹住一缕缕的头发,先是缓慢,然后急促,使劲儿往下撸着。</h3><h3> 在一旁的无事佬们,常常会洞察老马的这些细微的表情和举止,也都在揣测老马这些习惯性小动作背后的寓意何在。最终,为他剖析出一系列关乎心理,生理,甚至精神学科的诸多依据和暗示。不少人曾经好奇的问过老马这个动作的含义何在,老马显得很冤枉,很无奈,其实他也就是这么一个下意识的举动而已,没曾想还烦劳出那么多好事者,生出那么多奇特的联想和幻想来。</h3><h3> 我跟我师傅学画的那阵儿,常常在一旁偷偷画老马的速写,因为他长得太有特征了,容易抓到他的"型",给他看过舞蹈速写,他凑近速写本一看,说了句:妈了个头地,还别说,还真有点意思!</h3><h3> 一直到我离开文工团,可以这么说;老马在团里,是一位为数不多,鲜有绯闻和八卦的男人,赞成的请举手!</h3><h3> 不是老马身上没有男人的魔力,那是因为老马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扛得住饥渴。背地里,那位贤淑,可人,内秀,霸气的"丫头",是不是也"降"得住老马的所作所为,这也是人们一直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这方面,究竟他是"马大哈"呢,还是"马大瞎"呢?这点,老马家里的"丫头"最有数。此处,乃插科打诨,说笑而已。</h3><h3> 我一直没搞懂,老马近视归近视,干嘛非说他"瞎"呢?终于在一次去韦岗演出,进厂子里的澡堂洗澡时,我才见识了他还真"瞎"过。</h3><h3> 脱得精光的老马,浑身上下没多少"马肉",有的只是那几两"精瘦肉",老马捞起一块毛巾,跟大伙说笑着,顾自往浴池里去了。浴室里雾气重重,雾都重庆一般混沌,别说近视眼老马,眼神好的也未必摸着方向。人们半天没见老马下到浴池里,大声叫了几声后,只听到老马那声贼亮的高音回应声,一位顺着老马的声音找过去,就见退下眼镜,赤条条的老马还在一面墙那儿,胡乱的扒拉着,愣是找不着进到浴池的那扇门。"马大瞎"的绰号估摸着就是那件事之后传开的。</h3><h3> 老马在团里是数一数二会演戏的一位。改成话剧团之后,始终跟洪林不相上下在较劲儿着舞台上的男一号,二位在台上卯足劲"飙戏",在台下各自也都浑身是戏。</h3><h3> 在团里没少与老马同台演戏,那时候又瘦又小,资历还浅,演来演去,都在老马辈分之下,不少演儿子就是演小子。像在《雷雨》里,他演周朴园,我演他家二少爷周冲,《泪血樱花》里,他演老华侨,我演他儿子。再有就是《猎狼》,《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秋海棠》,《夜半歌声》。。。。。。</h3><h3> 歌剧《江姐》里,他演叛徒蒲志高,我演华为。平时没觉着他有那么阴险,狡诈,诡异。一上台,叛徒嘴脸淋漓尽致,活龙活现。人们不禁由衷的赞叹:他就是蒲志高,蒲志高就是他。</h3><h3> 歌剧《小二黑结婚》,他演 A组小二黑,我演B组,始终没机会上台。歌舞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他演A组唐僧,我演B组。为了力挺我上台,估摸着他假装生病,把我硬推了上去。这里要说的是,扛着着唐僧骑的那匹白龙马两位,朱元淦和徐国富,自从还我上场后,躲在道具马一个劲儿嘟囔:小波这个唐僧太重了,累死我们了,还是快点把老马换上吧。</h3><h3>他们应该知足的是,要是他们再扛现在的我,那就不是扛不动的问题了。。。。。。</h3><h3> 老马不光是块演戏的料,还是块当官儿的料。最早发现这块料的应该是我老爷子。京剧团最危难的时候,老爷子派去他救火,灭了火之后,他也就势成了一名懂艺术的管理型干部。歌照唱,戏照演,人照做,老马那些年活龙活马的风光。