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逝去的只是芳华

石之美者为玉

<h3>  走出影院,在瑟瑟寒风中走了很久,心情难以释怀,收拾纷乱思绪,汇成些许琐碎言语,记录在这里,不是做作的矫情,也没有刻意的炫耀,因为我们每个人看《芳华》,都能找到自己的解读,正所谓一人一舞台,一人一德行。</h3><h3> 很想每个人能抽空去阅读原作,小说名字最初叫做《你,触摸了我》,那才是严歌苓的《芳华》。影片中,虽然小说里一些内容和情节在影片中被删减或改编,使得一些剧情会略微凌乱甚至很突兀,但影片以音乐及光影方式将《芳华》油画般的展示给观众,让小说里的人物、场景呈现出另一番的鲜活。无论影片《芳华》是否最初冯小刚心里的那个文工团故事,但我仍然要致敬这位导演,因为之前他曾说过:“很多我的同龄人不是不爱看电影,是没有电影看。所以《芳华》来了。”</h3> <h3>  无论小说还是影片,有人从中看到了年轻,有人看到了时代,也有人看到了人心。</h3><h3> 何小萍,初到文工团就悄悄拿走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是为了让十几年没见过自己的爸爸能够记住她长大后穿军装的样子。她爸爸忍了很多年没给她回信,忍了很多年对她的思念,就怕自己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当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才敢写上一封信,表达对女儿深切的思念和爱,他把女儿穿军装的照片当作精神支柱,撑了很久,终于还是没有撑到平反的那一天,含恨而终!</h3><h3>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工团里一些战士的父母陆续得到落实政策而平反,当萧穗子脱口而出的一句“解放了!”让人潸然泪下。而刘峰呢,当所有善良或被唤醒善良的人们为其善良一生的曲折肃然起敬时,才是我们对他的解放。</h3> <h3>  何小萍知道被善待很难,所以她活得很隐忍。她知道刘峰的冤屈,她对林丁丁和那些污蔑刘峰的人寒透了心,内心里已经彻底放弃了文工团这个集体,但为了维护内心的正义感,她愿意引爆自己,在分队长给她顶替演A角的时候,她以“高烧”为由而拒绝。最终,她的谎言因被政委识破,在救场演出后被逐出文工团,被这个“温暖”集体所抛弃。提及影片中的政委、分队长角色,他们就没有坚持为刘峰、何小萍的正直善良去维护过,在何小萍顶替A角救场时,甚至还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文工团那些嘲笑、侮辱、伤害刘峰与何小萍的人们,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工团领导的影子,曾经一位前辈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团队领导者决定着他的团队文明所在,简单说就是时下推崇的企业文化。</h3> <h3>  文工团里“少”不了刘峰。文工团连去追猪的第一人选都是他,大家对于刘峰只是出于对某种身份的认同,只是努力获得自己的利益维护,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h3><h3> 文工团里“少”得了刘峰。刘峰离开文工团三天,就没人再说起他了。虽然善良仅仅是刘峰的本能,也是他的选择,但是我们不能老是假装遗忘,包括刘峰式的给予,包括善良。</h3> <h3>  很多人欣赏社交中的会做人,但是会做人和做好人根本就是两个范畴。萧穗子应当是文工团是最会做人的人,她追求并享受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幸福感,她对何小萍和刘峰有尊重和理解,在分队长面前对小芭蕾以一句“你做的也太过了点”规避自己,同时又恰逢适宜地向分队长表示自己的“正直”。在其他人嘲笑、侮辱何小萍或刘峰时,萧穗子自如地选择“从众”,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我们没有去欺负某人,但我们也没有勇气和大部分人作对,保护被欺负的某人。中立,有时也是一种恶;中立的态度,本身就是在纵容作恶。影片里,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远远高于做一个善良过剩的刘峰,真是所谓“做王八蛋,觉得比正经人还正经”。遗憾的是,很多人习惯将这些“恶”简单归结于某个时代,而逃避应有的忏悔。</h3><h3> 《芳华》上映后,一些评论妄加引用所谓影片“你敢打老兵”台词,实际上影片完全遵从原作所著的是郝淑雯呵斥联防队员“**妈 !你们打伤残军人?!”、“打战斗英雄?!”,并无“你敢打老兵”一说。反观在影片中,对后来终将成为老兵一员、在文工团大院花圃上油腔滑调模仿着政委“你们也不觉得害臊”的那位兵,拥着他起哄“好人就该做好事”落井下石的那些兵,以及想方设法诱导刘峰承认所谓“触摸内衣扣襻”的那些干部老兵,想必早已有人在心里狠狠攥紧了拳头,愤怒地施以拳头了。</h3> <h3>  “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对人类物种的某种劣根性,严歌苓用小说文字进行了狠狠地鞭笞,如她的小说《床畔》、《小姨多鹤》、《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等。有人说,严歌苓这个作者,眼光太“毒”,看透还说透,是历史中的一道闪电,惊着你,耀锃眼。闻之,我亦情不自禁为之叫好,拍手称快。</h3><h3> <b>最终,我们需要的是正直善良,而不是恻隐同情。</b></h3><h3><b> 愿逝去的只是芳华。</b></h3><h3> </h3><h5> 《芳华》,一代人的承受,一代人的遗忘,一代人的反思。</h5><h5> 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确实很难看懂《芳华》里的情节,虽然我也没有完全经历过。70年代末,正处少年时代的我,常常望见一列列满载士兵、军事武器的列车疾驰开往西南边陲,拥在敞开的棚车门边的年轻士兵们看着铁路边上少年的我们,一种莫名肃穆笼罩着我和小伙伴们的心,多年后,那个场景依然清晰印在脑海里。当年,曾是火车司机的父亲驾驶机车牵引军列到达边境小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有过一个印着“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的搪瓷茶缸,随身使用了很多年,直至磕痕斑驳,没法泡盛茶水,它才渐渐地褪出我们的生活视野……。那场战争,是距离我们现今年代最近的一场战争,影片中关于战争的片段虽然不长,但足以让我们真实感受战争的残酷、杀戮、吞噬,炮弹横飞、血肉模糊,被炸裂的战士遗体,被烧焦的士兵……。当我们初中毕业时,仍然经常听闻来自前线有关法卡山、老山的战事报道,而那年的我们和影片里的石林峰一样,也是十六岁。</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