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部《芳华》让我们激情重燃,</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曲《绒花》让我们思绪万千。</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尘封的往事,渐次揭开;</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相同的经历,似曾相识。</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军人的符号已注入我们的灵魂,</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军人的情结已融入我们的血液。</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血与火的洗礼锻造了我们的青春,</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与死的考验铸就了我们的芳华。</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就是属于我们的 别样的芳华!</b></h3> <h3><b> 曾经有这样一个集体</b>:他们是一群青春年少、芳华正茂的年轻军人,平均年龄20多岁,最小的16岁,最大的38岁。他们活跃在军营、工厂、矿山,深受基层官兵和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当军号吹响,他们又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用艺术生命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旋律⋯⋯<br> 这,就是56013部队政治部文工团!</h3> <h3><span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 </font>我们于1978年初相聚在一起。文工团成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练功没有像样的练功房、乐队没有宽敞的排练场。大家以苦为乐,起早贪黑,勤学苦练基本功,创作编排了许多战士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了一台完整的综合晚会需求,每个人除了自身专业,还要一专多能,至少学会两种以上的功夫:吹、拉、弹、唱、说,样样精通;服装、道具、化妆、装台、卸台,人人动手。经常背起背包走遍各个军营和驻地附近的工厂、矿山等,深受基层官兵和</span><span style="text-align: left;">当地群众的喜爱。</span></h3> <h3><b>青葱岁月</b></h3> <h3><b>林荫漫步</b></h3> <h3><b>演出之余</b></h3> <h3><b>姐妹情深</b></h3> <h3><b>独唱演员 杨丽蓉</b></h3> <h3><b>手风琴独奏 傅强</b></h3> <h3><b>花腔女高音 卢红</b></h3> <h3><b>舞蹈《西班牙斗牛舞》</b></h3> <h3><b>小乐队演奏轻音乐</b></h3> <h3><b>女中音独唱 罗萍</b></h3> <h3><b>藏族舞蹈《干杯》</b></h3> <h3><b>古筝演奏 陈淑萍</b></h3> <h3><b>豫剧清唱 贾俊萍</b></h3> <h3><b>弦乐四重奏</b></h3> <h3><b>女声二重唱 张慧君、罗萍</b></h3> <h3><b>男声独唱</b></h3> <h3><b>话剧《于无声处》</b></h3> <h3><b> 作品探讨</b></h3> <h3><b> 乐队排练</b></h3> <h3><b> 商讨节目</b></h3> 左起:杨丽蓉、蒋密林、曾凡冰、王远林 <h3><b> 乐队五元老</b></h3> <h3><b>文工团的男兵们<br /></b><h5>后排左起刘元竹(提琴)、刘纲(圆号)、刘洛宏(提琴)、孔健(舞蹈)、王业庆(提琴)、智军(长笛)、傅强(手风琴),前排左起郑士林(大提琴)、李雪松(舞蹈)</h5></h3> <h3><b>女兵们在宿舍前的草地上<br /></b></h3><h5>前排左起:陈淑萍(古筝)、杨丽蓉(独唱)、史方敏(扬琴)、陈玲琍(扬琴)、蒋密林(琵琶)<br />后排左起:贾俊萍(豫剧老旦)、卢红(花腔女高音)、张慧君(报幕、独唱)</h5> <h3><b>大地当餐桌</b></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1978年12月,文工团正在四川永荣矿务局演出,接到紧急回调命令,用短短的3天时间整理装备。