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相信家长们都想做一个尊重孩子又不溺爱孩子的父母。可是如何正确的界定尊重和溺爱?怎样区分尊重和溺爱的边界?面对专家给出指导意见,我们又有什么感悟和心得呢?听听读书会后我们小二班家长们的感悟吧!</h3> <h3>赵晴天妈妈:读完《始于尊重,止于溺爱》其实在养育的过程中常常碰到这样的困惑:他不想去幼儿园,就劝说我们去咱家门口看看,如果幼儿园门口有人我们就去,如果没人就不去,他也答应了,每次也做得不错。但偶尔一天时间很晚啦,要迟到啦,拉着就走,快到幼儿园门口了,说:"妈妈,我们没在我家门口看看幼儿园有人没!",拉着就要再回到自家门口看看。我想好吧,随你,又不干什么原则的事儿,但他爸就觉得太惯他了,想怎样就怎样。</h3><h3> 尊重与溺爱的边界有时的确难区分,正如文中所言我们有可能心里念的是尊重,干的却是溺爱的活。且行且三思吧!</h3> <h3>蔡逸容妈妈:尊重孩子,就是说我们将孩子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是个享有同等决定权的人,但这样的权利,并不代表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都能做到事情。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我们与孩子之间也是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尊重孩子成长的阶段特点,也尊重自己感受和当时情景的需要。如何教导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蔡逸容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我还发现她很乐意去帮助老师和小朋友。</h3><h3> 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女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她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进幼儿园快一个学期了,她的进步可不小,喜欢跟着老师,很乐意做老师的小助手。</h3> <h3>朱语萌妈妈:尊重孩子,就是要让孩子在自主的空间内发展.像朋友那样平等地位对待孩子.在处理一些事情上,你可以引导她做一些你想要让她做的事情,也可以在无碍于健康和安全,你可以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干预,这也是对她的尊重,但是也不等于放纵.再给她自由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约束,让她知道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事情可以做,相反的还有不能做的事情也要告诉她.在家里也要养成不溺爱的生活方式,这样会让孩子过分骄纵,遇到困难不会想要自己解决而要依赖于父母长辈.大人的溺爱会剥夺了孩子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吃肉,或不喜欢吃蔬菜,偏食,家长就适应她们的喜好,这样的溺爱会对小朋友在生长发育阶段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家长们要正确审视对孩子的爱,在爱孩子的同时不但要尊重她们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溺爱.</h3> <h3>马梦以妈妈:始于尊重,止于溺爱:说一下我和马梦以小朋友的一个小故事。记得有次喜宴,马梦以用完餐后就去拾散落在地上的细长的用于装筷子的塑料包装。两只小手抓满后就跑到我面前往我手里一塞,说道"妈妈,这是送给你的礼物",我回"谢谢,那爸爸的礼物呢?"然后她又兴冲冲的再去拾。她很小心,传菜的小车经过时,会站在边上让出通道;有人站在附近的时候,她也会等人群散开后再去拾。待她再次回来,在爸爸同样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份"礼物"后,我们鼓励她再去,没什么特别原因,只是因为看到她玩得很开心,并且没有妨碍到宾客及服务员。往返几次后,同桌的一位妈妈问了句"她怎么喜欢捡这种东西?那么脏。"我只是笑笑没有回答,然后继续和小朋友互动。再后来,喜宴结束,小朋友想把她拾到的全部带回家,我说:"礼物太多了,我们全部带回去,其他小朋友就没有礼物了。所以我们只拿一点点,其他的让别的小朋友带回家吧"马梦以犹豫了下最后点点了头。这是我的一个小故事,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作为父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她,孩子很纯真没有掩饰不戴面具,一个小动作一个小眼神所输出的信息都是很真实的。如果你很了解她就能很容易的猜到她想要什么她想做什么,而剩下的,只需要去配合再做一些适当的指引,也就大功告成了。当然,就像文章里提到的,要做一个好的指引者,首先,你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以支持自己的判断,并且还要有足够的定力。这样的父母才能有标准的教育方式,让他们的孩子始于尊重止于溺爱。</h3> <h3>周易秋妈妈: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孩子的思维很简单,作为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幼稚,更不要嘲讽孩子的幼稚举动,否则对孩子的天性是一种极大的打击。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想法,面对孩子爱哭、爱笑、爱闹、爱问等天性,我们要学会欣赏,而不是厌烦。在孩子的身上,我们更多是看到他们的童真和幼稚,不能去笑话孩子的无知,不能批评孩子的傻气,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呵护孩子的童心,给孩子耐心细致地引导。