</h3><h3> 老马有他的做人和为官之道,所到之处都能抹得顺顺当当,光光溜溜的鲜活。山门口那栋文化大厦,就是在他手上竖起来的,后来的文工团,艺术剧院,也跟着他转来转去,转了几年。他也算得上是那个时期,小城文工团一位《快乐的推销员》。</h3><h3> 老马的精明强干,丰功伟绩小城上下有口皆碑,罗列这些是别人的事。我对老马至今依然尊敬有加,大不了我几岁的老马。怎么说也是我的前辈,我曾经的偶像。</h3><h3> 退下来的老马依然"马不停蹄",在孙侠女的带领下,老马,老刘,老胡几位小城文艺界的"老炮儿",穿过《完节堂1937》划着《红船》,吆喝着让《小花旦当家》,推出好戏连台,梅花争艳。典型的一套"出人,出戏,出精品"战略战术。</h3><h3> 六十好几的人,老马一点不显老,整个一个铁马金戈。酒照喝,歌照唱,牛照吹,诵照朗,马照跑。对了,末了,还得提及一下我回小城的那场音乐会,老孙挂帅,一马当先,老刘,老胡做幕后统筹,这几驾马车跑动起来,那不是一般的"马前"和麻溜。</h3><h3> 写到快要结尾的时候,米娜在一旁添油加醋的说了句:我得感谢马老师,是他当年把我召进文工团的,没他就没我的今天。言简意赅我想也是,感恩是人之美德,米娜经常在家里左一句马老师,右一句马老师的念叨着,说明她心里真的很感恩。</h3><h3> 想象得出,老马在读我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也是那个标志性动作,把手指伸进脑门上那撮并不茂密头发,一缕一缕的撸着,撸着。嘴里还会不停嗫嚅着:妈了个头地,像,还真像我。。。。。。</h3><h3> </h3><h3><br /></h3>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br /></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九)</h3><h3>文/张波</h3><h3>(九)</h3><h3> 生来一个大美女,在文工团大院里,不,在当年的小城,不是数一,就是数二。为此,所有人都把她的终身内定好了,她跟他是绝配,是天生一对。为他们俩私下打赌的不在少数,结果,所有人都输了,输给了另外一位圈外的男人。她的举动,打破了所有人美好的想象和常规设定,最终,走的是她自己的路,选的是她自己心目中的人。</h3><h3> 人们没想到,这么一个看上去温顺贤淑,不争不斗,不卑不亢,天资聪慧的大美女,临门一脚,踢了个"乌龙"球。没有顺着别人的意志,没有往顺时针方向,却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h3><h3> 那个时候,人们都叫她"大玲"了,明明她的名字叫"林小玲"。那也许是因为,她性格成熟,阅历丰富,看上去稳稳妥妥,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的持重。</h3><h3> 大玲始终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邻家大姐印象,衣着朴素,从不花枝招展,故弄风骚。大玲很和人,没见过她跟谁红过脸。不争不抢,话剧中的女一号非她莫属。</h3><h3> 大玲身上透着的美,是那种端庄,温婉,知性,自然的美,</h3><h3>不含太多杂质的那种。人们都私下为大玲惋惜,她应该离开文工团大院,去向更大的艺术团体和空间里去发展,这么小的天地实在委屈她了。</h3><h3> 大玲却没这么想,没这么做,你们说你们的,她做她的,哪儿也不去,哪儿也不想,偏偏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扎在这个院子里,一直到文工团不存在的那天。