12月底的某天深夜,我们背起背包、自带干粮,静悄悄地离开驻地步行到火车站,踏上了开往战区的闷罐列车。经过三天三夜的摇晃后又辗转乘坐两天敞篷卡车,到达云南边境小城屏边。开展了为时一个月的战前训练一一射击、投弹、体能;同时还编排些小节目预备沿途宣传鼓动时演出。</p><p class="ql-block"> 1979年1月下旬,我们跟随部队开进到蚂蝗堡槟榔寨,住在帐篷里。由此,开始了奔赴各参战部队的巡回演出,为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们加油鼓劲。并在野外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中旬,战事临近,文工团为配合战区需要,化整为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五个小组:宣传鼓动、烈士转运、烈士安葬、医院救护、俘虏收容;第二部分返回战斗部队。</p> <h3><b>南溪河畔(中越边境)</b></h3> <h3><b>拉块布帘就是舞台</b></h3> <h3><b>前线小乐队<br /></b></h3><h5>前排左起:司丽虹(提琴)、智军(长笛)、王业庆(提琴)、刘元竹(提琴)、刘洛宏(提琴)、傅强(手风琴)<br />后排左起:李华奇(提琴)、刘纲(圆号)、吴宏健(大提琴)、淡浩东(低音提琴)、<b><u>李慈民</u></b>(双簧管)、张少华(舞蹈)、吴军(小号)、钟树成(小号)。</h5> <h3><b>车篷里的乐队</b></h3> <h3><b>2·17 战斗打响 渡过红河</b></h3> <h3><b>开战当天,作者从简易竹伐浮桥跨过红河</b></h3> <h3><b>第一组:宣传鼓动组</b><br> 由队长刘贵祥(乐队指挥)、副队长赵立柱(山东快书)、刘洛宏(提琴)、李雪松(舞蹈)、司丽虹(提琴)、黄薇(舞蹈)6人组成。<br> 主要任务是:战地宣传鼓动。开战当天就随政治部基指跨过红河开展工作。白天冒着枪林弹雨分组穿梭在各阵地宣传鼓动,同时采访收集战况,晚上编写、刻印战报到凌晨,早上天不亮又出发,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风餐露宿、泥水满身。在作战期间的20天里,始终冲在最前沿。没有松过绑腿脱过鞋袜,更别说洗脸漱口换洗衣服了。但我们完成任务毫不含糊:嗓子说唱哑了就演奏乐器、刻蜡板打了泡包扎一下继续⋯⋯面对炮火连天、尸横遍野,他们咬紧牙关,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每一次任务,深受前线官兵的欢迎(上图为作者刻写的《反击战报》第17期)</h3> <h3><b>脚踏异境 视死如归<br /></b>宣传鼓动组男兵:刘洛宏、李雪松</h3> <h3><b>红土妆容 硝烟染眉<br /></b>宣传鼓动组女兵:司丽虹、黄薇</h3> <h3>宣传鼓动组的男兵刘洛宏在阵地给战士们宣讲《反击战报》</h3> <h3><b>第二组:烈士转运组<br /></b> 由吴军(小号)、刘元竹(提琴)、智军(长笛)、刘纲(圆号)、孔健(舞蹈)5人组成<br /> 主要任务是:接收前线送回、或到阵地搜寻、到医院接收的烈士,收集、核实烈士身份后,冒着生命危险冲破越军18公里的封锁线,穿越国境线,往返100多公里将烈士平安转运回祖国安葬;一时转运不了的烈士,他们要轮流为其通宵站哨守护,以防意外。转运站设在洞坪。这组的任务是最艰巨的,既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日益叠加的压力,又要克服生理上对血腥味和腐臭味的不适以及体力上的严重透支。最终他们园满完成了任务,在评功名额受限的情况下,5人均荣立三等战功(上图为转运组组长吴军)</h3> <h3><b>第三组:烈士安葬组<br /></b><b> </b> 由张慧君(报幕、独唱)、张敏霞(豫剧花旦)、卢红(花腔女高音)、杨爱玲(舞蹈)、王凤(二胡)、傅强(手风琴)、郑士林(大提琴)7人组成。<br /> 主要任务是:为烈士分发被服、收集整理登记烈士遗物。这组的成员年纪小、身体弱,虽然他们在国内,却承担着重要职责。他们同样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障碍,怀着敬畏之心去安抚每一位烈士,无一差错。</h3> <h3><b>安葬烈士前的缅怀<br /></b>女兵左起:张敏霞、张慧君、杨爱玲、卢红、王凤;后排右一傅强</h3> <h3><b>掩埋烈士</b></h3> <h3><b>烈士墓前宣誓</b> 张敏霞、张慧军</h3> <h3><b>在简易的烈士墓前<br /></b>左:傅强,中:郑定国(组织科干事),右:郑士林</h3> <h3><b>第四组:医院救护组<br /></b><b> </b>由指导员<b><u>郑雄</u></b>(舞蹈)带队,队员有熊玉萍(舞蹈)、郭小津(舞蹈)、罗萍(舞蹈)、梁红(舞蹈)、蒋密林(琵琶)、史方敏(扬琴)、陈玲琍(扬琴)、贾俊萍(豫剧老旦)9人组成。