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王家大院

貂鹃

<h3>  群山环绕间的谷地,依山傍水。</h3><h3> 远远望去,屋舍院落高低起伏,有序排列。灵石县静升镇,就在此处。"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就在此镇。</h3><h3> 晋中王家,第一次听说是在滇西北的玉龙雪山下。遇一位山西人,少语。当我问及山西时,他只是语重心长的说了句:到山西一定要看王家大院。除此之外再无赘述,这反而使王家大院产生了更大的诱惑。</h3><h3> 有幸来到灵石静升镇,一睹心中那个神秘的大院。站在横贯东西的大街上,映入眼帘的并不是王家的院落,而是一座精致的魁星楼。这是一座独具特色,堪与州县级文庙相媲美的乡村级文庙。它矗立在此,不容小觑。我想,与静升“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的王家一定有某些渊源。</h3><h3> 沿文庙的东侧坡道缓步而上。不远,一座经历数百年风雨的深宅大院就完好坐落在那,门庭向东。宅院负阴抱阳,安静平和,宛若一位阅经沧桑的老者。环顾四周,群山连绵,田园漫漫,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尽收眼底。</h3><h3> 两只傲然的石狮伫立大门左右,忠诚地守护着这座年代久远的城堡。刚踏入,我便被这规模宏大、巧夺天工的建筑群所震撼。这里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官宦门第、大户商贾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h3><h3> 虽然高深庄严,却处处充满着情趣。木雕、石雕、砖雕,绘画、诗文、书法,人物、动物、植物,在此汇成一体,它们或阴或阳,或浮或镂,无不令人叹为观止。院内外,屋上下,触目皆是锁住你眼球的建筑艺术精品。抬眼所及的雀替、门楣、窗棂,低头可看的柱础石、门枕石、墙基石,河目可观的照壁、瓦当、望兽,造型之奇,手法之精,构思之巧,独具匠心。</h3><h3> 顺着主路在这民间建筑艺术博物馆里一直向上走,走到天地宽阔处,回头一望。它的大,立即令我瞠目,让我咋舌。堡墙环绕,是堡又似城,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一桥相连,东西相望,唇齿相依。青砖灰瓦的院落就着山势梯度推进,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屋顶,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了一个很规整的“王”字。在它面前,我之前所见过的庄园瞬间变成了小家碧玉。</h3><h3> 再回想门口的石狮,这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那份傲然原来归根于他们守护的这份显赫,这份厚重。</h3> <h3></h3><h3><br></h3><h3>【延伸阅读】</h3><h3>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是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艺术典范,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h3><h3> 没游览过王家大院的人,会认为“她”只是一座院。</h3><h3> 游览过王家大院的人,会看到“她”包括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三部分。</h3><h3> 熟悉王家大院的人,才知道“她”其实是对王氏家族五座城堡、五条巷子、五座祠堂及一条商业街的总称,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h3><h3> 据史料记载,当年王家在修建红门堡、高家崖、崇宁堡、和义堡和拱极堡五座城堡时,分别以“龙、凤、龟、麟、虎”五种灵瑞之象建造。红门堡居中为“龙”,高家崖居东为“凤”,崇宁堡居西为“虎”。三者横卧高坡一线排开,形成龙腾、虎跃、凤飞翔的雄伟态势,盛气十足。和义堡为“龟”,拱极堡为“麟”,二者辟邪示祥,富有稳家固业的寓意。</h3><h3> 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皆为黄土高坡上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余平方米。现在虽没有完全恢复出王家当年五瑞兽雄踞的气势,但许多建筑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国内也实属罕见。正如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先生参观后所感叹的那样“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