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后儿童游戏集锦

海霞首选

<h3>1、滚铁环</h3><h3>滚铁环。这个应该是非常古老的游戏了,因为记得某次在玩的时候,我爸和我妈也跃跃欲试要玩。其实很简单,就是用铁丝弯个钩,然后找个铁环(最好是木桶之类器皿上卸下来的),用铁丝推着环跑就行。</h3> <h3>这个游戏也比较讲究技术,因为你要学会让铁环在自己的控制下拐弯、加速、跳跃,这个游戏应该绝对可以算是一项减肥运动</h3> <h3>2、滚雪球 一般是入冬时第一场大雪玩得好,地热雪的粘度高能滚的大,孩子们都忙着滚自己的雪球,最后总有几个滚大的,还有些小的,就聚到一起,堆成雪人⛄️</h3> <h3><font color="#010101">3、抱木 那时候校园里大多都种着树,或是窗户、桌子、凳子都是木制的。游戏规定一个人抓很多人,这个人定位王者吧😄多人都已身体挨着木头为安全,这些人都在木头间跑来跑去,王者抓住谁,谁就是下一个王者,接着就由他来抓!</font></h3> <h3>4、朦瞎子</h3><h3>游戏规则:先限定一个游戏区域(画或是以固定的区域内)把一个人的眼睛👀用头巾或手绢朦上,去抓参加游戏的其它人,抓住谁谁就给出一个节目,然后再被朦上眼睛抓下一个。</h3> <h3>5、猜拳</h3><h3>游戏规则:出拳有石头、剪子、布、石头砸剪子、剪子绞布、布包石头。也有的叫井,盖子、剪子😜</h3> <h3><font color="#010101">6、纸惯炮 又叫砸宝。</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惯炮跟之前提的摔炮不一样,这个是用纸折的,然后地上放一个,用另外一个去砸它,能砸翻过来,就算赢。这个需要砸的一方纸质教好,硬度要足够厚。记得以前找不到这样的纸,就在一个惯炮里面塞好几个小点的惯炮,结果实战的时候,一用力,就漫天飞舞了。</font></h3> <h3>7、也有砸烟盒的,类似砸宝!</h3> <h3>8、打水泡</h3><h3>拿石子往水里扔,一般能连打几个水泡,很远,打的多者为胜!</h3> 9、弹蛋儿<div>好象就是谁先打到别人的珠子,然后再打进洞里,就算赢了</div> <h3>弹蛋儿也有多人玩的看谁弹的最远!</h3> <h3><font color="#010101">10、弹弓射击打鸟,打双方指定的东西,看谁打的远,打的准😊有时候也打碎玻璃挨打</font></h3> <h3>11、点羊窝</h3><h3>一共十二个窝,每个窝里五个羊粪子😄,点的人抓起来任意一窝,顺时针方向每窝里边点一个粪子(石头子也行😄)点完对方抓起下一窝继续,谁点到完,正好空一窝,那他就赢空窝后边一窝的子,如果跟跳棋一样连续就一下赢好几窝,再继续,直到完谁赢的羊粪子最多谁就胜利了😄</h3> <h3>12、东西南北风</h3><h3>照图折好,总共有八个方向,写上不同的字,然后来回动你要哪个方向就接受,上面写的……然后大笑</h3> 13、翻花手绢<div>手翻绳。把一根绳子两头打上结,套在手上,通过手部动作,翻成各种形状,这个需要2个人配合,好像有二面条🍜,花手绢🌸乱柴火,老牛巢……</div> <h3>14、抓子</h3><h3>儿歌:五个子的,比如 大叔你抓是</h3><div> 二叔你擀面 擀面</div><div> 三叔你 鸟头🐤 鸟蛋</div><div>四叔你斗篷,都管,抖起来,好看[捂脸][捂脸][捂脸]</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抓子还有七个,九个的,口诀也不一样谁记得发给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这个游戏很考验反应力,更考验的是手的大小也锻炼了手指的灵活度!</font></h3> 15、骨头子<div>骨头子有花🌸,背,骆驼🐫(深坑那边)</div><div>抓子挣钱😍扔一个到空中,掉下来期间,抓两个一样的是一分,三个一样的是一毛,四个一样的是一块,抓好再把扔出去的那个接住。屡次叠加,谁挣得钱多💰谁就赢了</div> 17、狼吃羊,也叫老鹰抓小鸡<div>游戏规则:选一个人当老鹰或狼🐺,选一个力气大的机灵的当门扇,其余的人如图在门扇后边</div> <h3>18、拍拍手</h3><h3>儿歌: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h3><h3>你拍二我拍二二个小孩梳小辫;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爬高山;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大老虎🐯;你拍六我拍六六碗馍馍六碗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杀公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当老师;当当当不起,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画画画图画,图图图拐拐,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h3> 