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莫高窟、雅丹地质公园是此次敦煌驻留的必游项目。只因,慕名已久。敦煌,是座让我慢下来,细细品味的城市。当然,一路的奔袭,也让我感到有些不支,需要停留休整一下了。</h3><h3> 这座小城因着它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和古丝绸之路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中西文明之交汇分外迷人,引人流连。</h3><h3> 可能因着身边有了历史大咖的缘故,每每与大咖随处一地就能听来此地上下几千年的沿袭由来,景仰的同时,也当真滋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光是想象,这一地一城,是由着怎样的前世幻化做现时的今生,也是件奇妙兴奋的事。</h3><h3><br /></h3><h3> 古有商屯,博大而昌繁,故曰之敦煌,位河西走廊之西端。它 始于夏,而兴于汉唐,汉武初年,张骞饮缰,出使西域。贞观风华,古丝绸之路,经此中西文明之交汇,四方商贾之云集。<br /></h3> <h3> 画风一转,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h3><h3> 说真的,早餐是我不太会将就的一餐,包子稀饭葱花饼各式小菜,我不知道这都是我的个人心头好还是大家之所爱。已经很久不吃路边摊可能用地沟油或者老油炸出的油条油饼之类的早餐了。所以,一大早,我就希望能遇上一家心仪的早餐店。</h3><h3> "健康早餐"-这个小门面吸引了我的注意。</h3> <h3> 感觉不错,干净敞亮,品类齐全,都是我喜欢的。一直希望西安能有这样的早餐店。记得刚来西安时,看着路上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和学生边走边吃,还真有些不大习惯。早上单位例会,大家也纷纷拿出煎饼包子夹馍豆浆等一众小食边听边吃,也着实是惊了我的眼。</h3> <h3> 敞开式厨房,一目了然,卫生干净没问题,就不知道味道怎么样。</h3> <h3>包子卖完了,只有现烙葱花饼,也喜欢。</h3> <h3>打底酱的味道特别好,好奇是什么做的。</h3> <h3> 趁着店里客人不多,大姐不忙,赶紧上前打探,勤学好问的毛病总也改不了☺️</h3> <h3> 竟然,大姐竟然毫无保留的向我传授了这道敦煌特色小吃面辣子的全套做法,赶紧记录下来。</h3><h3> 一阵暇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再能学万家、百家菜……我是不是就能成个笑傲江湖的女文青女司机女厨子了呀,想到这三样咋混都不搭,不禁失声笑了起来😄😄😄</h3><h3> 但这,好像真的是我向往的状态唉……</h3><h3><br></h3><h3> 写东西给喜欢看的人看。</h3><h3> 开车载着喜欢坐的人走。</h3><h3> 做美食给喜欢吃的人吃。</h3><h3> 多好……</h3><h3><br></h3><h3><br></h3> <h3> 感动我的敦煌大姐。象您这样对食物满怀敬畏,对客人满心关爱,您的小馆一定会越来越好……</h3> <h3> 我说,我会把今天的所闻所见写到游记里,大姐一边羞涩的说着那太谢谢了,一边热情的把我送到店门口给我指明去莫高窟的路。</h3><h3> 谁说,这是趟陌生的旅途,分明,有着熟识的亲切。</h3><h3>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所有在敦煌遇见的好人,我爱上了这座小城。</h3> <h3>今日头条一莫高窟。</h3> <h3> 为保护文物和游客安全,莫高窟执行的是6000人次的日最大游客承载量控制。所以莫高窟购票得提前在网上预约,门票200元,含讲解。这样的结果,就是,你可以静心游览,不必烦扰于乌泱的人群。</h3> <h3> 先在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影片拍的不错,先有了个整体系统的认识后再去实地观窟,效果应该是更好的。