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 文化的存续一一东欧印象(三)

ZHRSH

<h1> 奥地利 · 维也纳篇</h1><h3><br /></h3><h3> 在奥地利,我们只到了其首都<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h3><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是一座拥有18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13世纪末,<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发展迅速,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15世纪后即发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欧洲经济中心。18世纪,玛丽亚·特蕾西亚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社会及艺术的繁荣,使<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音乐之都"的美誉。</h3><h3> 既然是"音乐之都",理应有一流的硬件一一歌剧院。</h3> <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font>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始建于1861年,历时八年完工。歌剧院座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原为皇家宫庭剧院。</h3><h3> 我们到维也纳那天是阴天,还时不时洒下零星小雨,外加时间又紧,故未拍下全景,且照片的角度及清晰度都不够理想。</h3> <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金色大厅 </font>全称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又称黄金厅、维也纳爱乐厅,是世界上最著名、最现代的音乐厅之一。金色大厅并非一栋独立的建筑,而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h3><h3> <font color="#167efb">金色大厅</font>是维也纳生活的支点,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共有1744个座位,300个站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h3><h3> <font color="#167efb">金色大厅</font>还是每年1月1日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法定场所。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结束后,即开始预订下年度音乐会的门票,随后等待抽签机会,抽签成功后才能算买到票了。</h3> <h3>  二战后,奥地利和维也纳与德国和柏林一样,被美、英、法、苏四国划分为四个控制区管理,直至1955年奥地利再度获得独立为止。</h3><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气候温和,多瑙河流贯市内,阿尔卑斯山山麓环绕,城市环境水碧山青,风景如画,连续多年问鼎全球最宜居城市榜首。</h3><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还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此外,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及其他国际机构所在地。</h3><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中心古城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font></h3> <h3> 座落在维也纳的<font color="#167efb">奥地利国(议)会大厦</font> 是奥地利国民议会和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兴建于1874一一1883年。为了象征民主来自于希腊,建筑师专门采用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h3><h3> 很遗憾,那段时日大厦恰在维修,故此选用一张网络全景图以作纪念。(上图)</h3> <h3> 矗立于国会大厦前的<font color="#167efb">雅典娜女神雕像 </font> 女神一手执矛,一手执智慧女神像;她脚下的雕塑象征着当年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与摩尔多瓦河。</h3><h3> </h3> <h3> 不同角度下的<font color="#167efb">雅典娜女神</font></h3> <h3>  国会大厦局部。可以看出铜塑精美而栩栩如生。照片画面右边的三个尖塔建筑为不远处的<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市政厅。</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市政厅 </font>1872年开始建造,1883年完工,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一一高高尖塔、尖头窗、拱廊、凉廊、阳台、豪华雕刻⋯⋯。</h3><h3> 每年7、8月,在市政厅广场上都要举行夏季音乐会,届时将有多场表演活动。