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好人难做,但我们仍然要做个好人。</h3><h3> ——列夫·托尔斯泰</h3> <h3>《芳华》的男主人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模范式人物,那个时候,平凡即伟大,每个人帮每个人的忙。他是英雄,因为他平凡,他平凡到了最不起眼的程度,但是他又是具有美德的人。</h3><h3><br /></h3> <h3> 做梦都想去上的大学,有人更需要,他便拱手相让;战友让他带去修的手表,太过名贵没人敢修,他便自己买书研究后修好了;战友结婚,为了给他省钱,他自己买材料亲手做了两个沙发。</h3> <h3> 南方的女战友,不喜欢吃饺子,他就煮挂面给她吃;食堂煮破没人吃的饺子总是他主动打来吃;就连猪跑了,别人也第一时间是叫他来帮忙。</h3> <h3> 他竭尽全力地帮助所有人,大家也热情地叫他活雷锋。可好人总是难做。刘峰的善良在浑浊的背景下,显得那么单薄和活不下去。</h3> <h3> 即使是因公扭伤了腰,由舞台上风光的男演员变做了一个普通后台修修补补的舞美,他仍然毫无怨言。</h3> <h3>一个英雄到底可不可以爱?可不可以爆发一个男性对女性的接触?恰恰是这样的接触改变了我们所有人命运的走向……</h3> <h3>在一次"冲动"的告白后,刘峰尝试拥抱林丁丁,却不幸被路过的男战友撞了个正着。男战友们看到后的第一句话是:"好哇,林丁丁,你居然敢腐蚀活雷锋! "林丁丁怕这样传出去,自己就算跳到黄河也难以洗清了,只好向组织告发:刘峰是主动强行"触摸"她。</h3><h3> </h3><h3><br /></h3> <h3> 那个时候的爱情是被禁锢的,男女之间的触碰也是禁锢的,由于禁锢而产生的这种美真的非常动人,会让人感觉,原来任何情感,任何美的东西都是带有一点哀愁的。</h3> <h3>而这次不大不小的"触摸事件"却成了刘峰人生的分水岭:</h3><h3> 他被下放连队,随即参加战争。战争中一心寻死却落到终身残疾。之后的他,退伍还乡,生活潦倒。下放连队前,之前受他帮助的战友,一个都没来相送。只有同样被排挤的何小萍主动送别。</h3> <h3> 转业后的刘峰来到海口,不再是战斗英雄,也不再是雷锋楷模,他只是底层一个最不起眼谁都可以欺负的残疾人。岁月漫漫,芳华刹那,特殊的年代,刘峰的善良只剩下卑微个体的苟延残喘。但电影的最后说:之后的他,看起来那么知足,那么冷静。</h3><h3> </h3><h3>每个人都爱刘峰,可惜却没人喜欢他。</h3> <h3> 没人喜欢的刘峰,他的孤独是蚀骨的。大家爱你只是出于对某种身份的认同,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到了维护,那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爱那个没有缺点,没有死角,甚至有点虚假的你,却不喜欢偶尔有点小确丧,有七情六欲,甚至稍显放肆的你。</h3><h3> </h3><h3> 在那个年代,好人不配有青春。</h3> <h3> 何小萍并没有那么强烈的主角光环,甚至从一开始,她就是个不被待见的女孩儿。她以为离开那个总觉得自己是外人,被弟弟妹妹欺负的家庭来到文工团,是美好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另一个滑铁卢。</h3><h3> 一亮相,她急于展示自己的舞蹈功底,没想到却摔了一个跟头,引得哄堂大笑,由此埋下了众人嫌弃的因。后来她满是嗖味儿的大衣,更成了被同舍女兵嫌弃的由头。</h3> <h3> 因为想要拍一张军装照寄给自六岁起再没见过,在边疆接受劳改的爸爸。而自己的军装要半个月后才能发,于是上演了一出"偷军装"的闹剧。而"撒谎精"的绰号,则彻底让她变成了这个集体中的笑话。</h3> <h3> 何小萍热爱跳舞,却始终只能做个备选的b角,因为被嫌弃,男生们不愿和她做舞伴,一直以来无限向往的军营成了她噩梦的开始。</h3> <h3> 而这时候,温和善良的刘峰像一道光,照亮了何小萍灰暗的生活。只不过刘峰的好不是因为爱,而是他对谁都那么好,一个典型的,善良得没有棱角的"老好人"。</h3> <h3> "没有被善待过的人,最能识别善良"。这是《芳华》原著小说中的一句话。</h3> <h3> 当何小萍看到老好人刘峰被陷害发配到前线,她已经对军营里的一切心如死灰。在慰问演出时,装病拒绝难得的让她替补A角的机会,被下放到野战医院也是欣然前往。因为刘峰也在那边,那个美好到她配不上。一直默默关注着的男人。</h3> <h3> 战争对于人心灵的创伤究竟有多大?战地医院的救护者何小萍住进了精神科,观看文工团演出时军医领着一大群精神科病号……</h3> <h3>《芳华》中最动人的一幕,是何小萍看文工团演出时,中途穿着病号服在草坪上翩翩起舞。较小孤独的身影身姿轻盈,舞姿曼妙。她说:"早就忘了该怎么跳了"。</h3> <h3>影片末尾,画外音说到:"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他们都已经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芳华已逝,他们在艰难的岁月洗尽铅华,可是我们也许是在最好的年代散尽芳华……</h3> <h3> 好人没好报,祸害1000年。虽然不想承认这个观点,但身边却总被这样的新闻环绕:3名学生扶摔倒老太,反被索要10万!嗜赌成性的保姆莫焕晶,欠下一屁股债后,为了向雇主借钱,打算在主人家纵火后再灭火以此来邀功借钱。最近开庭审理的江歌被杀案,更是将"好人没好报"演绎到极致。</h3><h3> 好人难做,太难做了,可我们就因此不再做好人了吗?</h3> <h3>因这个话题,我和几位好友在朋友圈很是感慨了一番:A现实社会一直是拼爹的时代,那时候因为有高干子弟的光辉形象,所以他们才能高人一等的侮辱何小萍那样的人,相对于那个年代,现在貌似隐秘多了!</h3><h3>B即便如此,刘峰和何小萍也让人心疼。所有人,包括萧穗子都是法不责众式的凶手之一。</h3><h3>C萧穗子起码还保存着适度的善良,其他人对待何小萍和刘峰的伤害是如此的肆无忌惮。让人汗颜[流汗]</h3> <h3> 成为一个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这就是做好人的最大福报。人为善,福虽不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不至,福已远离。我们做好人不是为了要回报,只是为了成为更自由的人,而不是身受枷锁。孟子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人这一生最大的底气和福气。</h3><h3> 我们可以一直坚持善良,但也一定要令其有所锋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