</h3><h3> 我最先玩上的一位小朋友,是大玲的弟弟林小兵。比我小一届,好像是演样板戏的那些年,常常聚到他家排练。他家当时还住在健康路交叉口的位置,是一个带天井的小院。小伙伴儿们都为林小兵能有这样一位绝代佳人一般漂亮的明星姐姐,深感好奇和羡慕。每回去他家,都会偷偷看几眼他姐姐。</h3><h3> 从演表演唱《心红铃响》那年开始,林小玲就在小城舞台上下被"叫响"了。跟着《激浪飞排》,《农奴戟》,《泪血樱花》,《代价》,《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一部接一部,一台接一台,林小玲一直主演着。好像台上的每一个女主角,都是为她量身定制的。也从没见她接到角色之后,脸上有任何一丝大喜过望,欣喜若狂,神采飞扬的张狂。静静的聆听导演阐述,静静地在一边悟戏,静静地在化妆室候场。她是一个很难让人看到内心活动和内心激荡的女人,她又是一个稳得住阵脚,不轻易表露自己言行的女人,她还是一个看似平和,温雅其实内心有那么点孤傲的女人。</h3><h3> 大玲很少到琴房练声,她知道,唱歌是她自己的一个弱项,她只有中声区,高音碰都不能碰,她甚至没想去尝试或者去逾越那个高音区。所以,她宁愿止步于歌唱的门槛之外,绕道而行。从这点来看,她的骨子里又缺少那么点探险精神,缺少点儿与什么东西去"死磕"的那股劲儿。说明她是容易知足,安逸,宁静致远的,她不愿去做一些无谓的追求和争斗,把戏演好,把人做好,把日子过好,这也许就是大玲最高的奢求。</h3><h3> 那个年代,在文工团大院,人们也只是远远的去敬仰这位舞台上的"一姐",生活中的"大姐"。大玲身边没有闺蜜围着,也不会去故意让自己成为一个中心人物和中心话题。人群中,谈及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唠嗑,她都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躲闪开去。她自己不愿意成为话题中心的同时,也不想掺合别人的无聊话题。</h3><h3> 那个年代的"芳华"岁月里,女孩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有人心仪的目标,要么是名军人,要么是位干部,要么是位同行,要么是位有海外关系的人。大玲都没去选择这些目标,她最终选择得了一位完全超乎人们意料之外,跟自己的行当相去甚远的"理科男",相伴终身。她更没有按照人们期望的对她的预期,对她的定位去走。离开文工团后,她自己把自己的一切履历像是来了个清盘和"归零",归到了一个叫"地方志"办公室的单位,归到了那一大屋子,满满当当一大摞的历史"卷宗"里。将自己一段段的艺术档案封存起来,贴上标签,注明记号。</h3><h3> 还在小城工作期间,记得有一次办公事去过"地方志"办公楼,在那里见过大玲,那一刻,我怎么也无法将眼前这个大玲与曾经舞台上那位风姿卓越,美艳如花的大玲联系在一起了。那天的大玲一身机关制服,温文尔雅的公务员形象。在那间不大的办公区里,小声的与我交谈,询问我近期的状况。那娓娓道来的交谈,像是怕惊扰"地方志"史料里被尘封的历史人物,打乱所有的城市代码,动摇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挖掘历史和排列城市记忆和程序的信念。</h3><h3> 出了文工团大院,大玲没去机关里去争官,争利,把自己"归零"后,不声不响的,又从普普通通的机关职员做起,一直做到退休。</h3><h3> 大玲就是这样悄然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要聚在一道,聊起文工团的那段"芳华",人们总会想起一个叫"林小玲"的,那个漂亮的不得了的女孩。