</h3> <h3>张皓轩妈妈:始于尊重,止于溺爱。尊重和溺爱的距离究竟有多远?真的是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素养和修养。我们这代父母基本都是80后,本身的素养和修养都应该很OK。我个人也很赞同第一位妈妈的做法,做到尊重孩子玩乐的天性。而第二妈妈的做法则是不可取的。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总是希望尽量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大人有足够的定力,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孩子,同时也要建立积极 健康的关系。现在爸妈工作都很忙,尽量还是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观察孩子,使其优点发扬,使其缺点及时改正。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h3> <h3>陈逸帆爸爸:在阅读完"始与尊重""止与溺爱"后,我不禁陷入深思,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有多少行为给予了孩子尊重,有多少行为溺爱了孩子,又有多少行为是为了尊重而在溺爱孩子。</h3><h3> 个人认为,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或行为,必须得满足几个条件,场所是否合适,行为是否恰当,有无给他人造成困扰等客观因素来决定是否给予他尊重。有些事在家或许无伤大雅,但在不适合的场所或许会引人不满。所以给予孩子尊重也是建立在一定范围内,否则我们的溺爱或许对孩子的将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在的溺爱会导致孩子日后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h3><h3> 另外,我们主观上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其实不然,孩子如果想做他们想做的事,在绝对安全或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家长完全可以给予他们绝对的权利,让他们去尝试,事情的成功或者失败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活历程。</h3><h3> </h3> <h3>孙笙博妈妈:孩子虽然还小,其实他们懂得已经很多,只是他们有些不会表达。他们现在还没有特别成熟的辨别和判断能力,我们做父母的就需要给他们引导。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应该要真诚平等,认真的说事情。他们会听的懂的。但是他们的要求并不是都要答应,对于有些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及行为,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一味的答应,那样就不是尊重而是溺爱了。我们要感同身受的和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心情,告诉孩子我们看到或听到他们不好的行为时内心的感受,真诚的告诉他们。然后给他们建议,不这样做,我们应该怎么做。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沟通的家长。</h3> <h3>沈欣悦爸爸: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都成熟的比较早,由于各方面信息比较多,孩子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在一些事情的想法也比较单纯,父母在各方面则考虑的太多。不要一味的由父母的想法做主导也不要任由孩子做主,这之间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可以由父母掌握好大环境下听取孩子的想法,要尊重孩子理解她的心理,一担发生分歧要充分和孩子沟通,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成长的空间。</h3> <h3>孙宇轩爸爸:始于尊重,止于溺爱。界定尊重与溺爱的重点,在于父母对是非观念的判断,父母以身作则,灌输给孩子正确的,合理的是非观。要对孩子不好的习惯和行为说不,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反之就是溺爱。</h3> <h3>邱钰涵爸爸:要放手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机会,必须从尊重开始,不仅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家长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表达和做主的空间。</h3><h3> 家长要给孩子机会去作决定,更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就算所决定的事不太合适,家长也可在一旁指导。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出的决定,就得自己负责,大人和小孩首先想到的是否给别人增加了麻烦和不便。当然,家长也应适当对孩子说"不",特别是在对待一些重大问题。如果孩子的决定不切实际,家长应直接帮助孩子改正,并告知其利弊。</h3> <h3>夏安琪妈妈:参加完《始于尊重,止于溺爱》读书会,文中两个案例非常典型,父母与孩子相处,应该始于尊重,止于溺爱。