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小小县城有桥十几座。桥见证了这里的今天和昨天,也预示着她的明天。</h3><h3><br></h3><h3>带上天空一般美丽的心情出发,看山水的绿,看小城的桥。<br></h3> <h3>(此图片由罗伟谟先生提供)</h3> <h3>(上图由同学“如歌的行板”友情提供)</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进城,我们这里也叫“下院”(院为县之意),要经过这座浮桥,那是我们南片区进城的唯一通道。浮桥在原斜拉桥现今和平大桥的位置上,桥靠下面连着的木船浮托,上面铺上木板,只供人行或者人力车之类的经过。人走在桥上,晃荡晃荡,发出“咚咚”的响声,煞是有趣。桥贴着江面,有时水流湍急,那冲击木船发出的声音是一阵“轰轰”,接着又是一阵“哗哗”,听起来,还有些吓人,总有些担心那桥会不会被水冲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浮桥中间段是活动的,有汽帆船或者木排要经过时,就把中间那段移开,过后再接上,遇到这种情况,行人就在两边等待,有时需要等上一个小时。江水清澈,随时能看见游来游去的鱼;水草青嫩、墨绿,顺水摆动;水中的石头也仿佛在凑着热闹,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你朝她一看,她朝你一闪,好像人的眼睛;傍晚,城北稀稀落落的灯光反照在江里,如同点点星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客居上犹的散文家艾雯曾这样描写四十年代的上犹山城“那时,小城稀疏的街灯不必星星亮,沿河一带,索性就让月来管辖,有月亮的夜晚河山显得格外妩媚,没有月亮的夜却是无比庄穆。每晚,我总爱在门前小立,那潺潺的河流,对岸的山林,便隐约地出现在夜的雰雾。不用赘言,我们的脚步很自然的向桥上走去,流水低吟在沉寂的夜晚却成为欢畅的歌唱。远处地抹角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一只轻巧的渔筏正顺流而下。筏尾的松明火炬,映红了岸、水和桥上的双颊,那一排鹭鸶悠闲的模样就是夜游的绅士。……”李伯勇先生在散文新著《九十九曲长河》里这样说:“我家就在上犹江边,我枕着江水长大,20世纪50—60年代,薄暮或清晨或夜里,我立在水边码头,看过只有一公里的上游竹林坝渔民撑着竹筏,鹭鸶立在筏头,鱼篓盛着白亮的鱼,松明火点在筏尾,清亮的流水,清脆的篙声,情形跟艾雯写的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艾雯站在浮桥上,看上犹的青山,听上犹江的流水。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桥的两端是青石铺成的码头,北端有一块直立着的石柱,大人们说,那是造桥纪念石碑,可那上面却没有文字记载,也有传说,当年红军打到这里,彭德怀司令带领的军队经过此地,这块石还栓过彭总的战马,没有考证,也不知是否属实。登上北码头,迎面就是当年的“国营上犹饭店”,那是最高级的饭店,相当于如今的“希桥”了,饭店边上是一间冰店,五分钱一杯的冰水,是那时的高级可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8岁那年跟随母亲到县城,母亲把挑来的木炭卖掉,然后去当时的商业局茶厂(西村后面翻过山那里),父亲文革被打倒后就在这里劳动改造,吃过午饭,父亲跟厂长请了一会假,送我们到县城,在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来到浮桥头,父亲对我说:你要上小学了,一定要好好读书,读书总会有出息的。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桥头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尽管他的儿子没有多大的出息。</span></p> <h3><br></h3> <p class="ql-block">犹江大桥,建于七十年代。因横跨上犹江而得名。(上下两幅图片为同学“如歌的行板”友情提供)</p> <p class="ql-block">据一位同学林女士回忆:“犹江大桥建设期间,我爸爸是管理者,妈妈是建设者。妈妈在工地上还挖出了一个金戒指,后来拿到工行去卖了150块钱。那真的算是发了一笔横财。桥建成通车后,爸爸妈妈特别开心,带着我们全家回龙南外公家过年!”</p> <h3>(此图片由罗伟谟先生提供)</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上图为犹江大桥原貌,下图为翻修加固后的犹江大桥。原桥头堡(岗哨亭)于八十年代初拆除。