一时想不起适合的形容词,小城人也只有用"漂亮的不得了"来概括。人们不知道的是,当年这位漂亮的不得了的女人,生了一位同样漂亮的不得了的女孩,小名儿叫"初初"。女儿没走她妈妈的这条道,比她妈妈还低调,去省城的一所大学,读了一门跟她妈妈曾经的专业,完全八竿子打不着的学科。。。。。。</h3><h3> 不得不说的是,到了这个年龄的大玲,越长越像她的母亲了。她的母亲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位"漂亮的不得了的母亲",像极了电影明星"秦怡",大玲已经开始像"秦怡"了。</h3><h3> 回小城在一些演出活动中,见过大玲。同台演出的后台,东一句西一句的聊着,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没有半点的距离感和生疏感。大玲还是那样,不喜聚众,不喜上桌。那晚宵夜,死拉硬拽,才把大玲拽到桌上。夜深了,端起酒杯,也越发觉着老同事的感情还是那样深,过往的记忆还是那样真真切切,彼此曾经的"芳华"还是那么值得让人留念。。。。。。</h3><h3> </h3>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br /></h3><h3>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十</h3><h3> </h3><h3><br /></h3><h3> 文/张波</h3><h3><br /></h3><h3> (十)</h3><h3> 有篇文章又唤他"大头"时,他差点没跟我急着翻脸,但的确是吹胡子瞪眼了。</h3><h3> 我说,从文工团就这么叫来着,改不过来了啊!</h3><h3> 他说;你瞧现在咱俩让人家看看,究竟谁的头大?</h3><h3> 这句话噎住了我,顿时无语。</h3><h3> 那晚,谭虎从美国回小城开了场单簧管专场家乡音乐会,铁哥们"大头"从省城赶来,主动请缨,干起来舞台工作人员,具体职责是负责牵换场上的话筒,乐器之类物件。</h3><h3> "大头"是装扮了一番有备而来的,一头天然弯曲的白发夹杂着几缕棕色点缀,一嘬灰白锃亮的山羊胡须,妥妥帖帖的装扮在那张有棱有角的瓜子脸上,所说有些沧桑感,也正是当下正被追捧的成熟"大叔"老男神那类。</h3><h3> 四十多年前,小城文工团几个形影不离的玩伴,当属乐队里的谭虎和"大头",还加上编外的一位叫张宁的。</h3><h3> 团里乐队的条件所限,只能是单管制,二位毫无悬念都是首席位置上的"大拿"。有句话说的再形象不过了:"舞蹈队的腿,乐队的鬼,声乐的嘴"。这两位生在乐队里的男娃,算不上"小贡","团生","巴松"他们"猴精"那类,到底"道行"比他们"嫩"了点儿,确是全团上下,四人军棋下的最好,篮球配合打得最漂亮的一对。</h3><h3> 谭虎考上"中音"之后,"大头"落单了,整天在大院子里瞎逛,要么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久久发呆,要么借酒消愁,借题发挥。夜里在宿舍哈大了,跑到院子里扯着嗓子大吼哪部外国电影里的台词来着:"我是大臣:邱比克"。</h3><h3> 早上,"大头"再也不睡懒觉了,不是鸟把他吵醒,是他把鸟先吵醒的。顾不上刷牙洗脸,拎起那支金晃晃的小号站在院子里好一阵忽上忽下,忽高忽低的狂练"音阶",吵得老槐树上的小鸟四处逃窜,吵得隔壁大院的邻居们"头"真的"大"了,还敢怒不敢言,躲在被窝里一劲儿骂街。</h3><h3> 实在耐不住寂寞的"大头","炒"了文工团的鱿鱼,投奔省城歌舞团他那位黄老师去了。要说黄老师看上去,头也着实不小,也大块头一个。在省歌,黄老师手里那杆号说了算,给弟子在交响乐团留了一个"二小号"位置。