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参加潍坊市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案例展示活动有感

夏荷

<h3>好久没有机会外出听课了,这次有幸争取到了参加2017年2月19到21号在寿光实验中学举行的潍坊市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案例展示活动的机会,心中无比兴奋,终于可以看看现在的初中数学课怎么上了。这次活动历时两天,共展示16节课,跨越初中三个年级,课型多样,既有新授课又有复习课。活动一开始,我就被老师们上得课深深吸引了。</h3> <h3>昌乐王金河老师开启了活动展示的第一节课。王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亲历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通过用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接四边形,然后找出里面的平行四边形,再观察图形,猜想性质,证明性质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h3> <h3>郭秀敏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结论,最后再让学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证明。几个步骤下来,让学生体会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且在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先引导学生将命题转化为"如果﹍﹍那么﹍"的形式,然后让他们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最后进行证明。让学生感知了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h3><h3>郭老师的智慧还表现在她对教材的驾轻就熟的能力上。通过一个例题,然后不断的变化条件,延伸出好几道题目。既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复杂图形可以分解成基本图形进行解决。每学习完一个知识点,郭老师都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提升,去充分体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这一点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都是一点而过,而郭老师的做法却是在交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h3><h3>郭老师这节课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很好的典范,她的良苦用心充分体现了一位真正搞数学研究的老师的高素质。</h3> <h3>孙建东老师在引入环节,给学生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提炼出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了三角形研究的问题,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将要研究的方向,让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一改其他老师让学生先研究边的性质再研究角的性质的做法,充分放手,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完成。同时,他注重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的教学,反复去提,以便让学生形成规范的证明过程。此外,孙老师的教学语言干练,每句话都进行了精心揣摩,各环节的衔接性语言水到渠成,让人感觉畅快淋漓。</h3> <h3>一直不知道复习课怎么上才会有高效的学习效果,20号上午的四节复习课让我很是过瘾!同样一节课四位老师上出了不同的精彩!高婷婷老师以鱼骨形式的构图,引导学生回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基本图形的分析方面,由A型和X型以及一线三角型三种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平移、翻折等的不同变化,由一般性到特殊性,让学生见识了基本图形的多种变式,使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得到了系统的提升。长时间的坚持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能快速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这样的复习设计是我们很值得借鉴的。当然,要想像高老师做得那么好,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大容量浏览教学资料才能办到。</h3> <h3>刘艳萍老师则以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为整节课的靓点。在一上课就展示了学生课前预习所画的思维导图,知识点全,图案美观,构思巧妙,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到位。此外她从让学生动手画图入手,以开放性的题目引出三角形相似的不同判定方法。这样的题目设计既检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看出学生灵活应用定理的能力。动点例题的设计有深度,有内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中"对应"的重要性。</h3> <h3>张晓静老师充分展示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原则。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提问学生,让学生来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来评价学生等等,整节课都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是主体,在每个环节之后,教师都跟上点评,跟上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往模型上去靠,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h3> <h3>王秀卿老师虽然年轻,但在课堂上那种沉稳的神情,俨然一个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王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有深度,有中考复习课的意味,从基本题型到中考链接,层层递进,步步加深,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王老师的语言也非常富有感染力,在她的不断激励下,学生的思路变得很灵活,计算能力也很强,最后的2017年的中考题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有好几个同学解了出来,这不能不说王老师的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h3> <h3>20号下午的四节都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老师们在设计的时候,各有千秋。</h3><h3>张鹏老师利用"洋葱数学"的动画引入,让学生知道古人利用摆火柴找到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我们今天可以找到更简洁的方法来解方程。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他以"移项篇""合并同类项篇""系数化为1篇"和"解方程篇"几个版块,引导学生稳扎稳打的学会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同时张老师以"给你几分钟,独立完成"的语言引导,提醒学生高效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h3> <h3><br /></h3><h3>杨晓敏老师一上课就以"欢迎同学们和我一起进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之旅"的语言,让学生卸下心理负担,轻松上路,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整节课在 "抢答""两行竞赛"中展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错点"的环节设计非常棒,既让学生看到了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又把做得既快又好的技巧交给了同学们,降低了学生出错的概率。</h3> <h3>以下是我在学习中所作的记录,是我的思维与讲课老师思维碰撞出的火花!</h3> <h3>有认同也有疑惑</h3> <h3>通过这次听课,我见识了优秀老师对教材的精心处理。数学教学的探究,我永远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