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大风的冬夜,穿过几道街,走进影院,不只为观《芳华》,是想借这青春的芳华写点什么。是文艺片吗?略有几分伤感。是伦理片吗?探讨却又有度。是战争片吗?流血生死未见恩仇。但《芳华》是力求唯美的。编导试图在打造青春影片的经典,想以此定格在电影史上。</div><div> 这个愿望和初衷也是美好的。或许也是观影者的共同期待吧。</div><div><br></div><div><br></div> <h3> </h3><h3> 青春的芳华像一幅油画,真实深刻但又有几分朦胧。每个观画者的审美意趣不同,油画的冷暖和温度都会有微妙的变化。</h3><h3><br></h3><h3><br></h3> <h3><br></h3><div> 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故事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始是芳华是青春的盛宴,是所有美的雕塑,是编剧和导演人生回忆美酒,就是有不美好,甚至是恶,那也是插曲,是生活的幽默,是端给我们的一道甜点,让青春的芳华成为一段曼妙乐章和与之合拍优美的舞姿。任何故事的讲述都有起承。</div><div><br></div><div><br></div> <h3> 这个起承的色调就象文工团营院的墙体,是米黄(卡其色)基调上的红,白,绿。主体调是温暖的,这是阳光的色调,也许这正是那个年代的生命印痕,让人回味,难以名状。这种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是电影特有的造梦功能,也是电影人特殊使命。</h3><h3><br></h3> <h3> </h3><h3> 第二段,应从那个让命运突转的拥抱开始。一个优美的音符似乎标错了章节。男主翁刘峰深沉的精神爱情变成肮脏了猥亵,一个雷锋似的道德楷模不应与男女私情相关联。影片虽然没有表达某种鲜明立场,也没有明显情感倾向,但越是客观的叙述,观影者会有多层的体味与咀嚼。这是导演的老辣与狡猾,或者是其他什么。你懂的吧。<br></h3><div><br></div> <h3> </h3><h3> 这一转折,连带女主人翁命运悲剧的悄无声息地展开,并向纵深发展。即由文革中其父和家庭遭受恶运和伤害,自己遭受的不公对待,以及战火中消失的青春,足够将一个敏感而善良的精神生命予以摧毁。有意思的是,在生命受撞击最猛烈的这个桥段,电影的画面的主色调仍然是暖色的,甚至是以血红为主。这里有牺牲,有残酷,有青春的凋零,但见不到敌人,也没有仇恨。</h3><h3><br></h3><h3><br></h3> <h3><br></h3><div> 但对善良和正义良知的讨论是有的。这里的战场,描写的不是战争,而是想让青春来一次怒放,让芳华来一次抒发,来一次高调的出场与定格。</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 第三段是合(起承转合),是芳华的落幕,是命运在历经千万劫难后的交织,或者说是依靠。一切讨论表达都是多余的。秉持与丢弃的,也许有因果定律,也许只是同命运开着玩笑。</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 "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不知是这首《绒花》激发了严歌苓,又打动了冯导,还是王酩的歌词就是一代人青春命运的谶语?</div><div><br></div> <h3><br></h3><div> 哦,对了,第三段的色调仍是温暖的。不因命运坎坷而改变创作基调。最后的依靠是略带伤感的,悲悯的,但毕竟有个肩膀可以靠靠,是生命的重逢,也是一种不算寒凉的归宿。</div><div><br></div> <h3> 芳华如梦,青春如歌,生命如花,绽放在她该绽放的时空,定格在她绚烂的年纪,没有了伤痛伤害与误解,留下了真诚善良与美丽,立起了英雄的青春,诗歌般的年华,馨香千秋,光耀万载。</h3><h3><br></h3> <h3> </h3><h3> 观影随手记,随机写来,未酌改一句一词,原汁原味。诸方家斧正,共赏共评。</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