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学校第十六周回顾――迈出一小步,成就新自我

卿卿菇娘

<h3>(一)校园活动异常丰富</h3> <h3>光盘行动――珍惜粮食</h3><h3>锄禾日当午</h3><h3>汗滴禾下土</h3><h3>谁知盘中餐</h3><h3>粒粒皆辛苦</h3> <h3>学生会、团委会、班干部会议的召开</h3> <h3>与华阳学校的语数外联考<br></h3> <h3>语数外全能竞赛获奖者:</h3><h3>一等奖:</h3><div>北大班 于程淞 </div><div>北大班 蒋睿</div><div><br></div><div>二等奖:</div><div>敦颐班 黄锐锋 </div><div>北大班 胡健宇</div><div>清华班 胡易</div><div><br></div><div>三等奖:</div><div>北大班 周莹 </div><div>北大班 周树</div><div>清华班 蒋健翎 </div><div>清华班 何健铭</div><div>清华班 唐承鑫</div><div>清华班 胡书沅</div> <h3>文明班级:</h3><h3>清华班、绍基班、鲁迅班</h3> <h3>(二)主题班会异彩纷呈</h3> <h3>清华班主题班会――复习方法交流会</h3><h3><br></h3> <h3>北大班主题班会――科学高效的复习计划</h3><h3><br></h3> <h3>敦颐班主题班会――怎样避免早恋</h3><h3><br></h3> <h3>绍基班主题班会――珍惜粮食</h3><h3><br></h3> <h3>鲁迅班主题班会――我的理想</h3> <h3>(三)学生冬游日记选登</h3> <h3> 第一次徒步旅行</h3><div>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冬游。虽为徒步,但仍让我兴奋不已。虽去的是我们都去过的地方,但仍幻想有新奇的事发生。我们既可以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又可以投入大自然温暖又亲切的怀抱。</div><div> 下午一点,我们在操场集合完毕之后,背着装满零食和水的书包,穿着校服出发了。每个班男女两列,队伍的前面有斗志昂扬的旗手,他们把班旗举得高高的,直直的,在风中飘扬。每个同学脸上都挂满了灿烂的笑容,个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在老师与校旗旗手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旅途。刚走出校门,许多同学都大吃特吃起来,微风吹走我们所有的学习压力,我投入了那美好又天真的幻想中。</div><div>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周围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花一草,但我们仍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鼻子边,嗅一嗅,迷恋着它们的芬芳,却不忍心将它们摘下。</div><div> 第一站――绍基故里</div><div> 我们在绍基广场中央集合完毕,正对面的墙上是何绍基的书法作品。我们的到来,使这里村民的注意力都聚集在我们身上。我们自由参观了进士楼,看到何绍基的画像,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之后,我们又继续开始了我们的徒步旅行。</div><div> 下一站――西洲公园</div><div> 我们向下一站前进,一路上,又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景色,有山,有水,有桥……我们来到了红军渡,是一座横跨潇水河的结实的浮桥。有些女同学很害怕,瑟瑟发抖。刚上桥,我的背后就传来尖叫声,极其刺耳。直到一位老师及时阻止,声音才有所缓解。我转身一看,有些女生已经吓哭了!不过在老师的安慰下,也安全度过此劫。总算到达西洲公园了。</div><div> 进入公园,就好像进入森林一般的阴凉。微风拂过嫩绿的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好听极了!我们穿过森林,来到一处空旷的场地,引人注目的是那高高的文昌阁。周围还有卖小吃的,香味从我鼻尖流过,馋的直流口水。我们集合完毕,路人又再次聚集在一起,就连阁楼上的几对情侣也幸福相拥地望着我们。