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下的家

杜勇

<h3>摄影、文字:杜勇</h3><h3>感谢:仙姑子友情出镜</h3><h3><br /></h3><h3> 河南三门峡市的陕州黄土高坡上,星罗棋布的村子里散落着许多奇特的民居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h3> <h3>  我对地坑院并不陌生,早年当兵时,部队驻地便是洛阳至三门峡一带。当时许多村庄就是由地坑院组成,都是原生态的十分简陋,地坑周边连个遮拦都没有,只是随便种一些酸枣刺树标识一下。</h3><h3> 当年, 农村人日落而息,为了省油村里也沒什么亮光,入夜后就死寂沉沉,黑呼呼一片。部队夜间开展依星座判定方向的训练时,就曾发生过战士坠入地坑院的事故。</h3><h3> 地坑院为何出现在豫西地区?这与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是密切相关的。<br /></h3><h3> 陕州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米左右,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此外,这里地下水位低,这都为地坑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h3> <h3>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生动形象的记录着一个阶段的社会历史发展脉络。</h3> <h3>  以地坑院组成的村庄,户与户之间只需相隔一定的距离即可。这种村庄进村不见房,只闻人语声,构成了黄土高原最独特的地下村庄。</h3> <h3>  地坑院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h3> <h3>  20世纪初,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窑洞,书中刋发了4幅空中拍摄的村落照片,拍摄地点就在现在三门峡市。</h3> <h3>  住在地坑院里,各种灯具伴随着这里的人们,送走了漫漫长夜和蒙昧时光。</h3> <h3>  窑洞窗户上贴窗花是传统民俗,多出于妇女之手。旧时姑娘们长到12岁左右,除了劳动、干针线活儿,还要学习剪纸,窑洞的窗户就是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的展台。</h3> <h3>  地坑院作为民居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穴居,是穴居发展晚期,在黄土高原形成的成熟民居样式之一。</h3> <h3>  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在三门峡境内。</h3> <h3>  在这里,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便有了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新灿烂文化的地方。</h3> <h3>  1963年,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约65万年前的猿人下颌骨化石,在陕西潼关、河南三门峡、山西垣曲等地,先后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多处,证明在数十万年以前,豫西地区就有人类居住。</h3> <h3>  地坑院是在社会经济不够发达、人的生活条件低下的产物,随着时代变迁,人们逐步从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已经成为人们曾经的居住方式的活化石。</h3> <h3>陕州皮影。</h3> <h3>马勺彩绘。</h3> <h3>剪纸</h3> <h3>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生活在黄河中游大范围黄土地上的先民一直相当贫穷,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筑材料少,花钱少。只需自家人在农闲时挥镢挖坑,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沿用至今的主要因素。</h3> <h3>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于排水,房檐上砌拦马墙,这既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也保障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h3> <h3>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类居住从地下走向地上是必然的,地坑院渐渐失去居住意义也是大势所趋。</h3> <h3>  现在,村民们多是在新批的宅基地上建房,没有人再愿意挖坑造院了,年轻人更是认为地坑院象征着贫穷和落后,纷纷盖房起楼。</h3> <h3>  但是,随着地坑院风貌渐衰,人们对地坑院的难舍之情却与日俱增。人生大事、重大节日,大家还是要先去地坑院绕一圈。这或许是对先祖列宗的告慰,也或许只是习惯性的去走走,毕竟,那里有根……</h3> <h3>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慜衍生息的温床。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这种窑洞式民居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实的文化内涵。</h3> <h3>  村民家的"10大碗"盛宴。</h3> <h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这一民俗建筑遭到极大的破坏。</h3> <h3>  在近20年内,许多专家纷纷到三门峡考察地坑院。</h3> <h3>  地坑院是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民居建筑领域的精彩篇章。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让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如果消失了,就如同这段时空被"格式化"了,没有影像,没有记忆,真的成了是从石头里蹦出来了!</h3> <h3>  每一种民居形式,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升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h3><h3> 这样一种简单的居住环境,一种中国特有的"地下四合院",它的存在,不仅仅代表的是从古至今从未间断的物质记忆,这还是矗立于天地之间,一座镌刻着记录生活于黄河流域的伟大的民族,是怎样坚韧不拔、因地制宜、开天辟地的历史丰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