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于都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因北有雩山而得名,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于都”。</h3><div> 雩山,位于岭背镇小岭村与阳田村之间,海拔高634.2米,呈南北走向,占地约3平方公里,是于都祖山。这里盘山公路直达山顶,沿途古木参天,风景优美。山顶建有寺庙,旁有座通讯微波站,还有一座高57米的铁塔。</div><div> 雩山自古闻名,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吟诗作赋,歌颂名山。</div><div> 雩山下珏田组前有一条金溪河,河身修长,水流清澈,河畔有一座古庙,名曰“雩山古庙”。该庙颇为传奇,南宋名相文天祥就曾在此脱险,他感念神灵,因而留下了千古名联:</div><div> 威灵耿耿,风云雷雨齐鸣;</div><div> 法令赫赫,日月星辰同明。</div> <h3> 于都河,是于都人对贡江河流经于都境内的河段的称呼。它历史悠久,河面宽阔,是红军长征渡过的第一条河流。</h3> <h3> 于都地方文化丰富多彩,特别是唢呐,历史悠久。早在1600多年前就盛行于民间,曲牌众多,唢呐艺人队伍庞大。1993年,于都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艺术之乡”。</h3> <p class="ql-block"> 于都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已经发现的矿种就有27种之多,其中最为丰富的就是铅、锌和钨三种矿种。最著名的盘古山钨矿,隶属于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是江西主要钨矿山之一。主导产品是黑钨精矿,畅销国内外,深受用户喜爱。</p> <p class="ql-block"> 于都河,是红军万里长征渡过的第一条河,人称“于都长征第一渡”。为了缅怀先烈事业,现已在此兴建了纪念碑园。碑园西侧为渡口码头,码头有开国上将杨成武题写的“长征渡口”石刻,东侧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这里,已经成了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也成了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党中央的扶持下,于都已经旧貌换新颜,于都人民正昂首阔步向着小康生活迈进。</p> <p class="ql-block"> 爱我于都</p><p class="ql-block"> 雩山伟岸秀层林,贡水奔腾贯古今。</p><p class="ql-block"> 唢呐声声传赤县,钨砂粒粒惠乡民。</p><p class="ql-block"> 长征渡口游人至,致富苏区待客亲。</p><p class="ql-block"> 旧貌新颜锣鼓震,小康以慰赤诚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