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芳华》

于洋

<h3>以下的内容全由本人因感而发,只对事不对人!</h3><h3>先让我做个假设吧:"擅于用智慧炒作的冯小刚导演,为了电影《芳华》,此前不惜使用"苦肉计"。为避开势不可挡的《战狼2》,用了上档后即被下架的"被冤枉"手法,将自己塑造成掩面而泣的"受害方",从而既不与《战狼2》正面交锋,又能让《芳华》柳暗花明,既不丢自己的面子,又博得大众的同情,更吊足观众的胃口,可谓用心良苦…"<br /></h3><h3>如果上述假设并非假设,电影《芳华》正式公映后的首日破亿票房,可以证明冯导的"大招儿"真的"见效"了。而本不喜欢"中招儿"的我,硬是被姜尼古拉大帝"逼"去陪看。好在我并不厌恶那些还有点儿智慧的炒作。虽不抱任何幻想,但为了博姜大帝的欢喜,便欣然前往东环影院。因时间原因,我们进入后,影片已放映了小20分钟…<br /></h3><h3>在韩红演唱的《绒花》声中,我们走出影院。姜爷问为什么用电影《小花》的插曲当《芳华》的片尾曲?我说可能是因为《绒花》的歌词里有"芳华"二字,确切地讲是"青春吐芳华"五个字。用一部老电影的插曲当另一部新电影的片尾曲且如此贴且,其实也挺难得的…</h3><h3>观影过程中看到很多"近老年"观众在擦眼睛。不知道是因为观影疲劳还是因为眼里有泪。我想或许应该二者兼有吧。至少我这中年是这样的…</h3><h3>电影《芳华》把重心集中在对那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的怀旧念往上。主人公们成长过程中被约定俗成的价值观的各种分崩离析,让他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变得彻底失魂落魄。唯一能让他们聊以慰藉的,依然是离其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最近的过往岁月,并称之为"芳华"。至少回忆芳华能让他们从"类似香蕉人"变成鲜活而又饱满的人,才能摆脱他们今天的种种失魂落魄。我想这或许就是冯小刚和严歌苓那一代人的精神寄托。而他们那一代人正是今天坐在影院里一动不动、恐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看电影《芳华》的主流观众。顺便贫一句:以后谁再说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只是那些绿黄瓜毛孩,可得话到嘴边留半句…</h3><h3>想想我小时候看过的群体照片上大都写着"风华正茂"、"献给未来的回忆"等类似文字。从这个角度看,拍纪念照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回忆。而这种回忆,似乎并非只是为什么拍了这张照,而是大家曾相聚的过往。电影《芳华》向我们展尽了冯小刚和严歌苓们成长时代的纯粹、美好、浪漫、丰富、多变,以及步入近晚年时代的冷漠、无情、市侩、世俗、无奈…</h3><h3>毋庸置疑,每一个年代都有"种植"和造成这个年代的价值观,即所谓的年代成长基因。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50后60前的那一代,成为最代表中国特色的一代。如果是谢晋,他一定会从价值观角度,聚焦并揭示这代人的人性特点。他会让它代人从这代人中汲取不朽的光芒。但冯小刚没这么做。冯导釆用的方式就是回放。而回放的目的,就是纯粹的回忆和展示。估计是在为观众"留白"吧…</h3><h3>说起文艺片,论到说旧谈往,从谢晋的《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及《芙蓉镇》,到张艺谋的《老井》、《活着》及《山楂树之恋》,再到冯小刚的《一声叹息》、《我不是潘金莲》及《芳华》,我们或许能从不同的对比中,找到三位导演的不同功力和实力。谢晋是电影大师:因为他的思维能力是几何多维的,是立体的,是纵横交替的。他可以任意自如地将纵坐标变成横坐标,再将横坐标变成纵坐标。因此,他总能让自己的电影,成为一种自动开启观众心门的神奇魔力,并在观众的精神世界中进行通脉般的敲打,为观众带去心灵洗礼般的精神盛享及超越现实的冥想体验;张艺谋是电影巨匠:因为他的思维能力是上下的,是二元纵向的,基本在纵坐标上思维。因此,他可以让他的电影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能见度,并让观众进入到自己的世界,欣赏到自己精雕细刻的拍摄手艺,并被自己的才华所震撼,从而接受他的能见度;冯小刚是高级电影编辑:因为他的思维能力是左右的,是二元横向的,基本在横坐标上思维。因此,他的电影永远不可能像谢晋那样追求开悟和升华、像张艺谋那样追求高度和深度。冯小刚的电影不追求向人群布道,更追求人群对他的认同。他追求亮点,追求覆盖,追求平行,追求共鸣。他的电影基本上是观众的自我写照,靠观众的对号入座去自我启发和自我修正。他的电影哲学有点一元论: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我待见你,你待见我。我不招你,你别惹我…</h3><h3>说了半天,忘记感谢冯小刚所倾心导演的电影《芳华》!而冯导《芳华》最高明的地方,是他选择了黄轩演刘峰!而黄轩不但演活了刘峰,也让刘峰的一俊,遮了很多矮版的丑。黄轩让刘峰既可敬、可信、可爱,又可圈、可点、可餐。但遗憾的是,冯导最终却让这个人物变得可悲、可怜、可惜!</h3><h3>真是有点儿可惜了了…</h3> <h3>电影《芳华》寄托的是冯小刚的青春情怀,还未公映便"惨遭下架"。这部冯导认为"最值得和值回票价的电影!" 、"华语近几年难得的佳作"落得"下架"的&quot;悲惨&quot;境地,竟让冯小刚掉了眼泪…</h3> <h3>电影《芳华》的海报传递的信息很清楚:关于军队文工团的故事。</h3> <h3>回忆不应该只是单纯回放,还应该有现实逻辑的缘故。</h3> <h3>林丁丁与刘峰的冲动及后果,本是很好的人性素材。可惜在片中被散落成碎片。</h3> <h3>善解人意的刘峰对何小萍对他示爱却"置若罔闻"。这是冯小刚导演的一大败笔</h3> <h3>黄轩是不可多得的男星。黄轩的精神气质很像当年的孙道临。与时下那一堆堆脏乱差丑痞的&quot;男星&quot;们相比,他既纯静又自控,应是理所当然的电影男星领军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