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 等你来(上篇)

五洲留痕

<h3> 纳米比亚 “一个太适合旅游度假的国家”。</h3><h3> 一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国度。</h3><h3> 一个非洲最年轻的共和国,8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仅有240万人口。</h3><h3> 一个拥有许多世界之“最”的国家,“最”古老的沙漠、“最”精致的大西洋畔度假小城、“最”后的原始部落……</h3> <h3> 纳米比亚的土地上,</h3><h3> 非洲大陆之美,以野性和纯真之名,征服骄傲的人类;</h3><h3> 非洲草原的别样之美,更是濒临绝境,呼唤人类的呵护;</h3><h3> 当你在这里幸运地面对非洲的原野、动物、人类时,会被震撼!</h3><h3> 在纳米比亚,既可以体验丰富的旅游资源,又可以享受欧洲的度假方式。2017年10月的非洲三国之行(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原本是要去南非而“顺带”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去过后,纳米比亚更惊艳、更野性、更美丽。</h3><h3> 他曾经被称为“西南非洲”,我辈应该还依稀记得。他在14世纪后,先后被荷兰、葡萄牙、英国等殖民者入侵,1890年后被德国占领,是非洲唯一的一个前德国殖民地。1990年取得独立,是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h3><h3> 人民信奉基督教。</h3> <h3> 我们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搭乘班机,降落在袖珍版的温德和克霍齐亚.库塔科国际机场,一切顺利。在年轻的华人地导小霍的引导下,老版的奔驰大巴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将我们一行游客送到了预订的市中心酒店。</h3> <h3> 温德和克 地处高原,海拔约1700米,城市四周被丘陵环绕,气候宜人,被誉为“非洲最清洁的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30多万人口中约有1/3为欧洲白人后裔。</h3> <h3> 这座首都城市真是非常小,市中心实在是“弹丸之地”,集中了总统府、国家和城市机关、高档酒店、商业中心、德国教堂、博物馆、写字楼等。</h3><h3> 1995年,温德和克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h3> <h3>  德国风情,路德福音大教堂。</h3> <h3> 下图这座全色幕墙的建筑,是共和国独立纪念馆,这可是朝鲜援建的哦,稀奇吧。</h3><h3> 建筑物中央的太阳是纳米比亚国旗上的图案,象征着生命和能力、顽强和坚韧。塑像是开国总统萨姆.努乔马,他右手高举宪法,宣传这个民族正走向民主与自由。努乔马是又一位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的朋友”。</h3> <h3>  俯拍的市中心的路边地摊。</h3> <h3> 上面这幅拼图,分别是温得和克行政机关、市中心街景、国民议会、国会花园(顺时针),总统官邸、总理及各部办公机构都在这片区域内。右上那个有点像中式门楼下的大门进去是一个购物中心,二层以上就是预定的标准四星级酒店(Kalahari Sands)。朴素的议会楼大台阶下方是一片精致的欧式花园,首都人民都喜欢来这里休闲,拍婚纱照的首选地。</h3> <h3> 上面的拼图:Kalahari Sands酒店的夜景、酒店大堂、希尔顿酒店的顶层露天吧。</h3><h3> 这里有个插曲,在行程单中,确认在K酒店入住,结果在总台登记时,被告知没有这回事,无空房!霍导联系当地的“路路通旅游公司”后,升级住到一街之隔的希尔顿大酒店。在从纳米比亚北部返回温德和克后的那一晚入住K酒店,相比后方显差距,四星的K酒店比五星的希尔顿更好!</h3> <h3> 上图是温德和克郊区一家豪华酒店的大堂。贴上这张照片为了讲一件“小事”。这家酒店的一楼是个赌场,其楼上有一家“吴记川菜馆”,当晚的团餐竟然是十菜一汤!有大虾、鲜鱼、牛肉、鸡、鱿鱼……,食材新鲜,烹调入流,简直像吃宴席了,这太令我们难忘了。