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摄影:陈焕</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村VR全景图</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720yun.com/t/6avkzw7ls7h?scene_id=80159556" target="_blank">千年古村倍磊的VR全景图链接地址</a></p> <h3> 曾经的家是祖辈生活的地方,是庇佑我们成长的乐园,有我们儿时所有的幸福时光和快乐记忆,我们现在都叫她老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怀揣梦想离开了老家,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森林里筑巢,养育自己的儿女,这是孩子们的家。孩子们的记忆里不像我们心里有关于老家的深刻印象,不知道他们以后是否会有自己的乡愁。<br></h3> <h3>现在的老家还生活着我们的父辈们,每次带着孩子们回老家看看,孩子们都不太情愿,他们回老家水土不服,老家也没了玩伴,无聊。我就会对孩子们说老家是我们的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曾经生活在这里,有感情的,不回不中。村里的老人也不情愿到城里,他们在城里住不惯。因为老家那儿有他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老房子,老院子,有他们熟悉的人和地,有祖辈生活的天井弄堂。<br></h3> <h3> 家门口那条小溪,那座石板搭成的小桥,儿时是最欢乐的地方。在溪水里洗两个碗,还要用碗去静候两只误入碗中的小虾;拿一个洗菜的篮子守住下游,脱鞋挽裤地从上游一通赶,兜来的一条小鱼不够煮汤,却足够搅浑了下游淘米,烧饭的溪水;还会不慎在水中漂走锤洗衣服的木锤,无比害怕地到黑漆漆的,长长的桥洞下寻回……
桥上,两边,生活着我们一帮孩子们。计划生育的国策里,每家每户大体是两个孩子。母亲们年龄相仿,拎着篮子一同上街买菜,穿一天半身裙,便是彼此眼中的时髦;父亲整日田间劳作,黝黑的皮肤里透着祥和,大声说话,大口喝水,大碗吃面……
孩子们最是欢喜,满桥的孩童,不论大小,不论男女,都是游戏的中心,都能自得其乐!种西瓜的季节,最爱长得袖珍的瓜,挖空了,镂上孔,装跟枝条,做个西瓜灯,穿街走巷,好不威武!每每遇到夜间没电,桥边的两排石凳,便坐满了孩子,总有那一口土话,在描绘一个个鬼故事,配上幽深的厅堂,古弄,引发无数梦魇……</h3><h3> 此段文字摘自儿时住对门的小伙伴、现在实验小学义乌市最美教师陈燕莺老师的《老家记忆》</h3> <h3>那儿的山,我们称之为杨宅山头、金山、石牛山,我们从小玩到大的几个小山头;那儿的地,我们知道那是坡地,是畈,是我们及祖辈劳作的劳动场;那儿的桃树,柿子树,桔树,李树……曾经是我们的最爱;那儿的人还用浓重的乡音土话叫着我的乳名;那儿有我们的长辈,同辈,甚至会有不少晚辈,我们称他们为"自家"或者"乡亲"。<br></h3> <h3>祖辈慢慢走完了自己的一辈子,一个接一个地陆陆续续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我们永远失去了那温暖的怀抱,再也听不到那亲切的呼唤。他们都已经入了土坟,进了黄土,尽管我们还常常忆起那熟悉的音容笑貌,有时说起那些记忆深处的往事,孩子们听过后都笑着说那是故事。<br></h3> <h3>那承载了我们无穷欢乐的小溪都早已不清澈,成了污水的河沟(近年五水整治后好多了),那些小鱼小蟹都成了不可触及的梦中的童趣。那曾经用甘甜醇厚、回味无穷的井水养育了我们的老井已经干涸或者填埋,那时候我们还稚嫩的肩膀上挑着木水桶去井上或溪头担水。现在大家都装了自来水,哗哗的自来水冲淡了古村的历史。。<br></h3><h3><br></h3><h3><br></h3> <h3>那些熟悉的乡间小路,逐渐被岁月吞没,到处都是栆刺,草丛,或者已经变成了村村通,户户通。面包车,小轿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车在路上奔跑。那些水车,风车,架子车,还有织布机,纺车,磨子,碾子都成了农耕文化收藏品。</h3><h3></h3> <h3> 儿时教科书上写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城里乡下都变成了现实。我们熟知的工农业剪刀差,城乡差别基本上没人再提起。再也不用车拉人推去交公粮,乡统筹、村提留和义务工都已成了历史名词,减轻农民负担这个沉重的话题已经彻底不再存在。大家都不再说什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了,而是忙着找门道外出经商打工、挣钱进城购房。种粮补贴,养牛户专项补助,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危房改造,统筹养老,脱贫攻坚等词语为大家熟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话语时时响起,中国梦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义乌市人代会上更是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城乡一体,个人理解应该是围绕这些叫做老家的地方作文章吧!<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那个叫做老家的地方,以后我们可能会叫她"故乡",就是那首很有名的,读得很熟,永远不会忘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所说的故乡。她有个市里各种志书上都记载的名字——倍磊,是浙江省义乌市这个国际商贸城南面的一个千年古村,是一座环境清幽静谧,氛围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由于没有受到工业区开发的影响,特别像陶渊明先生笔下那个叫"桃花源"的地方。村里住着以南宋咸淳年间百五府君陈廷俊安文迁居倍磊后所繁衍的子孙为主的陈氏家族及王、张、金、俞、桑、杨各姓原居民子孙四千余人。</p> <h3>作者一家四口全家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