认真看完。</h3> <h3> 看完影片后由景区大巴送至莫高窟。</h3> <h3>途中。干、热。</h3> <h3> 到景区后得先排队,景区的导游会来安排,一个导游负责二三十人,每人发一个耳麦。</h3> <h3> 一路上在耳麦里收听导游的讲解,清晰又有秩序,觉得兵马俑可以借鉴一下。</h3> <h3> 每天开放的佛窟是不一样的,据说是为了防止大量二氧化碳侵蚀洞窟内的画像。每个佛窟上都有门锁,只有导游开了门才能进入。乐见越来越细致周全的文物保护措施。毕竟,这些珍贵的文物完全无可复制。</h3> <h3> 由于洞窟内不能拍照,所以只拍了些外景。但每入一窟,都感觉非常震撼。虽然没有丝毫的美学功底,对佛学也知之甚少。可当近距离直面这些色彩绚丽,刻划细腻的千年壁画时,视觉和心理冲击力还是相当强的。历史自带的魅力和韵味在这一幅幅原作中体现殆尽。不虚此行。</h3><h3> </h3> <h3>因为病害,一些洞窟已全面关闭,逐步修复。</h3> <h3><br /></h3><h3> 导游带领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讲解完后,可以自行游览,时间不限。发送一个小贴士:参观途中我一路基本不离导游两侧,在行进中常常会再提出一些问题,还会把我从身边的史学大咖赵斌教授那里耳濡来的一些小知识点和导游做交流,导游也都很耐心的一一作答,一路走来竟也获知良多,收获良多……</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必拍。</h3> <h3>这里的杏皮水比嘉峪关的口感要好一些。</h3> <h3> 返程。十点进馆,两点半多返回,看的时候过瘾,此时才想到应该抚慰我已经咕噜作响的胃了。直接去电给客栈老板,让他推荐一处。</h3> <h3> 焖饼?提到焖饼立刻就浮现出好友妈妈的手艺。在乌时常坐班车去昌吉他家里吃焖饼,羊肉、鸡肉各种焖。咕嘟嘟冒着热气的锅,和锅边阿姨忙碌着的身影,仿佛就在昨日般触手可及,那些年朵颐的口感也一直清晰地萦绕在唇舌心间,经年未散……现在每次回去好友也总叫着去家里再重温,我也一心想把技艺学回来,可总因着各种奔忙、赶场,未果。</h3><h3> 一场焖饼,倒勾起我许多感怀。来份牛排焖吧,没尝试过的。</h3> <h3>最少只能点这样双人份的,多了也没办法。</h3> <h3> 味道真心的不错。得享美食再次印证了有个好的地陪是多么的重要,木有地陪,有个好的客栈老板是多么滴重要😊</h3> <h3> 说到这儿,我真要好好夸夸这家沙月缘客栈的老板。</h3><h3> 小伙儿热情、和善不说,关键还是个道地的敦煌通。这不,本来饭足水饱的回来准备午休了,可跟老板一聊就是一个多钟头。从今天的莫高窟聊到明儿要去的雅丹地质公园、阳关、玉门关;从敦煌面辣子聊到特色小炒茄辣西;总之,敦煌地界儿上似乎没有他不知道的。聊起历史更是言之有物、滔滔不绝。一打问,原来小伙子从小就喜欢历史,父亲是做旅游的,媳妇是历史老师,难怪呢!不过,小伙儿得意地告诉我,他家的历史老师也还经常向他请教呢!我也是,今天从导游和客栈老板这儿学到很多,内心不少的富足感呢😊</h3> <h3> 聊完,热心的老板又帮我把油桶里的备用油加进油箱。(怕进了新疆不让自带油桶)</h3> <h3> 一通狂睡后,慢慢移步到闻名遐迩的"敦煌夜市"来。</h3> <h3> 这灯光、这场面。想起了多年前的"五一夜市"。那些年,我们群游群逛,从头到尾。如今,我只身一人,穿行东西。</h3> <h3>喜欢的民谣-《南方姑娘》。只要有驻唱,就再也挪不开步。一直驻足听到人家收摊儿。</h3> <h3> 中午菜式太硬,没空间了,就来份素什锦吧。从午间浓郁的肉香到晚间清白的素食,一个人的旅程也仿佛如这餐食一般,浓香素淡,总相宜。</h3> <h3> 明早,想喝粥了。</h3> <h3>还有,每日的例行。</h3> <h3> 最后的功课。晚安⭐️</h3><h3><br /></h3><h3><br /></h3><h3>音乐:乌鲁木齐姑娘花粥的《在路上》</h3><h3> 从嬉游第一次听说花粥</h3><h3> 我想带你回新疆</h3><h3> 十串烤肉一个馕</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