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电影《芳华》的热映,把那一段终身难忘的艰苦岁月又带到了人们面前,引起了我们那代人(50后)的共鸣。我们的芳华消逝在那个磋砣岁月的年代里,我们这代人曾经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在中国,知青是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是自愿或被迫下放到农村或边疆兵团务农的年轻人,而这些人实际只得到初中或高中教育。真正掀起大规模上山下乡高潮则是在1968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停止,所有的学生都加入了这场史无前列的浩劫中。到了68年,许多中学生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安排工作,怎样安置成了中央的一大难题。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主席的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的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这个名字走近千家万户,家喻户晓。</h3> <h3>1966年至1968年的初、高中学生我们称他们为“老三届″。随着老三届的下乡,我们开始了“复课闹革命”,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是小学生的跨进了中学大门,学制改革成两年。同样的小学66、67、68级进入中学变成了“新三届″。我们以学农、学工、学军为主,文化课为辅开始了两年的中学生活,到期后又赴“老三届″的后尘,下乡和支边。下乡时我们才十七、八岁,正置芳华。</h3> <h3>来到农村广阔天地,所谓的“挥洒青春热血,肩负国家富強,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这么重的“重担″压在肩上,我们弱小的肩头根本承担不起,恐惧、忧伤、孤独、担心整天萦绕在心头,繁重的农活和烈日的烘烤小花早就被摧残得枯黄。</h3> <h3>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文化不高,文凭没得,但对文艺还很热衷。能歌善舞,还略懂各种乐器,有时聚在一起唱唱跳跳减缓思家的忧伤。</h3> <h3>据了解,上山下乡的知青,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估计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云南支边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将他们回城的要求表达出来,1985年5月8日胡耀帮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同年10月1日中央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全部回城。知青成为了历史,我们的芳华也遗失在那段刻骨铭心的艰苦岁月中。</h3> <h3>2002年5月4号,纪念我们下乡30周年,我们再聚首,已是步入了中年,往事不堪回首。</h3> <h3>一个大队的知青战友。</h3> <h3>曾经在一个公社的女知青。</h3>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代人有人幽默地概括了一段打油诗:在该读书时没书读;在该结婚时没房住;在该生育时没指标;在找工作时没文凭;在谋发展时没实力,真实的描述,万般的无奈呀。</p> <h3>关于知青运动,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那就是国家不满意。现在我们这代人已进入暮年,芳华已逝,珍惜当下,让夕阳余辉绽放出它华丽的光彩。</h3> <h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年的“知青”都已变成老人,可那段历史却深深的刻印在脑海中。知青时代是中国乃至全球,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的年轻人是幸福的,国家安定、繁荣。他们可按部就班的上学求知,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追求梦想。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我们那时的辛酸和无奈。</h3> <h3>“知青”《一支难忘的歌》在我们心中,在我们整个人生长河中都永久萦绕,一支永远拨动着我们心弦苦涩的歌。我们常常相聚回忆往事,过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句歌词:“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应改成:“是不那么多”,但当年结下的知青情谊却永远联系着我们。年轻时我们的天性和憧憬被压抑被束缚,如今也该让我们舒展和释放一下。所以“中国大妈、大叔们”喜欢群聚,唱歌跳舞、旅游拍照,展示自己最后的风彩,无可后非。当然,一切原则在文明的规范之中!</h3> <p class="ql-block">今年是我们下乡50周年,半个世纪的回忆是沉重的,借此再一次重翻此文来纪念我们埋在泥土的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