我们朝阳学子也成了别人眼中的美丽风景!</div><div> 在敦颐广场上,我们也严肃起来。整齐地集合,我们再一次成了全场的焦点。我们在周敦颐的塑像下,高声地背诵着这位理学鼻祖的著作――《爱莲说》。接着,我们又将五颜六色的气球高高举起,唱着我们的校歌。啊!这场面美得就像一副画。</div><div> 我回头仰视着周敦颐的塑像,他好像地对我们说:“孩子们,好样的!”</div><div> 在返校的路上,疲倦感满满涌上心头,各种各样的不适传向双腿,脚步越来越沉重,好像下一秒就会倒下。不过,我们咬咬牙,也最终安全的回到学校。刚进入校内,有些同学用尽全力奔向草坪,大大咧咧地躺着,让疼痛缓缓退去。</div><div>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div><div> ――敦颐班 莫颖敏</div><div><br></div> <h3> 一次难忘的旅行</h3><div> 来到朝阳学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一次徒步旅行,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和幸福的神情。</div><div> 我们首先前往的是何绍基故里,那里有皇上御赐的进士楼。</div><div> 走进去,一阵凉凉的风吹面而来,而我的眼前是各种书法作品,这些书法是后人临摹的何绍基书法作品,我看着这些书法作品,一股敬佩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生。</div><div> 我轻轻闭上眼,感受着这古朴的气息,思穿越到百年之前,好像看见一位气度非凡的书法家在以行流水之姿挥动手中毛笔,一个个秀美又不失圆润的文字跃然于纸上,我小声惊呼了一下,眼前的文字与幻觉重叠,意识刹那间回笼,我身边的朋友拍拍我:“你又在胡思乱想了吧,别发呆了,我们前面去看看。”</div><div> 走出绍基故里,我们又来到了红军渡,那是一座浮桥,据说当年红军也从这里走过。</div><div> 校长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在浮桥上的感觉,一队队的同学们井然有序地踏上了浮桥,我也在这队伍中,浮桥晃晃悠悠,似乎向我们诉说看当年的往事,碧绿的河水,却没能留下红军队伍的身影。</div><div> 走过了红军渡,我们又向着西洲公园前进,这时,我身边的许多同学已经在叫苦连天了。</div><div> 在西洲公园稍微调整了心态后,我们又来到了敦颐广场,在周敦颐的雕像下,两百多个朝阳学子高声地背诵着《爱莲说》来纪念这位先哲。</div><div> 我觉得他的雕像,都好像在冲我们微笑,在经我们这些晚辈默默的鼓励。</div><div> 接着,我们又唱响了我们的校歌:《朝阳之歌》,优美的歌声,引来了无数围观的人们!那一刻我作为朝阳学子,我感到特别骄傲!</div><div>之后,我们踏上了归途,开始还有说有笑的,可走到后面,我就觉得脚底传来一阵疼痛。</div><div> 终于,我看见了校门,啊!此刻,我感到校门是如此的亲切,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我扑向了学校的草坪。</div><div> 今天,是意义非凡的一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的文化的魅力,将来我也要像何绍基、周敦颐那样,成为一名有作为的人,从今天开始,我将努力学习!</div><div> ―― 敦颐班 王美玲</div><div><br></div><div><br></div> <h3> 冬 游 </h3><div> 终于下课了。“哈哈,冬游去喽,哈哈……”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飞一样奔向操场集合,等待着出发这激动的时刻。</div><div> “冬游开始啦,出发!”随着李主任的一声令下,我们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迈着整齐的步伐,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开始前进。</div><div> 一路上,歌声此起彼伏。有校歌、军歌,都清新悦耳。路边的田园、农舍,一切显得那么平静悠闲。一些可爱的小鸭从一旁走过,也能勾起大家的好奇心,让我们去研究半天。</div><div> 第一站,绍基故里。这皇帝御赐的“进士楼”,虽然饱经岁月洗刷,但辉煌依旧。那些棕色的房柱,古色古香,过了几百年,还是完好无损。