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隍庙 你来了么

火烧云

<h3>  寻访西安城的历史,哪条街最繁华最热闹,不少人会说是东大街、解放路、小寨等等;唯有上了岁数的西安人会告诉你: 以钟楼为中心在周边转一圈,再向西大街走,这一带才是名家老铺密集,深宅大院相邻,车水马龙喧嚣的闹市区。</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鼓楼西边不远处,路北有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古代建筑——都城隍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西安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与当时北京、南京的城隍庙齐名,是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由于它代表着最高级别,所以称之为“都城隍庙”,其统管西北地区的大小城隍庙,包括区城隍庙和县城隍庙。</font></h3> <h3>  历史上的西安都城隍庙建筑规模宏大,有文昌阁、有鼓乐大戏楼、有五座牌坊门、还有道士居住的宫院等。</h3> <h3>  这里 的香火很旺盛,游人信士众多。</h3> <h3> 西安城隍庙一直为道教正一派的道场,庙内道人精通各种乐器,尤以鼓乐最为著名。</h3> <h3>  如今,走进庙里依然是鼓乐铿锵,韵律悠长。</h3><h3> </h3> <h3> 以城隍庙道派鼓乐为主要内容的“西安鼓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h3> <h3>  明清时,城隍庙周边逐渐形成了繁华的集贸市场,因为都城隍庙的规模和声望,这里也成了西北地区小商品的集散地。</h3> <h3>  每年春节及四月初八是传统民俗庙会,庙会上各路商贩汇聚,四方游人如织。还有秦腔、道情、鼓乐、民歌、武术杂技表演;名家书画,祈福法会,林林总总,盛况空前。</h3> <h3>  城隍庙市场 那是针头线脑、家什物件样样齐全,小到绣花针、大到牲口笼套应有尽有。</h3> <h3>  文革期间破“四旧”,拆掉了城隍庙大部分建筑,庙会也被取缔。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里的小商品经营才慢慢恢复起来。</h3> <h3>  解放后,城隍庙大门内走廊及东西道院等被接收改造,组建成了西安市建华百货商场。八十年代后期,又在庙门外建成两层商铺,专门经营各种小百货,成为远近闻名的小百货市场。</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建华商场的对面即西大街路南边,有个不小的院子,是建华商场所属的无线电维修部,临街门面为两层,楼下用作经销元器件并带接活,也做些简单的检修;楼上是财务室与配件仓库。院子后面半边廈房是修理部的工作间,其余的都为商场办公用房。</font></h3> <h3>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曾在修理部做过编外学徒工,在商场进进出出有一年光景,记忆犹新。</h3><h3> 我在这里就是个跑腿打杂的,虽然维修技术学了个皮毛,但确实开了眼界。刚刚经过十年浩劫,人们的意识与价值观多多少少是扭曲的。那个年月有些个头很大的进口电器被人送来维修,之后却无人领取,还记得有台德国产的得律风根牌收音机外形像个半截柜。(后来才知道这是个具有神话般的品牌,早年能有这样一台收音机的人家是相当有面子的。)电器越堆越多,这些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万国电器堆了半个屋子,若放到现在,任何一台都是绝佳的收藏品。</h3><h3><br></h3><h3> </h3><h3>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美国纽约一则拍卖信息,拍卖会上据说是有台唯一存世的德律风根收音机叫价令人咂舌!</h3> <h3><font color="#010101">  改革开放以后,建华商场改制,实行租赁承包,允许个体经营。</font></h3> <h3>  之后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商品及文化用品批发市场。</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些黑白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 庙里的大殿都被分割成摊位,密集狭小的空间,可以窥见市场繁荣程度。</h3> <h3> 几年前, 城隍庙又回归了道教协会,经过重新翻修,基本恢复了原貌。</h3> <h3><br></h3><h3> 每次从这里经过,都会进去逛一逛,虽然不再是昔日的摩肩接踵,也看不到曾经浓缩的市井百态。但是作为老西安人其记忆尚存,情感还在。</h3> <h3> 你当触景生情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h3><h3>好似可以触摸到历史的余温,心里总是温暖而踏实的。</h3> <h3><b> 谢谢观赏</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