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易逝,青春难忘

阳光微微

<h3>青春是什么?热血、信仰、无畏、纯真,美好,遗憾,忧伤。如同一首诗歌,回味无穷。</h3><div>或许这不能概括青春所有内在,但毫无疑问,这是最鲜明的特征。</div><div><br></div><div>是的,《芳华》是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但也是一部关于青春被消耗,被蹉跎,被遗忘和被唤醒的电影。而这部电影,却是实实在在的为父辈人留了一份青春回忆录,《芳华》就像是一把记忆的钥匙,是打开70年代每个人的这本青春录。</div> <h3>电影是一群年轻人发生在70年代以文革为背景阐述的故事。有追梦的执着,有懵懂的心动,有幼稚的争斗,也有投身战争的决绝与深感人生无望的惆怅。电影里的人,轰轰烈烈地拥有过青春:爱过、痛过、哭过,最后悄无声息地长大了。回首往事,当你泪眼朦胧想起早时的一些事,也许会兴奋难忘,也许会惆怅万分,也许会唏嘘不已,但这些都是完整的青春。每个人都不同,但其实又都一样。<br></h3><div><br></div><div>然而,这部电影又不仅仅是对青春热血记忆的缅怀。它更接近于一种创伤的撕开,这种创伤属于但不限于青春记忆,有那个年代的腐败,那时社会人的悲哀,更有着战争的带来的满目哀伤。它有着更深更广的层面。它是刘锋的手、何小萍的心灵、原本“挺拔地站立着,如今躺了满满一操场”的年轻士兵的遗体,但又不止于此;它试图小心翼翼地揭开一个我们讳疾忌医的伤疤,虽然动作幅度并不大,却细腻到每个表情都是满满的情感流转,每句台词都是大大的情怀。</div><div><br></div> <h3>那个年代,像冯小刚这样的人不仅仅属于文工团,他们多数经历了文革,听说过越战,接受过大浪潮的洗礼,每一个时代的变迁都在他们身上烙下了印记,这样的青春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为壮烈、更为鲜明。所以电影院里有很多父辈人,他们边看边喃喃私语,边看边回忆自己的青春,正因历经芳华,才能眼含热泪,无限感慨,回味余甘。</h3><div><br></div><div>而我们这一代人竟然也被上一辈人的青春感动到,跨越了两代甚至三代的鸿沟后,全身情感在电影中游走,被电影中的某个画面,某个人物,某句话,而撩动心底的情绪,以至于泪流不止。或许因正当芳华,才能感同身受。</div><div><br></div><div>时代造就万千命运,但青春总是千篇一律。冯小刚镜头下的每一个角色都带有时代烙印,又和今天的我们形影不离。</div> <h3>我想,《芳华》是那个时代少数人的青春。那个年代,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文工团这样的乐园里挥霍青春。这里有阳光下游泳池边刚出浴的少女,有练功房里与少女伴舞的少男,有华服有音乐有艺术,衣食无忧。</h3><div>这也是多数人的青春。只要有集体存在的地方,就有一个像“刘峰”一样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老好人,;一个像“何小萍”一样自卑敏感,善良却倍受欺负的人;有一个像“郝淑雯”一样自带家庭光环,高高在上的人;一个像“林丁丁”一样美丽高傲,有现实主义又自私的人;一个像“萧穗子”一样心底有着善良和同情心的人…</div><div>青春的面孔虽轮番上演,但是我们的青春却无意识的相似。</div><div><br></div><div>似乎青春都带着甜蜜和忧伤,肆意挥霍又矜持含蓄。纵使,伤痕累累,但那就是青春。<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一如影片开场时,何小萍入伍拍摄的那张军装照,笑靥如花,充满朝气和向往,却曾被嘲笑,撕碎,掩藏,又被刘峰发现,拼成原样收藏起来。</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br></span></div> <h3>影片里何小萍,刘峰这两个主角,却都不是命运的宠儿,甚至是最不公平的待遇。刘峰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他在影片中是一个好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工团中,活跃着很多想刘峰这样的活雷锋。