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文化在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宝典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每当夕阳西下,饮烟在村口还没有飘散。远近村落的各民族群众听到铮铮作响的龙头弦音,放下手中的活,聚集到一起,生一堆烈火,或促膝长谈,或对酒当歌,或即兴起舞,“喜欢也要来,不喜欢也要来,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来……”彝族民众就这样,在祖祖辈辈生活的黄土地上,跳出了优美动听的左脚舞。</h3> <h3> 彝族左脚舞,彝语称“咕遮”,古名堕左脚。道光年《定远县志》称:“谓堕左脚,盖以左脚先起故也”。左脚舞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娱人、交往、健身为目的,以歌、舞乐活动为内容,并包含了彝族人民对天、地、日、月、火、虎、原始、自然崇拜及诸多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性传统舞种。左脚舞产生于2000多年前土著彝族时期的原始社会。经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形成相对固定的左脚歌舞乐跳法和唱法。</h3> <h3> 楚雄彝族左脚调可分为八个大的表现类别,分别为:情歌类、颂歌类、叙事歌类、讽刺歌类、诙谐幽默歌类、劝世歌类、教育歌类、敬酒歌类,近三百多支传统曲目。楚雄左脚舞主要以“俚颇”和“倮倮颇”两大彝族支系的跳法为代表,二者各具特色。俚颇支系的左脚舞称为“玛咕”,彝语为“老人跳的舞”,因此又称“老年舞”。全套动作共24跺脚,巧妙的吻合了农历24节令的内在结构和自然变化相互连接,层出不穷。老人舞不上场,年轻人不跳脚;三胡声不停止,月琴不能弹奏,这种尊老敬长之风,表达了一种民族美德并潜移默化的教育了后代,希望代代相传的愿望与和谐处处皆现之意。</h3> <h3> 左脚舞的曲调主流上的说法原于古老的芦笙调逐步演化自成一体,旋律音型大多数是相对固定的,少部分在发挥的过程中逐步成形,一经固定,很少改动,若改变其中的一个音型和乐句,舞者都会感觉到不习惯。左脚舞的曲式结构、旋律通俗精练,与舞蹈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严格地控制着舞者动作。每一首左脚调的音乐都和一套舞蹈动作联系在一起。英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兰·罗·斯诺教授曾看过左脚舞表演后大赞:“看到的左脚舞只是飞舞的尘土和舞动的脚步,一切形式都是用舞步来诠释”。</h3> <h3> 左脚舞是彝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标志,蕴涵了彝族社会发展历史及生活方式等全部深层的文化积淀,是目前彝州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彝族物种,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左脚舞文化节是一项融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学术活动、经贸活动于一体的大型地方性节庆活动,其起源于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会”。</h3><h3> 逢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这三天,楚雄牟定境内外的成千上万彝、汉、苗等各族群众穿上绚丽的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来到县城赶节,他们一起手拉手,肩并肩,围起数十个大圆圈,伴随着铮铮作响的四弦声和清脆悦耳的左脚调声跳一起欢快的左脚舞,时而闪腰跌脚,时而拆步合脚,舞步整齐统一,气氛非常热烈。夜晚,则燃起篝火,围火而舞。整个牟定县城成为了歌舞的海洋,场面十分壮观。对于多数彝族青年男女来说,赶三月会的目的就是跳左脚舞,交流感情,谈情说爱。</h3> <h3> 楚雄彝族左脚舞”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这种传统文化现在已经从乡间田野发展到了繁华的都市,并且已经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在这样的文化发展和交流之下,彝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体育文化都得到了实质性的传承和弘扬。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彝族左脚舞一定可以再次熠熠生辉,越跳越远。</h3> <h3> 原汁原味的文化的穿承与发展是无比困难的,在文化传播与传承中加入其他文化元素可以丰富传统文化,不过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现在的彝族左脚舞变成汉语彝调,原本唯美的彝语被翻译成了低俗的汉语,在优美的左脚舞中加入了低俗的成分。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左脚舞的传承,还会让很多青年人望舞止步,甚至排斥左脚舞。文化的传承还是要尽量保持初心,这样的文化才不会走形变样。</h3>