算上"大头",一时间,"省交"那支庞大的乐团里,竟然挺进了郭晓明,王吉路,董其伟,吕肖华等好几位小城文工团"跳槽"去的乐手。</h3><h3> 话说,"大头"自打坐进省城那支牛哄哄的大乐队,嘴都快乐歪了,平时篮球场上的"内八字步",走得也更"嚣张"了。</h3><h3> 八十年代中期,"大头"突然爆红起来,不是一人红,是他和乐队另一位乐手陈伟搭伴,组了一个"男声二重唱"演唱组合,叫什么名字给忘了,唱红江南的那几首歌至今却还记得:《阿西门等街》,《罗拉》,《我祈祷》,《无言》等等。</h3><h3> 他俩还在江苏音像社录制了好几盒演唱专辑,无论唱片或是演唱会现场,他俩都属于那个年代最劲爆的曲风。不过,"大头"火的那个"飘飘然"的年份,很少再回小城来,也没见他衣锦还乡,回来开个演唱会什么的。</h3><h3> 我见过冬天穿着黑色皮衣皮裤,蹬着一辆改装250绿色摩托车的"大头",也就是说,八十年代那会儿,他就是省城满大街人群中最"拉风"的一位。</h3><h3> 那些年,我还瘪塌塌的时候,每回战战兢兢去趟省城,还亏"大头"带着我混来混去。最终,还混进了省歌。</h3><h3> "省歌"外表光鲜,舞台上光亮,很多年轻艺术家们其实都蜗居在那座小院里的小楼上,简易民房里,连"大头"夫妇俩,都挤在一件电声乐团的排练室里,用一道景片和灯光箱一隔两半,外间堆满了电声乐队的东东,里间就是他俩的衣食起居室了。</h3><h3> 每回,只要我来趟"省歌","大头"没有二话,先把妻子张健支回娘家,那张夫妻床剩下我俩一头一尾睡着,睡着睡着,我总算"睡"进了省城里的这个"省歌"。</h3><h3> 提到"张健",这里因篇幅有限,容不得慷慨展开,那会是又一个专门的小说篇幅。足以一句话带过,可以这样描述:这位和"大头"同在一个文工团,却在歌队"一姐"女高音的张健,生活中,不单单是"大头"一个人专属的"大姐",还是我们这批二十叮当岁的小男生们共同的"大姐"。</h3><h3> "大姐"对团里的小男生们那叫呵护倍至,小男生们回报"大姐"的唯一方式,那个年代,单纯的也只有晚上演出结束后,争着去用自行车护送"大姐"回家。先还是谭虎,我,"大头"几位轮着送,送着送着,就没我们什么事儿了,直接被"大头"送进了他自己的家。记得张健家里好像在邮局工作,也就是说,"大头"等于那个年代一个蹬着一辆绿色邮政自行车的邮递员,收获了一件最珍贵的爱情邮件。</h3><h3> </h3><h3> 演出不景气的时候,我去省城,"大头"都会让我晚上跟着他,去他走穴的金陵饭店顶楼旋转餐厅。他和他的那支爵士小乐队每晚在餐厅伴宴。旋转餐厅分内外两圈,两个圈转速不一样,内圈好像比外圈稍稍快一点。他为我点了一份水果和酒水后,忙着站到了爵士乐队里,吹起了那支小号。隔着落地窗,俯瞰着窗外城市夜景,从那时起,我开始奢望,有朝一日,一定争取像"大头"一样,闯进这座大城市。</h3><h3> "大头"他们那支爵士乐队在客人们面前很是卖力,一支接一支曲子连续演奏着。转着转着,他们会转到另一个方向,面向那个方向的客人。是他们的现场演奏,营造了这家旋转餐厅的西欧风和提升了这家酒店在省城高大上的档次。</h3><h3> "大头"告诉我,每晚,他们每位乐手也能有3050元不等的收入。我看着我面前的果盘和桌上的价目单,心里不免一怔:这晚"大头"的演出费,都让我消费光了啊!</h3><h3> </h3><h3> 负责任的说,"大头"还是我学驾驶的第一位老师,他也是团里最早有自己爱车,令人羡慕不已的一位。他是主动要教我开车的。我也是在进驾校学车前,已经开得把车开得很溜的车主了。让人感动不已的,是他用自己那辆二手"夏利"爱车让我这个新手上路练车。2001年那年,每天下午四点左右,他会准时开着那辆夏利到我办公楼下,按几声喇叭。载着我,去江宁那条人烟稀少的马路上,手把手叫我驾车,没几天,就让我开车回城了。