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到悟到|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救世主在哪里?——再看电视剧《天道》(遥远的救世主)

大地.创富共享共赢机构

<h3>文字来自于网络作者,最终解释权归原创所有——只供参考</h3> <h3>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h3> <h3>电视剧《天道》,最近又读了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越读越觉得这篇小说意境深远,思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充满了浓浓的的哲学文化意味,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思想启蒙意义的文化产品!</h3><div>小说内容不算特别长,但情节波澜生动:</div><div>丁元英是一个商界怪才,在他成立的私募基金下,利用德国人的资金从中国股市赚钱,但这种从同胞身上赚钱的做法让他觉得心里不安,于是委托助理肖亚文找个地方清净隐居。肖亚文联系了自己的大学同学女警察芮小丹,于是丁元英在芮小丹所在的古城定居下来。丁元英和芮小丹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芮小丹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奇怪的男人,尤其是她利用丁元英给出的文化密码理论成功审判罪犯王阳明后,她对丁元英提出的文化属性理论越发觉得不可思议,又加上贫困县王庙村的有志青年冯世杰希望借助于丁元英来摆脱村里的命运,于是芮小丹就决定向丁元英要一个礼物:“对王庙村扶贫”。丁元英在思考过后,马上就意识到了扶贫这件事可能的后果,但他还是决定送这个礼物。为求这件事讨个心安,丁元英和好友韩楚风一起去五台山论道。论道结束后,丁元英按计划实施扶贫,创立格律诗音响公司,后来格律诗公司在音响展会上以半价销售音响产品,此举惹怒了音响界的巨头乐圣公司,格律诗遭遇600万的诉讼费,巨大的债务舆论压力下,冯世杰等人迅速退股,面对同样的事件,肖亚文转身入股进入公司成为大股东。法庭上,两家公司经过证据交换和答辩,格律诗胜诉!但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杀富济贫”、“得救之道”、“文化属性”的大讨论,格律诗公司的策划人物丁元英也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礼物兑现了,但礼物的接受者芮小丹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遭遇意外而自杀……</div> <h3>本着忠实于原著,从原著的字里行间品味哲理的考虑,本人暂且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段,前后综合对比,来思考小说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意义。</h3><div>(一)文化属性的讨论</div><div>我们先看小说中人物对文化属性的讨论对话:</div><div>丁元英说:“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iv><div>芮小丹问:“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又是弱势文化?”</div><div>丁元英说:“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div><div>芮小丹说:“你信主?”</div><div>丁元英说:“没有主,主义、主意从哪儿来?主无处不在,简单地说,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div> <h3>启发:</h3><div>小说里提到的这些文化属性,按照丁元英的解释展开来理解,强势文化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实践论、矛盾论、价值论等)的文化,就是善于利用人性的优点弱点而创造的文化,就是可以驾驭个体特点或者大众群体典型特征的文化……</div><div>而弱势文化,按小说所言为期望救主的文化,就是期待别人帮助自己、拯救自己的文化。</div><div>回看周围的世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比如社会上的啃老族。</div><div>(二)格律诗第一次股东大会</div><div>我们先看小说中的描写:</div><div>丁元英把饭桌上的暖瓶放到地上,将杯子移到一边,从烟盒里抽出四支香烟,先用两支摆了一个平行的形状,两支烟的间距大概有十几公分,说:“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他又把另外两支烟放在原来两支烟的外侧,间距扩大到20多公分,说:“如果咱们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咱们就比别人多了一些生存机会。市场的生存竞争非常残酷,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两败俱伤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div> <h3>丁元英说:“根据咱的条件,咱不能和人家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硬碰,得扬长弃短,拾遗补缺,学会夹缝里面求生存。咱们选择的产品必须具备几个特点,一是面向高消费阶层的高品质产品,社会总需求量有限,不足以承载现代化工业流水线,达不到盈利的最低批量生产基数。