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芳华》

宋正刚

<p><b>  12月19日,是13侦察大队(沈阳军区16军组建,开赴云南前线隶属成都军区,代号35187部队)从文山州向麻栗坡战区开进的日子,距今整整30年了。</b></p><p><b> 就在几天前,看了国内热映的电影《芳华》,再次勾起了往事的回忆。</b></p><p><b> 是的,战争是残酷的,它并不因思念的缠绵并不因生命只有一次而变得仁慈。每次战斗都特别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甚至可以用悲壮来形容。谁都无法预料每次战斗会出现怎样的伤亡,下一场战斗谁将永远长眠在南疆。</b></p><p><b> 怕不怕?说实话没有不怕的。但是,一旦战斗打响,战士们只有一个杀敌报国的信念 : 不倒下,就冲锋!</b></p><p><b> 也许我倒下,将不再醒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b></p><p><b> 《芳华》破除禁锢人们几十年的思想枷锁,客观真实地为我们再现了那激情燃烧的战火青春岁月,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理性回归与健康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b></p><p><b> 也许,这就是曾经当过兵的人喜欢《芳华》的缘由吧。</b></p><p><b> </b></p><p><b> ▼ 又是一个晨雾缭绕,夹着潮湿闷热空气的黎明(1987.12,摄于八布)。</b></p> <h3><b>  ▼ 胜利的迷彩(1988,摄于八布)</b></h3> <h3><b>  ▼ 麻栗坡烈士陵园。</b></h3> <p><b>  ▼ 清明节,连队代表集团军赴滇侦察作战部队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扫墓。</b></p> <p><b>  ▼ 为战友留个影。照片从前线邮寄到东北家乡,一般在10天左右时间(1988,摄于八布)。</b></p> <p><b>  共和国的旗帜为什么那么鲜红?或许这就是其中的一个答案吧。</b></p><p><b> ▼ 9.15战斗抢运其中一名牺牲战友遗体途径炮兵阵地,全体士兵自动起身肃立。</b></p> <p><b>  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死亡不会让人恐惧退缩,只能令人更加勇敢和顽强。</b></p><p><b> ▼ 整装待发(1988,摄于八布)</b></p> <h3><b>  ▼ 又一场战斗即将打响,彻夜未眠的战友在吃午餐,味道挺不错的。</b></h3> <h3><b>  ▼ 汗水浸透了那片红土地。</b></h3> <p><b>  ▼ 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到前线慰问演出。大队政委刘文与歌手董文华合影时,我在一旁抢拍了一张(1988,摄于八布)。</b></p> <h3><b>  ▼ 部队凯旋</b></h3><h3><b> (1989年1月,摄于昆明牛街庄)。</b></h3> <h3><b>  有一段历史,在脑海中始终割舍不下,即使芳华已逝,也永远挥之不去——</b></h3><h3><b> (未加括号注明的图片,均转自战友)</b></h3><div><b><br></b></div><div><br></div><div><b><br></b></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