<br /> 主要任务是:抢救、护理伤员。这组人最多,除了指导员全是女兵,她们从基本救护学起,到战地抢救伤员,面对那血肉横飞、支离破碎,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上图为救护组梁红[左一]与医护人员一起抢救伤病员)</h3> <h3><b>第五组:战俘收容组<br /></b><b> </b>由王业庆(提琴)、<b><u>李慈民</u></b>(黑管)、查云生(舞蹈)、代兵(舞蹈)、杨丽蓉(独唱)、陈淑萍(古筝)6人组成<br /> 主要任务是:接收、押送从前线送下来的越军俘虏回国;移送越南难民返回越南;登记造册、参与审讯俘虏并通过翻译给战俘宣传我军对俘政策(上图为战俘收容组的女兵 杨丽蓉、陈淑萍)</h3> <h3><b>第二部分:返回战斗部队<br /></b><b> </b> 有刘戈平(舞蹈)、李华奇(提琴)、李克勋(二胡)、程小林(舞蹈)等4人。战前坚决要求上战场杀敌,经组织上批准,他们如愿以偿地返回了原所在的建制连队,直接上一线作战。<br /> 战斗中,返回110团的刘戈平荣立一等战功,从班长火线提拔为副连长(见图);<br /> 李华奇所在109团二连七班荣立集体一等战功<br /> 程小林荣立三等战功;李克勋火线入党。<br /><h1> <b>他们是我们文工团的骄傲</b>!</h1></h3> <h3><b>战地演出</b></h3> <h3><b>战壕里的演奏</b></h3> <h3><b>猫耳洞里的创作</b></h3> <h3><b>相互搀扶着到前线宣传</b></h3> <h3><b>巾帼不让须眉</b></h3> <h3><b>放下乐器拿起武器</b></h3> <h3><b>英姿勃发</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不爱红装爱武装</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1979年3月3日,文工团随部队撤回国内,全部集结在云南省蒙自县新安所进行休整。</span></h5><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返川后,文工团参加了成都军区文艺汇演,并在成都市解放军剧院公演两场;还代表成都军区部队赴京参加全军文艺汇演。当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和重庆人民广播电台都分别报道和直播了我们的演出盛况。</h3> <h3><b>班师回国</b></h3> <h3><b>战争结束了,你却留下了</b>(刘洛宏在屏边烈士墓前)</h3> <h3><b>祭奠战友</b> 刘戈平带着儿子为战友扫墓</h3> <h3><b>祭奠战友</b> 李华奇89年清明节为战友扫墓</h3> <h3><b>撤离前,作者在越南谷柳大桥</b></h3> <h3><b>手拿战利品留影<br /></b></h3><h5>前排左起:卢红、史方敏,<br />后排左起:熊玉萍、蒋密林、司丽虹</h5> <h5>1979年"五一":返回江津驻地后女兵二班合影</h5> <h5>1979年"五一":返回江津驻地后女兵三班合影</h5> <h3><b>战后参加军区文艺汇演 </b></h3><h5>乐队女兵在成都电讯大楼前留影。(左起:司丽虹、蒋密林、陈玲琍、史方敏)</h5> <h3><b>战后到红军团演出</b></h3><h5>乐队女兵在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前留影(左起:史方敏、陈玲琍、蒋密林、司丽虹)</h5> <h3><b>战后参加军区文艺汇演 </b>部分队员合影</h3> <h3><b>一九八O年四月,成都军区司令员尤太忠观看文工团演出并合影</b></h3> <h3><b>一九八O年十月于重庆为全军"文化中心"现场会代表演出合影</b></h3> <h3><b>参加全军文艺汇演 天安门前留影</b></h3> <h3><b>参加全军汇演的彝族舞蹈《支前》</b></h3> <h3><b>参加全军汇演的舞蹈《星光闪闪》</b></h3> <h3><b>参加全军汇演的撒尼族烟盒舞《美酒敬亲人》</b></h3> <h3><b>参加全军汇演的舞蹈《为了祖国》</b></h3> <h3><b>56013部队政治部文工团演出节目单</b></h3> <h3><b>《战旗报》刊登了我们演出的报道</b></h3> <h3> 这是作者在整理东西时偶然翻出来的在成都军区参加调演时获得的奖状。