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卿与三十大洋(中篇小说连载十一)

朱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一、海外游子,携父治病。</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三十大洋,感恩深重!</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历经风雨,阳光灿烂。</b></h3><h3> 相见时难别亦难。周日,候船室内,华卿、华美、雅丽等人和林伯伯、晓敏围坐在一起,亲密交谈,依依不舍。面对即将远去的亲人和好兄弟,大家都很伤感。华卿和华美眼泛泪光,两人的双手紧握着林伯伯的两手,久久不愿放开:"林伯伯,一定要保重身体,到美国后马上去看病,快快医治,争取早日康复。"</h3><h3> 林伯伯的眼眶也湿润了,伤心地说道:"华卿、华美、雅丽,你们不要太难过,我去美国治好病后马上就回来。我可不愿在那边多待。我和晓敏不久就会回来的。"</h3><h3> 离别的时刻到了,晓敏和华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好兄弟,保重!不久我们还会见面的。"</h3><h3> "对!我们一定还会相见。"</h3> <h3>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温暖的阳光洒在田野里,一片金灿灿。伴随着欢乐的歌声,一群漂亮的农家姑娘正用巧手在柔软的泥土上点绣着绿色的地毯,远远望去,绿花朵朵,横竖整齐,微风吹来,碧波起伏,生机勃勃。</h3><h3> 华卿一家人和华美欢快地行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望着不远处的一位俊俏女孩,双脚微叉,裤脚卷起,弯腰站在没脚的水田里,两手飞快地点着秧苗,边插边后退,手起秧落,点点嫩绿。</h3><h3> "好身手,太快了,就像机器一样。"华卿惊奇地看呆了。</h3><h3> 华美笑着对雅丽说:"你我有好几年没插秧了,还会这么快吗?"</h3><h3> "不会吧,插秧怎么会生疏呢?当年我可是插秧能手呢。"</h3><h3> "要不我们下午到田里去试一试。"华美兴奋地说道,"我们一起去过过瘾。"</h3><h3> "好嘞!"华卿快乐地回答道,"可不要耍赖呦!"</h3> <h3>  远处炊烟缭绕,香味阵阵。快到啦。酒香带着茶叶香味迎面飘来。“好香呵,这是酒呢还是茶叶?”华卿高兴地对雅丽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连香味都有喜庆的味道。”<h3>  “是呀,好香呵。结婚是件大喜事,可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呢,你可不要忘了。”</h3><h3> “什么节?哇!是立夏节。怪不得有茶叶香的味道。”</h3><h3> “呀!可以吃茶叶蛋啦!”两个小朋友高兴地拍起手来。</h3><h3> “爸爸,这茶叶蛋是把茶叶和蛋一起煮的吧?”孩子好奇地问父亲。</h3><h3> “是的,但还要放各种香料和少量盐,烧半小时后就要焖着,过阵子再烧再焖,时间烧得长好吃,有裂缝的蛋就更有味道了。下午上外婆家肯定有很多美味的茶叶蛋等着你们呢。“</h3><h3> “哇!好开心呦。”</h3><h3> 华卿望着两个孩子,意味深长地说道:"过了这个立夏节,农民伯伯们可要辛苦了。你们要爱惜粮食,不要随便掉饭粒哦,不然麻雀可要来大会餐啦!"</h3></h3> <h3>  "华卿、华美、雅丽、小宝贝们,你们来啦。"叔叔和一位年轻的军官向大家招手,"路上辛苦了,快进里屋。"叔叔他们热情地迎上来,一人一个抱起两个孩子,"好可爱的小朋友!"</h3><h3> 军官抱起一个孩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h3><h3> "我叫卫国,爸爸让我长大后保家卫国。解放军叔叔,你是什么名字呀?"</h3><h3> "叫我阿荣舅舅好了。另一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呀?"</h3><h3> "我叫建华,妈妈说要建设新中华。"</h3><h3> "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很有意义,好听!"</h3><h3> "阿荣舅舅,你真厉害!解放军叔叔抓坏蛋,保卫新中国。"</h3><h3> "哟,瞧俩小乖乖,真会说话。来,大家一起进新房参观,看看我的漂亮新娘,吃喜糖,喝喜酒!"</h3><h3> 一大群客人兴高采烈地涌入新房。哇!新房布置得好美呵。喜字满屋,一片红光,全都是崭新的布置。漂亮的新娘满脸喜色地招呼客人:"大家好,我是秀娟,欢迎大家来贺喜。"</h3><h3> 阿荣高兴地介绍道:"秀娟,这几位是上海专程来道喜的客人,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当初我们家被大火烧得一无所有,是大哥帮助我们安葬了母亲,又资助三十大洋让我们全家度过灾后最艰难的日子。