里面有许多书法作品,由各界名流所书写,让人叹为观止!“进士楼”旁边不远,便是他父亲的家“探花第”。在熊老师为我们讲解“进士”,“探花”等古代术语的含义之后,我更敬佩何绍基了,当时的繁荣景象都仿佛浮现在眼前。</div><div> 第二站,红军渡。这是一条宽敞的大河,很深,深不见底!还很绿,不知是水染绿藻,还是藻染绿水。一座由几根木头搭成的浮桥横跨河面,摇摇晃晃,漂浮不定。让人看了心惊胆战。有些女生被吓到了,迟迟不敢下去,脸上写满了“囧”。这时,我们男生的大丈夫气概体现出来,尽管我们也有点害怕,却装得若无其事,大声的为女生鼓劲加油!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终于成功的跨越了浮桥。可想而知,当年红军在这里奋战时的险峻。</div><div> 第三站,西洲公园。到了这里,大家疯狂地“买买买”,吃狂了,太爽了!</div><div> 最后一站,敦颐广场。高高的周敦颐塑像伫立在广场中心,让我们无限敬仰。我们全体学生列好队伍停在一旁,大声的朗诵《爱莲说》。这壮观的场面,这宏的气势,展示了我们朝阳的精神面貌!当我们全体师生齐唱朝阳校歌,放飞气球的那一刻,我的眼睛随气球而飘飞,心中惬意,遐想无限……</div><div> 终于,返程了。可是路程似乎变得遥远起来了,歌声也都消失了。不时听见一些“唉…哎…呀…”的声音,应该是累坏了吧!但是大家都咬紧牙关,一直坚持,奋力向前。顺利返回到学校,无一人掉队,真是厉害。</div><div> 冬游结束了,我也累了,可是我内心却无法平静下来,我感受到了先辈知识渊博,感受到他们的伟大。他们如同一盏盏明灯在为我,为我们这些后辈引路,伸向前方……</div><div> ――北大班 胡建宇</div><div> </div><div> </div> <h3> 第一次徒步旅行</h3><div> 在这个冬季十二月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朝阳学校举行了第一次徒步旅行。同学们背着自己那鼓鼓的背包,兴高采烈地跟着那迎风飘扬的校旗与班旗出发了,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是愉快的。无数个第一次,都促使我们不断成长。</div><div> 我们的第一站是何绍基故里,我们走在去何绍基故里的林间小路上,继续前进。小路旁有些星星点点的野花,但还没有完全盛开。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树林,枝叶向上伸展着,树上结着大大小小的果实,就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微风一吹,树叶婆娑,浅吟低唱。随着一路的风景,我们便来到了何绍基故里了,我们来到了何绍基生前所在的进士楼,这座楼房历经风吹雨打仍然不动摇,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刚跨进那古老的大门,一股历史的气息向我们迎面扑来,墙壁到处都是何绍基的作品,虽然大部分的字都不认识,但是可以看出何绍基挥笔干脆利落,字字都圆润有力,每个字都包含了何绍基的努力与汗水。从进士楼我们可以知道何绍基是一品官,在古时候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进士楼旁边便是探花第,走进探花第便看见了何绍基的画像,他显得很严肃又很自信。我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对他的敬意。何绍基是我们民族的骄傲!</div><div> 我们离开了何绍基故里来到了红军渡,望着那奔流不息的河水与那用铁链和木板做成的浮桥,心里便有一丝恐慌,望着那一个个都渡过的同学,我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我踏上了那浮桥,原来并没有我想像中那么可怕。我越走越有兴趣,我的双脚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跳跃两下。</div><div> 告别了红军渡,我们来到了敦颐广场。</div><div> 我们在敦颐广场上背诵了我们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我们用最真挚的情感来背诵他的作品,来表达我们的敬佩之情。</div><div> 下午五点多,我们终于回来了,虽然很累,但我却收获了很多。这第一次给了我无穷的希望、动力与干劲,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充实了。