</span></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在浮桥下游300米处建起了一座钢筋混泥土拱桥——犹江大桥(72年建成通车)。桥头还有岗哨亭(见上图四),这是那个时代的标配,南京长江大桥也有,讲阶级斗争年代,遇有节日或者非常时期,要有人站岗,还安装了探照灯,目的是防止阶级敌人搞破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连接老城区与水南新城区横跨上犹江的现代桥梁。改革开放前,这座桥是连接中稍沿湖陡水崇义等地方的交通命脉。由于年久,加上安全等因素,前几年进行了加固和人行道的美化。四十多年过去,这座桥见证了县城一江两岸的发展。现在看来,它有些陈旧,但她却依然坚固。一位当年犹江大桥建设者的后人告诉我“我的父亲是参与者!那时他在县革命委员会下属的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里当了一个小官!建桥工程由他们直接管理。桥使用到现在,说明不是豆腐渣工程。主要原因在于那时候还没有腐败这类东西!”老一代革命建设者,确实清正廉洁,值得赞美。桥的质量关乎生命,早几年屡屡报道某某大桥垮塌,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就很让人不是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未建桥之前,过往两岸的车辆靠大桥下面的轮渡进行,车开上轮渡,然后运过对岸,再开走。一趟下来,耗费很长时间,效率太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我第一次走这座桥,是74年春,那是到县城大礼堂(现在的金鑫花园,老广电局边上)看电影,片名是《闪闪的红星》。那天刚好下雨,我们一行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戴着斗笠,从中稍沿公路步行,就是经过犹江大桥。耳熟能详的是片中的主题曲“小小竹排江中游”。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唱的,这个老歌唱家前几年被儿子李天一给弄得焦头烂额,看来一个再有名气的爸爸妈妈,也还得在教子上花些心思的。不然,就不是“竹排江中游”,而是老泪流江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月更替,岁月沧桑,桥上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上犹儿女,走出了一个个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桥,是通向幸福的路;桥,也有时演绎悲情。当《红楼梦》解禁,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宝黛之恋,感动了无数少男少女,听说上犹也有一对为此而殉情抗争,从这桥上纵深一跃,不知这是否属实。但那时赣州市西河大桥,却真发生过此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面对滔滔江水,这一跳,是绝恋,虽壮烈,但不值得。 人的抗争方式有很多,以死抗争,是最悲的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生遇有不顺是常事,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有时一回头,结果就不一样,大事也许变成小事,小事最后无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最需要的就是放下纠缠。一位很有修养的网友看过我写的《父亲的算盘》后给我留言:钟老师,看过你的文章,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时也佩服您的淡定和大气。感谢她的阅读和给我留言评价。我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纠缠过去看不到未来;对历史,不忘记,不记仇,向前看;我写那个时代家庭的不幸和父母的遭遇,不是拉仇恨,而是在反思,用淡定宽容善良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感恩社会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水南大桥,建于九十年代中期。大桥建成后,水南和备田的发展日新月异。它连接水南和备田,让城区范围陡然间扩大了一倍,也为当时的赣丰线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减轻了老城区的交通压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也是县城唯一有上级领导题字的大桥,桥头南边高高竖立的碑上“水南大桥”大字至今还在,落款是“邱禄鑫”(原任赣州地区行署专员)。