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看了芳华,感触良多。虽然讲述的是7-80年代某部队文工团的事,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可是感受得到人性的一面。</h3><h3><br /></h3> <h3>影片以时间顺序围绕文工团人员性格特征展开故事情节。刘峰,在影片中就是一枚活雷锋,帮炊事班抓猪;帮人修理物品,甚至战友结婚为了帮他省钱自己做了一对沙发送给战友;在抗洪抢险中腰部受伤,当有机会去高等院校精修时,他为了爱情把机会让给了别人。在对林丁丁表白后,有身体上的接触,被路过的战友看到,惊吓到了对方,最后林丁丁不但没有接受刘峰反而告发了他。刘峰后来被发配到滇越边境,当战争来临时刘峰为了救陷入沼泽的战友右手中弹,最后截肢。刘峰在和平年代是雷锋标兵,在战争年代是英雄楷模,从始至终刘峰就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善良勇敢的人,转业后每天为了300元奔波劳碌,做点生意车也被联防队员扣下,讹诈他的钱。想起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我莫名有种失落感,在这世界上我最佩服的就是两种人,一种是有道德有担当的人,另一种就像刘峰这样的好人。何为好人,舍得奉献的为之好人,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这点,首先做好人要自己足够强大,只有自己比别人强势的情况下才能做好人,反之当你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是没有东西去奉献的,当把仅存的都奉献了自己也就什么都没了,迎来的只有惨淡的人生。刘峰就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正是因为他的无私,不为自己考虑,当人老去没有力气奉献时,自己就成为了一个弱者虎落平阳被犬欺。我对这样的人非常崇敬,虽然在社会上依旧是个小角色,可是正是有了这样无畏无私无我的人存在,整个世界才能维持稳定的存在下来,刘峰的一生丝毫不逊色任何一个伟人,他留给了人们美好。</h3><h3><br /></h3> <h3>何小萍,在影片中也是一个悲剧的存在,一个心地善良柔弱的小女生,从小就被人欺负,还被继父和生母抛弃,后来去了部队认为就不会有人欺负她了,可是事与愿违。她在文工团努力希望得到大家认可,而因拿了别人军服拍照被室友排斥,练功时只因汗水流的比别人多,就遭到舞伴的嫌弃,只有刘峰陪她练习,后来刘峰离开文工团时也只有她坚持相送。何小萍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她把恨隐忍心间,把爱奉献给需要的人。在她分配到前线做护士的时候,当医务室被炮弹击中的时候她奋不顾身扑到被烧伤的小战士身上帮这位奄奄一息的士兵挡住石块。后来照顾生了重病的刘峰,相依为命。这些都可以看出何小萍是一个心地善良懂得爱护的人。影片从开始到结束,何小萍都没有笑过,神情木楞,为人也不活泼开朗,不知道是她的性格影响了她的命运还是她的命运影响了她的性格,于此往复,造就了她悲剧的人生。</h3><h3><br /></h3> <h3>萧穂子,在影片中她一直是以第三方的视角在看待发生的一切,无论在是别人欺负何小萍的时候,还是林丁丁告发刘峰的事情上,她总是保持的中立态度。最后当文工团解散的时候,她考上了大学,当了一名记者。她也代表了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选择,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着波澜不惊的人生。</h3><h3><br /></h3> <h3>郝淑雯和林丁丁,她们各自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她们并不是自私而是那个年代赋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们有可能没有做多少好事,并不是思想觉悟很高的人,可也算不上是坏人。她们反应了社会的现实,一个利用高干子弟的关系网到处拿地致富;一个抛弃好人刘峰嫁给了条件更好的华侨,一切以自身利益出发。这也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我们无法评判对与错。</h3><h3><br /></h3> <h3>冯小刚的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现实,当然电影有片面性,它无法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本质,大多数情况好人还是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芳华》有可能是想给人更多的感触才这样安排的剧情吧,毕竟英雄主义完美结局的故事太多了。我认为《芳华》是年末最值得一看的影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i><u><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后我附上影片的结束语作为本文最后的完结…</b></u></i></h3> <h3>"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