我为自己而欢呼,为自己而鼓掌,为自己而喝彩。</div><div> 是的,这是我的第一次,它给我带来一份生命中的永恒,给我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我会更加努力地去迎接新的挑战,新的尝试,并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到达成功的彼岸,去迎接新的曙光与磨练!</div><div> ――鲁迅班 熊倪</div> <h3> 第一次远足 </h3><div> 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奇观,步行方能强身健体。所以我校举行了一次“冬游远足”活动。</div><div> 此行的目的便是要我们吃苦耐劳。下午一点左右,全体师生便在足球场上集合。大家整理好装备,排好队伍,跟着我们的校旗和班旗。大步走出了校门,一路上,我和同学们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平时,特别不起眼的花花草草,在这时也成了我们的“稀罕物”。东摘一朵花,西扯一颗草,宝贝似地放在手心上,慢慢地观赏,把玩着。很快,“绍基故里”便到了。 </div><div>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将军府”。旁边,便是皇上御赐给何绍基的“进士楼”,此称“文武双全”。观赏完这两座古老的宅子,便是“探花第”,里面有社会贤德人士捐赠的一些“书法佳作”。还有一张何绍基的“自画像”,头戴乌纱帽,身穿贵族袍,坐在太师椅上。参观完“探花楼”,我们便观赏到了何绍基的书法作品,那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可真不错!我在心里发出感叹。</div><div> 很快,我们的“大部队”又要启程了。我和同学们有说有笑,马上到“红军渡”了,这是红军接到上级命令,迅速夺取道州。冒着生命危险搭成的一座浮桥,因年代非常久远,桥上有些木头已经朽掉了。人们走过的时候,不免有些担心。而我,追寻着红军的脚印,感受着红军当年浴血奋战的情形。</div><div> 走过浮桥,顺着一条羊肠小路,大步迈进了西洲公园。我和同学们飞奔着,像猛虎下山一样。一会儿爬上石头。一会儿又和同学比赛跑。</div><div> 又集合了,我们将“战场”开进了敦颐广场,在敦颐塑像面前,做了一次表演。一起背了《爱莲说》,还用校歌配气球,做了一次表演。在广场上的人民群众,将我们团团围住,还时不时拿出手机拍两张照片。</div><div> 活动结束了,我们踏上了回校的路程,我想一只小鹿飞快地跑着。但渐渐地,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在这个时候,是多么考验人的毅力啊!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走回了学校,因为怎么认准了一个理:“坚持就是胜利”。</div><div> 这一次远足,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困难面前绝不能轻易妥协,只有咬紧牙关,顽强坚持,才能战胜困难,赢得成功。</div><div> ―― 绍基班 唐旭尧</div> <h3> 第一次徒步旅游</h3><div> 冬游,并非是什么新鲜事,但集体的徒步旅行却是我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事。</div><div> 下午一点,田径场上,大家排列得整整齐齐,心里有股涌动的热流。迈出了校门,大家有说有笑,穿过一间间农舍,绕过一幢幢工厂。路旁的人家里摆着一盆盆热烈而深沉的紫雏菊,它们的颜色惹得人眼花缭乱。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一站:绍基故里。听卿老师介绍,何绍基苦练书法,延袭了古人的书法特点,真是令人钦佩的书法家!首先,我们踏进了进士楼,听熊昌辉老师说,这进士楼因是皇上御赐的,所以它呈四合院的样式而不是传统的江南式建筑。接着,我们进入了何绍基父亲何凌汉的探花第。这府第便是传统的江南式建筑了,庭院中还有水渠呢!最深处里,有一幅何绍基的画像。他面露微笑,身披黄色大袍,看上已经六十多岁了,那条条生动皱纹尽显饱经风霜。</div><div>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红军渡。