</h3> <h3> 在对越作战中:文工团先后荣立一等战功1人(刘戈平),荣立二等战功1人(刘洛宏),数十人荣立三等战功,其余均受到上级通令嘉奖。</h3> <h3>曾经风雨的战友 一起相约观《芳华》</h3> <h3><b>吴军、刘元竹观影后与冯小刚对话</b></h3> <h3><b>三十年后南北战友齐相聚</b></h3> <h3><b>38年后刘纲重返部队驻地一一江津</b></h3> <h3><b>三十八年后相聚在珠海</b></h3> <h3><b>三十八年后相聚在海口</b></h3> <h3><b>河南战友聚会</b></h3> <h3><b>三十八年后重庆战友聚会</b></h3> <h3> 56013部队政治部文工团从1978年初成立,经过一代代的传承至1992年,历时15个年头,圆满地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br> 其中,历时十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记录了我们三赴前线的生死经历。无论是79年的西部战区,还是85年轮战的老山战区,都穿梭着我们的身影、激昂的歌声处处飘荡一一橡胶林里弹琴,猫耳洞里歌唱,半山坡上舞蹈,烈士墓前焚香。我们用激情和汗水为战士们奉献精神食粮,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芳华每一篇章。</h3> <h3>我忠实于自己的记忆,<br />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br />曾经的年轻,演绎成多少记忆;<br />今日的闲赋,沉淀着无数思恋。<br />这就是财富!</h3><h3>崇高的、精神的、永恒的!</h3>留给自己 、<span style="font-size: 16px;">留给孩子 </span><h3>成就新的一代! <br />这就是我们的初衷!</h3> <h3> 2018年5月9日,经战友吴军同志推荐,通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四川大学图书馆破例将《战火青春》一书作为历史资料,收为永久性馆藏。</h3><h3> 川大图书馆负责审查、收录馆藏图书的同志对此书的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独特性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我们三十七师文工团1979年参战老兵的集体荣耀。</h3><h3> 此书的征集意味着这段历史已经载入史册,将永远记载我们这一代人和这支部队的荣光。这不仅是历史的记载,并将有益于后代,更是我们不泯的期待。</h3><h3> 图为文工团老兵吴军同志代表作者接受川大图书馆颁发的《荣誉证书》。</h3> <h3><br></h3><h3> 这篇《战火青春》(原名《我们的芳华》),让我能够比较完整地再现当年的经历,感谢我当年这些可爱的战友们。他们无私的提供了宝贵的照片资料,并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h3><h3> 这里要特别鸣谢吴军和刘洛宏两位战友,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照片、文字资料,还主动出主意帮我更准确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刘洛宏,每次在我深夜改稿的时候,他都通过电话与我一起通宵商讨设计方案、版面设计、文字修改、色彩搭配、照片取舍等具体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经征得刘洛宏的同意,我把他给战友微信群名《战火青春》作为本书的书名奉献给大家。</h3><h3><br></h3><h3><br></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制</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〇一八年三月十八日 凌晨</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h5><h5><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b></h5>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waqu5x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我在烈士转运站的那些日子</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