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的投资规模无法形成工业流水线生产。三是比较容易掌握和传授的技术,是人都能干,不是跟人家比技术,是比工夫,比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四是可以分解加工的产品,每个农户都能利用家里的房屋和院子进行生产,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白天黑夜,咱们在家里拼的就是不要命。这个市场夹缝虽然很窄,但是成就王庙村和几个发烧友是足够了。”</h3> <h3>启发:</h3><div>(1)生存法则,未来我们要想在社会上的生存空间变大,那么不仅仅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做个斜杠青年,也就是技能上的多面手,多读书,多学习一门知识,多掌握一门技能,别人不懂的东西你却会,别人不会说的语言你会讲,那无疑就大大增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div><div>(2)进入任何一个市场和别人竞争时,一定是走的差异化路线!别人永远不能复制,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找准自己擅长的地方,走差异化的竞争!尤其是就业找工作时,一定不能忽视这点!</div><div>(三)五台山论道</div><div>丁元英和韩楚风去五台山的路上,对扶贫这件事有这样的讨论:</div><div>丁元英说:“什么神话?不过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扒着井沿看一眼而已,不解决造血问题,谁敢拿着一个村子的农民去证明扒井沿儿看一眼的结果?那就不是错了,是罪。如果真理是人做出来的,那也不叫真理了,叫主义。”</div><div>韩楚风开着车说:“这盘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扒着井沿儿看一眼再掉下去,那就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子。”</div><div>丁元英说:“所以,这事得拆分成发烧友的公司和农民的生产两个部分,允许几个股东去扒井沿儿,能不能爬上来取决于他们自己。对农户,从基础设置就不给他们期望天上掉馅饼的机会,我救不了他们,我能做的,就是通过一种方式让他们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能救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div> <h3>丁元英像老朋友唠家常一样说:“我能在这儿说话是你们给我的面子,你们请我说我就多句嘴,你们不请我说我就闭上嘴。我的作用是把你们撮合到一起,建立一种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说到图什么,先假定我是骗子,然后你们摸摸口袋里有没有值得骗子惦记的东西,如果没有,咱们就放心了。扶贫是个好名字,但是扶贫的不是我,是你们,是你们的人和你们的资本。我图什么呢?你们请我说话,说明我的话对你们有用,我就臭显能能了。”</h3><div>丁元英站起来说:“散会前,咱们特别针对这个有救没救的事再絮叨两句。咱们翻开历史看看,你从哪一行哪一页能找到救世主救世的记录?没有,从来就没有,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这话在这儿讲有点转文了,具体到咱们当下这事,就是认准市场,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做别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质量。这个,就是你们的救世主。扶贫的本质在一个扶字,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用。好了,散会。”</div> <h3>智玄大师听完之后沉思了许久,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h3><div>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div><div>这一问使智玄大师突然怔住了,顿然明白了丁元英“杀富济贫”的用心和讨个心安的由来,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div><div>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div> <h3>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h3><div>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div><div>韩楚风笑了笑,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div> <h3>丁元英摆摆手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h3><div>启发:</div><div>(1)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岂能是劫富济贫?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劫富济贫时,总是大快人心,因为劫的富人是靠官商勾结下得到的财富,但富人也有靠勤奋学习而来的知识富裕的。如果站在乐圣公司这边来看,丁元英不是英雄,是个彻头彻尾的破坏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破坏分子。