</div><div> 红军渡上搭了一座浮桥,想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老师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要求我们分班过桥。对于这种桥,走过去时甚是紧张。特别是中央那深绿的不可见底的神秘河水,煞是骇人!这深绿的水我仅在大海中见过,太不可思议了!走在浮桥上,我却不禁联想到红军战士们在那么危急的时刻仍能临危不惧地渡过这深不见底的潇水河,真是勇士!</div><div> 第三站,西洲公园。</div><div> 西洲公园内,我沿潇人河岸缓缓跟在大部队的后面,垂柳依依,绿草慵懒地躺在林间,甚惬意。公园里那些闲游的人们向我们问道:“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啊?”我们自豪他回答道:“朝阳学校!”</div><div> 一会儿,五个班都集齐在了敦颐广场。</div><div> 随着李主住的口号,我们背诵《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随后,我们吹起那气球,唱起《朝阳之歌》,这五彩缤纷的气球犹如我们绚烂的青春年华!我们要向伟人学习,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希望!</div><div> 返校了,大家还未丢掉那来时的一腔热血。大家互相扶或是奔跑在马路边,真是一道奇妙的风景线!我们踏着沉重的步伐,在这晚霞间成功返校!</div><div> 这次徒步旅行,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近距离地认识了逍县的历史文化,多么难忘的徒步旅行!</div><div> ―― 鲁迅班 钟华明</div><div><br></div><div><br></div> <h3> 第一次远足 </h3><div> 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许多第一次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体验。我要写的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学校远足。这一次远足使我感受到心酸与乐趣!</div><div> 今天我们朝阳学校举行了远足,当天下午,全校师生一起徒步旅游。到操场排队了,许多同学的脸上挂满了笑容,而我也不例外。此时,我的心里有一丝激动、一丝期待、一丝欢乐。何校长为此次远足强调了目的后,随后我们全体师生在校旗、班旗的带领下出发了。</div><div>一出校门,我们似乎狂奔了起来,我们像刚脱笼的小鸟一样,解放了!以往毫不起眼的花花草草好像为了欢迎我们朝阳学子出来玩,个个都抬起头来。有意在我们面前炫耀自己的美丽。果然,有一些同学“上当”了。许多同学都去把它们摘下来,用自己的瓶子把它们养起来,那朵朵花都露出了天使一般的笑容,看着今人心旷神怡。</div><div> 不知不觉到了我们的第一站:绍基故里。我们班叫绍基班,所以我们不是去玩,而是去拜访我们的先辈!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何绍基的情况:何绍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以前我对这些一无所有,而此时此刻,却深深的铭刻在我心中,永远忘不了!我参观的第一个殿堂是何绍基故居。一进门,我看到了先贤何绍基的画像,我不禁向前深深的一鞠躬!随后去参观书法作品。看着看着,不经意看到了我们何校长的作品,高高的挂在墙上!我细细欣赏何校长的书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将来也要成为一个书法高手。</div><div> 第二站:红军渡。到了红军渡,我们要走浮桥,这是在我意料之外的。许多女生都被这浮桥的气势给吓着了!其实,我说句心里话,当时我的心里也有一丝恐惧感,可我有意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走在浮桥上我才明白,当年红军抢占河对岸是多么不容易啊!我们走过这么结实的浮桥都感到困难!那当年红军战士们是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过桥的,那时候的桥远远没有今天的桥结实。我们应该珍惜当前的辛福生活,努力学习,学好知识和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div><div> 第三站:敦颐广场。