</h3><h3> 可想而知,他那辆夏利小车,被我这位新手折腾来折腾去,一路叮叮当当不断,小夏利的零部件被颠散碰坏无数,多亏他自己早年做起了汽车配件的营生,小修小补的事,顺手全担了下来。</h3><h3> 再后来,"大头"一家子,相继在马台街,江宁做起了一家汽车装饰,配件专营店,里里外外忙得连约他吃顿饭的空档都没有。</h3><h3> 一点不说假话,动不动就会想到"大头",这位始终默默在背后关注着我,关键时刻就会挺身而出的好兄弟。有段时间,看我胖的不成样了,说;我陪你去打羽毛球吧。说完,去体育馆办了张卡,到点儿就电话约我去,左右开弓,打出一身大汗,减没减下体重不记得,也不重要了,会想起"大头"来,如今,上哪儿找这么亲近,这么投缘,这么原汁原味的兄弟啊!</h3><h3> </h3><h3> 早就有写几笔"大头"的念头,那晚,看到他在谭虎音乐会上上下忙乎,又在宵夜桌上频频碰杯,东扯西扯,唠的都是些老的话题。我觉着有种非写不可的冲动了。</h3><h3> 再叫你"大头",是因为再亲切不过了,又同属公鸡兄弟,别跟我急眼啊!</h3><h3><br /></h3><h3>阅读 12714 投诉</h3><h3><br /></h3> <h3>张波原创散文系列连载:</h3><h3><br /></h3><h3><br /></h3><h3>散文系列:写写那些丢在文工团大院里的"芳华"十一</h3><h3> </h3><h3><br /></h3><h3> </h3><h3>文/张波</h3><h3><br /></h3><h3>(十一)</h3><h3> </h3><h3> 小城的傍晚,很久没有像这样沉浸在音乐里了。</h3><h3> 小城的这个周末,几百号人,"摸黑"涌向那个小剧场,去膜拜一根从美国归来的"黑管",去捧场一位从小城走出去几十年,又夹着"黑管"回到小城的叫"谭虎"的演奏家。</h3><h3> 谭虎用那根伴随了他在美国几十年的"黑管",学名又叫"单簧管"的管子,约上了一拨在小城玩过音乐和还在玩着音乐的老朋友们,自创了一台"2017谭虎单簧管家乡音乐会"。</h3><h3> 小城人向来要的不多,就是这样一台被一根单簧管串起小提琴,萨克斯,男小合,女小合,弦乐重奏来的音乐会,让小城人这个周末的晚上,有了酒过七旬的迷醉。</h3><h3> 谭虎当年出走小城的时候,小城还剩下一个不伦不类的文工团和一支缺胳膊少腿的管弦乐队。正是从这支乐队中,悄悄溜走了一只首席单簧管。他在"中音"和"南艺"两份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入取通知书中,毫无疑义的选择了一张"中音"的,惹来南艺随后发出的一连串义正言辞的"诱惑"。</h3><h3> 完成"中音"学业的最后一年的毕业汇报中,谭虎被"总政歌舞团"一锤定音,率先抢走,很快坐上了总政交响乐团单簧管的首席席位。那个年代的谭虎是天之骄子,是小城走出去的一位英俊的"天才少年"。</h3><h3> 常跟谭虎聊天聊到,要是当年不从"总政"去美国,少说现在也还能在团里首席的位置上稳坐钓鱼台,也不难混上一个"文职将军"。</h3><h3> 挥舞着手中那根耀眼的单簧管,谭虎在美国也没闲着,与当地多家乐团有过艺术合作和实践。 那些年,家人,朋友们常常自豪的拿出一张张登载着谭虎与国外知名乐团合作演出的照片在邻里,朋友圈来回炫耀。这位蜚声海内外的美籍华人谭虎曾经住过的那条小巷"宋官营",差点没被街道管委会更名为"单簧管巷"。</h3><h3> 这位曾经把小城人的"恩正"吹到美国去的演奏家,打拼了几十年后,今天又"恩正"的回来了。那张曾经在七,八十年代"小鲜肉"般俊朗过的面庞,胖出了一圈,但五官依然坚挺着俊朗的棱角和线条。因小城温润的水土滋润天生白皙的肤色,也最多画上上了道"线谱"的印记,这也是音乐人趋向成熟的标记。