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背景一:小说原著和电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芳华》小说原著11.9万字,作为长篇体量不大,一部电影的容量,基本是量身定做,避免了作者另一部小说《陆犯焉识》到电影《归来》的大删大改。叙述采用第一人称,与电影一致,将原本丰富多彩的文工团生活压缩到一个人的视角,集中、简练。</p><p class="ql-block"> 一些人说该片是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片子,严格讲不是,是反映文革后期至改革开放前一个军一级文工团的故事,只是其中两个主人公的命运与战争产生交织。之所以会引起共鸣,是因为继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和同名电影,以及后来的电视剧《凯旋在子夜》后,几乎很少再有文艺作品涉及这场战争。有意思的是,电影《芳华》导演冯小刚,曾在《凯》剧中饰演过越南军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景二:部队文工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部队文工团不论专业和业余,都统称"某某政治部宣传队",后期兵团一级以上所属改回文工团称谓,军一级以下所属仍沿用"宣传队"。文工团专业和业余之分,不是是否专业时间排练和演出,而是看编制。专业的有部队文艺人员编制,业余的占用所属部队的其他人员编制,有时甚至占到连队。当时兵团一级以上所属文工团,如大军区文工团,以及海军舰队文工团,空军军区文工团,兵种文工团等,都是专业团体,只不过像总后政治部文工团和通信兵闪电文工团当时称"业余",是因为后起之秀水平低,称业余还能有点面子。军一级以下所属宣传队,除西藏军区等少数几个军职单位因地位原因特批专业文工团外,其余均为业余。</p><p class="ql-block"> 《芳华》中挂牌的是"省军区文工团",为军一级,严格讲应为"宣传队",业余的。该片从人员编制上讲,33个舞蹈队员,34个乐队队员,加上舞美、歌唱、戏剧、曲艺、行政后勤等,编制得八九十人左右,对于一个军一级业余演出单位,难以承受如此多人员占用部队编制。不过,作为从军区级文工团出来的导演和编剧,既保持舞蹈的规模,多人员,又使剧情中环境和人员集中展现,降低文工团级别,是可以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期,兵种一级文工团先是解散海军舰队文工团、空军军区文工团,接着铁道兵文工团合并到铁路文工团,通信兵和工程兵文工团因缩编成总参的军职部,也相继解散。这时,部队仅保留了大军区一级的专业文工团和军、师一级的业余宣传队。其后一段时间,直至1985年"百万大裁军",多数业余宣传队也相继解散,《芳华》中文工团的解散也正是这一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景三:舞蹈和音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芳华》中排练了6个舞蹈:《草原女民兵》、《行军路上》、《洗衣歌》、《沂蒙颂》、《战马嘶鸣》、《边疆女民兵》,影片中只展现了4个,这些舞蹈在我的散文集《舞台没那么炫》中有所介绍,都是当年我看过多遍的经典剧目。</p><p class="ql-block"> 《草原女民兵》和《行军路上》是战友文工团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作品,保留剧目,逢演必上。尤其是前者,常常被当做晚会的开场,当年是1领舞16群舞,娜仁花台下伴唱,耿莲凤台上领唱。</p><p class="ql-block"> 《洗衣歌》1964年由西藏军区文工团代表成都军区参演第三届全军文艺汇演,获全部4项优秀奖,一下子风靡全国各行各业,专业、业余都介入,几个人,几支乐器就能踏满舞台,绕梁全场。参加全军汇演的是2领舞,6群舞,后来发展到西藏自治区文工团的2领舞,16群舞。</p><p class="ql-block"> 《沂蒙颂》和《草原儿女》是继《红色娘子军》后,中国舞剧团在文革后期创作的两部"革命现代舞剧",都被拍成了电影艺术片。《沂蒙颂》当年曾被总政歌舞团学演,《芳华》中演出的是群舞片段。《沂蒙颂》加上前三个舞蹈,在《芳华》中都不同程度有所展现。</p><p class="ql-block"> 《战马嘶鸣》1964年总政歌舞团参演第三届全军文艺汇演,和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的《边疆女民兵》一样,都是这个时期保留剧目。《战马嘶鸣》原本应该是安排在慰问骑兵团那场演出,后因主角是何小萍,改成了《草原女民兵》。这段演出在拍摄片花中能见到,后来正式电影版本给剪掉了。</p><p class="ql-block"> 34人的乐队,除去手风琴,竹笛等乐器外,应该编成一支单管管弦乐队。