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安阳:</b>简称殷、邺,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处,西倚太行山,东连华北平原,北邻邯郸,南接鹤壁、新乡。</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安阳是甲骨文最早发现地,《周易》的发源地。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均出土于安阳。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当今中国所能确定的商代最早都城遗址, 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span></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 殷墟:</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因其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其中重达 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而甲骨文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汉字的前身,它的发现改变了中国的考古编年史,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 </span></h1><h1> 在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h1> <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殷墟出土的青铜器:</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span></h1><h1>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金文,特别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保留了当时的真实的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h1> <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 甲骨文:</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是汉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它的出现不仅证明了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殷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对全面复原殷商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对甲骨的研究,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span></h1>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国文字博物馆:</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span></h1><h1> 该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2009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h1><h1> 中国文字博物馆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用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同时,以古汉字符号为独特视角,反映东方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性和学术型双重使命。</h1> <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羑里城:</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span></h1><h1> 羑里城有7米厚的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存,是3000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处,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也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圣地,周文王在这里根据伏羲的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h1> <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岳飞庙:</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岳庙街,又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国内四大岳庙之一,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祠庙。</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