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老师《一笔龙》作品

敬一轩艺术馆李振水

<h3>大漠,刘中诚,斋号一苇草堂,河北人南宫人,定居北京。中国狂草艺术研究学会会长,河北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市场报》副社长,中国扇子学会江苏分会名誉主席等。曾出版《学书碎语&gt;,&lt;过图云烟录&gt;,&lt;大漠诗文书法集&gt;,&lt;大漠书法艺术集&gt;等个人专著,并编辑教辅类图书多部著作.同时在各大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文章十余万字,专攻翰墨二十余年,旁涉儒释道经典,喜收藏古今典籍,精于鉴赏.书法以草书见长,大气磅礴,浑厚天然.一笔龙被作为专利制作成巨大显示屏在西直门火车站亮相,被海内外人士赞扬,当代书界诸如沈鹏,中石都有过赞誉,书协主席张海亲笔题写'大漠书法艺术',国学大师文怀沙也挥毫为作品集题写书名.山东教育电视台对他的艺术成就做过专门的采访和报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参加和组织国内国外大展近百次,并多次为灾区和贫困山区组织参加义卖义捐活动,曾在人民大会堂参与组织了两届五老公益书画义捐活动,在延庆千家店组织千人书画晚会捐献活动,并亲自登台挥毫,百米长卷的所有拍卖款项全部捐献给当地敬老院.其作品被多家艺术馆展览馆收藏家以及台湾港澳韩国日本各地收藏.</h3> <h3>成就 明性:无一藏中无一物 有花有月有楼台</h3><div>书法一道,幼承乡贤书法家荣、马二师指导。从唐楷入手,上追魏晋,法宗羲献二王,旁涉旭素狂草,兼及张迁石门,犹好简帛古隶,回归平淡无奇,纯任自然。三十而立后始知放下诸法。自况:宁使其有质无文,亦不可巧言令色。自此,专攻草书十余年,折钗股屋漏痕尽在笔端;风雷激荡源自心底。当代书法界前辈诸如沈鹏、中石对其笔墨亦为赞赏;中国书协主席张海欣然为其挥毫题写书名《大漠书法艺术集》;著名书法家邹德忠先生为其题写《大漠书法工作室》及书法集子题字。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共参加国内国际书法活动展览近百次,并多次为贫困以及受灾地区组织义展、义捐等活动。其作品被军委首长和多家纪念馆、展览馆以及韩国、日本等各大团体机构收藏。</div> <h3>解析大漠书法的内涵首先要从他的文化结构上追溯。他儒释道无所不涉猎,尤其是老庄思想和禅宗精神对他的书法影响特别巨大。他把有和无的对应关系注入到用笔的线条上——用他的话说,线条的魅力决定于书法精神的内涵。他所体现的绝不是用一种形式或意义能够表达清楚的。“无为才能无不为,”无意才能表达无限量个意义。欣赏大漠的书法艺术,传递给我们的是他精神与文化的融合,是苍茫雄浑气吞山河、是沉着老辣古劲朴拙、是挥洒自如淋漓痛快……不可一一解读,又都隐含其中。抬眼望去这就是大漠的书法、大漠的精神。</h3> <h3>朴拙之间浑然雄强,大有魏晋之风范。细察之下更有韵味,率性而不张扬,飘逸而不柔寡,融朴拙而与流畅,怀心画而于墨中,轻松与厚重融为一体——遒劲与细腻寄寓奔放。就其艺术风格而言,虽糅杂“章”、“今”诸法却又不落入其繁臼,承古纳新,发我枝叶,具有很强的艺术个性,深得书道“胜神”之精髓。这在青年书法家中更是难能可贵。得见其人,人如其字。一身随意、一腔赤诚。简衣率直,博学文雅,恭谦随和,诚恳厚道。大漠喜好结善缘、广交友,效古贤、善诗酒,唯有书法艺术为其酷爱,并视其为毕生之追求。人无物欲之累必有豁达之胸怀、洒脱之心性,这份单纯与执著本身也谙和了书法艺术的“纯我”之心,这与当今“拜金”主义浪潮中尤为显得可贵。每个成熟的艺术家都会有自己对于艺术深刻的个人理解和成熟表达的个人语言,就书法而论也是如此。大漠好学,熟读古今历史思想以及书法的流派理论。博古众采,为我所用。逐渐形成了以传统价值观为艺术基石,以“心行与道”为躯干的艺术理论体系。秉承“书为心画,传神达情”的艺术真谛,并在技法上充分展示自我与无我,表现出了“不拘于形而美于形”的艺术个性。</h3> <h3>一件文化衫上,印有大漠书“归一”作品,见者印象深刻。此“归一”非彼“皈依”。古有汉张芝“一笔书”之称,又有清石涛“一画说”之论,形式并意念传达了一个哲学理念。“归一”,归于一元,即为大道。道家天地人合一;儒家人伦本体之中庸谐一;释家色空变换的宇宙统一,是为大美。</h3><div>“归一”亦是大漠书法创作的追求理念,他的草书不伦一字想,天设赤子心,隐机随天,咸其自取。