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别样的年华

广陵在途

<h5></h5><h5><br> “绒花“的歌声在片尾再次响起,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br> 当年播出时轰动一时的战争片《小花》主题曲,在《芳华》中再次唱响竟然如此的妥贴和动人心魄,以至于一瞬间觉得岁月恍惚、时光倒流!<br> 生于六十年代、成长于七八十年代的我们,少年时期文化娱乐活动极其匮乏,一部电影往往看了一遍又一遍,即使对影片内容不甚理解,但不妨碍对主题曲的传唱,并且很快就耳熟能详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万达影院里骤然响起沉寂已久的歌声,猝不及防的,我们内心都被重重一击,所有被埋藏的情感似乎在那一瞬间喷涌而出 !<br>  <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808080">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br> 那是青春吐芳华<br> 铮铮硬骨绽花开<br> 漓漓鲜血染红它</font><font color="#808080"><br></font><font color="#808080"> </font>...... ......</h5><h3></h3><h3></h3> <h5>想起一位著名记者描述在相隔三十年重温红色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时的情景:大幕刚刚拉开,“向前进、向前进......”的乐曲一奏响,她已然痛哭流涕!那独一无二的声音,是时代强制灌输给我们的,却也成了传奇!七八十年代家庭流行贴墙画,相信不少家庭都贴过一袭红衣的吴清华倒踢紫金冠的经典剧照!——那个时代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化身! 那些优雅的、轻柔的、内收内敛的传统芭蕾舞动作,嫁接到红色芭蕾中,旋变成刚劲的、有力的、张扬奔放的铿锵舞姿,最为独特的是一群女战士挥舞大刀,在舞台上腾、挪、跳、转,动作高度整齐划一,彻底颠覆了芭蕾的传统定义。这样的红色芭蕾动作分明宣示的只有“革命”二字!它注定成为那个特定时代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样本,从前没有、今后也不会再有!<br>时代的烙印就这般清晰而深刻。 </h5><h3></h3> <h5>在那个崇尚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时代,文工团遍地开花,地方的部队的、学校的,医院的,甚至中小学都有自己文工队。我们入小学的那一级就专门有个文艺班,班里的都是些眉清目秀的孩子,班主任也如天鹅般昂着优美的脖颈,拉的一手娴熟的手风琴...... 虽然条件简陋,但入选文工队的小同学训练起来丝毫不马虎,经常是学习两节课,排练两节课,手风琴声、歌声、排练声,声声入耳……</h5> <h5>文工队会经常下乡、下部队慰问演出。演出的节目场场不落的有那么固定的几样:“沂蒙颂、洗衣歌、快板书、库尔班大叔上北京”。 《芳华》影片开头,刘峰带着何小萍初次到练功房,一众女兵在排练《草原女民兵》,她们挺胸弯腕做着牵马的动作依次入场,那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啊!我们那些小同学们,穿着小号的蒙古袍,头上裹着艳丽的绸巾,稚嫩的小脸与凝重的表情相互映衬,她们就这样牵着手中看不见的马儿,一顿一停、一顿一停地驰往他们的舞台中央...... 同学们年纪尚小自理能力还差,经常出现节目中间换装时间太短穿错衣服、忘扎皮带就急冲冲出来的情景,引得台下哄堂大笑。&nbsp;</h5><h5>这样的童年少年谁说不是一份丰厚的宝藏! </h5> <h5>我们的少年时代,是一个极其匮乏、单调的时代,无电视、无电脑、无时尚期刊、无互联网,以为北京就是世界的中心,以为共产主义马上就会实现!尽管肚腹仅仅就是个温饱,却认为全世界人民都需要中国去拯救...... 受制于时代与教育的影响,我们自然而然的向往革命、向往英雄主义,沉迷于乐观而激越的革命英雄故事,实质上是向往着一种传奇、一种诗意, 不会明白那其实是一种被美化了的苦难!<br>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课本中重要的一篇,那个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志愿军战士,使"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于是,军队就成了七八十年代最风光的职业、军装则成了最时髦的装扮。 一身军装,意味着和解放军一样,成为最革命、最纯洁、最可信任、最可爱的人! 那个年代的年青人尤其是男孩子谁没有一身草绿色军装?越旧越好,还有一顶绿军帽,帽内沿用纸壳垫起,加上草绿色的帆布挎包、草绿色解放鞋...... 每个男孩都有一套这样的行头...... 满大街都曾是军绿色的海洋啊! </h5><h3></h3> <h5>这种对军人无上崇拜的氛围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结束。八五年读师范的时候,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报告团在全国巡回做报告,众多的同学在寒风中等候在礼堂后门,为的是求一份英雄签名,到现在我还保留着战斗英雄”藏雷”的签字,一位高大英武的军人,军礼标准而帅气...... 很想知道三十多年后他在哪里?又过的如何?!<br>那是军人的时代,也是军人的芳华!</h5><h3></h3> <h5>还是要回到电影《芳华》,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青春历史,冯小刚拍了他念想的,观众们由此读出各自所理解的,一千个观众眼里必有一千种芳华。我们不完全属于那个年代,但我们一样能读懂那样的青春,也许不那么美好,却是真实的存在。<br>我留意导演删去了原著中对何小平身世的大段描述,小说《芳华》中,何小平(曼)出生在一个底层的家庭,母亲带她再嫁成为”拖油瓶“角色,吃一顿饱饭与时时看人脸色是她最主要的生活内容,眼贼手疾不招人待见,在鄙视中扭曲地长大......知道了她从童年到少年的成长史,才能明白内心卑微的她为何要为军装撒谎、又为何难以融入那个集体,明白她为何会对刘峰心存那般感激!我佩服原作者那些细致入微的心理描述和人性剖析,一个恶劣而冷漠的环境即可以塑造一个扭曲的人,也可以杀死一个善良的人。时代的恶与人性的恶交织在一起,一切就只能是个悲剧! </h5><h3></h3> <h5>龙应台说,一个人走了一段弯路,可能半生就改变了;一个国家走了一段弯路,一代人就改变了。这一代人和他们的青春芳华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如今回望过去,不禁令人动容唏嘘。&nbsp;<br>如今的80后、90后似乎很难理解,对那样一个匪夷所思的年代有什么可崇拜、可回味的?不是崇拜,是对岁月回响的反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符号,有一代人的成长氛围,七八十年代小人书里的斗争传奇和热情飞扬的革命样板戏,都曾成为我们一段时期内的情感寄托,就像今天的孩子在王者荣耀里过关斩将渴望晋级一样,是属于不同时代营造出的精神和娱乐需求,没有高低好坏之分! </h5><h3></h3> <h5>时代变了,我们也变了,但无论何种岁月,人人都有自己的芳华故事,都曾把自己的人生希望与爱恋留在了时间的长河中。<br>是谁曾感叹: 人生啊,能经过一段无伦与比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爱过一个终身难忘的人,已经足够......</h5><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