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3) 高原圣殿布达拉

高山流水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高原圣殿布达拉,群楼重叠,倚势入云,巍峨壮观,气贯长虹。它以高天厚土之中的庄严圣洁,与天地合德,和日月同辉。神圣的布达拉,法轮常转,慈航普渡,鬯芳远布,圣德覃敷;神奇的布达拉,德慧驰扬,福泽遐被,佛光普照,辉耀八方。朔风中,我感受它的岁月沧桑;阳光下,我仰望它的风骨华采;佛灯前,我聆听它的禅语梵音。不为朝佛,不为参悟,只为凡身能贴近它博大深遽的胸怀;不为今生,不为来世,只为尘心能沐浴它的灵慧之光。</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中期(公元641年),当时是吐藩王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入藏而建的宫室。</p> <p> 9世纪末,布达拉宫随着吐藩王朝的消亡而被毁,现在的布达拉宫重建于17世纪中叶(1645年),此后经过300多年的扩建维修始成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晨曦中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布达拉宫。</p> <h3> 药王山观景台是拍摄布达拉宫的最佳位置,据说第五套人民币50元券背面的布达拉宫图案就是这个位置拍摄的。</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原来与药王山有一条小山岗相连,后来修北京路时山岗被挖断,此举被认为断了龙脉而引起藏族人的不满,因此建造三个白塔并用铁索(现在用彩灯)连起来以接续风水。其中一个白塔建在北京路的中间。</span></p> <p class="ql-block"> 建在北京路中间的白塔。</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严格的安检才能进入布达拉宫院内。</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内花园。</p> <h3> 为纪念布达拉宫落成而立的无字碑。现在游人参观布达拉宫都是从这里开始登山。</h3> <p>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摄政办公的宫殿。从这个门口进去就不能拍照了。</p> <p> 从白宫过去就是红宫。红宫里面主要是佛堂和达赖喇嘛的灵塔。宫内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最大最华丽,塔身纯金包裹,镶珠嵌玉,极尽奢华,据说耗费黄金11.9万两,宝石玛瑙琥珀珍珠18677颗,总重3721公斤。布达拉宫最不缺的就是金银珠宝,只是缺水。可惜里面是不能拍照的。</p> <p> 白宫前面的这块平地约1600平方米,是布达拉宫的东庭院,节日或庆典演出时,达赖就在上面向下观看。</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后面的下山路。</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后面。</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侧面。</p> <p class="ql-block"> 转经筒的老人。</p> <p> 这两个在布达拉宫背面墙洞里供奉的不知是何方神圣,每天都有信众献上鲜花和哈达。</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后花园龙王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宗角禄康公园位于在布达拉宫后面。藏语“宗角”意为“宫堡的后面”,“禄康”意为“碌神殿”。“禄神”(又译为鲁神)是藏传佛教对居于地下及水中的一类神灵的统称。“禄神”常被汉译为“龙神”,因此汉语俗称宗角禄康中的湖为“龙王潭”,所以宗角禄康公园又称为龙王潭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