</h3> <h3>  <font color="#167efb">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 </font> 此广场是为了纪念奥地利唯一的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一一1780)而建。广场中央是高达19·4米,用青铜铸造的玛丽亚·特蕾西亚雕像。该雕像建造期长达14年,于1888年5月完工。</h3><h3> 女王执政期间废除了王室领地的赋役,对军队、宗教、教育、文化等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特别应指出的是,女王首创并实施了国家公费医疗和义务教育制度,而此两项制度至今仍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效仿。由此,女王非凡之魄力令人肃然起敬。而两百多年来,奥地利产生了那么多大师级人物,并成为全欧文化艺术中心之一也就顺理成章了。</h3><h3> 女王一生厌恶战争,力主和平。她为后人留下警世名言"宁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争";她还多次不费一兵一卒,仅依靠婚嫁联姻就扩大了帝国的版图,并由此获得"欧洲丈母娘"之雅号。</h3><h3><br /></h3> <h3> 如今,奥地利一直实行着小学四年、中学八年的义务教育。目前,奥地利人均收入较高,福利好,贫富差距不大,属于"橄榄型"社会,故非常稳定(我感觉咱们这儿属"两头大中间小"的"杠铃型"社会)。</h3> <h3> &nbsp;<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和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font> 分别座落于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两边,系同一建筑师所设计,一模一样的"孪生建筑"。</h3><h3><font color="#167efb">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font> 世界第四大艺术博物馆,下辖8座分馆,主馆如上述座落在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与霍夫堡皇宫隔街相望。博物馆由统治欧洲近7个世纪的哈布斯堡家族出资兴建,珍藏着该王朝数百年来收集的欧洲艺术珍品,特别是卢本斯、丢勒、拉斐尔等西方绘画大师的顶级作品,更使这座艺术宝库名声倍增。</h3> <h3> 下图为<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font></h3> <h3> 曾经游览过巴黎的卢浮宫和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个人认为,二者的外貌都比不上眼前这两座拥有着文艺复兴时期壮丽外观的辉煌建筑一一不由得由衷赞叹奥地利人的艺术水准和匠人精神。</h3> <h3> <font color="#167efb">霍夫堡皇宫 </font>座落于维也纳市中心。自1275至1913年间,经过多次修建、重建,最终演化成了目前这座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拥有18栋楼房,54个出口,19座庭院和2900(又说2500)间房间的豪华宫苑,素有"城中城"之美名。奥地利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哈布斯堡家族在此居住达700年之久,现在则成为民选总统的官邸。</h3><h3> 下二图为<font color="#167efb">霍夫堡皇宫大门。</font></h3> <h3> 大 门 内 的 宫 苑</h3> <h3>  沧海桑田。昔日辉煌无比、戒备森严的家族皇宫,如今却成为民主宪政的民选总统官邸,仼由民众游览一一而此种&quot;位置的颠倒&quot;耗时不过百余年。</h3> <h3>,</h3> <h3> 精湛的雕刻令人回味无穷</h3> <h3> <font color="#167efb">美泉宫</font> 又名申布伦宫,与霍夫堡皇宫相距不远,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夏宫。1743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下令在此建宫,1780年,一座气势磅礴的巴洛克式豪华宫殿和花园拔地而起。</h3><h3> </h3> <h3> <font color="#167efb">美泉宫</font>是电影《茜茜公主》的外景拍摄地。1954至1957年间,德国和奥地利联合拍摄了系列影片《茜茜公主》(三部曲)。该片由著名导演恩斯特·马利斯卡执导,初出茅庐的德国电影演员罗密·施奈德主演。影片一推出便引起了轰动,罗密·施奈德由此圈粉无数,茜茜公主(1837一一1898,曾为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女王)和<font color="#167efb">美泉宫</font>也因此而声名远播。</h3> <h3> <font color="#167efb">美泉宫</font>共有1400多间房间,总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素有"小凡尔赛"之称,是<font color="#167ef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文化遗产</font>。(下面的美泉宫全景照片来自网络)</h3><h3> </h3> <h3> 看!如此堂皇又奢华的<font color="#167efb">美泉宫内景</font>,我们在这里游览了两个多小时,感觉比凡尔赛宫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同样不允许拍照,故只有借用网络照片来增强记忆了。</h3> <h3> 这五张照片(最后一张为队友所摄)为<font color="#167efb">美泉宫花园</font>。在此花园走一遭后,似乎其它花园就难以入眼了。