</h3><h3> 这些年来,走了这么多国家,纳米比亚的中餐最优等,西式便餐很规范很好吃,自助餐很丰盛,如果评选团队餐的优劣,纳米比亚第一应当是当之无愧的。</h3> <h3> 第二天早晨,希尔顿自助早餐后踏上了长途跋涉的路程。当天要奔驰5个小时,前往苏丝斯黎。</h3><h3> 这种柏油公路长度有限,一个多小时后就开行在尘土飞扬的碎石公路上了,颠簸尚可承受,尘土真是很大。难怪出团会上,经验丰富的俞刚领队建议给行李箱加个外套。我们要依靠这样的公路跑上约2000千米。</h3> <h3>  公路风景</h3> <h3>  这才是“桌山”。</h3> <h3>  苍凉之美</h3> <h3>  躲避阳光的老牛。</h3> <h3>  路边的青年学子。</h3> <h3>  奔驰的火车。</h3> <h3> 中午,到达索利泰尔(Solitaire)驿站。在茫茫沙漠地区,有着这样一个旅游服务中心,太重要了。</h3><h3> 这个休息站在纳米比亚最知名,最“酷”。</h3><h3> 这里有加油站、汽修部、饭店、小超市等,还有一家豪华酒店。</h3> <h3> 驿站院门外,车辆的残骸似乎很随意的陷在沙堆中,这样的场景令人浮想联翩,它告诫着南来北往的旅者沙漠是残酷的,也欢迎客人进入营地休息、加油,为了去到遥远的地方。</h3> <h3>  院落</h3> <h3> 在宽敞、荫凉的餐厅里,根据各人的喜好,分别点了鱼排、牛排、汉堡、意面等便餐,冰镇鲜啤、可乐等软饮料(自费)好像特别沁人心脾,每个朋友都对自选的美食感到满意。</h3> <h3>  酒店的泳池</h3> <h3>  仙人掌、三角梅盛开,沙漠有绿洲。</h3> <h3>  苍劲</h3> <h3>  午餐后继续向今晚的宿营地前进。</h3> <h3> 远远的地方,Moon Lodge出现了,这家特色酒店等着我们光临。</h3><h3> 这里是纳米布大沙漠的东侧山脉地区。</h3> <h3> 大巴停在山下,酒店的四驱转驳车将人员和行李送到酒店大堂,一杯清凉的果汁权当见面礼啦。</h3><h3> 分发房间钥匙后,酒店的所有员工出动,肩扛手提大小行李,将客人送至入住的客房。</h3> <h3>  大堂外的露天吧台兼观光台。</h3> <h3>  我住在中间那间。</h3> <h3> 来到“高架屋”的二楼标房,宽敞,四壁没有玻璃窗,全部是厚实的帆布窗帘,用拉链开闭,打开时,野外的“穿堂风”足够大,拉合时,阳光没了,大风再也吹不进来了,足够大的床铺、洁白的褥具散发着阳光的清香,洗脸盆、抽水马桶、淋浴房和清洁的大小毛巾及够压力的冷热水,手纸、清香喷剂、杀虫剂,还有照明的太阳能灯和可烧开水可充电的电源插座,找不出缺点了。室外,还有一个小小的泳池(像个大浴池)。</h3><h3> 天黑后外出,可千万带着手电筒,或者,手机也行。</h3> <h3> 这是餐厅,那天晚餐是自助的,酒店厨师烹制了三种肉类,即牛肉、猪肉、羊肉,蔬菜和汤,各式面包。</h3><h3> 第二天一早,在这里领取早餐包,同时供应咖啡、茶和饼干。</h3> <h3> 休息后,阳光西斜了,酒店的大吉普车载着我等去月亮湾观景台观赏日落美景。</h3><h3> 在酒店客人专用的观光区域,早就准备了帆布椅,随车带来的保温箱里装满着各种酒类和饮料,在温暖的阳光下,在广垠无际的非洲原野,我们这批来自上海的游客与非洲黑人朋友共同举起斟满香槟的酒杯,共祝生活美好,身体健康!</h3> <h3>  月亮湾山坡上的动物们。</h3> <h3>  余晖</h3> <h3>  壮观的纳米比亚月亮湾地区。</h3> <h3>  星空。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银河系。</h3> <h3>  星轨</h3> <h3> 入夜,户外漆黑一片,风力比白天小了许多,万籁俱寂(除了柔和的风声)。同行的曹大师提着设备,拍下了一幅幅美丽而壮观的天际大片。我在此借用上面2张。</h3> <h3> 次日凌晨,天色尚未明朗,我们就出发了。</h3><h3> 注意上图左边,那是停在山下的大巴车。</h3><h3> 一切都很有序,搬运行李~提取食品~小车转送~装车~出发。70千米外就是令人期盼的纳米比亚红沙漠。</h3><h3> 在这个特色酒店的全部用时仅十几个小时,旅游体验丰富多彩。我悄悄询问一下价格,240美元/人。而且,一床难求。</h3> <h3> 沿途,天色逐渐大亮,阳光照耀大地。</h3><h3> 进入Namib_Naukluft国家公园大门后,径直前行。