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塔林(副本)

小丫

<h3>浸润着中世纪文化的塔林老城是北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大量的古建筑均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无疑是座巨大的露天博物馆,1997年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目录。青石小巷蜿蜒曲折;白墙红瓦形态各异;集市广场熙熙攘攘;城墙塔楼气势非凡;各类教堂错落有致。尽管不是第一次领略中世纪古城的风采,但八百年历史几经沧桑,然古风古韵仍犹存的塔林对我仍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h3><div><br></div> <h3>从赫尔辛基到塔林,轮渡是最佳选择。目前经营这条航线的轮渡公司有两家: 维京公司和塔林客公司。维京公司的进出游轮主要停靠在南码头,西码头则专属塔林客公司。西码头新建的T2登船大厅高端大气,宽敞舒适,非常完善的自助系统完全颠覆了之前对码头嘈杂的印象。</h3> <h3>登船大厅</h3> <h3>舒适的船舱,免费的WiFi和自助冷热饮,两个小时的航程就在吃吃喝喝中过去了。</h3> <h3>窗外是浩瀚无边的波罗的海,倾泻而下的阳光把海面变得波光粼粼。航行近一个半小时后,前方海面隐约可见塔楼林立,犹如海市蜃楼,十分梦幻。</h3> <h3>塔林古城越来越清晰。</h3> <h3>入住"Palace hotel", 地理位置极佳,百米之外的古城教堂推窗可见。不同时段,不同景致...</h3> <h3>清晨...</h3> <h3>午后...</h3> <h3>午夜...</h3> <h3>与酒店一街之隔的自由广场上胜利纪念碑非常醒目,高24.5米的纪念碑由143块玻璃板制成,是爱沙尼亚人民纪念1918--1920年为争取自由,反对德国和苏维埃政权战争胜利而建。</h3><h3><br></h3> <h3>塔林古城分上城和下城。上城位于托姆比亚山,在中世纪,主要居住达官贵人,下城居住商人和手工业者。而今,上城多为使馆区和政府机构,下城以商业为主,此外还有剧院和博物馆,所以相对于其它国家的中世纪古城,这里是一座真正的"活"城。</h3> <h3>托姆比亚城堡外观</h3> <h3>从自由广场往上步行10分钟便来到上城的托姆比亚观景台。从这个高24米的小山丘望出去,塔林古城的下城完全落入眼中。蓝天白云下的教堂塔尖,红顶塔楼间的敦实厚墙,幽深迂回的青石小巷,白墙红瓦的古老建筑,仿佛时光倒流,若不是远处若隐若现的游轮,真以为穿越到了中世纪。</h3> <h3>换一个角度看古城</h3> <h3>除了托姆比亚城堡的观景台,塔林头号地标,高124米的圣奥拉夫教堂顶更是登高望远的绝佳位置,可一览塔林的迷人景色。</h3> <h3>浑厚雄伟的俄罗斯风格教堂在托姆比亚山城堡广场中央尤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这座教堂是爱沙尼亚最有影响力的东正教教堂,也是塔林东正教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它始建于1894年,历时6年,于1900年建成,是19世纪俄罗斯强权的象征。从1991年苏联解体,爱沙尼亚独立至今也有20多年了,但洋葱顶教堂,不绝于耳的俄语以及不时飘来的俄罗斯风格音乐,依然能嗅到前苏联的气息,或许,这也是吸引我来这里的原因之一。</h3> <h3>黄昏中的涅夫斯基大教堂</h3> <h3>位于托姆比亚教堂广场的圆顶教堂,又叫圣玛利教堂,是爱沙尼亚最主要的路德教堂,也是塔林最古老的宗教场所之一。据文字记载,建于丹麦占领托姆比亚后的1233年。1684年一场大火几乎毁了托姆比亚山的所有建筑,包括圆顶教堂,两年后教堂主体得以恢复,但修复工作一直持续到17世纪末。如今教堂呈现的巴洛克塔顶,建于1778-1779年。因内心抗拒教堂内墙上大量的祭品而放弃入内。