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蒹葭往事》、感悟“别样”情怀

哈小 刘雪琴

<h3><i><font color="#b04fbb">  阅读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习惯,而是随心情的一件事,总是想把它发展成爱好,但是人比较懒惰,所以一直只是心里想想便作罢了。前一阵子忙完了一些工作上的任务,消停了几天,路过一楼的图书室时,看到了王老师在整理书籍,于是便进去转了一圈,还真给自己选了几本书。 &nbsp; </font></i></h3><h3><i><font color="#b04fbb"> 最初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不太确定“蒹葭”二字的读音,于是查了手机,出处于《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蒹葭”二字的解释却有些略带贬意,所指是价值低贱的水草,也常用作谦词。那么我想作者将其命名为书名,也是自谦了吧!意喻应该是不平凡的往事。其实选择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并不是名称,而是素雅的封面设计,灰色背景映衬着几只白鸽,出于好奇翻开快速的浏览了几页,觉得应该不错,就决定要看上一看。</font></i></h3> <h3><i><font color="#b04fbb"> 历来看书从没像这次这样认真过,坚持着逐句的把它看完了,看完之后却有些莫名的伤感,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一个扭曲却又真心的故事,名义上的亲情,实则是刻骨的爱情。“苡旌”出生于书画世家,爷爷、父亲都是知名的画家。“乔执”是“苡旌”爷爷的养子,也在书画界小有名气。“苡旌”和“乔执”到最后也没有穿透横在他们中间的那层墙壁,虽然“苡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却换来“乔执”的回避和无所谓,可看到最后,才明白“乔执”才是内心最苦的那个人。</font></i></h3> <h3><i><font color="#b04fbb">  一种特殊的关系挡在两个人之间,从十几岁开始,两个人便在一起生活,“苡旌”父亲出事之后,母亲远走,“乔执”便担负起做“父亲”的责任,然而这个“父亲”有点独断,他安排着“苡旌”的一切生活和发展方向,为“苡旌”确定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可“苡旌”天生的性格中带点不甘心和小倔强,最后毅然的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而且小有成就,但她和“父亲”的关系却发展的不顺利。从开始的依赖变成叛离,他们总是各忙各的,偶尔的关心问候一下,可是从文章中的叙述可以看出“父亲”一直关注着她的发展,时不时还会伸出“援手”。可她在高中时期开始便对“父亲”有了少女的爱慕,却从未说出口,而且极力掩住这种心理。一直到父女之间一次诚挚的对话中,她才试图表露自己的心意,可是父亲却出奇的平静,她以为自己是真的想多了,使她释然了,可她不知道父亲其实也在掩饰自己心中的那份爱恋。直到“父亲”病倒,“苡旌”再次难抑心中的情感,着急、不安,可是“父亲”再一次的做法却伤了她的心,要将她扫地出门,她走了,带着绝望,收起真心,踏上异国他乡。这一走匆匆数年,回到国内后“苡旌”却选择了不再相见,可是“父亲”却选择了远远看她一眼之后而自杀,一段情缘就这样中断了。</font></i></h3> <h3><i><font color="#b04fbb"> “苡旌”从不观赏“父亲”的画展,但最后的一次画展她还是去了,然而当看到一幅画却让她无法再平静,那是一幅铅笔素描,两只手的素描,从两个方向伸在一起,却没有触碰到,只差一点点!!也许只有“苡旌”看出了画的含义,生活只差那么一点点,情感只差那么一点点,“苡旌”明白了,其实“父亲”对于自己的感情是存在的,只是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人生就是这样,在意的太多,付出的太多,最后却释然的最多。</font></i></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