</h3><h3> 小城人还是酷爱音乐的,很多人在来剧场之前,也许并不认识那只"单簧管",甚至有的还不认识谭虎。即便纯粹为谭虎来捧场的亲朋好友,也是冲着谭虎个人魅力和人缘来的。不过,很快,谭虎用手中的那根单簧管,让举座的小城观众,不仅熟悉了,甚至爱上了"单簧管"。因为从那根"黑管"里流淌出的乐音,竟然是那么悠扬,低回,从容和雍容华贵。它像黑夜里的一声叹息,一句沉吟,一串心动抑或像一丝暧昧的柔情蜜意。。。。。。</h3><h3> </h3><h3> 与几十年前从"少年宫"镇江文工团大院和宋官营小巷里飘出的"单簧管"乐音相比,这根去过京城,又漂洋过海去过美国的"黑管",默默承载了谭虎这些年太多的阅历和人生,光环与磨砺,奋斗与挣扎,喜悦和阴郁。就是在这"不分国界"的音乐媒介中,也会渗透进太多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追求。当然,今天看来,它是一种娴熟和沉淀,是一种积累和迸发,是一种品质和高深。</h3><h3> 能不能听懂"单簧管"不重要,小城人已经被这个晚上舞台上的音乐征服了,他们仿佛恍然大悟;原来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离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居然这么近,这么亲,这么美。</h3><h3> 这是一台小规模的,纯音乐,又是纯自发,纯民间运作的音乐会,没有任何官方的支撑,谭虎自掏腰包,自说自话的一台音乐会。让谭虎感慨万端的是,说起来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再回小城时,早就没有了乐队的影子。他"召回"了几匹"老马",有的多年不摸琴了,有的已经带起了学生。小城七,八十年代文广团的那支管弦乐队,曾经算得上沪宁线上一支响当当的乐队,后来的历任文化官员没再能留住那支乐队,他们也有苦衷,也有苦水,剩下几位从前乐队里的"琴师","乐手",也就是偶尔想起,用他们手上的乐器"老有所乐"了。</h3><h3> 曾经省城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郭小明带着对谭虎的老交情和对音乐的《沉思》来了,一支显然不服老,给自己取了个"小鸟"名称的女子合唱团穿过《山植树》来了,最早在小城地头上唱起歌来的那只"老爷车"男生小合唱带着《九儿》也来了。</h3><h3> 老文工团里仅有的两个"大头",老戴和有为充当起了音乐会的导演和舞台监督。两位都装起酷来,老戴穿起了黑色风衣,有为蓄起来了"多明戈"的胡须。</h3><h3> 谭虎的手足兄弟张宁,满脸倦容却洋溢着分享的兴奋,拔掉针管,从医院深一脚浅一脚的来了。</h3><h3> 弦乐队里,我认出了熟得不能再熟的琨哥,江苏,少全,为力,叙彬,爱萍。。。。。。"谭虎"这只老虎归山,跟着,这群老虎也回归了舞台,回归了音乐。</h3><h3> 据说是老文广团声乐队的曾经的一位男高音余斌和他女儿的钢琴培训中心,友情助力了这台音乐会。</h3><h3> 在剧场里,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是老文工团的同事,舞蹈队,声乐队,乐队的,都来了,又像是一场不约而同的聚首。</h3><h3> 一支单簧管,让这座小城,唤回了岁月的记忆,重温了久违的音乐,传递了人间的真情,燃烧了素人的能量。。。。。。</h3><h3> 属于谭虎的这个周末的夜晚,也让小城的这群人,沉醉在他那根"单簧管"迷幻和深情的倾述中,那些乐曲中,有他的小城逸事,京城旧事和美国往事。。。。。。</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