</h3><h3> 大西洋带来的水分使这里有了湿润,有了生命,沙漠动物和植物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存下来:蛇、蜘蛛、甲虫、蜥蜴、驼鸟、羚羊……都是纳米布地区特有的。</h3> <h3> 苏丝斯黎(Sossusvlei),本地土语意为“无路沼泽”。苏丝斯黎红沙漠,是纳米布沙漠的一部分。</h3><h3> 纳米布沙漠 土语意为“遥远的干燥平地”。这是一片已有8000多万年“高龄”的土地,地球上最古老的沙漠,这里的年降水量仅约6毫米。荒凉而贫瘠。</h3><h3> 近亿年大自然的变迁,干燥的热风将岸上山脉中的岩石风化为细沙和粉尘,纳米布成为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海。</h3><h3> 海岸边的沙漠颜色浅,呈淡黄棕色,越往内陆延伸,其颜色逐渐变深。纳米布地区,南北长,东西窄,从沿海到东侧的山脉地区之间的平均宽度为100~130千米。</h3><h3> 在纳米布的内陆, 由于沙漠中含有丰富的铁,氧化后就变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红沙漠。</h3> <h3> 从国家公园大门行驶45千米,就是扬名世界的“45号红沙丘”。沿途,拔地而起的大小沙丘形态多姿多样,光影令人陶醉。</h3><h3> 沙丘可分为四种:</h3><h3> 斜纹沙丘 其高不足1米,有规则的波纹,是较大沙丘的斜坡;</h3><h3> 灌木沙丘 顾名思义,有低矮的灌木生存;</h3><h3> 新月形沙丘 主要分布在海岸线之上;</h3><h3> 星形沙丘 只存在于内陆地区,最常见而壮观的沙丘,不同方向吹来的风“积沙成堆”,构成连绵的沙的山脉。</h3> <h3> 45号沙丘到了!</h3><h3> 凡是进入纳米布沙漠的人,都会来到它的脚下,其中一部分会挑战沙丘、挑战自我,一鼓作气攀登到顶峰!325米的高度。</h3><h3> 攀登这个沙丘是西方人的最爱,其实,东方的中国人也很想往,但在这里自由行的中国人毕竟很少。</h3><h3> 这个沙丘有着美妙的S型线条,光和影相辉相映,一半黑一半红,对比强烈。</h3><div> 这个沙丘靠近公路,交通便利,更有高度有气度有风度,名声大噪。</div> <h3> 攀上去,翻过去,那边有着一个纳米布最高的沙丘~“大老爸”,即索苏维来沙丘,高达390多米。据说,那里的游客不多了。</h3><h3> 那天,是2017年10月21日,我在纳米布红沙漠的同一时间,好朋友卫兵夫妇正在北非摩洛哥东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游玩,真的很巧合。我们彼此间不具备“穿越”、“感应”的特殊功能,感谢现代化的微信,在第一时间了解了对方的脚步所在。</h3><h3> 2004年,就是在摩洛哥的梅佐加,就是在那片撒哈拉大沙漠里,我观赏了绝妙的日落、晚霞,迎来了日出!大漠黄沙、单峰骆驼、热情的柏柏尔人、极端的沙漠温差、无垠的旷野和星空、简陋的驿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h3> 如今,摩洛哥对中国游客免签一年多了,造访撒哈拉大沙漠的中国客井喷了。虽然,梅佐加与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并不在一处,但都是撒哈拉,都是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h3><h3> 我的评价,纳米布的红沙漠更稀罕,沙丘更高大更雄伟,更具有挑战性。</h3> <h3> 我有过攀登、行走沙丘的经历,很刺激也很需要体能,赤足是最合适的选择,滑(溜)沙是最省力最舒服的下坡方式。</h3><h3>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那么渺小。</h3> <h3> 死亡谷 是纳米比亚的苏丝斯黎盐田里的一片令人惊叹的白色粘土洼地的名称。</h3><h3> 在近900年的时间里,这里寸草不生,也没有任何生命迹象。</h3><h3> 千年前,特萨查布河泛滥时形成了这片粘土洼地,骆驼刺在浅水处生长。在洼地的周围耸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后来,这里遭遇了严重旱灾,沙丘移动阻断了河流注入洼地的必经之路,地下水被消耗贻尽,甚至连降雨也消失了,骆驼刺树根失去了维系生命的条件,树木慢慢死去、变干、被太阳烤焦、外表变黑,成了洼地里的标本。