他任劳任怨、为人民奉献、做一切好事,堪称教科书级的「好人」。在别人眼中,「他比雷锋还雷锋」。他心思敏锐、心灵手巧、待人温和、无可挑剔。这些极度优秀的标签,贴到他身上,让他变成了英雄,一个圣洁的英雄。</h3><h3><br></h3><h3>对英雄式的人物,人们总是苛刻的。优秀了,还想要他更优秀。于是,在别人眼中,成为了英雄的刘峰,不能有任何污点,不能有七情六欲。从成为英雄的那一刻起,刘峰就失去了自我可是,人无完人。</h3><div>终于,自听到邓丽君演唱的“靡靡之音”起,刘峰的春心也随之动了起来。青春的荷尔蒙,终于不受控制,肆意的飘散在了空中。</div><h3>然而当他突然萌发了爱情的种子向喜欢的林丁丁表白并且拥抱她时,这一行为被林丁丁不可饶恕的告发,人性的变化表露无遗。</h3><div><br></div><div>这一刻,刘峰失去了所有人对他的美好期待,随后他一切的荣誉成为废纸,他被调离文工团派上前线,并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残酷的战争中他又失去了一只胳膊。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感到绝望,他想不如就此在战斗中牺牲,这样在报纸的油墨中或许也还能留下美好的一笔,他希望有一天他喜爱的姑娘能够知道他的英雄,唱起歌颂他的战歌。</div><div><br></div> <h3>何小萍则是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家庭温暖的环境里,6岁时亲身父亲被下放改造,母亲也不喜欢她——“为求一个抱抱而把自己冻得发3天3夜高烧”。好不容易当上文艺兵,以为没有人再敢欺负解放军的时候,文工团的室友因嫌弃她的出身和汗味儿,加上她偷拿室友军装拍照片寄给爸爸的事件,成为被室友讥笑和欺负的对象。只有“活雷锋”刘峰的出现,让她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一些美好。<br></h3><div><br></div><div>在看到好人刘峰受到不公正的处分后,何小萍心灰意冷,开始梦想破灭。不久不听话的她被从文工团放逐到战场,来到云南边境做起了战地护士,并在炮弹袭击医院时她英勇地趴在伤员的身上挡碎石而被评为英雄。然而讽刺的是,那么多的苦难没有压倒她,但当她被推举为善良的伟大英雄的时候,十几年来的委屈与泪水却被这一瞬间的温暖击倒,何小萍疯了。</div><div><br></div><div>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让我流泪最多的一个情景,莫过于何小萍在精神失常后再一次看到往日文工团的伙伴们跳舞时,她不自觉的站起来到外面的草地上自己也跳起了沂蒙颂,手舞足蹈恍恍惚惚之中,她甚至看到了观众对她的欢呼与祝福,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div> <h3>影片的结尾,人到中年的何小萍和刘峰安静坐在墓地外的长椅上,最终依偎在一起。他们这时没有了年轻时欢快的舞蹈与歌声,只有弥补了数十年遗憾的安稳。肖穗子最后说:请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这象征着他们这一代人的芳华缓缓落幕。</h3> <h3>但小萍和刘峰的重新开始,却又是一种不同于青春的芳华。影片告诉我们:原来年轻并不是芳华的必要条件,而是人的内心之中有没有那种对美好的理想追求。<br></h3><div><br></div><div>“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刘峰和小萍这两个被集体抛弃的人,尝尽了生活的苦而最终在一起。相比于他们的善良,那些经受的不公正待遇和苦难,最终变得那么有意义。洗尽铅华,方知岁月珍贵。</div><div><br></div><div>所幸他们终究还是走在了一起,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div><div><br></div>

青春

刘峰

芳华

何小萍

文工团

电影

小萍

英雄

影片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