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与余文法先生的相识缘于偶然看到他的处女作——《情之帆》。 </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十多年前我刚到椒江定居,此前我得知椒江诗词协会的老会长赵连城是个德高望重的诗人和书法家,已故多年,不得拜识。不意竟是我一见如故刚结识的新朋友赵友珍的先父。在赵友珍的书房里,她给我看了他父亲的诗集《红梅室诗集》,也给我看了她大姐赵筠珍同学余文法先生的《情之帆》。至此,我才得知温州有这样一位写爱情诗的工程师,着实让我敬佩不已,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见一见这位如此大胆又多情的诗作者的愿望。此狂热心情堪比现在那些追星的小姑娘。</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旧知识分子,都酷爱古典文学。在我很小的时侯,妈妈每晚在床上教我背古诗文。那首《琵琶行》我到现在也能背出来。也常常看我的父亲摇头晃脑地念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父亲也著有一本诗集——《双照楼集》。也许是因为受了父母的影响,我自幼就喜欢诗词,对诗词有自己和旁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旁人读了没啥大感觉的诗,在我读了会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这或许会让许多人觉得我很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或许就是因我身上有这些与旁人不同的特质,所以在我这一生中,有三位男士的诗让我为之折服,让我为之倾心,让我为之动容。第一位是我的初恋吴良驹;第二位是我恨未能得见的赵连城老先生;第三位便是让我最为敬佩的、多情多才的余文法先生。</p><p class="ql-block"> 初见先生是在恳求了友珍姐去恳求她的大姐赵筠珍帮我引见,大姐是个温文和善的人,见我这般热切地想见这位爱情诗人,便帮我约定了时日去拜访。初时心里忐忑不安:不知这位诗人是否很高傲呢 ?能否待见我呢? 是否会笑话我呢? 直到见了先生,这些顾虑便烟消云散。先生平易近人,待人热情友善,我们相见如故,交谈融洽。那一次,他送了我一本亲笔签名的《情之帆》,我如获至宝,常常细细品读。</p><p class="ql-block">《情之帆》里的第一章 《绵绵恋情》是我最爱读的。开篇第一首《朦胧》把初见心仪女子的场景和心态刻画得那么细腻,让人如亲临其境,感同身受。后面的《春日的水仙飘逸清幽的香》、《絮语淙淙》、《昨夜,婵娟飘入梦境》等描写了感受爱情的甜蜜与向往爱情的幸福;又后面的如《思念》、《秋雁》、《夜半.卷垂帘》等都是描写了对爱人的刻骨思念;再后面的几首如《轻风啊,为什么呜咽》、《伤心的旋律》、《无望的爱》、《落英》、《幻灭》等等,却是表述了对爱情的失望与无奈,痛苦的心情充满在诗里行间。但是,先生最后还是在《春天的幻影》、《仲夏夜之梦》、《燕语喃喃草青青》里重又燃起了对爱情的热望,青春的热情跃然诗间 :“春在哪里……在我的心头,有一种奇妙的春讯,似微波,静悄悄。似春潮,奔腾呼啸……” 这就是一个崇尚爱情的诗人对爱情的全部阐述。</p><p class="ql-block"> 爱情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美好的话题。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世间最迷人的渴望。可爱情总是让人觉得如同在云端漫步。爱一个人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先生在他的这一章里,把他青春年少时期的朦胧爱情,把爱的幸福与痛苦用诗的语言表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诗,先生采用的形式多样,有的用排比句,有的用顶针法,有音节的美,也有建筑的美。有的如诗经,有的如李清照的词,有的如马致远的小令。有的语言凝炼,有的语言简朴,有的语言婉约,有的语言清丽……总之,可以看出,在先生的青少年时代,就有了很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为他后来的一系列“之”字诗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从那次见面认识以后,先生常常把他的新作寄给我看,而我也每每都会被深深地感动。</p><p class="ql-block"> 那几年,我的几位兄长都在温州一个民办艺校任教,我的女儿易安也在那里求学,所以我常常会去温州,也常常有幸聆听先生的演讲。先生聊起他的诗,聊起他的经历,聊起他的人生,总是滔滔不绝,洋洋洒洒,手舞足蹈,情不自禁,蓬勃地散发出他的睿智,散发出他的激情,散发出他的青春,不知不觉间,你就会被他这种激情所感染,被他的这种激情所迷醉……</p><p class="ql-block"> 先生来到瓯海艺校,我的女儿易安为他演奏了古筝,他当即写下了那首优美的《漱玉般的温柔》赠给我的女儿 。</p><p class="ql-block"> 我的四哥张强是一位国内知名的老一辈二胡演奏家,退休后也在瓯海艺校任教,也慕名拜访了先生。在江心岛上,与先生操琴共品茗。 回去后,先生就为我四哥写了那首《天地一弓情》。此诗用叙事诗的形式完美地描述了我四哥作为军旅艺术家的一生,用准确贴切的词语完美地描述了他不平凡的艺术生涯。完美得让我和四哥都竖起拇指连连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先生也为我写了一首《古筝悠悠》,令我十分感动。和哥哥们相比,我只是一个业余的古筝教师,只为了传承这件我国古老典雅的乐器,为了传承兄长们的古筝艺术,也为了传承和发扬兄长们对艺术孜孜追求的精神,为了让许多喜爱古筝的人们圆梦,十多年来,做了一些我该做的努力罢了。