</h3><h3> 死亡谷之称,由此而生。</h3> <h3> 从45号红沙丘到死亡谷的距离约20千米。在死亡谷停车场换乘景区的四驱车再开行约10千米,下车后在沙漠或沙丘步行近2千米到达死亡谷。</h3><h3> 那个10千米的沙漠车道,遍地是车辙,颠簸不已,尘土漫飞。</h3> <h3>  通向死亡谷的沙脊之路。</h3> <h3>  沙尘孤影。</h3> <h3>  死亡谷全景图(曹大师摄制)。</h3> <h3> 900多年来,偶尔出现的大暴雨会使这片土地发水而泛滥,洪水带来泥土在洼地里经日晒烘烤后龟裂,形成地表画,酷似大自然美术师的杰作。</h3><h3> 而原本早已死去的骆驼刺仍然不倒,它们聚在这片洼地里,由此有了一个称呼:“古树的墓地”。</h3> <h3>  这些树并没有变化成化石,它们只是干枯到了极点。</h3> <h3> 那天,忽小忽大的沙尘暴正在纳米布沙漠肆虐。我们在死亡谷的那段时候,切身感受到瞬间而降的沙尘暴的巨大威力和恐怖性,风,让人无法站立;尘,令人不敢睁眼。阳光下的大地顿时失去了风采,似乎末日来临一般。</h3><h3> 相机,必须保护,拍照,只能暂停。</h3> <h3> 垩白的谷地、橙黄的沙丘、湛蓝的天空,三个高度三种色彩构成美图,点缀着黑色的树干。</h3><h3> 如果没有沙尘暴的侵袭。</h3> <h3>  我们进出的国家公园的这个大门外,紧邻一处营地,同样,营地设有高级酒店、餐厅、酒吧等。我们在这里吃自助式午餐。这个营地的客房我团订不到,而除此处之外,昨晚的月亮湾就必选了。</h3> <h3>  向北,穿过南回归线,进入热带。</h3> <h3> 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时移到最南时所在的纬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每年直射二次,太阳辐射和热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因此为热带。</h3><h3> 南回归线的纬度上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家;北回归线经过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埃及、沙特、印度、墨西哥等国,和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四省。</h3> <h3> 午餐并休息后,再次出发。4个小时后,看到了近海的黄沙丘,鲸湾到了。</h3><h3> 再看看压题图,很遗憾没有乘坐小飞机在空中亲眼观赏。</h3><h3> 海洋和沙漠并列延伸到天际;</h3><h3> 这里既有丰富的生命和水源,又有荒凉和干燥的沙漠;</h3><h3> 海洋和沙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却紧密地连在一起,一边是冷湿的海洋,另一边是热干的沙漠。</h3> <h3> 鲸湾,又名沃尔维斯湾,纳米比亚的第二大城市,人口6.5万。</h3><h3> 虽然早在数月前就确定了这个行程中的城市,可最终还是没能订到宾馆,因此原本计划在这里连住2晚改为鲸湾和斯瓦科普蒙德各住一晚。</h3> <h3> 从鲸湾到斯瓦科普蒙德,30千米,大巴沿着大西洋畔公路行驶半个多小时就到了。</h3><h3> 沿途,一侧是大海,一侧是沙漠,沙地运动的好地方。</h3> <h3> 网上下载的斯瓦科普蒙德全图。中间伸向海中的那根线条就是著名的栈桥。</h3><h3> 斯瓦科普蒙德,向东距离温德和克280千米,往北120千米是自由行的游侠们要去的十字角海豹滩。这个城市在纳米比亚排第四,有5万人口,昔日是德国的殖民统治中心,是一座秀丽的海滨城市,充满着浓厚的德国风情。</h3><h3> 这座海滨小城三面被沙漠包围。几十年前繁忙的港口因淤塞而被鲸湾取代。</h3> <h3> 在小城里走走看看,总有几分异样的感觉,静心顿悟,太安静了。忍不住询问小霍,他说,一是双休日的因素,二是这座城市人口多寡有潮汐般的现象,在合适的季节,逢重要的节曰,比如圣诞节,那就相当热闹了。小霍本人11月就不接团了,携夫人准备来这里迎接圣诞节了。</h3><h3> 市中心的德式建筑群里有一家中餐馆,竟然是温德和克“吴记”的姐妹店,为其点赞。</h3> <h3> 因为好莱坞明星安吉莉娜.朱莉与皮特的故事,因为朱莉在这里产下他们的第一个亲生女儿,而宝贝女儿的名字是努乔马总统起的。因为这件“大事”,这座城市享誉世界。