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哲学思考——华东师大三亚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第二组学习日志

美友271571

<h3>2017年12月21日下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王红霞副教授,为我们做了《阅读与哲学思考》专题讲座。</h3> 王教授分别从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思考;如何通过阅读进入哲学思考;阅读中西经典的区别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阅读与哲学思考关系。 <h3>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思考?当下人类文明遭遇的困境,人类以痛苦为代价学习真理。人类遭遇困境时被考验的是心灵的力量,人文学科的复苏是人民生命实践的需要。</h3><div>阅读人文经典人类在许多领域不断进步,比如社会制度、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然而智慧在古代,公元前5世纪是人类的轴心时代,欧洲是宗教的民族,也有着重视哲学的传统,传统正在消失。中国是哲学的民族,注重哲学修养是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我们已远离传统</div><div>现代人距离智慧最为遥远,获得智慧的方法是传承,即阅读经典。</div> 阅读经历,借助经典的阅读获得阅读经历的机会,我们就具备了哲学修养,有的人不需要阅读经典,哲学家是少数的,哲学修养是每个人都应当有的素养。 <h3>阅读中西经典的区别,中国哲学为人生哲学,儒家无所为而为;道家无为而无不为;佛家无心而为。西方哲学既知识哲学(理念和现实世界)。</h3><div>西方不是未来的真理我们向西方学习科学、制度和文化,近10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中国人。哲学根本上表征着文化之间的原则差别,文化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语言进行传递。我们要树立独立人格</div><div>回归中国人文经典,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div><div>我们要以中国的人文经典滋养心灵</div> <h3>我们提倡做有思想的教育家型校长,必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长们承担的职责和角色越繁杂,对实践的探索与对教育规律的思考越多,遭遇的各种两难选择和悖论就会越多。校长怎样才能突出重围、看清方向、提升自身领导力?或许我们可以借助哲学启发智慧、赐予力量养成思想者的头脑和哲学家的精神,敏锐捕捉教育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进而把握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