只可惜留给我们拍照的时间太短了,很多美景也只能留在记忆中了。</h3><h3> </h3> <h3> 换个角度看<font color="#167efb">美泉宫</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圣斯特凡(也称圣斯蒂芬)大教堂 </font>维也纳的象征。座落在维也纳市中心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h3><h3> 教堂高耸的塔尖高137米,仅次于德国的科隆大教堂。</h3><h3> 教堂始建于12世纪,历时四个多世纪不断改建,巧妙地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不同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h3> <h3>  在维也纳老城壕沟大道中央,矗立着全欧最大的巴洛克式<font color="#167efb">黑死病纪念柱</font>。</h3><h3> 黑死病一一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1679年,维也纳鼠疫肆虐,几乎夺走了三分之二维也纳人的生命。后来,奥皇利奥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了这座纪念柱。</h3><h3> 仰望着高聳而威严的纪念柱,一个尘封的记忆跃出脑海:小学约四、五年级时读过一本少年科普读物《征服病菌的道路》,此书令年少的我辗转难眠,因为它告诉了我人类曾经历过非常恐怖的一幕一一黑死病鼠疫肆虐欧洲整整三百年(十余代人哟),致使乡村"千村薜苈人遗矢",城市"万户萧疏鬼唱歌"。而今,我站在近四百年前瘟疫横行的土地上,望着周围生机盎然的一切,忽然感受到了内心有一种力量在升腾一一那是人类在自身创造的优秀文明指引下,战胜灾难,所向披靡的伟大力量!</h3><h3><br></h3> <h3> 下二图为维也纳市郊的“奥特莱斯”购物广场(队友所摄),其购物环境还不错。</h3> <h3>  有些喜欢先生为我拍下的这张街头小照,喜欢照片蕴含的氛围一一那种属于"下里巴人"的"彩色的平淡":粉红色的墙壁,白色的窗框,褐色的大木桶,银色的保温瓶,还有就是墙上、窗台上、地上摆放着的色彩鲜艳的小花⋯⋯</h3> <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并非我想像的那样充满浪漫和激情一一天空飘荡着优美的乐曲,街头聚集着歌唱的人群。<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给人的感觉低调而安静,内敛且优雅。</h3><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和奥地利</font>,在向世界输送了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父子、贝多芬(虽出生在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等音乐巨匠及他们不朽之作品的同时,还产生了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不少名人: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小说家茨维格、物理学家薛定鄂⋯⋯。特别想说一下,希特勒也出生于奥地利一一作个假设,如若当年维也纳美术学院录取了他(据载,他曾三次落榜),或许就不会爆发二战了。然,假设永远仅是假设,如同世上永远没有"后悔药"一样。</h3><h3> 由上,<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不仅是"世界音乐之都",还是"世界文化之都"。</h3><h3> <font color="#167efb">维也纳,</font>象一位历经沧桑却依然美丽、高贵的公主,款款而行,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h3><h3><font color="#167efb"> 维也纳</font>,用全人类共同的、最动听的语言一一音乐,把五大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h3><h3><br></h3><h1> </h1><h3> </h3><h3> </h3><h3> </h3><h3><br></h3> <h3> </h3> <h1> 斯洛伐克 · 布拉迪斯拉发篇</h1><h3><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1564fa">布拉迪斯拉发</font><font color="#333333">,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其最大城市,人口约46万。</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多瑙河从布拉迪斯拉发城中穿过,将其分为新、老两个城区,河对岸即是奥地利。</font></h3><h3> 下图中跨越多瑙河的大桥建于1972年,当地人称之为新桥,其南端有一个不小的观景平台,我们的照片多是在此平台拍摄的。</h3><h3><br></h3> <h3><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1564fa"> 布拉迪斯拉发</font><font color="#333333">老城区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其中最古老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位于多瑙河岸边一座小山丘上的</font><font color="#1564fa">布拉迪斯拉发城堡。</font></h3> <h3>  城堡是座四四方方的建筑。据悉,若干年前土耳其人占领布达佩斯期间,这里曾经是匈牙利皇室的避难场所。