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四年级长实践科学主题活动

央妈

<h3>  天气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雨、雪、冰雹等,可以预测出来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加准确地观测天气。 </h3><h3> 我们能学着科学家那样,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吗?我们能用简单的工具测量气温、风速和降雨量吗?我们能用记录的数据来发现天气变化的信息吗?我们能做一回小小气象播报员吗? </h3><h3> 来,来,来,看看的四年级同学的科学主题实践活动《天气和我们的生活》。</h3> <h3>活动一:熟识全国各行政区与行政中心城市。 通过中国行政区拼图的比赛,培养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通过比赛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让学生明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以及行政中心所在地。为学生后面学习城市天气预报做好铺垫。</h3> <h3>活动二:全国城市天气预报的研究 观看一次全国城市天气预报,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天气状况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相近区域天气状况比较相近。通过数据比较,孩子们发现这些数据背后的更多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沿海城市的降雨量比内陆城市要大,沿海城市比内陆的风速要大,北方的气温要低,南方的气温要高,最南边的城市“海南”气温最高,四季温差最小,而最北方的黑龙江是中国温冷的地方。我们的冷空气一般都是从北边吹到南边的。 利用周末在家,同学们还模仿气象播报员播报当天的天气,做了一回气象播报员呢,这样的感觉很奇特。同是,也让同学认识了很多的天气符号,学到了很多天气知识。为此,爸爸妈妈还为我的播报做一回评委,为我提出的意见。</h3> <h3>活动三:天气日历表的制作与研究 把我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的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我们真实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每天的真实观察和感受,我们发现冷空气来临前气温会略微上升,会有降雨,会刮大风,而冷空气来了之后,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将总体下降,即便冷空气走了,气温也不会回到之前了,所以,每一次冷空气的到来都是预示着气温的下降,天气的变化。而我研究的11月份的天气,典型的代表了入冬后温度的变化,早晚温差大是最大的特点,上半月与下半月的天气也明显不同。</h3> <h3>而在分析降雨量的时,我们也发现,北京的年降雨量要少,比较干燥,冬天是干冷,但是降雨集中在6、7、8月,其中6月最高。而我们嘉兴年降雨量比较多,几乎每个月都有雨,其中7、8月降雨比较集中,所以我们这里比较潮湿,冬天所谓湿冷。而这样差异的产生是为什么呢?原来和两个城市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离赤道近,一个离赤道远,太阳照射的角度造成了直射和斜射,这些所带来的不同热量产生了气温的不同与变化。</h3> <h3>最后,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毫无疑问,关系很密切。如今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通畅便利快速的交通对于极端恶劣的天气,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考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变化,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天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可是天气也我们的地球增添了很多的生气,更是给我们的地球创造了很多资源和财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