这座桥造好不久,县领导得到提拔。后来坊间就有传闻,上犹江每建一座桥,领导就能提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街头话,事实归事实,传言归传言,但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不是谁提拔的事,而是出行方便。修桥铺路,总是好事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这座桥的人行道设计有问题,以致出现过两三起大事故。在市民的一再呼吁下,前几年对人行道做了加高处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在二中工作了好几年,那会没有水南大桥和仙人湖大桥,去备田就得绕行犹江大桥,拐个弯也够大的。</p> <h3>上图为仙人湖大桥,这是连接东门口与老二中现为好又多(建设一路)的一座大桥,因仙人陂电厂蓄水使得犹江成为湖,桥在湖上而得名。</h3> <h3>仙人湖大桥所在位置,原有一座人行桥。人行桥,初建的目的是方便二中学生出行,不知县城发展太快,后来无力承载了,加上98年那场洪水,移位十几公分,尤其是2002年一个秋季大雨连绵,洪水滔天,人行桥移位更加严重,安全难保,拆除也就顺理成章。</h3><h3> </h3><h3>记得那时犹江桥下有三家大的鱼馆,斜拉桥头的叫“得月先",犹江桥头的叫“月亮湾”,人行桥头的叫“又一村”,这三个鱼馆各有绝招,当然有的是怪招。而“又一村”却以它的美味菜肴赢得顾客,它的鱼头汤是出了名的,惹得赣州很多市民周末也上来饱饱口福,为此,我也曾慷慨过几次。2002年10月秋天特大洪水,陡水水库泄洪,让几个水上鱼馆沉入江底。</h3><h3> </h3><h3> “得月先”“月亮湾”“又一村”名字都不错。看来老板都有文化,当然店名也可能是别人给取的。</h3><h3> </h3><h3>有一年,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就在“月亮湾”高歌猛喝了一回。那次,会唱歌的老师大展歌喉,不会唱的就大碗喝酒,也算难得的一次心情放松。</h3><h3> </h3><h3>我十分怀念与语文组老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前几年写过一篇文章《与你们共事:真好!》,在文中,我写到“你们让我感动,彼此尊重包容、不断学习、追求一流,让犹中语文学科能够在全市有位置,树品牌。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光荣,更是学校的荣誉。我为能在这个集体而感动,而幸福。这也是我在这所学校所收获的最大一笔精神财富,我将永远铭记于心。”</h3><h3> </h3><h3>现在虽然已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我的心还跟同事们在一起。你们过去给我善意的提醒、相助,甚至一个点头,一个微笑,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感谢你们,也祝愿我们学校语文学科越来越好,祝愿我亲爱的同事们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快乐!</h3><h3></h3><h3><br></h3> <h3> (上下两幅斜拉桥图片由同学“如歌的行板”友情提供) </h3><h3><br></h3><h3>也就是犹江大桥建成后,昔日风光的浮桥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在浮桥的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斜拉桥。这座桥,市民们都称之为“上犹斜拉桥”。她只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但因为市民素质不一,也时常有机动车上桥,造成拥挤不堪,险象环生,交通事故不断。也就是这个原因,多次竖起机动车障碍物,多次被毁。斜拉桥,也“斜”出了不少笑话,听说有位领导要来为它的建成剪彩,可问问它的施工图纸,说没有,再问它的质检报告,也说没有,又问它的验收报告,还是没有,领导只好拍拍屁股走人了。当然这是坊间的传闻,不足为据。也有人笑谈这座桥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世界上最小的斜拉桥,我以为不一定。后来有很多呼声,不如拆掉它重建一座功能更完善的大桥,加上犹江大桥已不堪重负,终于把它炸了,新建了一座像模像样的和平大桥。</h3> <h3>上图为和平大桥,因所在位置为连接和平路得名。和平大桥,建设工期最短,桥的设计美观大气,还融进上犹历史文化元素,当然这种设计,是否科学有待探讨,因为桥毕竟是一种疏通功能,把一些文化元素雕刻在哪里,人停下观赏,就会阻碍通行。