我们做父母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孩子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情感互动,建立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对待孩子合理的需求和行为,应该给他支持与鼓励,但对于孩子过分的需求行为,我们要及时加以制止和疏导。不再溺爱,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对他最好的尊重。</h3><h3> <br /></h3><h3> <br /></h3><h3> <br /></h3> <h3>项翊芯妈妈:参加完读书会,确实对孩子是尊重还是溺爱,是很难有明确的区分界限的,所以很多父母或者家长都分不清,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有时候孩子在做一件特别开心的事,自己感觉不妥的时候,也害怕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所以也有经常随她的时候。 </h3><h3> 从这篇文章里,我学到一个词"是非观"这是区别对孩子是尊重还是溺爱的一剂良药。在孩子开心或者满足他们要求的时候,只要自身安全,没有给别人可能带来的危害即可以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h3><h3> 另一方面的尊重,是指在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不可以强迫,假如他们喜欢,可以尊重他们的选择,比如兴趣班等还是要根据孩子喜好,一旦选择好就要坚持下去,不然尊重又演变成了溺爱。我们也是在一次次学习中与孩子一同成长,让我们能在不断地总结中能陪伴孩子走的更远更好!</h3> <h3>季晨晞妈妈:尊重孩子 就是让孩子在自主的空间内发展。其中像平等地位像朋友那样对待孩子。不过孩子的年龄小,便被是非能力差,所以要以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孩子。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但不懂得"尊重"孩子。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但事实上尊重孩子往往比给孩子物质上的各种满足更加重要,我们的家长应当学会怎样真正的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还是一个孩子",不是说"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以后再说"的放任不管。 家长要在孩子做错的时候及时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盲目的溺爱,通常溺爱会使家长被孩子控制,失去原则和方向。</h3><h3> 同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多一些耐心,而不是纵容。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和想法,经常跟孩子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他们作出正确的引导,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想法的尊重,我认为父母经常鼓励孩子也是很重要的一点。</h3><h3> 当家长充分尊重理解自己的宝宝时,宝宝的潜能是无限的,会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还会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做到爱孩子尊重孩子,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h3> <h3>杨欣瑞妈妈:孩子天生活泼好动、贪玩。犯了事……我们通常都用成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暴力!结果孩子并没因此而改变。我们也时常反醒自己,改善自己。个人觉得不溺爱孩子容易做到,尊重孩子很难做到。面对孩子教导方面,严重缺乏耐心……随着孩子成长,我们也经常一起探讨,慢慢自我改善。学会与孩子愉快的相处……</h3> <h3>崔轩铭妈妈:孩子的世界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我们必须在安全的范围最重孩子的行为,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必须坚守的原则性问题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不能因为溺爱而放纵孩子</h3> <h3>熊欣玥妈妈:每一个孩子都有百般需求,有十种行为,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玩乐的天性,但是对于孩子玩乐时对他人的妨碍我们应该加以约束,不能以牺牲他人的方便与安全为代价来溺爱自己的孩子。尊重,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向情感互动。你尊重孩子,孩子即学会了尊重你。这是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溺爱,是父母对孩子单向的情感输出。久而久之,他的人生就只会接纳,而不会输出,因为他没有得到这方面的训练。父母和孩子的相处,应该始于尊重,止于溺爱。</h3><h3><br /></h3> <h3>吴天成妈妈: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纵然会有很多问题,而我们不能因为爱孩子而遇到问题的时候无原则的退让,无原则的去溺爱。孩子在适当场合的适当行为和适当要求我们要尊重,可以任其发展和满足,有些原则性的则是不可退让的。其实,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们的是非观念还很模糊与淡薄,除了学校的教育外,最主要的就是来自于父母的教育了。