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东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府,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更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这一次,在梧州市教科所的用心组织下,我们长洲区一行六人怀揣着满心的向往,来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参加“广西教育科研管理者高级研修班”的培训。 </h3> <h3> 当我们踏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门,那浓重的文化气韵就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h3> <h3> 恢宏的校园建筑,让我们震撼!</h3> <h3> 开班仪式上,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冯长元向我们全体学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h3> <h3> 梧州市教科所所长黄晅也紧随其后进行了发言。对于此次培训的成行,全体学员用热烈的掌声来表达了心中浓浓的谢意!</h3> <h3> 争分夺秒,我们期待接受教育新理念的洗礼;满怀兴奋,我们期盼与新思想进行一场激烈的碰撞。</h3> <h3> 首先,为我们上第一课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邓涛教授。他以切身的感受为我们讲解了国内外教育改革新趋势,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新风向。</h3> <h3> 通过讨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一话题,令我们所有人都茅塞顿开。为什么老师们越教越辛苦,学生越学越累?那都是教学的碎片化和被动化,及知识与能力发展存在的缺陷所造成的。</h3> <h3> 听后,我不禁反思。是啊,这样低效的教学都是自己造成的。今后,我们应把“森林”呈现给学生,让我们的教学能够事半功倍才行。</h3> <h3> 精彩还在继续!紧接着,中小学教师培训杂志社执行社长、总编辑,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王春光教授,从选题、视角、格式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这一主题,让我们受益匪浅。</h3> <h3> 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画像上的这位老师!他是教育部国培专家,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差点教育”理论创立者黄宝国。</h3> <h3> 他语言幽默风趣,用“十视”给我们开课,并让我们了解“教研”和“科研”的区别。一个是研究怎么上课,一个是研究为什么这样上课。更重要的是,他还指出了作为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我们要搞教科研,跟大学是不一样的。搞研究并不一定要“高大上”,而应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h3> <h3><font color="#010101"> 黄教授告诉我们,搞科研一定要有政治高度。</font></h3> <h3>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由“文本”走向“人本”。</h3> <h3> 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要有创新教育思想。黄教授还详细介绍了他提出的“差点教育”:尊重差异;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别。</h3> <h3><font color="#010101"> 的确,现在的教育既然要提倡个性,那就应当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味地培养大批考出高分的学霸,如工厂中批量生产的产品,又何谈个性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找准“我”,做好“我”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出色,不断进行自我超越,不是更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规律,更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吗?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更利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听完黄教授的课,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另外,我们还听取了东安实验小学校长韩爽的讲座:《教育就是与真善美的相遇》。与真善美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font></h3> <h3> 教室外虽然寒风凛烈,教室内却如沐春风。崭新的教育思想,正在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带给我们每一位学员无穷的动力。相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次学习所得,将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感谢梧州市教科所,更感谢这些为教育事业不断奉献的教育工作者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