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幅员辽阔的加拿大地广人稀,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四,拥有闻名世界的五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淡水量占全球%20。众多的森林、湖泊、湿地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全民的环保意识与完备的法律保障,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也成为了各类飞禽的栖息地,每年来加拿大迁徙的鸟类多达数百种。</p> <h3>秋天加拿大美丽的湖光山色</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14我退休后,为与家人团聚常旅居在安大略省多伦多女儿女婿家。我们住的地方有许多湖泊,其中锡姆科湖是个水域面积743平方公里的大湖。湖边的树林,湿地,芦苇里常见到各种鹰,鹭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它们主要以捕捉湖中丰富的鱼虾,林中的小动物、昆虫为生,这些禽类多数为候鸟。</span></p> <p class="ql-block">茂密的树林,丰富的水资源自然成为了禽鸟理想的繁殖栖息之地</p> <p class="ql-block">徬晚云霞辉映在锡姆科湖上</p> <p class="ql-block">湖边人家</p> <h3>花脸鸳鸯</h3> <h3>温馨的大雁一家</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春暖季节众多的禽鸟从遥远的世界各地,成群结队迁徙到这里繁殖后代。在这过程中这些生灵是非常勤劳的,它们就地取材垒巢筑窝各显神通,而且这窝巢十分牢固,能抗衡大自然随时出现暴风骤雨的袭击。不仅是栖身之地还是雏鸟的摇篮,出壳后的雏鸟要在这样的“家”里度过两三个月的“襁褓”。所以一对负“夫妻”在筑巢中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建造自己的“家”。</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许多的鸟巢中,鹰巢特别高大。鹰非常勤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归巢。一般孵卵期多为雄鹰出动去捕猎物为主,雌鹰守候鹰巢,“夫妻”分工合作。当捕得猎物回来时非常警觉地在巢穴附近上空盘旋或在树林里观察,确定巢里无危险才飞回巢里。尽管这里没有人伤害它,但鹰仍然保持机警的天性。到夏末初秋,雏鸟渐渐长大,羽毛丰满能捕捉猎物了,在寒冬到来之前它们又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了。</p> <p class="ql-block"> 这些禽类喜欢这里作为栖息地,除了有优越自然条件外,还有这里的居民对它们的关爱与之和平共处是分不开的。在湖边的常看见当地政府和爱鸟团体组织为鹰搭建的筑巢平台。高高的鹰巢一般是因势利导,有的是建在高大的树梢上,有的是利用低压电杆顶上加建平台以便于鹰筑巢。</p> <h3>大雁常来居民家做客</h3> <h3>这是为鹰提供筑巢的平台</h3> <h3> 在各类飞禽中我喜欢拍鹰,特别欣赏鹰的姿态,尤其是它捕捉猎物时的迅猛搏击,形态优美而强劲,有一种威猛无敌的气概。能有机会能观察和拍摄到这些精灵的精彩瞬间确实是一种享受,有满足与欣慰感。</h3><div><br></div> <h3>白头鹰。外貌美丽,性情凶猛,属大型猛禽。中文学名:白头海雕。别 称:白头鹰、 秃头雕、秃头鹰、美洲雕、 秃鹰。成年 海雕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有“百鸟之王”之称。是北美洲所特有物种。主要栖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马哈鱼、 鳟鱼等大型鱼类和 野鸭、 海鸥等水鸟以及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h3><h3> </h3><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白头鹰捕猎瞬间犀利的眼睛,矫健的身躯,威风的翅膀,峰利的双爪有一种所向无敌的感觉。</font></h3> <h3> 白头鹰飞行能力很强,它们在滑翔和鼓翼时的飞行速度可达时速56至70公里,若飞行时抓着鱼,其飞行速度仍可达时速48公里。白头海雕具有卓越的视觉能力,雕能将头部转动270度,双眼各长了一层特殊的眼睑,叫做 瞬膜。视觉的清晰度超乎寻常,使它们能够更容易瞧见猎物的藏身处。其视力比人类的眼睛要锐利很多倍,尤其是对移动物体的反应视力更是出类拔萃。它常常凌空盘旋,放眼四野,明察秋毫,动作敏捷,能在水面上抓起十几公斤重的大鱼。</h3> <p class="ql-block"> 1782年6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立法,选定白头海雕为美国国鸟。美国的国徽正面图案的主要形象是白头鹰,号称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p> <h3>在树林里飞行的鹰</h3> <h3>尝试用中国画工笔画形式制作鹰的照片</h3> <p class="ql-block">鹗。(学名:Pandion haliaetus)中文俗名: 鱼鹰 鱼雕 吃鱼鹰 鱼江鸟 是一种善于捕鱼的猛禽。</p><p class="ql-block"> 鹗性情机警,叫声响亮。 主要以鱼类为食,有时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鸟类等其他小型陆栖动物。鹗分布很广,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属候鸟,每年四五月,春暖花开季节从遥远的南方迁徙来到此地繁殖,九月下旬开始往南迁徙。</p><p class="ql-block"> 鹗,雄鸟和雌鸟相似,可算是禽类中的“模范夫妻”。雄鸟和雌鸟配对后常常比翼双飞,鸣声不断,一起捕猎垒巢,分工合作,雌鹗孵窝后雄鹗便担当起捕猎食物,雌鸟用嘴将食物撕裂,喂养雏鸟,风雨无阻,终身相伴。经专家考证,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诗经·小雅》中妇孺皆知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象征爱情的“雎鸠”鸟,就是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3>一只雄鹗猎到一条鱼后兴匆匆飞回窝里与雌鹗分享</h3> <h3>长耳鸮(学名为Asiootus)中文俗称长耳木兔、猫头鹰、夜猫子,等属于鸱鸮科,常栖息于山地各类森林间,也出现于树边、田旁的林地和乔木林中。属中型猛禽,擅长晚间捕捉猎物,主要以鼠类和昆虫为食。长耳鸮喜栖息在阔叶或针叶乔木的高枝上,而且他们的栖息地往往非常精确地固定。</h3> <h3>红头美洲鹫别称火鸡秃鹰,(英文名:Turkey Vulture)是长翅长尾的西半球鹫类,美洲鹫。翼展长约1.8米,体长75厘米。有复杂的嗅管,嗅觉敏锐,利于觅食,主要吃腐肉。除加拿大外遍布南北美洲。北方和最南方的种群是迁栖的。红头美洲鹫是猛禽家族中唯一用嗅觉觅食的成员,它们经常在空中翱翔盘旋低飞寻找猎物。</h3><div><br></div> <p class="ql-block">为了拍到鹰的精彩镜头,需要长时间的守候,还要靠些运气。在我拍鹰的计划中本想用无人机来拍些鹰在巢里哺育雏鸟的镜头,后经细想为避免惊扰它们放弃了这一念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拍鹰的过程中是我接触大自然,了解自然,喜爱自然,享受自然的一个程。自然界里各类生物的存在都有他们的理由和权利,我们要学会与他们和谐共存,这样我们的世界才更加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