</h3> <h3>另一个角度的圆顶大教堂</h3> <h3>圣尼古拉教堂,建于13世纪,二战中部分被苏联炸毁。现作为美术馆和音乐厅。教堂位于托姆比亚山脚下。</h3> <h3>晨曦微露中的圣尼古拉教堂</h3> <h3>古老的城墙和塔楼也是塔林古城的特色之一。城墙不长,总长仅2公里,但厚度达3米,被认为是北欧最厚的城墙。在塔林鼎盛时期,塔楼共计46个,现留存20多个,每个塔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城墙和塔楼连在一起,紧紧守护着美丽的古城。</h3> <h3>城墙塔楼外的世界</h3> <h3>眼前这个巨大厚实的塔楼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偷窥厨房",这个名字源于当年在塔楼值班的士兵玩笑说可以利用塔楼的高度偷看周围居民的厨房得来。玩笑归玩笑,塔楼建于1475-1476年,主要用于防御和瞭望,刚建成时的塔楼很小,后来不断地翻修加固就成了如今看到的样子。塔楼经历了两次(1558-1583年)利沃尼亚战争(由伊凡四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而发动的战争)的考验。现在,塔楼作为武器博物馆供游人参观。</h3> <h3>与"偷窥厨房"塔相邻的那座方形尖塔有一个听起来非常美好的名字"少女塔", 但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地方在中世纪曾是关押妓女的监狱,目前这里成了博物馆和咖啡屋。在这两座塔楼之间的城墙下面是一露天花园--丹麦国王花园,这个花园也是上城和下城的分界线。相传这个花园是丹麦国旗诞生地。</h3> <h3>"少女塔"</h3> <h3>这个看起来非常"圆润"的塔楼有一个形象的名字 -- 胖玛格利特,高20米,直径25米,其厚度达5.2米,应该是老城塔楼里最厚实的一个堡垒,这里做过兵器库,做过监狱,现在是爱沙尼亚海洋军事博物馆。</h3> <h3>胖玛格丽特旁边的著名大海岸门,是塔林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h3> <h3>所有中世纪古城的市政厅和市政厅广场都是老城的中心,也是最热闹的地方。餐馆林立,游人如织,不喜欢这喧嚣场面的我,稍作停留便匆匆离去。</h3> <h3>喜欢漫步幽深小巷,喜欢不经意间邂逅几百年古迹带来的惊喜......</h3><h3><br></h3> <h3>欧洲最古老的药店,从15世纪开张一直经营到现在.....</h3> <h3>15-17世纪的卡达琳拉胡同,充满了中世纪古风...</h3><div><br></div> <h3>蜿蜒曲折的小道,复古的味道......</h3> <h3>隐藏在狭窄迂回的百年古迹......</h3> <h3>黑头兄弟屋伸手可及.......</h3> <h3>芳香四溢的窗......</h3> <h3>安静的民居......</h3> <h3>典雅的咖啡店......所有的一切都会让你心生欢喜,不容拒绝的爱上她。</h3> <h3>对塔林的喜欢由老城蔓延至新城。整个塔林市整洁有序,绿化面积达市区面积的三分之一,绿树繁花、幽静小道、精美建筑、人鸟和谐、物质丰富、交通便利、多种语言(英语,俄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无障碍交流,似乎找不到不喜欢的理由。</h3> <h3>卡德里奥尔格公园,18世纪由沙皇彼得大帝下令修建,是塔林人最喜爱的休闲场所。</h3> <h3>露天音乐广场,是欧洲最出色的音乐广场之一。这里有独特造型的舞台,有著名指挥家、国家音乐节创办者古斯塔夫塑像,宽阔的广场可容纳3万人同台演唱。</h3> <h3>夕阳西下,余霞成绮,入暮后的塔林如梦似幻,让人流连往返......</h3>

塔林

塔楼

教堂

托姆

古城

中世纪

广场

比亚

爱沙尼亚

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