由此理想,大漠字外工夫下得不浅,脑海中文学历史知识如块垒填充不少;心田裹哲理,人伦典章似标榜树立极多。他读帖、赏书、心有灵犀,他极少成篇大套的临摹,专注于一、二家风。悟性强,知其所以然,现代著名书家不乏为其榜样。徐生翁讲:“我学习涂抹数十年,皆自造诣,未当师过一个,宗过一家。”沙孟海云:“我对书法平日懒于临习,一曝十寒。”大漠与此同。</div> <h3>特征 见真:一气呵成龙翔天 天瀑飞流虹落地</h3><div>大漠作书,悬肘提腕、撮指执管、纵横上下、笔走龙蛇、枯润相发、沉着痛快、一气贯之,妙不自寻。看天瀑飞流,骤雨倾泻,长虹垂地若篆字,江河奔海显文章。恰似启功先生言:“行笔如乱水通人过,结字如悬崖置屋牢。”大漠敬重现代草书家于右任、王遂常、林散之。于右任曾道:“起笔不停滞,落笔不作势,纯任自然,自迅速,自轻快,自美丽。”大漠不装样,自性使之;林散之云:“如蚕之食叶吐丝,蜂之采花酿蜜,叶也?丝也?花也?蜜也?混沌一体,归诸自然。”行笔墨千年老苔,画万岁黑藤,放手写去,率直萧散,不着意处,灿烂一片。每当握笔,情境同弘一法师一样。“於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到摒除,绝不用心揣摸。故朽人所写之字,作一图案观之则可矣。”正是:佳书须慧眼,俗病枉精思。淡墨书字,淡而厚,实而清。</div><div>大漠书中墨色变化也是一大特征。有通篇淡墨题跋,有款识淡墨署名,别有逸趣,自适为之。草书随意即兴的创作,须要高度抽象性的理性要素,运用发挥时注意非理性的宣泄。大漠熟知老庄思想。庄子曰:“始于适而未尝不适者,充适之适也。”纸顺,墨顺,人顺,适可!适可!通篇而论,结体为本,笔意为魂,冷逸高旷,重视“布白”,知白墨守。有学者讲过:“忽视‘布白’的妙造,是对书法艺术的误会” 。“布白”是完善整体,达到整幅作品章法优秀,引申字内字外风格技巧的扩展、点线组织的美感。</div><div>赏大漠书法作品,如图画观,感觉到竹林流水,山顶飞云。大漠是性情中人,赏其“知过”佳构,巧不刻意,拙不伤雅,天籁无声。</div><div>识天年: 海市楼上真寻乐 象牙塔里假修身</div><div>知过明理,正是修养。大漠诗云:“海市楼上真寻乐,象牙塔里假修身。”他本分厚道,能够自责自谴,“曾因壮志想欺天,不惟无才愧做人”。</div><div>他有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线条的魅力在于无限量。人们惊叹于大漠无限量的思想,十个字,概括了中国书法之美。是啊,中国书法艺术其实就是线的艺术!这条线,从河出图洛出书开始,绵延至今,时而柔美,时而刚硬,然而它柔中带刚,刚硬中亦有内蕴,书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历史发展到今天,相信大漠定能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创作出有思想性的书法作品,为人们展示书法的魅力。</div> <h3>世界人文艺术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人文事物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具有周期的类似性,书法艺术亦是如此。发端于秦汉,成书于魏晋,历经唐代的鼎盛与后世的微调,清末民国的书法艺术是经过沉淀近千年后的中兴伊始。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时下,在社会思想和物质诸多社会条件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又一次处在了辉煌的发端之上,文艺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h3> <h3>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祝愿大漠在民族文艺复兴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志驱千里;在艺术道路上厚积薄发、终成一脉;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璀璨长河中留下自己浓墨的一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