</h3> <h3><font color="#010101">希望大桥,这是连接水南新城行政核心区与下备田的一座大桥。是寓意大有希望,还是边上有希桥大酒店而得名?应该是后者吧。希望大桥,充满希望,它把赣丰线从水南大道向东南移了一千多米,把城市扩大了几倍,走在桥上,你看到的是静静的湖水,希桥酒店的奢华,两岸灯火的迷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记得没有建桥时,那一带还是荒郊野岭,坟茔散乱山岗。有点生气的就是一个养鸡场和一小片桔林。看如今,犹江大道两边,高楼鳞次栉比,行政办公楼一栋比一栋气派。而几个住宅小区楼房,更是赛马似的一栋接一栋雄起。上犹,已再造了几个新城。</font></h3> <h3> 此为茶亭大桥,因所在位置为茶亭村得名。这是连接县城五指峰大道至陡水一级公路的一座桥,桥的设计为弧形。此桥,用了八年时间才建好通车,八年,抗战啊。</h3> <h3>上犹大桥,所在位置为豪角上,我认为不如用豪角大桥好,这是连接豪角上、黄埠工业园与稍口黄塘文峰新城的一座桥。也是厦蓉高速上犹东西出口和新赣丰线国道的快速线。</h3><h3> </h3><h3>此桥一建,又把新城往南推进了几千米。厦蓉高速东西出口融为一体,同时在黄塘往沿湖方向扩展,与陡水旅游公路(含自行车赛车道)相接,随着思源学校生源不断增加和该地块酒店、碧桂园高档社区住宅小区的建设,不出几年,又是一个新城。</h3><h3><br></h3> <h3>犹口桥,在东山下油石河出口处,为二墩三孔石拱桥。但修排污管道,加上两岸倾倒建筑垃圾等诸多原因,现在马马虎虎还可以看见一墩两孔。桥墩、桥拱均为中国桥梁传统样式。据《上犹县志-桥渡》记载此桥为“清康熙三十四年建,清道光二年修筑”。《上犹县志-文艺志》记有康熙三十四年邑令章振萼写的《重建犹口桥记》,文中写道:这里原为木桥,而毁。并记载此桥系1695年由吴徵玜、吴文学、吴行藻父子三人建成,距今300多年。</h3><h3><br></h3><h3>吴氏父子三人,是哪里人?我在寻找,县志里没有记载,吴氏家谱也语焉不详。</h3><h3> </h3><h3>取桥名为“犹口”,其意我想有二:一是指上犹县城的出口;二是指油石河在此流入犹江,是河口。</h3><h3><br></h3><h3>此桥,完好,过去是出城的重要通道,今天仍然车来人往。<br></h3><h3> </h3><h3>古人云:修桥铺路,两大善事。吴氏父子,捐资建桥 ,公德无量。让我们记住他们!</h3><h3> </h3> <h3>骆木桥,位于东门村蔡屋旁,横跨油石河,据《上犹县志-桥渡》记载,此桥为明嘉靖年间所建,崇祯年间修,距今有400多年历史。为砖石结构,二墩三孔,半园石拱桥,桥墩呈鹅胸状,有分水尖。过去,此桥是城区与油石社溪寺下等乡镇的必经要道,现已荒弃。</h3><h3> </h3><h3>骆木桥,骆木,洛木,还是落木?还是"栎木"?此树非常坚硬,耐踩踏,乡野间常用此木搭便桥,乡野之人文化不高,误读为"栎"为骆。</h3><h3><br></h3><h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想,此骆,非乃洛、落和栎,是否此桥为骆氏名人所建,如是,哪里有记载?骆姓朋友,你能否告诉我?</h3> <h3>(此图片由罗伟谟先生提供)</h3> <h3>东山桥,位于犹口桥下方五十米处,油石河与犹江在此交汇。此桥修建,减缓老桥压力,方便大型车辆通行。</h3><h3> 据当年建设这座桥的一位负责人的夫人(也是上面犹江大桥提到的那位同学林女士)回忆:东山桥,当时是我老公在那里负责的,那“东山桥”三个字也是他写的,正好是我在坐月子期间,浇灌桥柱时,老公还加了几个天亮班。确保工程质量和如期完工。</h3> <h3>(此图片由林女士提供)</h3> <h3>三部桥,位于东山大道中段,横跨油石河。东山大道修建时,这里修建的是人车分流的三部桥,中间是机动车桥,两边是人行桥。后来因为质量问题,成为危桥,前年拆除,重建后合为一座桥。</h3> <h3>三眼桥,位于骆木古桥的边上,横跨油石河,因为骆木桥无法承载大车重车等原因,修建此桥。桥为拱型,只有一孔。之所以称为三眼桥,是它在三孔骆木桥旁。方言“孔”有“眼”之意。</h3> <h3>桐坑桥,位于东门梁面上,修建此桥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桐坑廉租房小区居民通行。</h3> <h3>梁面桥:位于东城国际北边(东城国际幼儿园东门幼儿园就在桥头),是配套四小建设新建的一座桥,建设四小是为疏解三小(东门小学)生源压力和解决进城农民子女上学难问题。酝酿N年,几届政府都在每年的两会报告上说,由开始的“启动迁建三小”到“规划建设四小”再到“建好四小”,现在终于动工了,2018年底建好,2019年启用。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民生工程,为本届政府点个赞!