明知扶贫扶不了贫,只会害的让原有的产业格局遭到破坏,让底层人趴上井沿之后患上贪的精神绝症,创办扶贫这种性质的公司的行为太损!</div><div>(2)丁讲的传统观念的“靠”字,也值得细想,比如说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找工作时,大多数都会听到父母辈的这样一句话:“找个事业单位,旱涝保收,私企是会倒闭的”?为什么将个人的成长归宿要靠在永远不倒闭的企业上?世界上存在永远长青的企业吗?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意味着重新建立行业产业格局规则,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谁都不能确定未来到底是什么样!</div><div>丁元英说得好,靠谁都不可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自己学习到能产生价值的知识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自己锻炼得到的健康身体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你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锻炼出来后,那时候是企业靠你!那时候你就是别人眼中的救世主!</div><div> </div><div>(四)丁元英和芮小丹在火锅店对文化的讨论</div><div>丁元英说:“你沿着出国的感受往下参,跟着就参到一个问题:china为什么落后?你必然从现象参到制度、参到文化,因为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让你拍着胸脯说:我们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不能让你挺着胸脯回答:我们有什么文化?因为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一个概念。”</div><div>芮小丹问:“那你说是什么文化?”</div><div>丁元英说:“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div> <h3>丁元英和芮小丹喝酒时的讨论:</h3><div>芮小丹长长叹息了一声,压抑地说:“杀富济贫,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让井底的人患上精神绝症,这些都已经可以预见了,我也有了犯罪感。如果林雨峰真跳楼了,我就更觉得有罪了,这和击毙罪犯不一样。可我就不明白了,扶贫错了吗?法律承认和允许的竞争错了吗?如果农民不靠自己所能,那贫困农民的出路在哪儿?怎么才能得救?这根本不是就事论事可以回答的问题,还得落到文化属性上,还得说觉悟。”</div><div>丁元英说:“因此我认为,中国应该多一个由你注册的强势文化传播公司,你应该整合你的社会关系资源,埋头学几年、干几年,吸纳、整合零散能量,从你的第一本书、第一个剧本、第一部电视剧做起,用小说的形象思维和影视艺术的语言去揭示文化属性与命运的因果关系,去传播强势文化的逻辑、道德、价值观。”</div><div>芮小丹说:“我就是想做这件事,心里非常冲动。不管我是不是自不量力,我就为这个去留学,争取有一天我能以我的方式告诉别人,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div> <h3>启发:</h3><div>小说里常出现的一句话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本人没有研究过佛教对这句理解的不是很深,但查阅了一些资料,大致可以做个简单理解。道就是自然规律,“法”在这里的意思是“产生于”,“如来”就是“佛”,就是用道的规律去办事的人。</div><div>(五)乐圣败诉后的扶贫大讨论</div><div>肖亚文反驳道:“市场经济的依存关系不等于资产权利的隶属关系,如果对方律师认为两者属性等同,请你拿出法律依据。扶贫不是给予,不是慈善,是向农民输入一种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建立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丁元英先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从产权的根本上让农户独立。王庙村穷是客观条件,过去几十年输血式的扶贫为什么越扶越贫?就是因为农民在等救世主。丁先生用产权独立的方式告诉农户,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农民自己。转变了观念的农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正是我们党一惯倡导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div><div>计划经济制度,政治是人的最高价值,获取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惟一通道是首先得到权力。市场经济制度,经济是人的最高价值,获取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通道多种多样。获取平等的社会值,就必须付出惰性的代价;获取活力的社会值,就必须付出等级的代价。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这就是天道,就是客观规律,而社会利益调节机制的制定则有赖于强势群体的道德价值指标和对社会稳定的天然需要。</div><div>民无“主”,并非真的无主,而是没有对客观规律认识的“主”,只有依赖强者道德的“主”,即为“你要为我做主”,等待父母官的拯救。杀富可以济贫,但本质是济,不是得救。基督教让他们靠上帝,佛教让他们靠佛恩,传统文化给了农民什么?