我们纪念了何绍基先辈后,又要去纪念另外一个伟人——周敦颐老先生!我们到了敦颐广场后迅速地把队伍站好了,广场上的人们被我们的庞大阵势给吸引住了。都纷纷围拢过来拍照!我们在周敦颐石像面前站好了,大家一起整齐的、洪亮的背诵了周老先生的《爱莲说》。然后,全校同学齐唱校歌《朝阳之歌》,一边唱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气球,那场面真的是太壮观了,太震撼人心了。</div><div> 活动结束后,我们大家早已经精疲力尽了。可是听说了一个“特大的好消息”,要徒步走回学校。我的神啊!走出来就已经只剩“半条命”了。走回去不得累死啊!我们大家都在祈祷:苍天啊!大地啊!快派辆客车来救救我们吧!走到半路,我的脚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过了好一会才恢复过来。</div><div> 快到学校时,队伍已经散了!大家开始作最后的冲刺,我也不甘落后,一个劲的向前冲。许多同学都坚持不下来,而我却靠一种信念坚持了下来,到了学校,大吃一顿,回到寝室洗个热水澡,趟在床上休息,那是多么美妙啊!正是靠着这种信念,我坚持了下来。完美的结束了这次远足。</div><div> 这次远足,我品尝到了各种心酸。这次远足使我明白了遇到困难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才会取得胜利!我真期待下一次远足。</div><div> ―― 绍基班 熊琳</div> <h3> 第一次远足 </h3><div>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我期待已久的远足了。在星期天的下午,我们个个精神饱满,自信十足踏出了校门,多么兴奋啊!</div><div> 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嘴里哼着愉快的小曲儿。路上时不时会有几个跑出来看热闹的,有些人热情的向他们招着手,有个阿姨还帮我们加我。哈!我都有点飘飘然的感觉了。一路上,有好多叼着棒棒糖走着的人。个个兴致挺高,笑容满面,我也不例外。</div><div> 我们走了许久,来到了何绍基故里,作为一个以何绍基命名的班级中的一员,我真的感到好骄傲啊!我踏进门槛,里面的红柱饱经过岁月洗礼已经裂开了一道道口子。这栋房子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气息。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何绍基那一年代。最让我钦佩的是他的书法,苍劲有力,独具一格。真不愧享有著名书法家这一美誉呀!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匆匆地赶往下一站。如果以后有时间,我会再来细细感受这一历史文化的,同时我也要学习何绍基,因为他的书法真的太棒了。</div><div> 一路过来,我看见许多以何绍基命名的幼儿园、酒店等,心里对何绍基的敬意更是增添了几分。我们来到一座浮桥前,我想这肯定让我们走过去,嗯,没错。有些人害怕极了,可是我却不这样想,反而觉得这又刺激又好玩。终于轮到我们班了,我和一位同学相互搀扶着,她很害怕,我不屑一顾。我看着这桥下的水,绿莹莹的,仿佛一块晶莹的绿宝石,还有一圈圈涟漪。水清澈的可以看见河里的沙石,后来我们又走了一回,意犹未尽。还想再走一次。</div><div> 我们下一站是西洲公园,哇!好久没有来过了,西洲公园的变化好大啊!有许多人看见我们就像是看见大熊猫一样,纷纷拿出了手机拍照,眼睛也死死地盯着我们。呵!我们去自由活动,买糖葫芦吃,进山洞里玩……玩得不亦乐乎。后来我们去集合,无非是站好队形,立正稍息,可旁边依然围着许多吃瓜群众,瞅着我们直笑,我也回敬他们一个笑容,体育老师看见有人在拍视频,生怕自己的形象毁了一样,冲着我们一个劲的傻笑,自恋啊!哈哈!我们便排着队走到了敦颐广场。</div><div> 我们首先背周敦颐老先生的《爱莲说》,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尊敬吧!旁边的人纷纷朝着我们点点头,表示赞扬。哈哈,过奖过奖,受不起受不起。接着我们边唱《朝阳之歌》边挥舞着气球,这一壮观场面更是有不少的人拍照,哈哈!感觉我们学校要火了,然而第一次在外面唱《朝阳之歌》我是多么开心,多么骄傲,多么光荣啊!我又细细打量周敦颐这尊塑像,想想他写出《爱莲说》这篇不朽的文章时,心中的钦佩油然而生。</div><div> 最苦最累的是我们的归途,没想到路程竟是如此漫长!