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电影《芳华》触动了我心底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 的青春年华。</h3><h3><br /></h3> <h3>我与我的战友们,拥有与《芳华》相同的集体记忆。</h3><h3>电影《芳华》中,许多令人难忘的片段与我记忆中的蒙太奇,交替出现在我的脑海中……</h3> <h3>1974年冬天,我特征文艺兵入伍来到了燕山角下的某坦克部队。</h3><h3><br /></h3> <h3>这是我军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h3><h3>它是我军首个坦克部队,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功勋卓著。号称我军"装甲第一师"。</h3> <h3>红五星、红领章,</h3><h3>天天盼着早点发军装;</h3><h3><br /></h3><h3>穿上新军装,</h3><h3>想方设法要去县城照相馆,</h3><h3>照个军装照,惦着寄给家人看;</h3><h3><br /></h3><h3>第一个军礼,</h3><h3>一定是对着镜子的揣摩;</h3><h3><br /></h3><h3>敬一个军礼,</h3><h3>彻底告别了自己的青葱岁月,</h3><h3>开始了真正的军人生涯。<br /></h3> <h3>一样的部队驻地、一样的部队大礼堂。</h3><h3><br /></h3><h3>我们宣传队挺有点儿专业的血脉。文革时期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们分批下放到一师学习解放军,"改造"思想,改造的结果是帮助部队培养出一支正规的表演队伍。我们宣传队擅长演话剧、戏曲,参加过多部电影拍摄,后来又增加了歌舞队。灯光、舞美、服装一应俱全,有严格的排练演出专业要求。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著名舞蹈家邢波老师、著名表演艺术家徐忠权老师都曾多次来队指导。</h3><h3> <br /></h3><h3>在部队大礼堂前的合影</h3> <h3>文艺兵的工作生活,在军营里有着特殊性,亦兵亦艺,令许多人很好奇。</h3><h3><br /></h3><h3>冯导就这样调侃过:每一个老兵心里都住着一个文工团女兵。</h3> <h3>一样的早晨练功、练声、练乐器的基本功。</h3> <h3>40多年前,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小文艺兵。</h3> <h3>一样的排练场、一样的练功排练,一样的把杆、一样的挥汗如雨。</h3> <h3>一样的演出搭台、一样的舞美灯光、一样的军营礼堂演出、一样的才艺一专多能。</h3> <h3>集体活动的余暇,也时常会有这样的场景。</h3> <h3>有模有样</h3> <h3>部队为了让我们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每年会安排大家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歌舞团、广播文工团中央音乐学院等艺术院团进修。</h3><h3>这是五姐妹在中央戏剧学院的留影</h3> <h3>对着镜子勤学苦练</h3> <h3>虽然是集体生活,但是还是有更对脾气的姐妹。</h3> <h3>那时候,照相机是很少见的。所以那时的文艺兵很少有这么漂亮的"艺术照"。</h3> <h3>在部队,女兵是很吃香的,可对女兵而言,宣传干事最吃香,一部照相机"荼毒"了多少巾帼。冯导的桥段绝对真实!</h3> <h3>那时候的节目绝对"主旋律"。</h3><h3>部队从战争中走来,部队文艺工作者要为"兵"服务,为部队服务。一切都要鼓舞斗志,激励士气。</h3><h3><br /></h3><h3>另外一个作用是密切军地军民关系。逢年过节部队首长带着宣传队和篮球队到地方慰问,如果演出精彩,篮球能赢,首长和部队都风光地很呢。</h3> <h3>话剧《模范饲养员叶红海》剧照</h3><h3> 后改编成电影《燕山红叶》</h3> <h3>那时候,这样的造型组合是经典。</h3> <h3>话剧《报童》剧照</h3> <h3>美美滴</h3> <h3>文艺兵的部队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h3><h3>偶尔队里也会安排大家 " 旅游 " ,这是指导员带着部分女兵在清东陵遥看"大清河山"。</h3> <h3>共同工作生活,朝夕相处,成长的岁月里,一样有着集体生活的爱与痛,一样有着青春的萌动。</h3><h3>有好感、有吸引、有关爱、有信任、有友谊,单纯如璞玉,唯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h3> <h3>我们部队每年都要去内蒙拉练。</h3><h3>去的地方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朱日和",著名的"蓝军司令满广志",就出自我们坦克第一师。</h3><h3><br /></h3><h3>那时候的朱日和一片草原丘陵荒漠,渺无人烟。部队到了演习地域,军用帐篷安营扎寨。部队实战演习秣兵历马,宣传队利用演习的间隙到各部队慰问演出,草原做舞台,星空做背景,为战士们送去精彩节目,送去温暖和鼓励。</h3> <h3>演习之余,骑上军马,摆个造型。</h3><h3>不过我可不是花架子哦,我是真会骑马的。</h3> <h3>这样的女坦克手见过吗?</h3> <h3>两个女兵爬上坦克车,不爱红装爱武装。</h3> <h3>慰问演出中</h3><h3>我们与当地旗里的乌兰牧骑相互交流,相互移植各自的节目。记得有一次联合演出,各处的牧民都赶来,盛况空前,就像那达慕一样。</h3> <h3>当年的小兵今天已经成为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家级著名演奏家</h3> <h3>威武的长号手</h3> <h3>勤学苦练</h3> <h3>永远忘不了草原牧民察汉兰托。我的这张照片就是骑着他的马,穿着他的衣服照的。他不爱说话,就一心对你好。</h3><h3>我们认识后,每年部队一来,他就牵着马来找我,</h3><h3>我就中午利用午休偷偷的溜出帐篷,察汉兰托就带着我跃马扬鞭,一溜烟儿的消失在草原深处。这些"违纪"的事,至今指导员队长都不知道。</h3><h3>记得有一年,拉练结束,我们坐着卡车编队驶向部队装载的火车站,察汉兰托骑着马带着他的大牧羊犬一直跟着我的车跑,送了很远很远……</h3> <h3>京东大地的山山水水,战车隆隆,锋烟弥漫的内蒙演习大漠,唐山抗震救灾的抗震组歌……我们的青春经过部队的锤炼,终生无悔!<br /></h3><h3><br /></h3><h3>四十多年过去了,战友们终有一聚。</h3><h3>没当过兵的人很难体会到这浓浓的战友情。</h3><h3><br /></h3><h3>几十年的回忆、期待和相望,把战友情谊早已转化成兄弟姐妹般的亲情。</h3> <h3>我和孟排长</h3><h3><br /></h3><h3>脍炙人口的《同一首歌》作者,著名作曲家孟卫东。我们乐队的编创和指挥,我们大家都习惯叫他"孟排长",叫了他一辈子。</h3> <h3>老汉儿与美女</h3> <h3>舞蹈队的没来齐,精气神儿还都在。</h3> <h3>我当了"党代表"</h3> <h3>我俩还得像小时候那样宠着你</h3> <h3>喜欢和你们在一起</h3> <h3>咱俩儿一起下到一个营锻炼,每个连队都对咱们特好。</h3> <h3>美女簇拥,孟排乐开了花</h3> <h3>三人舞《东郭先生》的扮演者</h3><h3>从左到右,东郭先生、猎人和狼</h3> <h3>几十年过去了,</h3><h3>战友们相聚一堂,互诉衷肠;</h3><h3>年轻时的一段文艺兵经历,</h3><h3>给予了我们很多……</h3><h3><br /></h3><h3>孟卫东排长的一首《同一首歌》</h3><h3>把战友的青春,</h3><h3>凝聚在一起。<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