19、踢毽子<div>有口诀,有名字,撩(脚不落地拿里鞋帮踢)、踢(脚落地拿里鞋帮踢)、盘(左右脚里鞋帮轮流踢)、犇(用脚尖踢)、拐(朝外用外鞋帮踢)、蹴(用膝盖顶)、打(用反方向的脚后跟从后面掏着踢)</div><div>还有儿歌: 1、 踢一踢二踢三节,坚决打倒王红丸,踢一踢二踢三斗,蛤蟆背上蝌蚪走😄</div><div><br></div> <h3>20、跳马🐴</h3><h3>记不记得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教那个公主👸玩的就是这个游戏</h3> 21、跳皮筋<div>跳皮筋、一直对跳皮筋不屑,因为认为那个是纯女生类游戏,不过小学时候有段时间跳这个很疯狂,每级需要将皮筋抬高,于是皮筋的高度从脚面、脚踝,升到膝盖、腰部,再到胳肢窝、脖子,最后一级是拿手举着,这样的高度,照样有同学跳的下来,真是够牛的。<br><div>儿歌1</div><div>学习李向阳</div><div>坚决不投降</div><div>敌人来抓他</div><div>他就跳高墙</div><div>高墙不顶用</div><div>他就钻地洞</div><div>地洞有枪眼</div><div>敢打小日本</div></div> <h3>儿歌:2、花轱辘辘车套白马</h3><div> 白马不走拿鞭打</div><div> 一鞭打到姥姥家</div><div> 姥姥出来抱娃娃</div><div> 舅舅出来笑哈哈</div><div> 舅妈出来胳乍乍</div><div> 不吃你饭不喝你酒</div><div> 我当天来当天走</div><div>儿歌也有这样念的:</div><div>葫芦芦车。套白马。白马不走拿鞭打,打到姥姥家,</div><div>姥姥出来抱娃娃,姥爷出笑哈哈舅妈舅妈你别扭,不吃你的饭不喝你的水当天来</div><div>当天走。</div> 22、纸飞机<div>这个就是每个人折好自己的纸飞机✈️看谁的飞得远</div> <h3>23、撞拐</h3><h3>跳跳跳拐拐,我给王家做买卖,王家嫌我吃得多,我给王家拉一锅😭😭😭</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24、编花篮</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游戏规则:单腿落地,另一条腿搭在挨着的小朋友腿上,能围成一个圆,站好!拍手念:编编编花篮🌸,花篮儿里头有小孩儿,转过身搭着的腿变成勾着,一个人的脚勾着挨着的疼腿弯曲的地方开始跳,接着年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谁跳坏了,或摔倒了输</font></h3> <h3>25、丢沙包或打方</h3><h3>丢沙包。这个算是大众化的游戏了,没什么技术含量,一个字-跑!那时候一般都是集体组织的,特别是冬天比较冷的时候,一个班的都在一起,丢沙包,老师也跟着玩,不过一般先挨砸的也是老师。</h3> 26、跳方<div>1、)跳格子。不知道这个各地是否一样,就是在地上划出几个格子,然后拿方、钥匙或者回型针做成的串状物扔到里面,然后单脚着地,在格子里面把串状物踢到下一个格子里,依次类推,踢到最后一个格子的就赢了,中间不允许手和双脚着地。这个游戏应该是女孩子玩的,记得以前都是跟堂姐还有</div> <h3>27、抢板凳</h3><div>抢板凳是一个游戏,游戏规则选10人围着9个椅子站一圈,一人敲鼓。鼓响人转,鼓停看谁抢到座位。每次淘汰一人,之后再减少一个椅子。如此循环,直到最后一人胜出。</div><div>中文名</div><div>抢板凳</div><div>游戏者:</div><div>任意几人,选一人做裁判。</div><div>游戏道具:</div><div>凳子</div><div>游戏意义:</div><div>培养竞争意识与应变能力,</div><div>游戏规则:裁判唱歌或打鼓等,游戏者围绕凳子转圈,可拍掌助兴。裁判声停,游戏者立即抢位子坐下,未抢到位置者淘汰。进入下一轮游戏,凳子依次减少,最后一人胜出。</div> 28、印钢蹦儿 技术不行了,没小时候会弄<div>影印钢蹦。这个不知道有多少玩过,现在1分、2分、5分的硬币少了,这也难怪,人口袋里都换红票子了,谁还愿意带一兜叮当乱响的钢蹦呢?玩法很简单,削跟铅笔,笔尖削平了,然后在钢蹦上蒙一层薄纸,用铅笔在上面刮刮,纸面上就会印出国徽什么的,这个算是技术活,因为不小心就会刮破纸,或者把“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抹黑了。