谁来给农民做主?农民的得救之道在哪里?</div> <h3>(六)职场人生处世上的感悟</h3><div>阅读整部小说,除了哲学意味的讨论让人精神愉悦,也有各个角色的为人处世对职场上的启发,随便列举几个,大家不妨再体会下:</div><div>(1)肖亚文倒上两杯茶,将其中的一杯放到芮小丹面前,这才说:“我去过车站了,老远就看见了韩楚风,他现在是正天集团的总裁,你这面子大了,我再愣往上凑就不知趣了,悄没声回来上班吧。要是连这点眼神都没有,早就饿死了。”(肖亚文懂得阶级的存在性)</div><div>(2)丁元英只好躺着解释道:“一旦展开,如果没有一个合法程序的控制权,到了关键时候局面就会失控。这个名义股东的人选需要具备人文背景、出资能力、平等身份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欧阳雪都具备,用她的名字合适。如果名义股权下的红利归她、亏损归我,签一份承诺协议保证她不会由于公司行为而招致经济损失,这个条件她应该可以接受。”</div><div>(3)席间,刚刚碰完一轮酒,于志伟放下酒杯说:“叶总,你那辆车真气派。”这句话看似不经意,然而如果漫无边际地沿着这个话题聊下去,却可以通过这辆车道出一些公司背景的信息。叶晓明听出了弦外之音,用拿着筷子的手摆了摆,一笑说:“俺可没那造化,车子再好也是人家的,不像你们,好赖车都是自己的。”</div><div>(4)赵青说:“敬仰一词于林董事长和本公司都不敢担当,请叶总收回。我注意到叶总的谈话里用了‘我’、‘过失’和‘补偿’三个词,我们认为,我们是同格律诗公司谈判,而不是您个人。如果贵公司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那就谈不上道歉和补偿。如果贵公司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那就不是补偿的性质,是损害赔偿的性质。我们可以接受道歉和赔偿,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不明不白的道歉和赔偿。”</div> <h3>(5)肖亚文说:“我的机会就在于败诉的风险,等打完官司,我就不该有机会了。如果可以胜诉以后再入股,以叶晓明他们的资历,他们理当比我有优先权。胜诉以后公司升值,如果按升值后的股价入股,我就得承担更多的负债;如果按现在的股价入股,我得到的就是叶晓明他们理当优先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我还不如人家来得光明磊落。所以,我的机会就在于败诉的风险,在于应诉之前。我本来就是个打工的,输了接着打工。对我来说,能有个往牌桌上凑的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h3><div>(6)于志伟在脑海思考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果错失一个可以推翻原判决的机会,这个责任他承担不起。如果是一场闹剧断送了两家公司的合作,这个责任他也承担不起。如果把这个难题上交给赵总,那就等于把赵总拖进了是非之地,连个缓冲带都没了,刘冰连丁元英这样帮他的人都能出卖,还有什么不能出卖的呢?</div><div>(七)总结</div><div>通读整部小说以及观赏完整部电视剧,对剧中的人物各有感慨启发:</div><div>丁元英,估计大部分男生羡慕成为丁元英那样的高人,成为那样的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从股市掠夺财富的商界怪才,一盘棋下的如此精妙,设计之初就想到了可能发生的结局,这种人,要经历多少事情的打磨才能练得如此成就? </div> <h3>芮小丹,爱的纯粹,追求自己喜欢的,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活得洒脱,恐怕这样的女子是世间少有!</h3><div><br></div><div>肖亚文,从一个职场打工仔一跃成为公司的董事长,靠的就是持续的学习、跟对能给她带来启发的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大城市,跟对一个具有高瞻远瞩的领导去学习到不一样的东西是多么的重要!</div><div><br></div><div>欧阳雪,贵在一个自我认知!明白自己的长处和能力在哪儿发挥是最合适的,不明白的行业不再去涉足,永远只做自己熟悉的事。这一个特点,难能可贵!</div><div><br></div><div><br></div><div>刘冰,道德水准低下,小聪明太多,没有做人底线,最终命丧自己的贪婪上,可悲!</div><div><br></div><div>叶晓明和冯世杰,有志向,想干一番事业,帮助村里脱贫,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他们最终会在上法庭前立马撤诉,源自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源自于自己的认知短浅,源自于自己掌握的知识过少,这也启发我们年轻人,永远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要敢于接受新鲜的知识和理念,在做决定前,一定要对拿到手的信息通盘整理,然后再做最终决策!</div><div>写完感想,耳边不由得又想起那首音乐:天国的女儿 以及 丁元英的自嘲诗:</div><div>本是后山人,</div><div>偶做前堂客。</div><div>醉舞经阁半卷书,</div><div>坐井说天阔。</div><div>大志戏功名,</div><div>海斗量福祸。</div><div>论到囊中羞涩时,</div><div>怒指乾坤错。</div><div>“</div><div>《自 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遥远的救世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