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h3><h3>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h3><h3>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消灭顽匪座山雕……</h3><h3>从小就被发生在雪乡这个地方《林海雪原》的英雄故事所激励和吸引。<br></h3><h3>2017年12月14日,随九台青山绿水户外休闲群一道乘车前往久负胜名的中国雪乡。汽车穿行在山路间,切身感受到了林海雪原的博大气魄,临近雪乡时,被沿途的雾凇雪挂所吸引,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br></h3><div>真是:</div><div>叱风咤雨奇雾凇 ,青绿衣裳迎雪浓。</div><div>历岁苦寒真本性 ,挺拔傲骨笑苍穹。</div> <h3>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热播,雪乡这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方倍加引人关注。雪乡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它的学名叫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海林市长汀镇,是大海林林业局下属的一个林场。这里雪期长、降雪频繁、积雪期长达7 个月,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h3> <h3>我是伴着冰雪长大的,对冰雪总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在知道雪乡这个名字之后,就一直想去看看皑皑白雪压在低低的小木屋上是什么样子。于是,在这个冬天,我终于忍不住了,去看雪,看纯白色的雪。不顾长途乘车的劳累,来到这里,就为一睹她的芳容,追寻她的美丽。</h3> <h3>来到雪乡大门,买票进入,而后乘倒站车3分钟左右即可进入雪乡腹地。“雪乡”的主街是一条不足500米的街道,但被美称为“雪韵大街”。</h3> <h3>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厚厚的白雪覆盖的一座座木屋,和那满眼喜庆的大红灯笼。</h3> <h3>最繁华的街道就是这商品一条街,每一个商铺门前都挂着两串红灯笼,象征着生意兴旺红红火火,糖葫芦串插在稻草扎成的柱子上,木栏杆上搭着野鸡、野兔等野味,铺子里典型的雪乡商品就是那些毛皮的货物,各式的帽子和整只的狐狸围脖以及一些毛皮的披肩衣物挂满商铺的墙壁,鹿茸、鹿角、五味子、刺五加、人参,木耳、银耳等山货琳琅满目地铺开在游客的眼前,充分地诱惑着游客口袋里的银子想去献身。</h3> <h3>家家户户贴满五颜六色的挂线春联,挂起串串红灯,把那素雅的银装世界装点映衬得更加美丽生动。我频繁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留下这美好的景色。</h3> <h3>屋顶的雪真厚,一层又一层,仿佛永远不会融化。</h3> <h3>门口遇到的毛驴车。</h3> <h3>所住的旅店,因为雪乡是林场集中供热,屋里非常暖和,有点热得透不过气的感觉,和外面形成天壤之别。在村子里的这些家庭旅馆,都能体味到东北老乡的生活,睡火炕,品尝酸菜炖粉条,炒蕨菜、刺嫩芽、野生黑木耳、豆腐等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农家菜。</h3> <h3>屋檐下随处可见的冰柳……</h3> <h3>简单安顿后,便迫不及待拿相机出来。出门就是一个广场,雪乡标志性石碑就在此,上面刻有“中国雪乡”四个大字。拍照留念的人很多,好不容易求人帮拍了一张,还不错。</h3> <h3>石碑的背面记载着雪乡的介绍。</h3> <h3>今天的天气很好,蓝天,白雪,红灯笼,构成一幅幅绝美的画面。</h3> <h3>民俗馆,匆忙之中没进去参观,略显遗憾。</h3> <h3>依旧是红红的红灯笼。</h3> <h3>有没有过年的赶脚。</h3> <h3>雪乡内也不乏有时尚的餐厅。</h3> <h3>雪乡到处是这样的家庭旅馆,价格不菲,人多时还容易订不到房。</h3> <h3>随处都能看到雪人,熊大、熊二、光头强,唯妙唯肖。</h3> <h3>正在玩耍忘了寒冷的孩子,快乐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让我不由想起了小时候……</h3> <h3>马拉爬犁,车夫大哥看见我拍照时,热情招手。</h3> <h3>后面这座山叫羊草山,在这里除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外,还体会到高山雪橇、马拉爬犁、雪雕城、雪迷宫、雪吧、赏雪摄影等娱乐项目的乐趣。</h3> <h3>我一人来到对面的山坡上,正好能俯视下面,雪乡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熠熠生辉。