走到一半时,我的脚像灌了铅一样,走不动了,体力也是不行了。脚不仅时酸痛,走路还一瘸一瘸的。我和几个同学已掉队,有几次我想放弃,可是我又暗中给自己打气:我可以的,坚持就是胜利!想着我又冲到了队伍中,当我迈出最后一步沉重的步伐走进学校时,我已经精疲力尽了。我瘫坐在草坪上,如同一滩烂泥,内心在呼喊:累死我了!</div><div> 这次的远足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脚下的路越长,当你到达终点时,获得的成就感就越大。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div><div> ―― 绍基班 吴语琴</div> <h3> 冬游</h3><div> 冬游一词让我很新鲜,让我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充满了兴趣与激动。一早我们把昨天早早就准备好的干粮出发了,蓝色的校旗带路,各班鲜红的班旗跟随在其后,气势十足。</div><div> 我们第一站就是绍基故里,穿过大小对面的杨梅林和几条小路便到达目的地。在路上,我们唱起了歌,路边的人都被吸引过来。一些大人看着我们这么大的气势,眼睛中出现一丝惊奇;一些小学生看着我们,眼睛里闪出一缕羡慕的光芒。到了目的地,在旁边的空地上停下来,面对着两列何绍基写的书法,不由得发出了赞叹声,那刚劲有力的笔画究竟蕴含了多少文化的内涵呢?</div><div> 走进绍基故里御赐的“进士楼”,里面的书法也是极好,旁边有几块石碑,上面有许多字,我不知其中有什么含义,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愚笨。接着出了门走进“探花第”,一进门,何绍基的肖像画挂在正门相对的里堂的墙上,十分显眼,几十年来,画上面的颜色并没有脱落。周围有许多现代道县的书法家写的字,其中就有我校校长的书法。在空地边上有一条河,河对岸有几座名山,现在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可惜呀!</div><div> 参观完绍基故里,下一站就是红军渡,在上面横架着浮桥,我们一上去,桥就晃动,班上何怡蔓同学很害怕在上面不敢行走。还有其他班的同学有的还吓哭了呢!我忍不住匿笑一番:怎么这么胆小?我们走了过去,没有熊大的带领我们迷路了,只好原路返回,返回时的速度犹如乌龟。但是在这种速度中看见了一片被屋子挡住的银杏林,金黄的树叶一片一片像蝴蝶似的飞起来又落下,美丽极了。我们又过了一遍浮桥,不知是谁哭着说:“真讨厌!还要我们过两次浮桥!”何怡蔓依旧慢的像只小老鼠胆怯的走过去,看上去有些滑稽。</div><div> 我们来到敦颐广场,热闹极了。我们没有被尴尬的气氛弄得不自在,而是在这里东看看在那儿西转转,书包里的东西更多了,老师见了不由得笑了笑。我们在那儿休息了一下便又回学校了。这一天可真有趣!</div><div> 虽然我们很累,但是我们心中充满了对自己的骄傲,我们收获了开心与知识,满载而归,这次冬游让我难以忘怀!</div><div> ――北大班 何媛媛</div> <h3> 冬 游</h3><div> 今天是周日,学校放假,天气晴朗,不冷也不热,正是出门玩一把的大好时光。15公里的路,尽力吧!</div><div> 中午,全校师生集合,鲜艳的校旗和班旗在迎风飘扬。同学们带的东西都很齐全呢!唯独吴联源,他的书包上面挂着四个水杯,手上还提着两个,别看他个子小,但是关键的时候还是很厉害的呢!他还说,这些水杯里面装的都是病号们要喝的板蓝根和热水。听到这里,吴联源,为你点个大大的赞!</div><div> 一路上,狗尾巴草、野菜、野花等都是平常可以看得到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去闻一闻,看一看。欣赏完了之后就依依不舍地离开,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又要马上离开了似的。</div><div> 很快,我们到了第一站――绍基故里。何绍基先生,字子贞,道州书法家。可别说,要不是这次冬游,我还不知道有绍基故里这个地方呢!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道州人,实在是太惭愧了。</div><div> 若干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浮桥,我们本来是想过浮桥通往西洲公园的,可是老师却说走错了,又急匆匆地再过一次浮桥。浮桥全部都是用木头做的。