</h3> <h3><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1564fa">圣伊丽莎白教堂 </font><font color="#333333"> 布市最迷人的教堂,于1907一一1908年为纪念13世纪时匈牙利王国的伊丽莎白公主而建。其最大特点是,教堂外墙砖瓦和内部装饰均大量采用了淡雅的天蓝色,故又得名“</font><font color="#1564fa">蓝色教堂</font><font color="#333333">”。</font></h3> <h3><font color="#333333">  下图为</font><font color="#1564fa">蓝色教堂</font><font color="#333333">内部</font></h3> <h3>  <font color="#1564fa">斯洛伐克国家剧院</font>建于1886年。</h3> <h3>  布市市政广场东侧大街拐角处,有一个出镜率很高的雕塑一一<font color="#1564fa">《守望者·工作中的男人》</font>。</h3> <h3> 据说,这位趴在井口的管道工忙里偷闲从下水道探出头来,是想看看风景。</h3> <h3>   <font color="#1564fa">布拉迪斯拉发</font>街景</h3> <h3>  街头流浪者一一每个国家都有。是现代文明不能给予他们房舍和面包,还是由于其自身的懒惰或突发的灾难?</h3> <h1> 匈牙利·布达佩斯篇</h1><h3> &nbsp; <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font>是欧洲内陆国家,位于多瑙河冲击平原上,依山傍水,虽资源贫乏,但山河秀美,建筑壮丽,1989年更名为<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共和国</font>,后加入欧盟和北约。</h3><h3> 现在的<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font>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截止2012年,总人口987.9万(止于2014.1.)的<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font>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7年11月14日,<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font>入选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h3><h3> </h3> <h3>  首都<font color="#167efb">布达佩斯</font>是欧洲著名古城,座落在美丽的<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font>中游两岸。其早先是隔河相望的两座城市,后经几个世纪的扩建,于1873年由位于<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font>左岸的布达及右岸的佩斯合并而成。</h3><h3> <font color="#167efb">布达佩斯</font> 风光旖旎,有"小巴黎"和"多瑙河明珠"之美誉,并于<font color="#167efb">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font>。</h3><h3> <font color="#167efb">布达佩斯</font>最重要的游览名胜几乎都位于<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font>畔。</h3><h3> <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font>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全长2850公里,是欧洲第二长河(仅次于伏尔加河)。<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font>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主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十个国家,最后在乌克兰注入黑海。<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font>在各国商贸和疆界中起了重要作用。</h3> <h3> 人文风光荟萃的<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font>两岸</h3> <h3>  流经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上共有九座大桥,其中最古老、最壮美的是<font color="#167efb">链子桥(又称锁链桥)</font>,它是布达佩斯的象征,始建于1839年,十年后竣工。</h3> <h3>   夜晚的<font color="#167efb">链子桥</font>璀璨夺目(来自网络)。</h3> <h3>  在多瑙河西岸布达一侧的小山上,矗立着<font color="#167efb">布达城堡(皇宫)。</font>今天,城堡是国家图书馆、国家画廊和布达佩斯市博物馆所在地。</h3> <h3>  <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国会大厦 </font>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国会大厦,是欧洲最古老的立法机构建筑之一,也是布达佩斯地标之一。</h3><h3> <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国会大厦</font>座落于多瑙河畔的<font color="#167efb">科苏特·拉约什广场</font>,始建于1896年,1904年竣工启用。