</h3> <h3><font color="#010101">太阳即将落山,雪乡在夕阳的映衬下,仿佛成了一幅山水画卷。那林峰、群山变成了白色"浪涛",形成独特的"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的北国风光。</font></h3> <h3>用过晚餐后,便迫不及待地奔出旅馆,感受雪乡童话世界的梦幻。</h3> <h3>雪乡的夜景是出了名的美丽,淳朴的雪乡人在自家挂起大红灯笼,洁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飘落人间,幻化无穷。</h3> <h3>院内的小房子、雪磨菇等都变幻出各种颜色,如奶油般滑嫩,让人忘记了寒冷,尽情的拍照,快乐洋溢在每个人脸上,仿佛真的进入了童话世界。</h3> <h3>像不像一个笑脸。</h3> <h3>梦幻的世界</h3> <h3>赞雪乡夜景</h3><h3>奶油冰棍雪蛋糕,</h3><div>绿野仙踪白菇袍。</div><div>灯笼雪檐冰瑬吊,</div><div>红光紫气笑妖娆。</div><div>雪乡景致何其妙,</div><div>忆往情深兴致高。</div><div>忽见云霞飘满地,</div><div>家家香味出银包。</div> <h3>火红的灯笼。</h3> <h3>夜市比白天更加热闹。</h3> <h3>到李二狗家串个门。</h3> <h3>刘铁蛋家。</h3> <h3>清晨起来,开始下起小雪,更加增加了雪乡的梦幻。我们吃过饭后,有的去玩雪圈,我们选择了爬山。</h3> <h3>羊草山对面就是棒槌山,雪乡是位于两座山之间的一个山谷,特殊的地况和气候形成雪乡独特的景观。</h3> <h3>登棒槌山要顺着一个栈道往上爬,栈道全长2000多米,栈道两边是厚厚的积雪,参天的大树。</h3> <h3>棒槌山土匪寨</h3> <h3>厚厚的雪压在树上,一坨坨,一片片,大树傲然挺立。不由想起陈毅元帅的著名诗句:</h3><div>大雪压青松,</div><div>青松挺且直。</div><div>要知松高洁,</div><div>待到雪化时。</div> <h3>不时有寒风吹过,有的雪块攸地坠落,像天女散花一样。</h3> <h3>渊冰厚三尺</h3><div>素雪覆千里</div><div>我心如松柏</div><div>君情复何似</div> <h3>从棒槌山下来,继续游览雪韵大街,人们热情不减,飘落的雪花早已被快乐所融化。</h3> <h3>街道上,马拉爬犁、狗拉雪橇、雪地摩托、卡丁车满街招摇,挑逗着游客们温热的情趣;有的红灯笼上写着“好日子”三个金晃晃的大字,玉米棒子在木榼愣的房檐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木栅栏、柴火垛、酱缸、木梯子等院子里的家什都盖了一层白色的棉被,这种情景似曾相识,仿佛回到了过去。</h3> <h3>白天的童话世界。</h3> <h3>雪乡藏于深山,这里有北国最高的山峰,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积雪,最洁净透明的阳光,最淳朴的伐木工人生活。厚厚的“雪毯”、金红的雪山、蘑菇状的雪屋顶……雪乡,当你置身这个东北最美的雪世界,坐在狗拉雪橇上一路滑过梦幻般的雾凇林时,你会觉得雪乡这个地方似乎天生为影像而生,为追寻纯净梦想的旅游摄影爱好者而生。</h3> <h3>走进雪乡,凡俗便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是一个冰清玉洁、空灵隽永的世界。漫天雪花彻夜不停地飞舞,雪后的清晨像一首清新的诗,又似一幅雅致的画。微风过处,卷起的雪雾像一层白纱将整个雪乡罩住。而房檐上挂上去的红灯笼,虽是这银白色调中的另类,却给冬日的雪乡平添了些许暖意。 大凡来过雪乡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这座山前驻足。不用泼墨点染,也不用刻意着色,山的原貌便是画中的经典。面对这秀美的景色,画家们却不敢落笔,觉得它美得有些失真。作家们也望而兴叹,觉得穷极所有也难以描绘它的神韵。倒是"摄影家"们,咔嚓咔嚓的把它摄入镜头,毫不掩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h3> <h3>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是出人意料,让人留连、痴迷。这些天成的艺术珍品吸引了我们,我们用照相机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将"北国之魂"、"雪乡冰雪甲天下"、"雪乡雪景之源"的美景聚焦于瞬间,存留于永恒。</h3> <h3>雪乡的雪从十月开始飘落,一直到第二年的初夏。因为雪大,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因为雪大,他们无从知晓外面的世界。可问起雪乡人,他们是否因此而感到不便甚至讨厌雪的时候,他们都笑说:"习惯了"之后,便反问:"你不觉得我们这里很干净吗?"那神情和雪乡一样的纤尘不染。</h3><div>回首雪乡,就像一个梦,有种无法触及的虚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