对李杨雨涵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她的手心在冒冷汗,整个人都是软绵绵的,虽然她平常疯疯癫癫的,好像什么都不怕似的,但是真的来冒险一次,就没有人比她更加害怕了。</div><div> 第二站总算到了,西洲公园,结果只是在这里集合罢了。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终点站――敦颐广场。这里人山人海,我们在周敦颐先生的雕像下集合,背诵他的《爱莲说》,跟着音乐拍动气球,多么温馨的一面!周敦颐先生看着我们,看着那一张张可爱、阳光的笑脸,他似乎笑了,笑得那么灿烂……</div><div> 回去的路上,同学们一个个都在喊累,我也累啊!但是我们都坚持下来了,谁说孩子们娇生惯养,谁说孩子们弱不禁风?我们不一样,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小战士!</div><div> ――清华班 李诗瑶</div> <h3> 珍贵的回忆</h3><div> 在2017年12月10日这一天,朝阳学校中午举行了首次户外徒步活动!</div><div> 各班的旗手豪情万丈地举着班旗,在后跟着的同学们也迈着坚毅的步伐向我们的第一站――绍基故里,出发啦!在路上,同学们好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孩子,都好奇地四处张望。校歌、军哥此起彼伏,是不是地传来一些男同学搞笑的流行曲的歌声,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女同学“咯咯”的笑声。在屋内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听到声音,都怀着好奇心打开门探出头来。</div><div>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进士楼”,也就是绍基故里。大伙儿走进进士楼,对木刻上的字注视良久,仿佛要把这些字体永远地刻在脑海里,生怕留下遗憾。屋外传来熊老师的声音,哦,原来他正在给同学们讲解何绍基的故事呀!同学们的眼镜睁得大大的,聚精会神地听着,脸上充满了对何绍基先生的敬意。</div><div> 挥手告别绍基故里,马上,就到了第二站――红军渡。那是一座浮桥,水清澈见底,还挺深。浮桥呢,是由许多块看似一点也不坚硬的木头构成。有的同学看到此景,眼中闪着光;可有的同学却带着点儿哭腔不肯过桥。过浮桥中,有的同学连蹦带跳地过了浮桥;有的同学却是不敢往下看,小心翼翼的过了浮桥。过了桥,结果老师说还要返回去。一些同学听到这个消息直喊“噢耶”;一些同学则是一脸哭丧状。</div><div> 终于到达了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西洲公园。其实,在以前,我每天都和妈妈一起去。可这次感受不同了,毕竟是全校师生一起来的!来到敦颐广场,整队时,大家都昂首挺胸,精神饱满。首先是在周敦颐的石像下齐背他的大作《爱莲说》。在一旁围观的叔叔阿姨们见到这么大阵仗,赶紧放下包,拉开拉链,火急火燎地在包里翻来覆去,找到手机,忙为我们录下视频。</div><div> 后来就是唱校歌了。唱校歌之时,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最后就是拍气球。邹老师给我们每人一个气球和一根带子,待我们吹好之后,便放起了音乐,让我们跟着节奏拍打。谁叫那些男生把气球吹的那么大。下一秒,“啪啪”声响彻云霄。看着他们那一脸傻样,“哈哈”声传遍四周。</div><div> 啊,最终,还是要返校啊!我们大家都迈着沉重的步伐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虽然这半天都在走路,我们都很劳累,但这一路上也有许多欢乐。这些都将是我们童年之中最美好的回忆!</div><div> ――清华班 何雨晖</div><div><br></div> <h3>成才热线:</h3><div> 李主任:18797686848</div><div> 唐主任:18942586261</div><div>教师招聘:</div><div> 何校长:13574636981</div><div><br></div><div>详细校址:</div><div>工业园振兴东路经六小大门前500米处。</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我们

何绍基

浮桥

远足

红军

同学

朝阳

故里

西洲

冬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