剧中铜管组用了3支小号、2支圆号和1支长号,偏重,尤其是3支小号是50人以上的管弦乐队才应有的配置,虽然《行军路上》引子部分用了双小号和音,似乎也应将3支小号中改1支为欠缺的大管才合适。《绣金匾》歌曲伴奏中用了古筝,也不太符合时代,古筝出现在舞台上伴奏应该是其后若干年的事。</p><p class="ql-block"> 需要强调的是,那时舞蹈不论专业业余与否,大小与否,室内外与否,都是乐队现场伴奏,不像现在动辄就是放录音,所以那时舞真乐也真,乐队看着舞蹈,舞者听着音乐,声情并茂,《芳华》真实地再现了这些场景。</p><p class="ql-block"> 《芳华》插曲用了上世纪70年代电影《小花》的插曲《绒花》,原唱是李谷一。冯小刚、黄轩和几个女主在片花中演唱的朴树《那些花儿》不见了,我倒是觉得这首歌及演唱非常质朴,歌词也符合电影情境,使我回想起那个年代女兵们宿舍里时常飘出的这类声调,很接地气,去掉是原因估计是歌曲产生的年代晚于影片所表现的年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景四:绿军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芳华》中65式绿军装勾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主要原因是:拥有绿军装和三块红的军人象征着正直、无私、善良、纯洁,再加上文革时期人人都向往绿军装。同时该军装有两个之"最":持续时间最长,达21年;配发人数最多,其间兵员多时达600万。1974年后,部队给专业文工团配发了定制的凡立丁和毛吡叽的毛料演出服,《芳华》剧照中几个演员穿的就是这类,不过按当时规定,业余宣传队是不配发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景五:对越自卫反击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场战争起因除了由来已久的边境对峙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越南占领柬埔寨。</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柬埔寨大约有4股势力:与中国交好的波尔布特派红色高棉;与中国交好,但同时也在接受美国援助的西哈努克派;与美国交好的朗诺派残余力量;与越南和苏联交好的韩桑林、洪森派,也就是现任领导派,包括总理洪森、参议院主席谢辛、国会议长韩桑林、外长贺南洪等都在红色高棉时期任过职。</p><p class="ql-block"> 1978年年初,波尔布特对东部军区"反波尔布特"势力的肃清,造成了十几万难民涌入了越南。此时中国政府希望越南配合柬埔寨阻止难民流动,然而遭到了反对,一方面是其亲苏路线与中国反苏路线对立,另一方面是越南巴不得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早点倒台。</p><p class="ql-block"> 为了阻止难民越来越多地前往越南,波尔布特命令军队围剿越南境内的难民。1978年4月,越南将涌入来的难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柬埔寨救国民族统一战线",由分化出来的红色高棉干部韩桑林、洪森、谢辛领导。统一战线作为反红色高棉的先锋军,于1978年12月攻入了柬埔寨,短短1个月的间,越南军队就与统一战线兵临金边城下,并试图借机武力吞并柬埔寨。波尔布特此时毫无还手之力,只得请出了软禁多年的西哈努克亲王,让他去联合国安理会游说各国,来证明越南军队入侵的非法性,同时也向中国政府求援。</p><p class="ql-block"> 中国紧急集结了4个军区的9个军,计29个师56万军队,于1979年2月17日,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以6个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约10万人迎战。虽然越南主力滞留在柬埔寨,但迎战的这些经历了越南战争,并持有大量中苏两国支援的轻重武器,战力很强。而我军一些部队从乙种师、乙种军临时扩充为甲种师、甲种军,虽然作战异常勇猛,战力还是有所欠缺。《芳华》中那个烧伤的16岁小战士,就是真实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直到占领谅山县城时,越南主力军队才从柬埔寨战场上赶回来投入战斗。为了避免战争的胶着,我方开始主动撤军。</p><p class="ql-block"> 战争初始,面对山高、林密的复杂地形,我军重装武器施展不开,常常遭到冷枪袭击,很多人连敌人都没看到就牺牲了,这些在电影中有所呈现。谅山县城到河内是一条并行6辆卡车的甲级公路,便于重装展开,不出意外,两天就可攻打到河内,此时的撤退命令,使饱受冷枪冷弹袭击的指战员非常郁闷。</p><p class="ql-block"> 28天战争的结果是,逼迫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而逃入密林的波尔布特红色高棉队伍也未能挽回士气低沉、士兵逃亡颓势。