</h3><h3> “如果你爱她,就带她到斯瓦克普蒙德来”,有这一句赞美之词就足够了。</h3> <h3> 斯瓦科普蒙德的地标,海边栈桥。在栈桥桥头,是The Tug海鲜餐厅,我们有几位朋友,在鲸湾游艇上吃生蚝没过瘾,进去又猛吃一阵,便宜啊,每个合人民币仅十多元。</h3> <h3>  斯城沿海。</h3> <h3> 在大西洋沿岸的这两个城市里,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观景小飞机(可饱览压题图所示的风景)、热气球、钓鱼、出海、冲浪、滑沙、沙地摩托,可以尽兴。</h3><h3> 奔向海边沙漠的最深处,奔向海沙交界的地方。</h3> <h3> 鲸湾旅游码头。</h3><h3> 鲸湾已是船队往来大洲间重要的中途补给站,而且盛产石油和海盐,鱼类食品加工、炼油、罐头加工业和旅游业发达。</h3><h3> 在纳米比亚独立后,这座城市仍属于南非的外领地,直到1994年才回归纳米比亚。</h3> <h3> 居住在这里的海豹和鹈鹕,总有些胆大的,它们与游艇上的水手已成为“熟悉的老朋友”,每当游艇出海,它们就会上船索要美食(新鲜的鱼儿)加餐,不达目的决不下船,而且,它们还会东张西望寻找“朋友”,对陌生的外国人毫不惧怕。</h3> <h3> 鲸湾灯塔,所在处又称鹈鹕岬,是鹈鹕、海豹的集聚地。</h3><h3> 当修这座灯塔是建造在海边的,经过多年的沙漠入海运动,现在的灯塔已被沙漠包围了。</h3> <h3> 鹈鹕,大型游禽,喙长,喉囊发达,适于捕鱼,善于飞行和游泳,也能在陆地行走,它分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水域。它是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者之一,体重可达10多千克,翅展可达近3米</h3><h3> 纳米比亚鲸湾鹈鹕为是其种群中的一支,羽毛为白色或桃红色。</h3> <h3>  海豹岛。</h3> <h3>  海豚的优美跳跃。可惜没遇见鲸鱼。</h3> <h3>  信天翁,一声大吼。</h3> <h3> 这里的生蚝太好吃!</h3><h3> “全球最美的生蚝”名不虚传。</h3><h3> 写作时查询了究竟,鲸湾这里有一股大洋寒流经过,海水蒸发较慢且水温较低,造就了纳米比亚生蚝的独特生长环境。</h3><h3> 游艇、大海、阳光、飞鸟、海豚和海豹、香槟和美食,生活,就该这样美好。</h3> <h3>  码头小景</h3> <h3> 鲸湾别墅区的海滩,是一个浅的泻湖,是火烈鸟的快乐家园。</h3><h3> 拍火烈鸟是在傍晚时分,海滩的风真大,气温很底,出发前穿上了携带的全部衣服还是抵挡不住透衣的寒风,多数团友躲在车里,隔窗眺望,也算是与火烈鸟有了一面之交。</h3> <h3> 鲸湾的宾馆建在海边,环境真好,难怪一房难求了。</h3><h3> 早晨起来散步,一个小海豹躺在防浪堤上,是沉睡未醒还是身体有恙?反正,人与动物互不干涉。</h3><h3> </h3> <h3>  鲸湾上空。</h3> <h3> 从纳米比亚中部的温德和克出发,往西南方向,到达纳米布~苏丝斯黎,随后往北,在大西洋畔的美丽小城游览2天,23号早晨,在斯瓦科普蒙德修好了奔驰大巴的空调系统后,向北方的内陆腹地奔去,去探访神秘的原始部落和广阔大草原的动物们。</h3><h3> 上图的左边海岸线的红色部分是纳米比亚~骷髅沿海国家公园,面积达10.7万平方千米(江苏省的面积),下方海边较宽的红色块是纳米布沙漠,鲸湾和斯瓦科普蒙德在海岸线的中部,上方内陆地区中长方形红色块中带小蓝块的是将去的埃托沙野生动物国家公园,途中穿越达玛拉兰。</h3><h3> 之所以称其为骷髅海岸,而且有的地方有人与动物骷髅的装饰 ,可见这里曾经是令人生畏的地区,漫长的海岸线与浩瀚沙漠为邻,葬送了多少鲜活的生命。</h3><h3><br></h3><h3> </h3><h3><br></h3><h3> 几年前,到纳米比亚旅游,主要区域就是温德和克_苏丝斯黎_鲸湾。随着纳米比亚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允许了游客进入它的神奇的国家公园,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深入更原味的非洲大草原,前往相对封闭的纳米比亚,寻觅不一样的经历。</h3><h3><br></h3><h3> 上篇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