大厦属新哥特式建筑,最高处96米(约32层楼高),长268米,最宽处123米。整幢建筑用了约40万块砖和100万块珍贵石材,而且还奢侈地用了40公斤黄金做为建筑材料。此外,当时业已全面采用了电灯、电梯、机械通风、冷暖空调等先进电器设备,尽显奢华。</h3> <h3>  名不虚传的美丽(来自网络)。</h3> <h3>  <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国会大厦</font>局部。每个细微之处都被精致地雕琢一一与其说是精美的建筑,不如说是流芳百世之艺术珍品。</h3> <h3>   隔河远眺<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国会大厦</font>一一美得如此恢弘,如此瑰丽,宛若童话中的梦幻城堡坠落人间!</h3> <h3>  近镜头下的<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国会大厦</font>。</h3> <h3>  夜幕下的<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国会大厦</font>:金色的美轮美奂。</h3> <h3>  国会大厦广场上的雕塑。</h3> <h3>  正对国会大厦的<font color="#1564fa">匈牙利</font><font color="#167efb">民族历史博物馆。</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马加什大教堂 </font>初建于1015年,现貌完成于1874一一1896年,教堂因马加什国王的名字而命名。</h3><h3> 马加什国王生活在15世纪的匈牙利,他在位期间,匈牙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故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h3><h3> 因匈牙利历代国王的加冕仪式均在此举行,故又有"加冕教堂"之称。</h3><h3> 感谢团队的队友,他用高超的摄影技术,拍摄出了下面的这幅照片,使我们看到了如此崭新、明丽的百年大教堂。</h3> <h3>  <font color="#167efb">马加什大教堂</font>经常定期举办管风琴演奏会一一难怪雨果将教堂誉为<font color="#167efb">"石头的交响曲"</font>一一多么浪漫而贴切!真不愧是世界级大文豪,我等凡人是断然想不出的。</h3> <h3> <font color="#167efb">圣·伊什特万大教堂 </font>匈牙利最重要的教堂,位于布达佩斯的日林斯大街,因匈牙利第一位国王伊什特万一世(975一一1038)而得名,国王的木乃伊右手至今仍安放在此。教堂始建于19世纪中叶,历经54年,1905年建成。其面积达4147平方米,大厅同时可容纳8500多人。</h3> <h3>  看,放大了的局部,好精美,难怪号称"世界五大教堂之一&quot;!</h3> <h3> <font color="#167efb">渔人堡 </font>伫立于多瑙河畔布达一侧的城堡山上,毗邻<font color="#167efb">马加什大教堂</font>,1895年开建,用了六年时间建成。其设计师为负责重建<font color="#167efb">马加什大教堂</font>的弗里杰舒勒克,他在残存的中世纪城墙上,修建了这个融合了新哥特、新罗马式以及匈牙利本地风格的华丽的观景台(上幅照片为队友拍摄)。</h3> <h3>  远观<font color="#167efb">渔人堡</font>,颇似图片中的迪士尼Logo城堡。</h3> <h3>  <font color="#167efb">渔人堡</font>上的青铜雕像也颇为瞩目,其中最著名的是伊什特万一世的骑马铜像,它建于1906年。</h3> <h3>  下面的团队集体照人太小,不过还是有些保存价值。</h3><h3> 放大照片,就会看见左、右两侧及最后排的约10名老外年青帅哥。搞笑的是,他们不请自来,在快门即将按下的瞬间一窝蜂涌入,欢声笑语传遍<font color="#167efb">渔人堡,</font>引得路人侧目。</h3><h3> 此照使我想起了约30年前很火的一首歌曲一一《让世界充满爱》。</h3><h3> </h3><h3> </h3> <h3>  队友发来的两张照片一一<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畔的鞋子</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英雄广场 </font>布达佩斯中心广场,一个融合了历史、艺术和政治的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广场是1896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千年而兴建,1929年完工。广场两侧分别是<font color="#167efb">匈牙利艺术馆和匈牙利美术馆。</font></h3> <h3>  广场上的群雕分别是9世纪创建匈牙利7个部落的领袖和匈牙利历史名人。</h3> <h3>  每当重大节日或外国元首来访,都要在广场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我们游览那日刚巧赶上某国重量级人物访匈,故拍下了这幅照片(刚按下快门就被轰走了)。</h3> <h3>  <font color="#167efb">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之夜</font></h3><h3> 夜幕降临。在异国他乡的游船上,聆听着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令人惊叹的流光溢彩在眼前闪过一一</h3><h3> 那是金色的美轮美奂,</h3><h3> 又是纯粹的金碧辉煌,</h3><h3> 还是灵动的瑰丽多彩,</h3><h3> ⋯⋯。</h3><h3> 那一刻,缕缕轻盈而飘逸的浪漫飞进心房,带来阵阵恬静与安宁的陶醉⋯⋯。</h3><h3> </h3><h3> </h3><h3><br></h3> <h3> 金色的布达皇宫。