</p><p class="ql-block"> 编剧严歌苓当年作为记者曾到过前线,不过那时对记者限制很严,绝大多数难以深入一线战场,只能在后方医院和保障部队中采访,所以电影中医院和运输队的场景再现,是真实经历的写照。同时,也避免了直接展现大规模战争场景,带来审批过程中可能的麻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景六:人物刻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芳华》中两个贯穿全剧的悲剧性人物:一个是招大家待见的、敞亮的刘峰,一个是不招大家待见的、封闭的何小萍,最终都被下放。编剧巧妙的是,通过和平与战争,将两个人物两度撕裂开。先是精神:一个落下神坛,一个落下舞台。后是肉体:一个断臂,一个失常。最终,又千回百转地缝合到一块儿,完成了轮回。</p><p class="ql-block"> 该剧通过文工团激情浪漫的日常生活,交织着枪林弹雨的战斗场景,火热与血腥的对比,展现了那一代绿军装包裹下一群年轻的心。</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还有所欠缺的话,一是人事处理草率,一是群起攻之过甚。</p><p class="ql-block"> 对于刘峰这样的全军学雷锋标兵,处理不好负面影响很大,通常是慎之又慎,不会因为林丁丁的一面之词,一两个干事的简单讯问,草率地决定去留。而作为"台柱子"的何小萍,仅仅因为假发烧,并且还是圆满完成了跳舞任务的情况下,不由分说地调离,显得不合情理。</p><p class="ql-block"> 对于性格内向、对人没有任何威胁的何小萍,大家不依不饶、恃强凌弱、群起攻之,似乎缺乏情感逻辑。而刘峰离去,平素帮助过的大家无人问津哪怕是偷偷的,显得过于薄情寡义。并且,文工团思想政治工作平时也极为乏力。</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悲剧是把人生有价的东西撕裂开看,关键是还要想法缝上,从这点上讲,《芳华》还算是做到了,虽然针脚还不那么整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文背景音乐选自韩红演唱的电影《芳华》片尾曲《绒花》(早年电影《小花》插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节选自李小宁七卷系列散文集之第七卷《舞台没那么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小宁七卷系列散文集:</p><p class="ql-block">《海洋没那么宽》-散文集一卷</p><p class="ql-block">《建筑没那么美》-散文集二卷</p><p class="ql-block">《岁月没那么久》-散文集三卷</p><p class="ql-block">《楼市没那么善》-散文集四卷</p><p class="ql-block">《传媒没那么真》-散文集五卷</p><p class="ql-block">《山水没那么奇》-散文集六卷</p><p class="ql-block">《舞台没那么炫》-散文集七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小宁近三年创作的七卷系列摄影散文集(计1500幅摄影作品、50万字散文)</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1)朝鲜、越南、老挝》</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2)缅甸、泰国、柬埔寨》</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3)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4)以色列、土耳其》</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5)南非、摩洛哥、埃及》</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6)俄罗斯、英国、爱尔兰》</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7)匈、捷、奥、巴尔干四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李小宁,建筑专家、作家、摄影家、文艺评论家、旅行家。设计建筑近百栋,计50余万平方米。出访近百国,达数百座城市和地区。已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图书31卷,全部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累计发表著述1000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