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14号,济宁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扬扬的雪花飘洒挡不住老师们教研的热情,上午第二节课,老师们准时坐在六年级九班的教室里静听尹老师精心准备的《老人与海鸥》。</h3> <h3> 《老人与海鸥》来源于真实故事:一位老人吴庆恒,为了海鸥,每天徒步十多公里到昆明的翠湖,去给他心爱的海鸥送吃的。老人和海鸥成了朋友,也成了翠湖的一道风景。后来老人去了,好心的人们为老人做了一尊雕像,安放在翠湖边,好让老人永远望着他的海鸥。课文真挚淳朴,感人至深。</h3><h3><br></h3> <h3> 这是一篇内容较长的课文,怎样做到长课短教,合理取舍,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是教学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尹老师对课文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在酣畅淋漓的朗读中简简单单教语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这堂课的朗读形式多样,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交织在一起,整堂课书声琅琅。特别是在文中最感人的15_17自然段,尹老师重点指导了朗读,让学生进入到海鸥那声声悲鸣、呼唤亲人、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情境之中。</h3><h3><br></h3> <h3> 书声琅琅的课堂。</h3> <h3><font color="#010101"> 认真静听、记录的老师们。</font></h3> <h3> 刚刚走进办公室,来不及坐下,老师们就聚在一起迫不及待的各抒己见,热烈讨论。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工匠精神”吗?</h3> <h3> 下午第一节课,老师们围成一个圆,认真细致的分析教学中的得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这样的教研环境中,青年教师必定能快速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