因此,父母无论多么宽容自己的孩子,都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教育孩子保持得体的言行举止,本身便是一种爱和尊重。</h3> <h3>莫凡爸爸:读完整篇文章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与孩子的想处之道,始于尊重,止于溺爱!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还是更多的是迁就小孩子的想法,就像小孩子在游玩过程中以一种危险的方式去玩耍,我们需要去制止,而如果是一种正常的方式时,我们需要去相信他们自身的能力!这一切都是以尊重为前题,尊重孩子的游玩的开性,以正确的方式制止孩子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把握交流的尺度,始终提醒自己要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去交流及分享,这样孩子才会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提升父母自身素质,给孩子做一个好傍样!😀</h3> <h3>周鑫辰爸爸: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上述两个故事的情况,我们家长一直觉得让孩子独立去玩耍,独立去克服困难,这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可以更加有利的让孩子成长。然而这种尊重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第一个故事中的家长,在确保自己孩子的生命没有危险,也不会对其他孩子产生危害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决定事情。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然而第二个故事中家长的做法,就是对孩子的溺爱。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带领和指引。但这样的带领和指引并不是单纯的溺爱。我们要做到始于尊重,止于溺爱。</h3> <h3>金典爸爸:尊重和溺爱的界定只在一线之间,而这界定的尺度又在我们家长的手里。往往有些家长会过度的放纵自己的孩子,觉得他们还小,就算有什么也只是小问题,其实这就是溺爱的表现。就像我们家金典现在喜欢在家里剪手工纸,一开始的时候剪的地上都是小纸屑并且她剪完还不会去清理掉,每次我们叫她清理的时候她爷爷总是会说没事的,让她去等一会儿爷爷会来扫的。这就是溺爱的表现,所以我就会和金典说你不要去麻烦爷爷,爷爷的腰不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后每次剪手工纸的时候你自己拿一个废纸篓过来,然后在废纸篓上剪,这样就不会把小纸屑剪到地上了。现在每次剪纸的时候她都会在废纸篓上剪。始于尊重,止于溺爱,请各位家长们都都把握好尺度,这样才能更好让孩子们在正确的环境中愉快的玩耍。</h3> <h3>周诗蕊妈妈:尊重孩子 就是让孩子在自主的空间内发展。其中像平等地位像朋友那样对待孩子。不过孩子的年龄小,便被是非能力差,所以要以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孩子。但是 尊重不等于放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给他自由的同时 也要有相应的约束。</h3> <h3>王紫怡爸爸:尊重和溺爱观后感,作为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但是不能溺爱,要分别出对与不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两者只在一念之间。</h3> <h3>何苇彤爸爸:尊重与溺爱,如何把握,取决于家长的是非观与尺度。一味地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便会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刁蛮任性、自私自利、太自我等等。爱不是无下限的纵容,也不是约束,强迫孩子完全按照家长的意愿来,更多的应该是尊重,正确地引导,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h3> <h3>李昊哲妈妈:尊重与溺爱,出发点是一样的,然而产生的后果却大相径庭。过分且无底线的尊重会导致溺爱,而以爱为借口的过度保护和包办教育却会使孩子丧失个性并且越发乖戾。如何掌握两者之间的度是每个父母值得深思的课题,尤其是在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的时候,家长充分的尊重与引导会带领孩子往正面的方向发展,相反过度溺爱产后的后果往往是负面的。</h3> <h3>王晨宇妈妈:溺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性格骄横乖张,不懂礼貌,不合群;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受挫能力变差,形成不良的习惯。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不能溺爱孩子,不是说"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以后再说"放任不管。</h3> <h3> 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明辨是非,那么你更不能奢求自己去尊重孩子,尊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首先自己要有明确是非观价值观,有足够的决心和定力来支持你的判断。尊重和溺爱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素质和修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