当时自己特意把5分的正面和背面都印了出来</div> 29、电报出城其实就是藏猫猫<div>一个人朦上眼,其它人藏起来,让这个人找,藏猫猫发现藏着的人需要抓住,电报出城看见了只要说电报谁谁就行了😊不用抓住</div> <h3>30、丢手绢</h3><h3>这个都会玩,一边玩一边唱😜</h3><h3>[丢手绢]</h3><div>丢,丢,丢手绢, 悄悄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div><div>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丢,丢,丢手绢,</div><div>悄悄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div><div>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div><div>丢,丢,丢手绢, 悄悄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div><div>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div><div>快点快点捉住他。</div> 31、扔刀 也叫分土地<div>玩法就是在地上画一个方框,中间划一道左右等分,然后在自己的地届扔三刀(应该是三刀吧),然后去中线上扔一刀,中的话,就可以在中线上往对方领地划条线,分成2分,对方选择1分,剩余的部分就归自己,情形就根八国联军割咱土地似的。玩这个最忌讳两件事:一是刀不好,刀把太沉容易倒,削铅笔的小刀太轻力道不够,还容易合上;二就是地面不好,有时候一刀下去,眼见中线,结果下面一个石头,一下就把刀子崩出去N远。具体玩法有好几种,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某次跟同学玩时,对方一边占我的地盘,一边说“肥啊肥啊”</div> <h3>32、打岗</h3><h3>“打岗”,和“打老讨”</h3><h3>一开始的形式差不多,距离十米左右画两条平行的线。一条线上摆放两层立起来的砖头,叫做“岗”,和“打老讨”不同的是这些岗不代表什么角色。</h3><div>孩子们站在另一条线上,用猜拳的方式决出先后顺序,依次扔出手里的砖头或者大小差不多的石块来击倒“岗”。如果击倒一个,可以有权继续击下一个。如果没有击倒则轮别人打岗。所有的岗都被击倒后,以击倒最多的人为优胜,依次排出名次,随后进行下一环节游戏。</div><div>第二环节游戏需要先把击倒的岗都给重新立起来,孩子们站在起始线上,把自己手里的砖头放在脚面上,抬腿使劲把砖头抛向那一堆“岗”,同时大喊口诀:“一挖老牛”!喊完口诀就单腿跳着奔向自己那块砖头。十多米的距离,一脚的力道未必就能抛的位置非常靠近“岗”。所以还得有第二步,口中喊着口诀:“二背小楼”用站立那只脚把砖头踢向更靠近“岗”的位置。第三步口诀是“三打金刚”,喊口诀的同时要用站立的脚把砖头扫向位置最佳的一块“岗”还得把它击倒,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既要击倒岗还不能把自己的砖头踢太远,因为下一步是往起始线踢。</div><div><br></div><div>“三打金刚”以后,需要把扫倒的岗再立起来,继续单腿蹦到自己的砖头跟前,喊出下一句口诀:“四只回头”!同时使劲一脚把砖头往起始线踢去。下一句口诀是“五只马马”,继续往回踢。最后一句口诀是“六只老牛一出头”,而最后一脚要把砖头踢过起始线,越远越好。</div><div>最后一脚还没踢过线的就算出局,过线的还没完事,需要决个高下。每个孩子站在踢完最后一脚砖头所处的位置,双脚夹住自己那块砖头,跳起来将砖头使劲抛出去,这才算最终成绩。前边本来踢过线最远的人,却输在这一招的未免比较懊恼。其实也不冤,这一招考较的功夫和技巧要比前边那些更重要。</div><div> 有同学回忆当年家长都不喜欢孩子们玩“打岗” 游戏,说是“打岗打岗,今年打岗,明年吃糠”。想来这些游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家长怕孩子们被砖头砸到。也可能是小时候都比较穷,温饱还没解决,“打岗”谐音“打缸”,打破米缸可不是好兆头,怕明年“吃糠”。</div><div>扔砖头游戏分布范围比较广,规则各处都有点区别。虽然看上去玩法粗糙,但都是童年乐此不疲的游戏。</div> <h3>33、跑圈方</h3><h3>如图,像小蜘蛛的是人😄分两波,一波站两边拿方打中间跑圈的一波,被打着就死了😭,有一个或两个跑进圈里,再跑回站的位置,期间不被打着,就可以接着玩😄否则,就换着打对方😄</h3> <h3>34、跳绳</h3><h3>大众游戏,多人的,单人的</h3><h3>儿歌:找找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先来敬个礼,二来握握手,谁是我的好朋友?咚咚嚓,骑住縄</h3><h3> 周扒皮,周扒皮谁叫你半夜来偷鸡,我们正在做游戏,双脚踩住个周扒皮</h3> <h3>35、先在黑板上画一张脸,再画上眼睛和嘴巴、眉毛,不要画鼻子。然后让每个同学排队,蒙住眼轮流拿笔画鼻子,看谁画得好!!!!!</h3> <h3>掏鸟蛋</h3> 走几里路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