</h3> <h3>竹林桥,位于茶亭与竹林坝的梅水河上。原来有一座袖珍小桥,勉强可以过车。时常考验司机驾驶技术,因为桥小,曾经发生几起人车落水事故。去年拆除重建,今年暑假通车了。此桥的修建,方便了茶亭和竹林一带居民的通行。</h3><h3> </h3><h3>听过一个笑话,说某人开车经过,前边一个轮子就要悬空了,说时迟那时快,“更生”一个健步跑上前使劲压住后备箱,车子终于没有往前滑。为此,“更生”得到两瓶好酒一条好烟。我以为这纯属娱乐。但这也算是对“更生”人品的一种肯定吧。</h3><h3><br></h3><h3>说起“更生”恐怕很多人知道,我知道“更生”会唱歌,他最喜欢唱的是“妹妹找哥泪花流”。但好像每次听到的就是前面两句。</h3> <h3>稍口桥,位于稍口三中旁,此桥修建是民办三中的配套工程。中稍河在此与犹江交汇。</h3> <h3>新赣丰线河面桥,为了扩大新城区,赣丰线取道稍口,这里移山造城,大道取直,道路有一部分就在河面上经过。</h3> <h3>上图,早期的中心坝,比现在大好几倍,这里也是青少年玩水的乐园,但也出现过多起溺水事故。(照片前开阔地是上犹中学操场的一部分)</h3> <h3>走过了小城的每一座桥,我来到这里,静心凝望,对面原是农房、菜地和山,如今高楼林立,择水而居,这个小区取名“幸福港湾”。幸福,这是每一个人用一生去追求的生活;港湾,仿佛让我看到阳光、碧水、沙滩、绿树构成的一幅幅美丽画卷,又仿佛让我体会温暖、柔情、恩爱、快乐的生活。</h3><h3><br></h3><h3>中心坝就像浮在水面上,虽是冬天,坝上还柳叶葱茏,刚刚拆除的棚户区,沿江正在修筑亲水游步道。我想,如果这里建一座浮桥,把两岸和中心坝连接起来,该是多么美啊。</h3><h3><br></h3><h3>回望飞凤山,厚重博实。孔夫子《论语•雍也》中说“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仁和智的赞美。</h3><h3><br></h3><h3>山有其高大深博,水有其灵动柔变。山以其执著挺拔表现其坚韧有力,水以其畅达柔顺显示其智慧有方。山有记忆,历经沧桑,成就伟岸;水有灵巧,化解万物,有容乃大。山是静止的书,书写刚毅风骨;水是流动的书,书写灵活敏锐。</h3><h3><br></h3><h3>飞凤山,因其形似一只飞翔的凤而得名,郁郁葱葱的飞凤山不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上犹学子的精神文化象征。 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记忆,如画山水孕育了客家人乐山乐水、耕读传家的情怀。积聚了客家子女勤劳克艰、拼搏向上的精神。</h3><h3><br></h3><h3>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对当年那位纳上犹百姓意愿,决定创办上犹中学堂的人深表敬意,是他用智用心用情,带领一帮人在飞凤山麓开建这所学校。薪火相传,如今的犹中人以“责铭于心飞凤励新翔穹碧,任担在肩弘毅致远跃龙门”的飞凤精神为动力,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更加动人的篇章。</h3><h3><br></h3><h3>拆除后的这一片开阔地,我希望你的再建,是有文化的,中山路骑楼之美可以有,犹中校门正面笔直大道上,诗书画廊林立其间更可以有……</h3><h3><br></h3><h3><br></h3> <h3><br></h3><h3><br></h3> <h3></h3><h3>桥见证了县城的发展,县城的发展造出了不一样的桥,也演绎出与桥有关的许多故事。</h3><h3><br></h3><h3>小城的桥扩大了城市的空间,也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桥,让城市更具包容。</h3><h3></h3><h3><br></h3><h3>每当夜幕降临,犹江仙人湖上,富有特色的桥霓虹闪烁,如一道道绚丽的彩虹,与两岸璀璨的灯光,交相辉映。成为上犹一张亮丽的名片。</h3><h3></h3><h3><br></h3><h3>人说,美不美,家乡水。又有多少人的家乡能有如此般蓝蓝的水?</h3><h3><br></h3><h3>无论你是走在桥上,还是在两岸步行,我们不能不赞叹这一江清水,我们更应该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h3><h3><br></h3> <p class="ql-block">作者:钟培发,中学教师,网名“一片绿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文写作时以早年两篇日记为基础。同时参见有关资料并得到同学友情提供珍藏照片 ,在此致谢。因资料不全,如有错误,见谅。此文将不断完善,敬请朋友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