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这个冬月

云在飞

<h3>  时光已走近冬月,淅淅沥沥的雨儿下了整整一周,终于在周末迎来久违的阳光。趁着这大好天气,一行人直奔大武汉。</h3><div>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在这个季节,迎接我们的自然不会是如雪花飞舞的梅花,只有那令人瑟瑟发抖的寒风及飘落一地“枯叶蝶”。</div> <h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是一定要去的,即便是为了这些儿时成诵的诗篇。</h3><h3> 相对于岳阳楼的古色秀丽,黄鹤楼显得更为恢宏大气:高翘的檐角,犹如展翅欲飞的黄鹤,雄浑而不失精巧;檐角下的小铜铃,随着江边吹来的寒风,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仿佛在传递着古人的诗意情怀。登顶远眺,三镇风光尽收眼底;万里长江,烟波浩渺,一桥飞架其上,天堑变通途。</h3> <h3>  踏进红楼,又是另一番感受。行走在这座颇具西方古典风格的名楼里,环视周遭的砖瓦草木,瞻仰着楼中的史迹陈列,感受着这里的肃穆气氛,一股英雄之气在心头驰骋。“武昌首义,民族曙光”,若无英灵们的热血之举,又安得我们今日的岁月静美,心存敬畏。</h3> <h3>  户部巷于我这挑嘴之人来说,吸引力不是很大,或许更多只为验证一下它的美誉而已。时近中午,逛荡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走进巷中,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街中人头攒动,两旁的小吃琳琅满目……状元猪蹄的味道应该不错,摊前的“长龙”可以佐证,只是一向不太喜欢这种油腻之物。挑了份最具武汉特色的三鲜豆皮儿,原来就是一豆腐状的烧卖,不过味道的确不错,也许是饿了的缘故。热干面却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了!</h3> <h3><font color="#010101">  午后,阳光正好,去武大走走也挺不错:即便看不到烂漫的樱花🌸,总可以感受下厚重的人文气息。顺便在校正门留个影,却被老公戏谑像武大学生,也罢,暂且山寨一次,小小地弥补下内心的遗憾。[呵呵]感谢这个双肩包,让咱又年轻一回……</font></h3> <p class="ql-block">  历史总带给我们许多震憾:或实实在在的物件,或不可触摸的精神内涵。去省博馆看看就成了这次行程的最大期盼:一则想亲眼目睹越王剑与随州编钟的“芳容”;另一方面也许因为先祖屈原的缘故,对楚文化有着非一般的情结。踏入展厅的那一刻,竟有恍若隔世般的感觉:那古朴厚重的青铜器物,那流金溢彩的漆具,那精致婉约的各式瓷盏…恢宏诡异、惊彩绝艳,只憾自己的言语太贫乏,无法将其精彩一一描述。咱祖先真是太牛啦!还是拍下来,留作课堂向学生炫耀的又一资本。😂😄</p> <h3>  楚河汉街与汉秀集中体现了这个都市的现代与繁华,也留两张作纪念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