大哥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一直记挂在心,永远不会忘记。"</h3><h3> 秀娟感动地说道:"有这么好的大哥,真是万幸!拜见大哥、大嫂、大姐、小朋友们,谢谢你们专程来庆贺。"</h3> <h3>  "来,大哥、大嫂、大姐、客人们,大家吃喜糖、吃喜糕,待会儿一起庆贺,举行个喜庆快乐的仪式。"</h3><h3> "好哇!新郎新娘可要拜见长辈和客人啦!"大伙喜气洋洋地涌入满是喜气的客厅。</h3><h3> 新郎新娘身着礼服,一身喜气,款款进入欢乐的喜厅。"一拜领袖"、"二拜父母"、"三拜——"主持人用赞美的眼光望向华卿一家人,"三拜恩人。"众多来宾的眼光齐刷刷地射向华卿他们。</h3><h3> "请恩人受我们一拜。"新郎和新娘一起向华卿他们鞠躬致意,感谢恩人。</h3><h3> "你们太客气了,一点小事,应该的,不必在意。"华卿感动地连声说道,"谢谢新人!祝你们新婚快乐!白头偕老,永远幸福!"</h3><h3> 列车飞驰,华卿一家和华美在列车上谈起婚礼,感慨万分。这小小的三十大洋,竟让叔叔和他的军官儿子惦记数年,时常提起,在这宾客众多、隆重热闹的婚礼中,再次向恩人致谢,令人感动不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民族精神,永世传承。</h3> <h3>  时光匆匆,岁月流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华卿从青年到中年,又从中年到壮年,这一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让华卿在历练中迷茫和深思,在磨难中成长与成熟。</h3><h3> 海外的出身,境外的童年生活,留给华卿人生历程一段不可磨灭的烙印,面对现实,既有收获,又有风雨。在数次风雨中,都能静静漂流,安然流逝。但在文革中,华卿还是遭到了冲击,被批斗,被迫写认罪书,被关押在学习班接受审查。被怀疑是回国的特务,最早建立的工人工会是黄色工会等众多所谓的罪名。只能任凭风雨洗刷,岁月磨练。华卿早有心理准备,当初和父母一起回到祖国怀抱,本是爱国之举,何来异议。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建设,本分做人,才是正理。……不久,华卿被安排去远郊的五七干校学习锻炼。</h3><h3> 历时数年的干校学习,华卿和雅丽书信往来,互相鼓励。几个孩子聪明懂事,努力学习,并帮助母亲料理家务,让母亲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雅丽是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居委干部,办事认真负责,处理各种纠纷公平公正,并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孤寡老人,得到了居民们的赞扬,多次被评为优秀居委干部。让在远郊的华卿甚感欣慰和放心。</h3> <h3>  七十年代初期,华卿结束了干校的学习,恢复了原来的工作和名誉。回原公司工作。不久,家中的长子卫国即将下乡,华卿和雅丽准备星期天去徐家汇采购一些日用品,给孩子做好去农村的准备。</h3><h3> 阳光灿烂的周日下午,华卿和雅丽一起走在国际大道的街旁,前往百货公司购物。望着这迷人的街景,华卿伤感地对雅丽说:"卫国这次去农村锻炼,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h3><h3> "不会很久的,孩子们也需要锻炼成长,不经风雨,怎知阳光的温暖。"</h3><h3> "是呀,在干校的那些日子里,多亏有你的来信支持鼓励,温暖我心,我才有信心坚持学习。"</h3><h3> "其实你在干校的那些日子,我也只能拼命努力工作,忘记思念。"雅丽深情地望着华卿:"我在居委会每天要处理很多事务和纠纷。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理发不便,我就按时义务上门帮她理发。结果你猜怎么样?"</h3><h3> "是不是很多表扬信呀?"</h3><h3> "不对!是上《新民晚报》了。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条报道,但一下子红了起来,很多人都来帮我看我了。我的入党申请也批下来了,好开心呵。"</h3><h3> "你呀,能力超强!多亏有你这样的好妻子,我才信心百倍,战胜困难,人生幸福呀!"</h3><h3> "看你说的,我当然是支持你啦。你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怎么会有事呢。"雅丽指着不远处的花坛:"你就像那优雅艳丽的菊花,让人称颂。"</h3><h3> "你呀,高抬我了,我不过是平民一个,普通!"</h3> <h3>  原创小说,不得侵权!转载请邀约。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未完待续……</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