我把先生在《古筝悠悠》一诗中对我的的溢美之词当作对我的鼓励与鞭策。但先生在诗中对古筝的演奏技法能作如此精到的描绘和表达让我感到惊叹和钦佩!</p><p class="ql-block">《漱玉般的温柔》、《天地一弓情》和《古筝悠悠》都收编在余文法先生的《心之韵》一书中。</p><p class="ql-block">《心之韵》中还有先生为很多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老同学写的赠诗。</p><p class="ql-block"> 此后先生的新作如雨后春笋,源源不断地萌发出来,《之》字系列的设想已日趋完美。</p><p class="ql-block"> 先生陆续出版了《瓯之歌》、《浙之涛》、《屐之痕》、《梦之旅》、《恋之漪》、《狮岛情》、《澳洲闲情》、</p><p class="ql-block">《情寄俄罗斯》、《星之语》等等。</p><p class="ql-block"> 其中的《梦之旅》用诗的语言记录了他在世界各国的屐痕旅迹,向我们展现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名胜古迹,民俗风情,集抒情、感悟、哲理、纪游于一体。《狮岛情》和《澳洲闲情》同样也让我们领略了新加坡的美丽和澳洲的风情。</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为先生的《澳洲闲情》作校对,让我得以细细地品味每一章每一节。每一首诗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一道道美味的点心;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更有那大手笔丁志强的精美插画,可谓珠联璧合,美仑美奂。</p><p class="ql-block">《澳洲闲情》让我见识了美丽的《悉尼歌剧院》,也让我见识了宏伟的《悉尼大桥》;让我听到了《悉尼教堂的管风琴》,让我听到了《平安夜的诗声》,也让我听到了《流浪艺人》凄婉的琴声;《澳洲闲情》带我畅游了《伊丽莎白皇家公园》,让我来到了《盛开山茱萸花的院落》,让我看到那《夜间袋鼠的蹦跳》,也让我看见了《考拉的微笑》;《澳洲闲情》带我参观了《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让我见识了《航海博览馆前的大铁锚》,让我在《墨尔本看十万劳工集会游行》;让我见识了……</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余文法先生的诗集 ,时间跨度之长,专业范围之大,地域空间之广,篇幅数量之多,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先生写诗,才思敏捷,诗如泉涌 ,这是我亲眼见证了的。 先生曾赠我一首《三台山问茶》,便是顷刻写就。</p><p class="ql-block"> 先生还有一绝,那就是他独一无二的手机短信诗。他发短信打字之快,无人能比,也是我亲眼见证了的。我的手机里至今珍藏着先生的很多短信诗。每每收到先生的短信诗,心里便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因为他把他的一切都和我共享。</p><p class="ql-block"> 余文法先生是我此生最珍视的良师益友,有缘认识余文法先生是我此生莫大的荣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p><p class="ql-block"> 我珍惜我的爱情,亲情,友情。</p><p class="ql-block"> 我珍惜我生命里拥有的一切</p><p class="ql-block">那都是上帝的恩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要感恩!感恩!!感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平平 于2012年2月26日13:3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3><br></h3><div><br></div><div>余文法,男,生于四十年代,浙江温岭人。高级工程师,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div><div><br></div><div>国籍</div><div>中国</div><div>民族</div><div>汉</div><div>出生地</div><div>浙江温岭</div><div>职业</div><div>高级工程师</div><div>余文法先生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界诗人》(英汉对照)副主编。已出版诗集《情之帆》《瓯之歌》《梦之旅》《心之韵》《狮岛情》《澳洲闲情》《余文法抒情诗选》。其部份诗作曾入选《世界华人诗存》《20世纪中国新诗选》《20世纪华文爱情诗大典》。中国作协、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分别为其举办过两次研讨会,出版了诗评集《诗贵真情》《五洲千秋驰诗梦》,有“余文法现象”之说,他的诗还获得过希腊国际诗歌艺术奖。</div><div></div> <h3>《情之帆》、《梦之旅》等之字系列诗集</h3> <h3>余文法诗集</h3> <h3>余文法诗集</h3> <h3>余文法诗歌评论集</h3> <h3>本文作者张平平与余文法先生及其好友张崇煜</h3> <h3>余文法先生在病中</h3> <h3>本文作者张平平</h3> <h3>本文作者张平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