</h3> <h3>  金色的国会大厦(一角)连接着银色的链子桥(下图)。</h3> <h3>  一轮皎月,象一颗璀璨的夜明珠,镶嵌在深蓝色的天鹅绒般的天幕上⋯⋯。</h3><h3> 多么美好的<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之夜</font>一一如此难得的辉煌与静谧的叠加!</h3><h3> 那晚,我们就安睡在<font color="#167efb">多瑙河</font>上的一条改建成旅馆的豪华游轮上。这是我们东欧游的最后一夜。</h3> <h3>  【后 记】</h3><h3> 14天的东欧之行结束了。</h3><h3> 最近8年的时间里,我和先生共5次踏进欧洲,游览了该大陆东、南、西、北、中的20个国家的首都和主要城市。</h3><h3> 为什么要去欧洲?年青时曾经非常想去看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祖国德国及巴黎公社的发源地法兰西。后来,改革开放,开阔了视野,思想也成熟了,空闲之余总想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现代文明诞生于欧洲而非中国或其它大陆?当然,我明白,这是个"大师级"的问题,我等百姓根本难以彻底搞懂,但我仍执拗地想要探知一、二,于是就多次走进了欧洲。事实上,在欧洲的走马观花也确使我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个粗浅的、框架式的认识(不论对否)。</h3><h3> 特别是这次东欧之行,更使我对我国与欧洲的"美之差异"有了感官上的更深入的体验,进而深刻体会到,欧洲之美不在于自然,而在于文化一一文化(明)延续所产生的"凝固"之美与现代文明之美的叠加。</h3><h3> 何以见得?先就城市外貌作一点滴比较。</h3><h3> 当下,我国的大都市几乎都是"标准的”现代化:新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堂皇的玻璃幕墙光芒闪耀,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喧嚣,⋯⋯。但欧洲不是这个样子。东欧(欧洲)的城市,无论是否首都,整体都是古朴、安静且内敛的。在那里,现代的"水泥丛林"并不多见,而百年以上,石头外墙斑驳、发黑的古老建筑比比皆是,就是七、八百年的屋宇(当然都经过了维修)也非稀有。再看道路。看得出来,欧洲的马路多为旧有,二车道居多,主干道很多都是后来加宽的,也就是四车道,六车道很少。</h3><h3> 再谈谈大学。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创建时间上的差距。</h3><h3>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是建于1860年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但它是外国教会创办的。而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之后是南洋大学(1896年)和京师大学堂(1898年,北大前身)。而欧洲英语国家最古老的官办大学是建于1167年的牛津大学,东欧波兰的华沙大学建于1816年,捷克的查理大学建于1348年,⋯⋯。由此,在时间上,我国大学比欧洲大学平均晚了约四个半世纪。</h3><h3> 其次,看看大学所学的学问,即开设的课程。据悉,欧洲大学自创办伊始至文艺复兴以前,主要开设了(必学)四门课程:神学、数学、逻辑学、哲学。而当时中国处于大明王朝(1368一一1644年)和清朝初期,科举制度正值"盛年",中国文人所学所考皆为"四书五经",知识阶层对数学(科学之母)、逻辑学等"毫不沾边"。文艺复兴后,欧洲各大学均大幅增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而中国知识界仍在闭关锁国中深陷"四书五经"之泥潭,直至1840年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h3><h3> 由上城市与大学的点滴对比至少可总结出两点(结论):其一,近千年来,欧洲各国政权及各阶层民众皆热爱、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并以发扬光大此文化为己任;其二,他们崇尚科学(知识),热爱学习,推崇理性。</h3><h3> 欧洲人何以能够如此?中国及其他国家缘何做不到?</h3><h3> 在欧洲,望着那些高高耸立的众多教堂,我似乎找到了一个或许不能称之为答案的答案一一信仰的力量。</h3><h3> 众所周知,千百年来,大多数欧洲人笃信基督一一上帝,而上帝教会了他们"爱"。是爱,使他们千方百计把那些凝聚着本民族智慧结晶的古老建筑保存下来;是爱,使他们能够善待每一个人而反对阶级(层)的对立和斗争,进而营造出一个相对长久、和平、利于发展的人文环境;是爱,使他们崇尚科学,反对思想禁锢,推崇理性,潜心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是爱,使他们大力改造旧式教育,培养出一代代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创新精神的新人;是爱,使他们爱护、敬畏大自然,与其和睦相处;⋯⋯。而上述这一切一一也只有这一切,才是产生现代文明的土壤。</h3><h3> 勿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相结合的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定不会是单一文明的发展,必然是多种文明相互渗透、碰撞的结果。而这一点,我们这代人还并未完全认识到,这多少有点儿可悲。希望在我们还走得动的日子里,迈出国门看看,多学习和思考,以期在今后的有生之年里能够真正跟上文明前进的脚步。</h3><h3> </h3><h3> 【完】</h3><h3> </h3><h3> </h3>

维也纳

匈牙利

一一

多瑙河

教堂

欧洲

奥地利

大厦

布达佩斯

美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