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曾经,有这样一位老人,约50多岁,慈眉善目,有点深邃的眼神,掩饰不住他年轻时的英俊。记得他姓肖,在我生命中只逗留过一年时间,他的印象却常常浮现在眼前。 </p><p> 那是1976年,改革开放前夕,我高中毕业,因为没到上山下乡的年龄,暂时做临时工,被分配到土木工程队挑石子、打石子。主管我们的是一位类似工头的老师傅和这位肖姓老人,可能肖师傅是副职吧。 </p><p> 两位师傅无论从哪方面比较都有很大的不同,正职老是板着脸,说话挺粗,盛气凌人,总是督促我们多挑些,别偷懒。初入社会的同学少年,虽然有过开门办学的多次打磨,也还是不太适应。毕竟在学校劳动时,压在肩上的数字不会那么沉重。 </p><p> 欣慰的是,肖师傅总是和言悦色、温文尔雅的,一看就是个文化人,虽然我们小年轻刚从学校出来,说话真没他那些词汇,还特别体恤人。 </p><p> 他常对我们说,现在你们正是长身高的时候,能挑多重挑多重,就算想多挑点,也应该多走个来回,别压垮了身体。 </p><p> 体已的话很走心,如同又见到了学校的老师。太多感激的话不会说,只是对着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住的点头嗯着。实际上,很多同学也没完全按老人的意思来给自己减负,那时日子还不太宽裕,大多是六七口以上的家用,只想着多给家里赚点钱。 </p><p> 我家里算是不拮据的,完全不用我打临工,我那时很想和同学多处处,就跟着一起干了。从小体质较弱,16岁的人了,最重的时候只挑了90斤的担子,感觉还很吃力。每次肖师傅看到我那样,总会劝我别挑太重了。 </p><p> 再后来,正职走了,留下肖师傅管理我们。那天破天荒召集我们开了一个会,说是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如何搞好打挑石子的工作,建议每个人都发发言,畅谈自己的想法,说说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初次体验管理者以商量的口吻与我们讨论工作,大伙受宠若惊,都不好意思发言,之后肖师傅强调了打路基石时要带上口罩,以免灰尘侵入口鼻。话语中透着一位长者对后生的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文化人的措辞是那么的善解人意,儒雅可亲,他把我们这些小小临时工放在一个与他平等的位置上,愿意倾听我们作为劳动者的心声。 </p><p> 印象最深的是在这次会上听到他提起“谈吐”一词。那时候,好像是第一次听人说谈吐一词。肖师傅许是读过私塾的人,你听他说话有理有据、循循善诱、满腹经伦,多年后我才知道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他,是最贴切不过的了。 </p><p> 有时候,看到肖师傅和谒的笑容,不禁会想像,做他的儿女一定是很幸福的吧。当然我也不乏父爱,只是父亲通常是不拘言笑的,偶尔我哼上几句京剧唱段,也会被他严肃的打断。所以,看到肖师傅我才会有那样的触动,如果我的父亲能如他那样随和该多好啊! </p><p> 一日,看到一位同龄女孩,跟在肖师傅身边亲昵的说笑,有同学告诉我,那是肖师傅的小女儿。看得出这是一个出生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她出尘美丽,笑声如莺,挽着父亲的手像朋友一样,特别让我羡慕! </p><p> 之后的一年,我们在肖师傅的领导下,在一个相对宽松活跃的环境中,走过了用计件工时叠加过来的人生之路,度过了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年头。当时每月的收入仅仅几十元,但我们颇有成就感,十分满足。 </p><p> 跨过年的春天,肖师傅调往别处工作了,不久,我们同学各奔前程。 </p><p> 此后风雨几十年,过客匆匆,能像肖师傅那样给我留下好印象的人没有几个。肖师傅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善举,但他却是以一个平常人、善良人、文化人的品性感染了我,也因为我遇到他时的年代很特殊,那个年纪很呆萌,让我对肖老有着一种高山仰止的情怀,时常会想起他。 </p><p> 我想,一个人最大的成功,莫过于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好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