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法源寺

刘洋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天里的法源寺(散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创图文/刘洋</div></h1> <h3>这两天,天气睛好,虽然有些清冷,但空气清新,阳光朗照。为不辜负这样的好天气,昨天上午我信步来到闻名遐迩的“法源寺”。法源寺那可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寺啊!其实,法源寺我已去过好几次了,但那都是在春夏之季,而冬天来此还是头一回。</h3><div><br></div> <h3>冬天的气候虽然清冷,但此时的法源寺内并不冷清,游人显得比夏天少些,但香客不少。甫一进院,一个长方型的桌子上摆放着好多散香,是免费供香客游人拜佛用的,但每人只许取三支(这主要是为了环保)。当然,院外边也有好多卖香的门店,他们卖的比较贵一些。我没有取香,因为我信奉“心诚则灵”,不在意那些外在的形式。但我还是怀着虔诚的心,恭恭敬敬的游览了寺院内的各个大殿。</h3><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法源寺座落在北京南城的民居之中,正门面对着菜市口附近的“南横西街”,门前是一个市民休闲的的临街小公园,一个较大的影壁墙将法源寺大门挡了个严实,上边“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可能是提示游人这里是佛门重地,请保持安静。影壁后边的大门很普通,看着还不如过去有钱人家的大门豪华。门是锁着的,门楣的上方题写着“法源寺”三字。门的西侧则是全国著名的“中国佛学院”;门的东侧开一小门供游人出入。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其寺院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那种中轴对称格局,进入寺院后,由南往北依次可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寺院布局严谨,造型别致,是北京城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寺庙建筑群。院落中,与古寺一样沧桑的古槐和松柏,在严冬季节里,像卫兵一样忠诚地守候着寺内大殿,而一些不是很高的如篱笆墙似的矮松树,却郁郁葱葱,让冬季里的古寺院焕发一些生机。夏季的法源寺内则是另一番景象,满庭院的紫丁香,四月时一齐绽放,香气溢满寺院;还有各种土植和盆栽花卉,把寺院妆扮的如同大花园。</font></h3> <h3>冬季的法源寺内,烟雾缭绕,空气中有一种香的特殊味道。虔诚的善男信女们在高大的佛殿前手捧香烛,或低头默念,或跪拜叩头,其心可谓诚也。为什么这么多人到此拜佛求平安呢?原来,法源寺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有“佛海真源”之誉</h3><div><br></div> <h3>寺院里介绍,法源寺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始建于唐朝,后经多个朝代修缮重建,一直保持现在这个样子。唐初建寺时名“悯忠寺”;明朝易名为“崇福寺”;清朝在此设戒坛,雍正赐名“法源寺”,后乾隆题“法海真源”匾。解放后,国家又拨专款多次修缮,古寺重现往日辉煌。1956年又在寺院中创建“中国佛学院”。同时,寺院内还保存很多佛教文物可供游人参观欣赏。由此,就不难理解香客们为什么千里迢迢来此拜佛求平安了!</h3><div><br></div> <h3>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寺院门外乞讨者成群结队,他们着旧衣,挎破包,一幅不太干净的面容,单手或双手伸到游人和香客面前,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话语(意思就是要钱)。我观察了一下,香客和游人大都慷慨解囊,一元、二元,甚至更多,放在那一只只粗糙的手里。一个女士,手拿钱包,四、五个乞者伸着贪婪的手,等着女士“发”钱。到此拜佛的人都有施舍之心,乞讨者摸准了这一心理,所以,这里就成了乞讨者的乐园,也形成了一个让人看着不太舒服的特殊景致。</h3><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12月19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